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87
字數:4955 加入書籤
第二日, 蓁蓁醒來的時候,還有些不適應。
畢竟住著的是營帳,一眼望不出去,也不知道外麵是什麽情況。
她看了一眼角落的座鍾, 已經八點多了!她居然睡了十一個鍾!睡得那麽久、那麽沉, 看來長途出行坐馬車真的是很疲憊。
她準備躺回去, 再眯一會兒, 忽然想起九點整要去高台看布圍的, 不止皇上會去, 還有太皇太後、太後和眾多王公大臣、蒙古親王!
都這個點了,想必已經有了不少人趕過去, 隻有她缺席著…
若是有人好奇問起來, 宮人回“貴妃娘娘還未起”, 問的人多了,那可就……
蓁蓁想象了一下那個畫麵,無法直視, 趕緊下床, 讓梅香和鳴翠端水進來幫她梳洗。
“唉,你們怎麽也不叫我起啊?”
“是皇上特意交代的,不必喚醒您, 說您這些天在馬車上都沒睡好, 務必要讓您睡得飽飽的。”
鳴翠一邊替蓁蓁梳頭, 一邊回話。
既然是皇上吩咐的,蓁蓁也不好在說什麽。
上完妝,梅香便端著燕窩粥和糕餅、小菜上來, 非要她吃完再過去。
等吃完, 已經過了九點, 她剛提步走出營帳,外麵就響起了牛角和鼓聲,悠長沉重,帶有一股威嚴肅穆的氣勢。
她加快了步子。
到高台附近時,她看到上麵已經坐滿了人,康熙則是站在最前方最中央的位置,麵對著下方的八旗將士慷慨陳詞。
許是習武的人,中氣都很足,明明隔著那麽遠,他的聲音還是清晰的傳進了蓁蓁的耳裏。
不似跟她說話時的溫和,也不似夜裏的邪魅荒誕,此刻的他聲洪如鍾,形似鬆柏。
他站在那兒,什麽都不用做,單靠著一身出眾的氣勢,就能讓人心甘情願的臣服、敬服,為他所調遣。
蓁蓁沒有走上去,就在下方仰望著他。
直到火銃被叩響,營地上的鑼鼓號角聲變得激烈急促,她才發現布圍正式開始,便迅速登台。
眾人都在垛口前專心的看布圍,蓁蓁不想驚動她們,便擺手沒讓侍奉的宮人行禮,隻到了康熙和太皇太後、太後跟前,微微屈膝行禮。
“免禮。”康熙扶起她,視線掠過她單薄的氅衣,“怎麽隻穿這點?山間有晨風,最是容易著涼。”
叫他這麽一說,蓁蓁還真感受到了一股涼意。
“早上起來得晚,臣妾不敢再多耽誤,匆匆出營帳,便忘記拿披風了。”
“無妨,用朕的吧。”
說話間康熙就把身上的披風解了下來,披在蓁蓁身上,還貼心的用將帶子係成蝴蝶結。
“暖和嗎?”
蓁蓁笑著點頭,“謝皇上。”
這披風康熙已經穿了一會兒,上麵已經沾了他的體溫和氣息,裹在蓁蓁身上,彷佛被他抱住一般。
“暖和就好,同朕一起觀看將士們布圍吧。”康熙遞了一個千裏鏡給蓁蓁。
所謂布圍,指的是將士們圍山形成一個個包圍圈。
木蘭圍場一共劃分為五個區域,分別是住宿區、餐飲區、休閑觀賞區、表演宴會區和行圍狩獵區。
其中住宿區居於中央位置,行圍狩獵區位於最深處最邊緣,也是麵積最大的一個區。
待將士們完成布圍後,康熙便用千裏鏡視察每個包圍圈裏的動物數量,若是太少便繼續擴大,若是太多,便打開缺口,趕走一些動物,讓它們出去繼續繁衍。
擴大、縮小,或是打開缺口,這些指令從康熙口中說出,再由令旗和鑼聲傳遞下去,如同戰場上的調兵排陣一般。
布圍的地方離高台極遠,即便有千裏鏡的襄助,也難以看清他們的容貌,隻能根據他們身上鎧甲的顏色進行辨認。
隨著高台上令旗的變換和傳遞,將士們開始快速調整身位,長長的隊伍在山林中穿插,恍如黃龍在崇山峻嶺間翻騰,場麵十分壯觀。
直到午時末,布圍才徹底結束。
午膳是在表演宴會區舉行的,皇室成員與滿蒙王公大臣一齊舉杯,預祝秋獮順利進行。
下午,眾人開始挑選馬匹、馴馬,檢查獵犬、獵鷹是否健好,以及挑選中意的弓箭、火銃,大有一副秣馬厲兵的火熱和激動。
康熙挑選好馬匹後,去了距離最近的一個圍巡視,回來時帶了兩隻鹿,加在當天的晚宴裏。
第二日便要正式行圍,即騎馬逐獵,是一件頗耗體力的事,晚上就沒舉行什麽活動,眾人用過膳便回營帳休息。
蓁蓁打定注意明天要早起,要去看萬馬奔騰、群雄逐鹿的大場麵,所以洗漱後乖乖上床,閉眼等待進入夢鄉。
但康熙今晚吃了鹿肉,體內血氣上湧,正是亢奮的時候。
於是,他一上床,錦被下就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
蓁蓁配合了他一會兒,見他還要得寸進尺,立馬將身子往外挪了一些,有些羞惱的說道:“皇上快些安歇吧,再胡鬧的話,您明兒可就沒力氣上馬了。”
康熙原本隻想淺嚐輒止,小小的怡情一下,但聽到這話,立馬變了臉色。
“你這是瞧不起朕?今兒就是徹夜不休,朕明早也能提刀上馬,挽弓射雕,百發百中。”
“皇上說的是,您最英武您最神勇,那臣妾可以睡覺了嗎?”
康熙聽出她的敷衍,不滿的哼了一聲,“小丫頭是在糊弄朕呢?朕今兒個非著讓你感受朕的厲害,叫你心服口服。”
說罷便欺身而上,開始證明自己的精力到底有多充沛。
蓁蓁:我真是嘴欠…
這件事造成的後果就是,第二天她又起晚了!
出去的時候,太陽都已經升到了半空中,行圍的眾人更是早就出發了,蓁蓁隻能歎氣,這一趟是跟不了。
她收拾好心情,趕往太皇太後的營帳,前去請安。
那邊的營帳熱鬧著呢。
相較於生麵孔的貴妃來說,蒙古王妃們自然是更親近出身一樣的的太皇太後、太後和宣嬪,再者她們也不會說滿語和漢話,隻能親近太皇太後。
除了蒙古女眷,亦有不少滿漢女眷在這邊,她們倒是想去跟貴妃套熱乎,可這不是貴妃沒起嗎?
於是兩個陣營的貴婦都到了太皇太後的營帳裏,人多了便顯得營帳擁擠,又都到外頭圍坐著。
眾人坐在一起,麵前放著小炕幾,上頭擺著茶水、各色糕餅、鮮果和果幹,再有暖融融的陽光照著,看著青山駿馬,談興正濃。
蓁蓁走到太皇太後、太後跟前,恭敬的給二人請安。
大抵是見到了親生女兒,太皇太後的心情很好,“坐吧。”
叫人給蓁蓁拿了一把椅子,隨意的指了一個位置讓她,正是太後和端敏公主的中間。
端敏公主是先帝的養女,再被封為固倫公主,等同皇後嫡女,後嫁給科爾沁達爾罕親王,身份尊貴。
蓁蓁坐在她的左首,左為尊,正合適。
看來太皇太後的隨意不能當真啊。
蓁蓁感歎了一番,便凝神靜聽眾人的談話,由於她剛過來,加上又年輕,話頭便一直落在她身上。
幸好出巡前她將蒙語狠狠練習了一番,這才能對答得當,不然今日還真得鬧出笑話。
她挑了幾個簡單的問題回,接著又把話題帶到了蒙古身上。
蓁蓁聽了一陣兒,發現這些人大多是在訴苦,部落裏的牛啊羊啊被凍死了多少,病死了多少,馬被偷了多少,跟太皇太後求情,叫朝廷多給一些糧食、藥材和布料。
太皇太後一邊拿著帕子抹眼淚,一邊哀歎,“我苦命的孩子…可憐見的…會好起來的…長生天會庇佑它的子民……”
這叫誰看了,都得說她是心地善良的老太太吧?不過蒙古王妃們的諸多請求,她是一個都沒應下。
蓁蓁覺得康熙跟臣子們打太極的本事,估計也是從太皇太後這裏學來的,一樣的真誠,又一樣的滑不溜手,不叫對方占到半分便宜。
正念叨著呢,那人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