第275回 甄英蓮苦盡甘來,薛寶琴姍姍登場
字數:3840 加入書籤
姐妹們在林宅嬉鬧了半天,才要告辭離開。
晴雯沒有苦留,這些子大家小姐出來玩也是有規矩的,不得長輩允許不能在外逗留太久。
史湘雲帶了禮來的,是幾條配色十分清雅的絡子。
“我按姐姐教我的,隻說要準備成親的針線,嬸嬸們果然給我派的活計少了些,我才得以偷偷做了這些個,姐姐莫要嫌棄。”她苦笑道。
“難為雲妹妹一片心了。”
晴雯笑著收下,又讓小紅捧出四個小巧精致的荷包來,一人手裏塞了一個,“你也是趕得巧了,我這兩天好不容易空下來做了這些個,本來還想找時間給你送過去,你倒先過來了。”
這倒是大實話,這確實是她這幾天忙裏偷閑做的。
因為離開賈府時走得太匆忙,姐妹們都送了禮物,她卻沒有準備。
隻好讓黛玉一人送了一本書,算作回禮。
隻是她也不好不表示一下,不然就太失禮了。
她與黛玉、小紅等人又是畫樣子,又是配顏色,足足忙了三四天,才做出這幾個小東西來。
……
送走湘雲她們的幾天後,林宅又迎來了第二撥客人。
這一次,是薛寶釵和香菱帶著一位明豔美麗的女孩子。
晴雯看那女孩神采飛揚的眉眼便猜到,她便是《紅樓夢》裏最令人羨慕的薛寶琴了。
薛寶琴,薛寶釵的堂妹,因父親好樂,又因薛家各處都有買賣,她自幼便跟隨父母兄長,這一省裏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裏逛半年。
本國逛夠了,偶爾還去外邦逛一逛。
所以,這天下十停裏,她竟走了有五六停了。
她是從小見過世麵的,因而氣質自與區區後宅院子裏養出來的姑娘不同。
所謂“美人在骨不在皮”,又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寶釵和黛玉的美,是因為讀書多,自有一股旁人所不具備的知性與聰慧。
而寶琴不僅讀“萬卷書,而且行“萬裏路”,小小的女孩帶著一種洞悉世事的通達。
難得的是,她的眼眸仍然如春水般純淨,通體卻又如淙淙流水般俏麗活潑。
薛寶琴,可謂紅樓第一美女,又是紅樓第一奇女子。
林晴雯羨慕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豐富的人生經曆。
誰還沒有個周遊列國的夢呢?若是有條件,誰願意整日囿居於後院之中?
“晴妹妹,這是我家琴妹妹,昨個兒剛到京城來的。我觀她的性子與你最是相合,今兒帶她來給你看看。”薛寶釵笑道。
“快請,快請!”晴雯一隻手牽著黛玉,另一隻手扯起寶琴,一起往屋裏去。
黛玉妹妹的性子可不如寶琴豁達,她不能表現出對寶琴過分親熱,免得她又心裏多想。
誰想她的擔心似乎是太多餘了,黛玉一進屋,不待丫鬟們送上茶水,便拉著寶琴細細問起來:妹妹今年幾歲了?讀過哪些書?此來為的什麽?可是住在寶姐姐家裏?
那熱絡勁兒,連晴雯都吃驚了。
想了想她就明白了,這裏是她和黛玉的家,黛玉自然得盡地主之誼,竭力招待好客人,讓人不感覺到拘束。
就像那日她招呼湘雲和探春她們,是真真把自己放在主人的位置上的。
“咱不管她們,這兩個小丫頭年紀相仿,比咱們更有話說。”
寶釵笑著拉晴雯坐下,指了指香菱道,“晴妹妹可看出來,她與往日可有什麽變化?”
光顧著看薛寶琴了,倒真忽視了香菱。
晴雯向香菱看去,見她仍然是那副嬌憨的模樣,大大的眼睛裏透著迷茫,隻不過身上的服飾好像有了些變化。
高門大戶家裏,姨娘總有姨娘的規矩。
她們的衣服質地、款式,首飾的華貴程度等,總要與正經主子有些不同。
薛姨媽與薛寶釵雖然極疼惜香菱,但她與寶釵所用的,也是有區別的。
而現在香菱身上的衣服料子,明顯與寶釵是一樣的。
所以,薛家是把香菱當成正經主子了?難道是……
晴雯暗自猜測,寶釵卻未等她說什麽,便自顧道:“我家哥哥從蘇州回來了。沒想到,那夢裏的提示竟是一點兒都不錯的。
我哥哥去了一打聽,便打聽到了十幾年前被燒毀的葫蘆廟,又打聽到香菱的父母搬去了封家。哥哥便封家,將香菱的母親接了回來。”
“哦?”晴雯托腮巧笑,“薛大哥哥用了什麽法子?那封家老爺子沒難為他?”
“那倒沒有,我哥哥給了他一百兩銀子,他很痛快地就讓伯母跟來了。”寶釵無奈搖頭。
晴雯一副了然之色,她想想也能想象出封氏父親的嘴臉。
隻要有錢,女兒去哪裏什麽的,他是不會顧及的。
他本來就不喜封氏在家裏,即便封氏與丫鬟整日整夜做針線自己養活自己,他也是不喜歡的。
如今得了百兩銀子,還能擺脫這個累贅女兒,他可是巴不得呢?
“那香菱父親呢?可有一起接過來?”晴雯問道。
“甄家伯父應該是有大造化之人吧?聽說他跟了一僧一道走了,不知去了何地,卻是十多年再也沒人見到了。”寶釵有些惋惜。
果然不出所料,晴雯隻能默然。
“佛渡有緣人”,那就是甄士隱的歸宿。
“母親說,香菱果然是正經的閨閣女子,她的家世配如今的薛家是足夠了。她想擇日將香菱抬了正室,就算給哥哥定下了。”寶釵看著香菱,眼中滿意之極。
香菱的性子可比哥哥當初相中的夏金桂強了許多,她相信香菱做薛家媳婦,定能好好持家,助母親打理好薛家。
“琴妹妹此行上京卻是為何?”晴雯明知故問。
寶釵看向跟黛玉頭碰頭,說得正歡的寶琴,麵上略帶了些憂色。
“琴兒自幼許配都中梅翰林之子為婚,此行是我兄弟薛蝌護送來京,等候發嫁的。本打算國喪期一過便成親,誰想梅翰林奉旨舉家外任,得到後年才回。琴兒的親事隻能先擱下了。”
果然不出所料,薛蝌也來了。
晴雯心中暗喜,這是她眼下最期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