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這是神器啊!
字數:4963 加入書籤
A+A-
該買的都買了,隨著波斯商人繼續轉悠,他們發現了一個問題。
汴京城布料生意非常的好,產量很高,這是他們觀察得知。
最後,波斯商人和趙樞交流的時候,詢問了一番。
趙樞便帶著他們去了工廠。
趙樞讓人準備了二十斤麻料,旁邊一群波斯商人,高麗商人看著。
不知道趙樞準備做什麽。
就看到這些麻料被放入一個比較大的機器裏麵。
分成十二份,放入的是珍妮紡紗機。
隨著趙樞讓他們將機器啟動,就看到坐著的工人開始搖擺紡紗機上麵的輪子。
嘎吱嘎吱……整個紡紗機開始運轉起來,麻料都是一團團亂糟糟的,隨著紡紗機的運轉開始交織成一根根的細沙。
紡紗機有十二個紗錠,運作之後會將麻料分成十二根紗出產。
十二根線條拉出來的時候,旁邊的波斯商人,高麗商人目瞪口呆。
這玩意他們那邊也有,隻有一根,如今看到大宋這十二個紗錠同時出產,效率是他們那邊的十二倍。
臥槽!
他們的眼珠子差點從眼眶中瞪出來。
難怪大宋的布料這麽好,這麽發達,產量如此之高。
這是一台神器啊!
這一台珍妮紡紗機完全打破了他們對傳統紡紗機的思維。
一台就能抵得上十二台這是什麽概念?
如果有製造布料的工廠,相當於一台機器就可以完成十二個人的工作量,如果一個工廠擺滿十台,就是一百倍的效率。
布料,可是民用東西,商機非常大。
哪一個百姓能缺少的了衣服?
這些都需要眼前的機器來做。
在場的沒見過的人都傻眼了,隻有經常做的工人們才能保持平靜。
他們見過了神奇的東西,看到外國商人懵逼的樣子,心裏很優越。
目前大宋的繁榮可想而知。
而,當他們得知這還是太子做出來的時候,更是下巴掉了一地。
這真是巧奪天工的設計啊。
大宋太子,真是人才……
節約了時間,就相當於節約了成本,產量高,成本還少,這還了得。
而且,他們成本降低,對外出售的布匹就可以降價,如此一來,他們的布料不比市麵上的差,卻比市麵上的便宜。
誰能競爭的過他們這種高產量布匹,基本上就是將市場全部霸占。
看到眾人一臉震撼,趙樞笑道:“剛開始的紡紗機不過六錠,如今是十二錠,很快,便會有二十四錠,三十六錠出來。”
“對了,還有一百錠紡紗機,我們正在研究!”
“一百錠?”
波斯商人感覺自己的精神都快要爆炸了。
完全無法一時間接受紡紗機居然這麽牛。
一百倍的效率,是什麽概念?
趙樞笑道:“這是紡紗機,這邊還有織布機,我這織布機也有新功能,你們看!”
說話間,趙樞將好的紡紗放在織布機上。
開始織布。
原先傳統的織布需要手放進去攪合,將紡紗來回穿過,才能進行一次完整的過程。
然而大將看到陳趙樞手中多了一個飛梭,隻需要輕輕一拉繩索,一個來回自動穿梭,就完成了工作。
比原先用手在其中鼓搗,根本不是一個層次。
“這個織布機,叫飛梭織布機,每次織布隻需要拉動繩索就行。”
“太子殿下,這飛梭織布機,也是您製作的嗎?是不是剛出產的,還有這紡紗機……”
旁邊一工匠笑道:“咱們太子去年就研究出來了,都是太子做的。”
“……”
一群波斯商人。
其實他們做過這種布料生意,家族就有這方麵的產業。
和眼前的機器相比,他們那邊簡直落後到姥姥家了。
一群商人徹底對趙樞服氣的不行。
憑借一己之力,改變整個大宋紡織業,這還有什麽話說呢?
他們波斯那邊,對於紡紗機研究好多年,很難有提升,固有思維上無法突破,如今一看這紡紗機結構,說實話,還是看的不太懂,隻是覺得每個部位都很精妙。
這些部位的改造,零件創新結合之後,才能讓簡單的紡紗機進行各方麵提供效率的突破。
本來波斯商人看到這些東西後,準備回去自己研究,仔細一想,怕是難。
有個原版的給他們去拿著模彷,也很難精妙的製作出來,這是工藝品。
更是藝術品。
在他們眼中,這就是完美的藝術。
十二的紡紗機,還能變成一百的,這就更讓他們無法想象需要如何改造了。
“太子殿下,這紡紗機和飛梭織布機,能賣給我們波斯一點嗎?”
忽然,商人中的阿布爾開口道。
也就上次波斯商人首領,長長的胡子,雙眼看著這些東西放光。呼吸很是急促。
此話一出,眾人都眼巴巴的瞅著趙樞,高麗商人也是如此。
趙樞故做沉思狀。
其實他就是想賣,不然誰帶他們來這裏參觀。
他們已經有二十四的紡紗機,這十二的都是老版本。
陳楚準備將所有工廠都換成二十四錠,十二錠本來就是要放棄的。
淘汰的舊機器,他正愁沒地方放呢,畢竟這玩意挺占地方。
等以後一百錠紡紗機出來,更是基本用不上。
至於飛梭織布機,也是一樣,他們研發了更好的,更方便的。都可以淘汰。
趙樞故作為難的道:“這紡紗機我們也不多。”
實際上他大量的工廠,這種太多了。
“太子殿下,賣點吧,我們波斯相比大宋落後了太多,那邊的布料很貴重,我們在大宋也購置了一些布料。
但如果有紡紗機帶回去,對波斯國的貧民來說是福音啊,這樣布料高產,百姓們都可以買得起好布料。”
“我們願意花費高價收購。”
波斯商人們都點點頭,眼前的紡紗機,飛梭織布機在他們眼中就是寶貝。
“這樣吧,一台紡紗機兩萬貫,一台飛梭織布機也是兩萬貫,如果你們要的話,我可以分別出售二十台。”
趙樞如此說道。也就是說,四十台賣出去就是八十萬貫。
相當於完全賺了這麽多。
現在紡紗機有完整的一套生產模式,可以量產。
這種機器後期大量製造之後,幾乎沒什麽太大的成本。
白白賺這麽多錢,趙樞還是願意的。
而且這都是他王府的工廠製作,屬於他自己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