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龍脈大陸,大乘龍樓的絕望
字數:4598 加入書籤
爺孫倆開始閑聊,薑秀說起這段時間聽聞的趣事,每月都有外邦入京城見他,大多是來討好的,亦或者想在大景做生意。
薑秀提到此事,白岐不由睜眼。
薑長生一邊飲茶,一邊聽著,也覺得有趣。
聊了好一會兒,薑秀忽然問道:
薑長生不動聲色,道:
薑秀無奈道:
對於這位大兒子,他既疼愛,又無可奈何,好說歹說,但此子就是不聽。
薑長生笑道:
薑天奇雖然武道資質更高,但也愛玩樂,與太子愛女人不同,薑天奇喜歡賭,各種賭都沾,鬥雞鬥蛐蛐都能賭,唯一比太子強的是他身兼要職,在戶部曆練。
薑秀歎氣道。
對於自己的曾孫一輩,薑長生沒有太多感情,他不可能對每一代親近。
薑長生道:
這世上哪個王朝代代明君,偶爾出一位昏君,薑長生也是能接受的,反正皇帝一生數十載,在他的人生裏隻是插曲。
薑秀覺得在理,當年薑子玉也擔憂他不能繼大任,如今他覺得自己擔得上皇位。
一直到傍晚,薑秀帶著兩位皇子離去。
薑戩回到院子裏,搖頭道:
平安嘿嘿笑道:
回到龍起觀後,他就愛跟薑戩玩,因為兩人都愛打架,薑戩雖經常挨打,但樂此不疲。
薑長生沒有理會他們,專心練功。
劍神盯著平安,若有所思。
……
十二月,一則消息驚動大景武林。
瑞獸白澤被各朝武林聯手擊殺,最後被一名神秘高手擄走!
消息傳得滿天飛,京城內各個客棧都在談論,連龍起觀弟子也在討論。
薑長生則是從玉妍軼嘴裏得知,她無奈道:
薑戩問道:
玉妍軼憂慮道,她看向白岐,問道:
白岐茫然道:
正在掃地的劍神皺眉道:
他不由看向薑長生一眼,見薑長生麵色如常,心裏稍微平靜。
眾人開始討論起妖亂。
據劍神所了解,上一次妖亂發生在三百年前,一頭千年老妖率領上百萬妖獸席卷了一方王朝,在短短半個月內,讓一方王朝屍橫遍野,直接解散,後來被顯聖洞天誅殺了千年老妖,妖獸死的死,逃的逃,
那次妖亂讓王朝對妖獸充滿警惕,各朝開始出現諸多狩獵妖獸的門派。
薑長生倒是不放在心上,就算妖亂降臨大景,也隻是給他送生存獎勵。
……
蔚藍蒼穹之下,海島成群,大小船隻數不勝數,還有不計其數的各類妖禽在天上遨遊。
一艘掛著二字的商船靠岸,舵主張英從甲板上跳下來,他提了提腰帶,扭頭道:
說罷,他不等弟子回答,朝著海岸邊的小鎮走去。
他一路吹著口哨,很快走入一間客棧內。
張英嚷嚷道,然後隨便找了一張桌子坐下。
回到天海,他方才做回真正的自己,沒有那麽多束縛與規矩。
小二提著兩壇酒過來,一邊幫他倒酒,一邊好奇問道:
張英笑道:
小二坐下,一臉稀奇的問道:
張英笑道,他心情很是不錯。
這時,一名頭發半白的黑衣男子端著酒碗、酒壇子過來,坐在張英麵前,他開口道:
蕭不苦,孟秋河的忘年之交,大乘龍樓樓主蕭悼天的兒子。
張英瞥了他一眼,漫不經心道:
聞言,蕭不苦握著酒碗的手顫抖,他努力保持平靜,問道:
張英傲然道,他相信來自龍脈大陸的人知曉道祖是怎樣的存在。
蕭不苦一聽,頓時緊張起來,當即起身離去。
張英抓住他的手腕,問道:
蕭不苦皺眉道:
張英打量著他,問道:
蕭不苦無奈道:
張英搖頭道。
蕭不苦如遭雷擊,瞪大眼睛,問道:
張英聳肩道:
蕭不苦癱坐在凳子上,目瞪口呆。
他心中感到絕望。
乾坤境是什麽境界?
***的,乾坤境之上又是什麽境界?
蕭不苦隻覺得人生灰暗,大乘龍樓看來再無崛起的希望。
來到天海這麽多年,他也曾發達過,但被海上作惡的武者洗劫,如今一貧如洗,最近幾年,他一直猶豫要不要回去看看,現在聽聞道祖的實力,他哪裏敢回去?
張英看他神情,便知道他有故事,很可能與道祖有關。
會
不會是道祖的敵人?
張英眼神閃爍,頓時心生計策,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真是,正好向道祖請功。
蕭不苦似乎感受到什麽,立即起身,迅速離去。
張英看向旁邊的小二,低聲道:
小二低聲笑道:
說罷,他站起身來,走向後院。
張英搖晃著酒杯,眼神飄忽,不知在想些什麽。
……
仁德五年。
年滿一百零三歲的秦王去世,皇帝下詔,厚葬秦王,將秦王傳奇的一生詔告天下。
曾經大景即將國破時,秦王站出來,為大景帶來了希望,這般功績,世人不該忘記。
秦王薑譽的遺體被送回京城,安葬在皇陵內。
薑長生站在懸崖邊,默默注視著這一切。
薑譽是他的親弟弟,不過兩人的交際並不深,數十年來,薑譽也沒有來看他,或許薑譽也覺得實力懸殊,不好高攀,到死之前,薑譽都不知薑長生的真正身份。
薑長生也不想刻意去認親,反正薑譽過得很好,妻妾成群,兒女皆有,更是鎮守一州的藩王,兩個人已經有不同的人生,何必強融。
薑譽能活這麽久,也多虧了薑長生的一些丹藥,他托薑子玉幫忙送的,薑子玉知曉他是親叔叔,所以也格外看重薑譽,並沒有打壓,薑譽是第一代皇子之中唯一善終之人。
薑戩來到薑長生身旁,他已經知曉薑長生的真實身份,問道:
薑長生麵無表情,道:
薑戩看著繁華熱鬧的京城,突然感到心酸。
爺爺的父母、兄弟、妻兒已經都離世,隻剩下他們這些孫子、孫女,他的內心是怎樣的孤寂?
薑戩忍不住說道。
薑長生瞥向他,笑道:
薑戩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