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趙樞居然要海州?二更!
字數:3342 加入書籤
冊封這麽大功勞,自然不會小氣的。這次領軍的是趙樞,其次是嶽飛,宋江他們。太監楊戩宣讀詔書,在朝堂上巴拉巴拉一大堆,首先是冠冕堂皇的話,諸位建功立業之類,然後便是冊封。首先是宋江,他們都升官了,大多都是武將。地位都很顯赫。三品之下,沒什麽可說的。其次是嶽飛,被提升武將官職,冊封為三品禁軍馬兵使。同時封嶽飛勇武侯,享受侯爺俸祿。這個冊封就有點大了。封侯拜相了屬於是。嶽飛不到二十歲就封侯了,是因為上報戰功的時候,趙樞說嶽飛驍勇善戰,人品忠義,是朝廷值得重用的人才。之前兩次剿匪,嶽飛都有參與,且勝利歸來,這次攻打西夏也出了不少力。加上趙樞有意舉薦,宋徽宗也喜歡嶽飛,所以直接給他封侯。“勇武候?我嶽飛封侯了?……”嶽飛跪在大殿中,渾身顫抖。臉上冷汗直流,他才二十歲不到,這侯爺之位太高了。但嶽飛也沒矯情,既然被冊封,說了幾句場麵話,就接受了。成為了侯爺,位高權重,他才能更好為朝廷效力。為此,現場不少官員都議論紛紛,還是很羨慕嶽飛的,想當年他們這個歲數,還隻是一個書生呢。嶽飛就已經封侯了。雖然大宋士大夫地位高,武將肯定是不如的,但侯爺爵位那也是很多人都求之不得的。宋江等人也是熱血沸騰,他們也想要建功立業,他日有這一天。當然,他們也就是想想,畢竟賊寇身份在,失去了肅王這個靠山,他們還是非常危險,自身地位還不穩,所以暫時也不想太多。嶽飛除了是侯爺外,還是武官。掌有兵權。也是在禁軍麾下。也是在趙樞手底下。因為趙樞也被冊封了。趙樞這次,直接被冊封為了副殿帥。也就是殿前司的副殿帥,高俅的副手。掌管禁軍,不過隻有訓練之權,職位在高俅之下,可以操練禁軍,掌握基本的一些權利。真正要調兵,權利還是在樞密院和皇帝那裏。趙樞並不介意。介於趙樞和宋徽宗的關係,實際上這禁軍和掌握在他手中沒什麽區別。另外趙樞本身是親王,爵位本來就很高,其實是不好封賞的。宋徽宗想過,借此機會直接更換太子。不過宋徽宗感覺阻力大。因為太子沒犯錯,趙樞之功的確可以成為太子。但皇長子本身就是太子,他沒犯錯,不能因為其他皇子優秀,就直接更換,到時朝堂阻力大。蔡京他們也不會同意。想來想去,宋徽宗決定給趙樞劃分封地。不錯。就是封地。當其他人的封賞到位,該升官的升官,該金銀賞賜的賞賜,一切就緒之後。宋徽宗坐在龍椅上掃視現場四周朝臣,最後鎖定肅王身上:“樞兒,這次你為大宋得二十三座城池,功不可沒。朕,決定封賞屬於你的封地,你喜歡哪裏盡管說,朕都準了。”宋代的王爺是沒有封地的,隻有名義上的爵位和自身俸祿,封地是不可能給的。對於封地,在場的文武百官炸了。這絕對不是小事。封地嗎?趙樞也是有些驚訝。曆史上也出現過多次藩王之亂,導致家國動亂。宋朝分封了許多王爺,卻沒有一個謀反的。因為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是通過兵變奪走了後周恭帝柴宗的天下,故而對地方勢力十分限製。宋朝的王爺不過是徒有虛名,因為趙光義是弑兄奪位,故而為了後世不再發生這鍾情況,宋朝皇子成年後會被封為王爺。實際上沒有封地,更沒有任何兵權。宋朝重用文官,甚至導致在地位上一些大員的權力遠在王爺之上。不僅如此,宋朝王爺的爵位並非世襲,皇子被封王爺,王爵也是在其身上,王爺的子孫不管是否嫡子,隻是將年紀最大的一位封為公爵。其他的王子們沒有任何爵位,最多也就是允許其入朝為官。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宋朝才沒有發生過藩王之亂。如今,宋徽宗要開這個先河?在場的文武百官能同意嗎?毫無疑問,王藻第一個站了出來,言辭堅決:“陛下,王爺劃分封地,這萬萬不可!”王藻將曆朝曆代關於藩王造反的事情描述了出來。當然,宋太祖的他不敢說。倒是提出了宋太祖不允許有藩王存在之類的話。蔡京也是極力反對。王黼則是目光閃爍,若是以前,他肯定跳了出來,現在他舉棋不定,所以隻是不痛不癢的說了幾句,便不在說話。而梁師成,童貫,李彥他們也沒有說出什麽實際性的站位立場。由於王藻反對的過於厲害,宋徽宗有些煩躁,他說了一句話:“王愛卿,朕問你,奪取西夏二十三座城池,此功大嗎?”“大,非常大,這樣的事情古今罕有。”王藻對於功勞,不能否認。短短幾個月,沒有損失多少兵馬,反從西夏得到了大量的糧草,軍用物資,還有礦石鐵礦山脈,以及二十三座城池,鎮壓了西夏。此乃大功。“好,既然是大功,朕冊封他一個副殿帥,恐怕是不夠吧?”宋徽宗又問道。“這……”王藻被問住了,趙樞本來就是王爺,建立功勞冊封個副殿帥,這還真不夠。“補給封地,享受王爺待遇不行,那你說說,朕給他冊封什麽?”這時李綱站出來:“王大人,如果不冊封地,以親王之尊,又建立如此功勞,難道給肅王一個太子之位嗎?”李綱在這種時候,將太子位點了出來。這話一出,全場眾人神色紛紛色變。趙桓臉色鐵青,王藻更是懵了。對啊,這麽大功勞,不封領地,難道冊封太子?趙桓是他的外孫,這怎麽能行?這是絕對不行的!王藻忽然看向旁邊不遠處的高太尉:“陛下,太子之位已經定下,關乎天下民心穩定,不能輕易更換,而且太子沒犯錯,也沒有更換的道理,不如,將武官之首的太尉之職,冊封給肅王吧!如此,才更合事宜。”“王大人!慎言!”高太尉本來眼觀鼻鼻觀心,覺得也沒自己的事。他腦海中還在想著怎麽蹴鞠玩出新的花樣呢。最近他也學習了一些招式,趙樞表演的一些蹴鞠秀,他多少領悟了一些。可是忽然這榮國公要側換他的太尉之位,這不是坑他嗎?本來趙樞冊封副太尉,他就很不爽了。這下高俅趕緊站出來:“王大人,這是何意?陛下已經冊封肅王為副殿帥,你又不讓其劃分領地,依我看!”高俅一咬牙,目光發狠!“那就讓肅王做這個太子吧!微臣覺得,肅王更適合當太子!”高俅這個人是沒有立場的。他隻討好宋徽宗為己任,在他看來,討好了官家,其他都可以不參合。什麽太子黨之類的和他沒關係。可是如今太子黨的王藻,居然危險到了他,那不好意思。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讓你好過。你要我的太尉職,那我就舉薦陛下,讓肅王當太子。轟隆!——整個朝臣就如同煮沸的開水升騰了!太子還在這站著,高俅忽然提出這種事情,未免有些膽大包天了。但的確是榮國公先招惹的高俅,高俅這是自保。現在他也不管什麽太子了。年紀輕輕,還沒上位呢,他高俅最怕的是宋徽宗。而且,高俅現在想清楚了,這話一出口,他就得罪了太子,所以無論這次結果如何,他都隻能是肅王黨的人。王藻有些傻眼,他是真沒想到,自己居然刺激的高俅說出這種話。趙桓也是感覺王藻有些草率了。不就是封地嗎,讓他滾回封地去,未必是壞事,這榮國公,腦子被驢踢了吧?“榮國公,你還是少說兩句,父皇!”趙桓站了出來,宋徽宗本來想要借題發揮,趙桓道:“兒臣以為,肅王功不可沒,一個區區封地算什麽,正如父皇所言,肅王要什麽封地,便給他就是!”內心憋屈的趙桓,此刻隻能幫著說話。“對對對,陛下,剛才微臣說錯話了。封地而已,肅王建立如此功勞,理應如此。”榮國公趕緊補話。蔡京和一幫太子黨的人也跟著站出來。很快將這事情給蕩息了。宋徽宗還想說什麽,看到現場如此,知道太子黨的人反應過於激烈了。真要是提出來,怕也很難。既然如此,也隻能算了。對於太子之位的事,趙樞並不著急。見王藻他們同意了封地,趙樞也沒說什麽。“說吧,樞兒你喜歡什麽地方,盡管說,朕都滿足你!”現場議論平息後,宋徽宗聲音再次傳來。父皇說冊封領地,問自己喜歡哪裏,這個問題趙樞倒是想了想。他喜歡汴京城,難道父皇能將汴京城給自己嗎?這是不可能的。“父皇!”趙樞還真需要一個地方發展,所以他沒拒絕,而是道:“兒臣剛好需要一片地方,不如就海州吧!”海州靠海,適合海上商貿發展,以及海軍實力。這個趙樞可以發展一下規模,而且屬於他的封地,實際意義又不一樣了。既然有實際封地,這意味著趙樞可以自己培養軍隊。不然怎麽維護治安呢?而有了剛才一個插曲之後,冊封領地的事情,太子黨的人不敢在多言,他們再多言,就會將話題繞到太子之位上,高俅,李綱他們會讓趙桓害怕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因為一個不好,很有可能動搖官家,真的要撤換太子。不過趙樞要海州這個偏遠地方,倒是讓趙桓,王藻他們很是意外。這海州鳥不拉屎的地方,有毛用?趙樞怎麽想的?好不容易大宋第一位王爺有實際封地的機會,他居然劃分要海州?滿朝文武都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眼神,就是王黼,高俅,梁師成都無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