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25 章
字數:84958 加入書籤
雲安然被裴時慍帶出牢獄一事, 蘇韶棠幾乎是前後腳就從係統那裏得知了消息。
蘇韶棠壓根沒當一回事兒。
畢竟眾所周知,男二就是一塊磚,女主何時需要何時搬。
在時間進了九月後, 聖駕也終於回京,蘇韶棠也很快沒有心思放在雲安然身上, 一道聖旨送到安伯侯府,宣安伯侯夫人進宮麵聖。
彼時沈玉案也在府中,蘇韶棠錯愕地看向他:
“皇上要見我做什麽?”
沈玉案仿佛早有所料:“細鹽和製冰一事,夫人從未瞞過我,我自不可將功勞一攬在身。”
他曾想過木秀於林的道理,也想過夫人一個女子擔上這些功勞會不會引起眾多風言風語, 他所謂的替夫人考慮, 如何不是輕看了夫人女子的身份?
直到那句“有能之人不必問男女”砸醒了他, 他竟還不如夫人豁達。
最終他呈上去的奏折, 上麵關於細鹽和製冰的來曆交代得一清二楚,聖上行事可能任人唯親, 但絕非刻板之人。
這也是今日聖上會傳蘇韶棠覲見的原因。
蘇韶棠人麻了。
她為什麽不瞞著沈玉案, 其一, 她不在乎;其二, 她隻為了完成任務,誰知道會在這裏呆多久?其三,她怕麻煩。
蘇韶棠扯唇,有氣無力地盯著沈玉案:
“我謝謝你。”
沈玉案察覺不對勁。
他又做錯了什麽嗎?
馬車很快收拾好, 隨著宮裏來的小黃人一道入宮,女子進宮多是去坤寧宮見皇後, 但蘇韶棠卻是直接被領去了禦書房。
坤寧宮早早就得了消息。
皇後端莊坐在榻上, 得體地讓一眾請安妃嬪退下, 才看向身邊嬤嬤:
“可知皇上宣安伯侯夫人何事?”
何嬤嬤搖頭:“聖上一回來就傳了聖旨,瞞得嚴實,奴婢未曾打探到消息。”
皇後眼中閃過一抹若有所思。
請皇上給蘇韶棠和沈玉案賜婚,是她的主意。
一是不想讓安伯侯府成為元妃的助力,二就是想拉攏沈玉案,近來京城的謠言也傳進些許進她耳中,可想而知,她的這位外甥女和其母都一樣手段了得。
遙想當年,她子嗣單薄,府中就有了想要庶妹進宮續寵的想法。
庶妹向來野心勃勃,她也一心以為庶妹必然會欣然同意。
可所有人都想錯了。
在選秀前,庶妹卻說:“天下富貴何其多,女兒為何要與姐姐爭?”
姨娘因容貌才進了國公府,庶妹長相自不必多說,那段時間皇後夜不能寐,她和庶妹其實關係平淡,那樣有野心的一個人,當真肯安安分分地替她爭寵?
直到庶妹表明態度,皇後才安穩地睡了個踏實覺。
她還記得當初母親帶庶妹進宮,府中用意她都明白,仍是覺得心涼。
庶妹同她說:
“宮中妃嬪都未曾有子嗣,長姐何必著急。”
“太過貪心冒進,那位也該有想法。”
後來府中才打消了這個想法,也因此,在庶妹議親時,她念了庶妹的好,刻意替庶妹求了聖旨。
這麽多年來,她和庶妹關係雖說比不上嫡妹,但每年佳節進宮,也總能多說幾句話。
而她的這位外甥女如今竟還能得聖上親自召見,看來她的外甥女做出了件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她們都身出國公府,榮辱係於一身。
皇後回神,含笑道:“這丫頭進宮來也不和本宮打聲招呼,讓人去禦書房前等著,侯夫人出來後,請她來坤寧宮用膳。”
臣婦被留在坤寧宮用膳,這是皇後在刻意給蘇韶棠做臉。
此時的禦書房中,蘇韶棠被賜座。
崇安帝翻看著奏折,饒有興趣地問:
“這小小的一塊石頭,當真能夠製冰成功?”
禦書房中搬進了幾盆硝石,就擺在地麵上。
蘇韶棠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理,無所謂地回答:“能。”
崇安帝幾不可察地挑了下眉,多看了眼蘇韶棠一眼,才輕頷首。
立刻就有宮人按照沈玉案說的步驟開始往水裏加硝石,靜待了半個時辰,崇安帝眼睜睜地看著盆中水結成冰。
崇安帝眼中閃過驚異光彩,隨即眯起眼眸,誰都看不出他在想什麽。
半晌,崇安帝才忽然感歎地說了句:
“侍郎府教女有方啊。”
蘇韶棠眼睛一眨,細鹽和製冰得來的很簡單,也導致蘇韶棠沒將這些當回事。
但現在崇安帝一句話,蘇韶棠才想起侍郎夫人。
她爹蘇侍郎也才三品官,蘇夫人自然沒有誥命在身。
所以在崇安帝問她想要什麽獎賞時,蘇韶棠脫口而出:
“臣婦想給母親請封誥命。”
蘇韶棠深知每個地方都有其規則,.臣婦二字不燙嘴,也不至於掉塊肉,她也懶得在這事上自找麻煩。
崇安帝失笑:
“你倒是有孝心。”
他見多了男子替母請封誥命,而女子倒是頭一遭,他瞧著稀奇,沒有多想就答應了。
崇安帝沉思片刻,才道:
“一個誥命抵不了你的功勞,本朝沒有女子為官的先例,既如此,便封你為安順縣主,賞黃金萬兩。”
隻細鹽一樣,給朝廷帶來的就不止黃金萬兩,所以崇安帝賞賜得半點不心疼。
有賞賜,蘇韶棠便心安理得地接著。
夏日炎炎,隻消想前段時間她的難捱,就知道冰塊有多重要,她有什麽不敢受著的?
她態度大方得體,不曾有半分扭捏推辭,崇安帝不由得心中滿意幾分,恰好李公公進來附耳說了幾句話,崇安帝笑道:
“皇後在坤寧宮等你用膳,去吧,不要讓皇後久等。”
蘇韶棠一懵。
片刻才想起來,皇後娘娘是她的親姨娘,請她用膳,好像的確在情理之中。
等蘇韶棠退下禦書房,崇安帝才看向沈玉案:
“當時借口夫人摔傷非要回京,看來隻是托詞。”
沈玉案低頭請罪:
“沒有十分把握,臣不敢亂言。”
崇安帝懶得聽他這些說辭,情緒不明道:
“夫妻一體,這些功勞你全讓給你夫人,當真一點不心疼?”
沈玉案目光清明,淡淡道:
“皇上也說了,夫妻一體。”
而且,若讓夫人聽見那個“讓”字恐怕要炸。
沈玉案不得不多說一句:“本就是夫人的功勞,何來讓一字。”
崇安帝笑了笑,揮手讓他退下。
沈玉案出了禦書房,才不著痕跡地皺了皺眉。
他和蘇韶棠成親,哪怕他的立場仍舊堅定,但在外人眼中,他不亞於一腳站在了二皇子的陣營。
朝中儲君論已然很久,聖上漸漸年邁,誰都猜不透他的想法。
沈玉案側眸朝坤寧宮的方向看了眼。
皇後今日留夫人用膳,的確是臉麵,可也將侯府拖到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地步。
皇後想拉攏安伯侯府無可厚非。
但最讓人捉摸不透的,則是皇上的態度。
賜婚聖旨是皇上所下,如今侯府的處境可以說是聖上一手造成,但偏生侯府的地位斐然,全倚仗著皇上的信任。
沈玉案看了眼禦書房,無聲地收回視線。
坤寧宮中,蘇韶棠一進來,就受到了熱情的招待。
蘇韶棠很煩,在心中給沈玉案又記了一筆,這宮中來來往往都是禮數,要不是沈玉案給她找麻煩,她現在還舒舒服服地躺在府中睡覺。
京城有了細鹽的存在,這宮中自然不會缺。
能被招進宮中當禦廚的手藝不必多說,美食入口,才讓蘇韶棠的心情緩和些許。
用膳中途,皇後狀似不經意道:
“女眷少有涉及禦書房,你倒是頭一遭,皇上宣你可是有什麽要事?”
仿佛隻是聊家常。
蘇韶棠心中歎了口氣,她好像又回到當初在家中參加宴會時,和父母商場上的那些朋友打交道的場景,處處都要留個心眼。
因國公府的關係,侍郎府幾乎和皇後是綁在了一條船上。
她的身份也占了皇後的便利,這些道理,蘇韶棠心中都清楚。
皇上既然封她為縣主,那麽細鹽和製冰很快就不是秘密,蘇韶棠也沒有什麽好隱瞞的。
她提不起精神抬眸,耷拉著眼皮,直言不諱:
“前段時間搞出了些小玩意,意外得了細鹽和製冰的法子,被侯爺呈給了皇上,才有了今日的入宮一行。”
皇後握著木箸的手一緊。
細鹽和製冰?
等蘇韶棠離開了坤寧宮,皇後才徹底回神,她怔怔地問:
“嬤嬤,你聽見她說什麽了嗎?”
何嬤嬤無聲地點頭。
皇後恍惚地說:“那可是細鹽,若是讓國公府或郯兒呈上——”
“娘娘!”
何嬤嬤立即出聲打斷皇後的話,她快速地看了眼四周,低聲提醒:“娘娘可不要再說糊塗話了。”
娘娘眼中的外甥女,可從來不是好拿捏的人。
她背後站著的是侍郎府,如今還添了安伯侯府,哪怕在國公府中,顧姨娘還一直活著呢,幾十年如一日地得國公爺寵愛。
這種冒領功勞的想法,娘娘是想都不能想。
顧姨娘母女二人都是利益至上,心思清明得厲害,要知道,真正綁住安伯侯府的可不是娘娘,而是侍郎府。
顧姨娘和三姑娘哪個是受得欺負的?
三姑娘護犢子護得厲害,嫁入侍郎府後,這個毛病越發不可收拾。
若娘娘真的有這種想法,三姑娘絕不是委曲求全的人。
一旦二皇子失了侍郎府和安伯侯府的支持,到時後果不堪設想。
能讓侍郎福和安伯侯府支持二皇子的緣由隻有情分二字,那麽娘娘就不可以破壞這些情分。
皇後緩緩閉眼,半晌才低聲說:
“是本宮魔怔了。”
爭儲一事久久未有定論,怪不得她心中著急。
但皇後仍覺得惋惜,她堪聲說:“可她一女子擔著這些功勞,不是浪費嗎!”
何嬤嬤:“安伯侯難道不知這個道理?”
功勞可是安伯侯稟上去的,安伯侯都不曾貪昧這份功勞,其他人更是想都不要想!
何嬤嬤語重心長:
“娘娘,二皇子一事萬萬急不得。”
每一步都要穩妥才是。
皇後低聲喃喃:“我知道,我知道……”
“我隻是後悔,早知她有這般能耐,不如將她嫁給——”
何嬤嬤驚得呼吸都停了一刹,不等她提醒,皇後就自己收了聲,很顯然,她也明白,這種話根本說不得。
另一邊的蘇韶棠還未走到宮門,就遙遙看見等待在馬車前的沈玉案。
長長的紅色甬道,盡頭是白衣男子在等候。
蘇韶棠腳步不著痕跡地慢了些許,有時候,她是明白小說中男女主一見鍾情的原因的。
說到底,見色起意罷了。
蘇韶棠剛走近,沈玉案就迎了上來,溫和低聲:
“夫人。”
蘇韶棠意識到什麽:“你一直等在這裏?”
沈玉案並不居功:
“我將夫人帶進宮,自然也要等夫人一起回府。”
可是,她是在宮中舒舒服服地用膳,而午時早就過了,他就一直等著?
答應就擺在眼前。
蘇韶棠沒有繼續再問。
等上了馬車,蘇韶棠不曾看向沈玉案,隻垂眸說:
“我討厭麻煩,也討厭進宮。”
她說得很清楚,沈玉案也容易弄懂她的邏輯,進宮等於麻煩。
沈玉案看向夫人哪怕半日過去也依舊一絲不苟的妝容,哪怕在逼仄馬車中也挺直的脊背,忽然就明白了什麽,他說:
“以後進宮一事,能免就免。”
蘇韶棠這才輕哼了聲。
馬車到鬧市前,忽然響起了些動靜,蘇韶棠好像聽見熟悉的聲音,但很快,馬車又如常行駛。
蘇韶棠驚訝,她好奇地掀開提花簾,就見雲安然被遠遠甩在馬車後。
蘇韶棠驚奇地看向沈玉案。
沈玉案風輕雲淡:
“我仔細想了想,要避開雲安然並不難,隻要身邊有兩名侍衛,她根本近不了我的身。”
“若她執迷不悟地要湊近,我大可以擾亂公務一事,讓京兆府將她收押。”
沈玉案可是天子近臣,日日公務繁忙,誰知他什麽時候就在處理公務?
蘇韶棠小聲嘀咕:“居然學聰明了。”
沈玉案眼中浮現零零碎碎的笑意。
馬車到了安伯侯府,自成親後,沈玉案第一次在府中享受到刻意為他準備膳食的待遇。
用膳的同時,沈玉案和蘇韶棠商量:
“有一事,還要麻煩夫人。”
係統不斷冒出改變劇情的提示,蘇韶棠的心情不錯,心平氣和地問:
“什麽事?”
沈玉案正色:“是明澤回學院一事。”
蘇韶棠不明所以地看向他。
“我想讓明澤留在京城。”
話音甫落,蘇韶棠就皺起了眉頭,頗覺無語:“他並非孩童,想去何處,都該是他的自由。”
“哪怕你是他兄長,也不能借此束縛他。”
沈玉案沉默一會兒:“並非束縛。”
“夫人也知道府中情況,當初明澤要遠赴衢州,隻是為了避開父親,可父親已經去世三年。”
孝期過了,他才能和蘇韶棠在今年大婚。
蘇韶棠不懂他的意思:“你想讓我做什麽?”
“明澤很聽你話,我想讓夫人幫我勸說一番明澤。”
蘇韶棠想都未想,就直接拒絕:
“我不要!”
沈玉案訝然,明澤和夫人相處得不錯,他原以為,夫人會很願意明澤留在京城的。
蘇韶棠反而覺得他有點莫名其妙:
“明澤在衢州求學四年,隻差一年就可以及冠,他的好友和老師都在衢州,你想讓他回京城,有問過他的想法嗎?”
蘇韶棠眸光透徹,和沈玉案對視,好似能看透他心底在想什麽:
“你想讓他回京,不過是因為京城乃天子腳下,希望他仕途順暢。”
“可如果他真有抱負和理想,就更不該困於一個京城。”
“沈玉案,天高海闊,你所謂的捷徑和家人都不應該是困住他的理由。”
沈玉案失聲良久。
蘇韶棠早就收回了視線,她平常懶得說這麽多話,但她隱約意識到自己會是沈玉案勸說沈玉晦留在京城的一個理由,才有了這些言論。
這世道已經困住了很多人,蘇韶棠不希望有人會因她也被困住。
哪怕她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原因。
室內安靜半晌,忽然,沈玉案出聲:
“夫人也想去京城外看看嗎?”
這府中真正被困住的人隻有一個。
蘇韶棠不知道該怎麽和他說。
她見過高山流水,也見過冰川峽穀,甚至,她見過的東西比沈玉案還要多。
她不是被困在了侯府,是被係統困在了這個世界。
蘇韶棠平靜地說:
“我不想去。”
和拒絕南巡的理由是同一個,她性子憊懶,受不得苦楚,路尚未修整平坦,便是想要一覽這個時代的美景,一路顛簸也能要了她半條命。
她才不想受這個罪。
蘇韶棠和沈玉案說這些話時,係統埋在蘇韶棠意識中,根本不敢露頭。
半晌,係統才默默地說:
【係統商城可以兌換水泥的方子。】
蘇韶棠對係統無語,她當然知道石灰怎麽得來,例如貝殼等碳酸鈣含量高的產物高溫鍛煉而成,有了石灰,水泥自然就有了。
哪裏需要和係統兌換?
她在意的是那不平坦的路嗎?
她分明在意的是不能回家。
回神,蘇韶棠對沈玉案硬邦邦地說:
“不要想著我會勸明澤。”
經過這一番談話,沈玉案哪裏還會有這個心思。
緊接著,沈玉案又聽見蘇韶棠皺眉說:
“幫我找貝殼。”
遂頓,蘇韶棠又麵無表情地添道:“大量貝殼。”
沈玉案抬眸,經過硝石一事,他也知道蘇韶棠讓他找的東西都自有用處,但他還是不理解,貝殼除了裝飾,還有什麽用處?
“我記下了,明日就讓
沈玉晦仍為著要不要回衢州一事糾結。
但大哥忽然對他說:
“留在京城或者是前往衢州,都隨你意。”
沈玉晦一怔,不明白為什麽大哥忽然改變了主意。
沈玉案將蘇韶棠的那一番話說給了他聽,遂頓,他失笑地搖了搖頭:
“我本想讓你嫂嫂替我當說客,哪知反而被你嫂嫂批了一頓。”
聞言,沈玉晦無聲地抿緊了唇。
等沈玉案走後,沈玉晦看向聞時苑的情緒莫名。
在回衢州前,沈玉晦找到了蘇韶棠:
“嫂嫂。”
蘇韶棠驚訝:“過兩日就要回衢州,怎麽還不去準備行李?”
沈玉晦動了動嘴唇,半晌才出聲:
“嫂嫂想讓我去衢州嗎?”
蘇韶棠頓了下,才看向他,皺眉道:
“去不去衢州,應該問你自己想不想。”
蘇韶棠垂頭,繼續和棋盤較勁,頭也不抬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候並沒有那麽重要。”
聞時苑中寂靜了很久。
就在蘇韶棠以為沈玉晦都離開了時,才聽見沈玉晦悶悶的聲音:
“我想留在京城。”
蘇韶棠倏然抬頭:“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蘇韶棠以為沈玉晦一時口誤說錯了,誰知沈玉晦隻低聲重複:
“我想留在京城。”
他遠赴衢州,並非因為理想和抱負,他隻是想逃離這個冷冰冰的家。
可如今家中有嫂嫂,也不再和印象中一樣。
他想回家了。
蘇韶棠認真地看向沈玉晦,確認他沒有一絲為難,片刻後,她才擺了擺手:
“留在京城就留在京城,多大點事兒,剩下的讓你大哥操心就是了。”
沈玉案求仁得仁,想必很樂意替沈玉晦留在京城一事忙碌。
至於勸沈玉晦去衢州?怎麽可能。
她從不幹涉別人的想法。
而沈玉晦留在京城,最受打擊的就是林鬆青。
林鬆青甚至直接來了侯府,淚眼汪汪地看向沈玉晦:
“你怎麽突然打算留在京城了?”
一點預兆都沒有。
沈玉晦沒有解釋原因,神情冷淡地“嗯”了一聲。
好在林鬆青早就習慣他的性子,糾結了好久,才小聲說:
“我娘也想讓我留在京城。”
但他以為沈玉晦會回衢州,就拒絕了他娘親替他打點的想法,現在好了,隻剩他一個人前往衢州了。
林府和安伯侯府不同。
沈玉案自有法子讓沈玉晦進京城書院,可如果他想留在京城,林府少不得要傷筋動骨,林鬆青沉默好久,才拍了拍沈玉晦的肩膀:
“看來今年我們無法做同窗了。”
沈玉晦家世分明比他貴重,常冷著一張臉,看上去仿佛不好招惹的模樣。
但林鬆青其實一直挺放心不下他,他很清楚,沈玉晦所有的棱角都是在保護自己罷了。
沈玉晦抬頭看他,也抿平了唇。
林鬆青來得快,走得也快,衢州距離京城可不近,他可得早些上路,沒有時間浪費。
沈玉晦有片刻的怔然,但很快,他就回了神。
他一直都很清楚他想要的是什麽。
沈玉晦求學一事塵埃落定,係統又開始催促蘇韶棠去練習騎射,練習一半就放棄是怎麽回事?
那樣積分不就浪費了嗎?
而就在這時,宮中也傳出了消息,封戶部侍郎夫人為三品誥命,安伯侯夫人為安順縣主,賞黃金萬兩。
明眼人都知道侍郎夫人的誥命隻是順帶罷了。
聖旨傳下來時,也引得整個京城震驚。
蘇侍郎府。
蘇夫人歡喜地捧著聖旨:
“妾身萬萬沒有想到,這誥命之身居然會是棠棠給妾身請封來的。”
蘇侍郎被說得有些愧疚:“是為夫不好,這麽多年來,未曾給你帶來一分殊榮。”
蘇夫人嗔瞪他一眼:
“可不許老爺說這話,妾身就是高興,怎還叫老爺生出愧疚來了。”
蘇垣也在當場,幾人對視一眼,蘇夫人讓人將聖旨好生生供起,才落座談話:
“我斷沒有想到細鹽居然是棠棠整出來的。”
蘇垣點頭:“妹夫倒是一點未曾貪功。”
蘇侍郎對此隻是搖頭:
“如果我是安伯侯,也不會把這個功勞攬在身上。”
天子近臣,聖上心腹,身負侯位,掌京城安防,沈玉案身上的榮譽太多了,鋒芒畢露,可是會紮眼的。
尤其在他未必是孤臣的情況下。
蘇夫人臉上的喜色漸漸降了下去,蘇侍郎不瞞她朝事,她多多少少也知道點朝中情況。
沈玉案的身份隻能做孤臣。
一旦他有所偏頗,首先不饒他的就是聖上。
但皇後的求旨,讓沈玉案的立場模糊起來,沈玉案不可能倒向二皇子,那麽苦的也隻是她的棠棠罷了。
蘇夫人冷了麵,低低咬聲:
“我自認待她不薄,她算計我女兒時良心就不會痛嗎!”
她未曾明說誰,但在場的誰不知她的意有所指。
蘇侍郎搖頭歎了口氣:
“近來朝中的情況,讓我也有點看不透了。”
可血脈親情擺在那裏,一旦不是二皇子爭儲成功,那麽國公府和侍郎府都無法獨善其身。
等蘇侍郎離開後,蘇夫人才沉下了臉。
蘇垣看得不明白,狐疑地問:
“娘怎麽了?”
蘇夫人這才道:“姨娘傳信來說,她身子骨越發不好了。”
姨娘自生下蘇夫人後,就再也不曾誕下一子半女,饒是僥幸有孕,也會意外小產。
早年不知,這麽多年下來,蘇夫人和顧姨娘早就知道是誰做的手腳。
可有什麽辦法?
顧姨娘倚仗國公爺,蘇夫人也要倚仗國公府,二人隻能裝作不知,蘇夫人原以為皇後也得有點良心,但賜婚聖旨下來後,蘇夫人就立刻知道是她將人心想得太好。
安伯侯的確身份貴重,可如今朝中情景,安伯侯的親事誰敢輕易去碰?
皇後未曾和她有半點商量,就將棠棠的婚事定了下來。
盲婚啞嫁。
哪怕安伯侯身份貴重,她仍覺得虧欠了棠棠。
蘇夫人低聲嘲諷:
“所謂吃齋念佛,不過都是裝模作樣罷了。”
蘇垣不由得沉默。
他知道娘親因小妹一事對那位有怨氣,連帶對國公府都疏離了幾分。
外祖母的身子骨,誰也不知是什麽情況。
但依著那位的行事作風,哪怕將來二皇子得勢,他們侍郎府又能占了幾分風光?
蘇夫人見不得蘇垣一臉愁容,嫌棄道:
“行了,不要苦著一張臉。”
“當初你小妹出嫁時,我就囑咐過她,日後和侍郎府來往不可過於親密。”
她壓低了聲說:“你小妹是個知事的。”
棠棠嫁入安伯侯府非侍郎府所願,但也因此,侍郎府才有了條後路。
想起宮中傳來皇後留安伯侯夫人在坤寧宮用膳一事,蘇夫人眼神狠厲:
“誰都不能給我的棠棠添堵!”
蘇韶棠全然不知侍郎府中的談話,她正和沈玉晦一起前往城南校場,係統整日嘰嘰喳喳地煩她,讓她不堪其擾。
城南校場中,蘇韶棠麵無表情地拉弓射箭。
進度條一點點地往上升。
裴時慍剛走近,就聽見一道破風聲,利箭幾乎擦著他的肩膀而過,裴時慍刹那間頭皮發麻。
等身後傳來利箭釘上箭靶的聲音,他才堪堪回神。
蘇韶棠居高臨下地看他,裴時慍好半晌才擠出一抹笑:
“侯夫人好箭法。”
蘇韶棠拒聽奉承,隻冷著一張小臉:“還是偏了點。”
裴時慍神情僵硬。
偏了點?
怎麽,難道蘇韶棠還真的想射中他不成?!
裴時慍最終還是沒有保持住臉上神情,他一臉狐疑地問:
“裴某哪裏又得罪了侯夫人?”
蘇韶棠輕飄飄地瞥了他一眼:“明知故問。”
裴時慍啞聲。
蘇韶棠就奇了怪了:
“你幹了那麽多損人不利己的事,就不怕折壽嗎?”
裴時慍一臉無辜:“裴某不知侯夫人在說什麽。”
蘇韶棠冷嗬一聲,懶得再搭理他,她繼續拉弓射箭,裴時慍立即閃身躲開,他可不想以身試探蘇韶棠的箭法準不準。
但緊接著,一排排的十環成績,讓裴時慍眼中異彩連連。
女子騎馬意氣風發的模樣,讓他一時看得有點出神,沈玉晦拿著水壺,強硬地用肩膀撞開他,冷硬道:
“擋路了。”
裴時慍倒抽了口氣,堪堪斂住驚豔回神,低聲嘀咕:“小兔崽子脾氣還挺大。”
練習了一下午,進度條仍是未滿。
這就代表蘇韶棠改日還得跑一趟校場,蘇韶棠一張漂亮的臉蛋頓時垮了下來。
等出了校場看見雲安然時,這種不滿的情緒達到了巔峰。
她冷眼刮向裴時慍:
“你帶來的?”
這次裴時慍真的不知情,他搖頭:“和我無關。”
但話音剛落,雲安然就湊上前來,她穿得素淡,襯得那張清雅白淨的臉越發脫俗,小跑後,額頭上溢出涔汗,她仰頭看向裴時慍,小聲地說:
“多虧了裴公子將民女帶出大牢,否則民女不知何時才能出來。”
裴時慍頂著背後兩道刺骨的目光渾身僵硬。
他帶雲安然出來,是為了讓雲安然給沈玉案添堵,可不是為了讓她背刺他的!
但雲安然全然不覺自己說得有什麽不對,拿出了一樣東西:
“民女無以回報,這是民女親自做的香囊,還請公子收下。”
雲安然咬唇,似覺得不好意思,捏住香囊的手指都有點泛白。
她沒覺得哪裏不對勁,也沒有發現裴時慍刹那間消失的表情,她女紅極好,哪怕對她不喜的舅母,都數次誇獎,將她做的香囊帶在身上。
這是她拿手的才藝,才敢拿出來送給裴時慍。
沈玉晦扭過頭憋笑。
蘇韶棠也看得目瞪口呆,她問係統:
“我記得古時女子親手做的香囊、荷包等物,除了家中親人,也隻會送給心儀之人了吧?”
係統紊亂地閃了閃。
這什麽情況,女主見攻略男主不成,放棄男主,準備向男二發起進攻了?
蘇韶棠好笑地看著眼前一幕。
裴時慍成天想著看別人熱鬧,如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不失為一場好戲。
但裴時慍笑不出來,他擠出聲音說:
“雲姑娘,這於理不合。”
雲安然錯愕抬頭,她含淚咬唇:
“裴公子是嫌棄民女做的香囊簡陋嗎?”
“沈玉案,天高海闊,你所謂的捷徑和家人都不應該是困住他的理由。”
沈玉案失聲良久。
蘇韶棠早就收回了視線,她平常懶得說這麽多話,但她隱約意識到自己會是沈玉案勸說沈玉晦留在京城的一個理由,才有了這些言論。
這世道已經困住了很多人,蘇韶棠不希望有人會因她也被困住。
哪怕她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原因。
室內安靜半晌,忽然,沈玉案出聲:
“夫人也想去京城外看看嗎?”
這府中真正被困住的人隻有一個。
蘇韶棠不知道該怎麽和他說。
她見過高山流水,也見過冰川峽穀,甚至,她見過的東西比沈玉案還要多。
她不是被困在了侯府,是被係統困在了這個世界。
蘇韶棠平靜地說:
“我不想去。”
和拒絕南巡的理由是同一個,她性子憊懶,受不得苦楚,路尚未修整平坦,便是想要一覽這個時代的美景,一路顛簸也能要了她半條命。
她才不想受這個罪。
蘇韶棠和沈玉案說這些話時,係統埋在蘇韶棠意識中,根本不敢露頭。
半晌,係統才默默地說:
【係統商城可以兌換水泥的方子。】
蘇韶棠對係統無語,她當然知道石灰怎麽得來,例如貝殼等碳酸鈣含量高的產物高溫鍛煉而成,有了石灰,水泥自然就有了。
哪裏需要和係統兌換?
她在意的是那不平坦的路嗎?
她分明在意的是不能回家。
回神,蘇韶棠對沈玉案硬邦邦地說:
“不要想著我會勸明澤。”
經過這一番談話,沈玉案哪裏還會有這個心思。
緊接著,沈玉案又聽見蘇韶棠皺眉說:
“幫我找貝殼。”
遂頓,蘇韶棠又麵無表情地添道:“大量貝殼。”
沈玉案抬眸,經過硝石一事,他也知道蘇韶棠讓他找的東西都自有用處,但他還是不理解,貝殼除了裝飾,還有什麽用處?
“我記下了,明日就讓
沈玉晦仍為著要不要回衢州一事糾結。
但大哥忽然對他說:
“留在京城或者是前往衢州,都隨你意。”
沈玉晦一怔,不明白為什麽大哥忽然改變了主意。
沈玉案將蘇韶棠的那一番話說給了他聽,遂頓,他失笑地搖了搖頭:
“我本想讓你嫂嫂替我當說客,哪知反而被你嫂嫂批了一頓。”
聞言,沈玉晦無聲地抿緊了唇。
等沈玉案走後,沈玉晦看向聞時苑的情緒莫名。
在回衢州前,沈玉晦找到了蘇韶棠:
“嫂嫂。”
蘇韶棠驚訝:“過兩日就要回衢州,怎麽還不去準備行李?”
沈玉晦動了動嘴唇,半晌才出聲:
“嫂嫂想讓我去衢州嗎?”
蘇韶棠頓了下,才看向他,皺眉道:
“去不去衢州,應該問你自己想不想。”
蘇韶棠垂頭,繼續和棋盤較勁,頭也不抬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候並沒有那麽重要。”
聞時苑中寂靜了很久。
就在蘇韶棠以為沈玉晦都離開了時,才聽見沈玉晦悶悶的聲音:
“我想留在京城。”
蘇韶棠倏然抬頭:“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蘇韶棠以為沈玉晦一時口誤說錯了,誰知沈玉晦隻低聲重複:
“我想留在京城。”
他遠赴衢州,並非因為理想和抱負,他隻是想逃離這個冷冰冰的家。
可如今家中有嫂嫂,也不再和印象中一樣。
他想回家了。
蘇韶棠認真地看向沈玉晦,確認他沒有一絲為難,片刻後,她才擺了擺手:
“留在京城就留在京城,多大點事兒,剩下的讓你大哥操心就是了。”
沈玉案求仁得仁,想必很樂意替沈玉晦留在京城一事忙碌。
至於勸沈玉晦去衢州?怎麽可能。
她從不幹涉別人的想法。
而沈玉晦留在京城,最受打擊的就是林鬆青。
林鬆青甚至直接來了侯府,淚眼汪汪地看向沈玉晦:
“你怎麽突然打算留在京城了?”
一點預兆都沒有。
沈玉晦沒有解釋原因,神情冷淡地“嗯”了一聲。
好在林鬆青早就習慣他的性子,糾結了好久,才小聲說:
“我娘也想讓我留在京城。”
但他以為沈玉晦會回衢州,就拒絕了他娘親替他打點的想法,現在好了,隻剩他一個人前往衢州了。
林府和安伯侯府不同。
沈玉案自有法子讓沈玉晦進京城書院,可如果他想留在京城,林府少不得要傷筋動骨,林鬆青沉默好久,才拍了拍沈玉晦的肩膀:
“看來今年我們無法做同窗了。”
沈玉晦家世分明比他貴重,常冷著一張臉,看上去仿佛不好招惹的模樣。
但林鬆青其實一直挺放心不下他,他很清楚,沈玉晦所有的棱角都是在保護自己罷了。
沈玉晦抬頭看他,也抿平了唇。
林鬆青來得快,走得也快,衢州距離京城可不近,他可得早些上路,沒有時間浪費。
沈玉晦有片刻的怔然,但很快,他就回了神。
他一直都很清楚他想要的是什麽。
沈玉晦求學一事塵埃落定,係統又開始催促蘇韶棠去練習騎射,練習一半就放棄是怎麽回事?
那樣積分不就浪費了嗎?
而就在這時,宮中也傳出了消息,封戶部侍郎夫人為三品誥命,安伯侯夫人為安順縣主,賞黃金萬兩。
明眼人都知道侍郎夫人的誥命隻是順帶罷了。
聖旨傳下來時,也引得整個京城震驚。
蘇侍郎府。
蘇夫人歡喜地捧著聖旨:
“妾身萬萬沒有想到,這誥命之身居然會是棠棠給妾身請封來的。”
蘇侍郎被說得有些愧疚:“是為夫不好,這麽多年來,未曾給你帶來一分殊榮。”
蘇夫人嗔瞪他一眼:
“可不許老爺說這話,妾身就是高興,怎還叫老爺生出愧疚來了。”
蘇垣也在當場,幾人對視一眼,蘇夫人讓人將聖旨好生生供起,才落座談話:
“我斷沒有想到細鹽居然是棠棠整出來的。”
蘇垣點頭:“妹夫倒是一點未曾貪功。”
蘇侍郎對此隻是搖頭:
“如果我是安伯侯,也不會把這個功勞攬在身上。”
天子近臣,聖上心腹,身負侯位,掌京城安防,沈玉案身上的榮譽太多了,鋒芒畢露,可是會紮眼的。
尤其在他未必是孤臣的情況下。
蘇夫人臉上的喜色漸漸降了下去,蘇侍郎不瞞她朝事,她多多少少也知道點朝中情況。
沈玉案的身份隻能做孤臣。
一旦他有所偏頗,首先不饒他的就是聖上。
但皇後的求旨,讓沈玉案的立場模糊起來,沈玉案不可能倒向二皇子,那麽苦的也隻是她的棠棠罷了。
蘇夫人冷了麵,低低咬聲:
“我自認待她不薄,她算計我女兒時良心就不會痛嗎!”
她未曾明說誰,但在場的誰不知她的意有所指。
蘇侍郎搖頭歎了口氣:
“近來朝中的情況,讓我也有點看不透了。”
可血脈親情擺在那裏,一旦不是二皇子爭儲成功,那麽國公府和侍郎府都無法獨善其身。
等蘇侍郎離開後,蘇夫人才沉下了臉。
蘇垣看得不明白,狐疑地問:
“娘怎麽了?”
蘇夫人這才道:“姨娘傳信來說,她身子骨越發不好了。”
姨娘自生下蘇夫人後,就再也不曾誕下一子半女,饒是僥幸有孕,也會意外小產。
早年不知,這麽多年下來,蘇夫人和顧姨娘早就知道是誰做的手腳。
可有什麽辦法?
顧姨娘倚仗國公爺,蘇夫人也要倚仗國公府,二人隻能裝作不知,蘇夫人原以為皇後也得有點良心,但賜婚聖旨下來後,蘇夫人就立刻知道是她將人心想得太好。
安伯侯的確身份貴重,可如今朝中情景,安伯侯的親事誰敢輕易去碰?
皇後未曾和她有半點商量,就將棠棠的婚事定了下來。
盲婚啞嫁。
哪怕安伯侯身份貴重,她仍覺得虧欠了棠棠。
蘇夫人低聲嘲諷:
“所謂吃齋念佛,不過都是裝模作樣罷了。”
蘇垣不由得沉默。
他知道娘親因小妹一事對那位有怨氣,連帶對國公府都疏離了幾分。
外祖母的身子骨,誰也不知是什麽情況。
但依著那位的行事作風,哪怕將來二皇子得勢,他們侍郎府又能占了幾分風光?
蘇夫人見不得蘇垣一臉愁容,嫌棄道:
“行了,不要苦著一張臉。”
“當初你小妹出嫁時,我就囑咐過她,日後和侍郎府來往不可過於親密。”
她壓低了聲說:“你小妹是個知事的。”
棠棠嫁入安伯侯府非侍郎府所願,但也因此,侍郎府才有了條後路。
想起宮中傳來皇後留安伯侯夫人在坤寧宮用膳一事,蘇夫人眼神狠厲:
“誰都不能給我的棠棠添堵!”
蘇韶棠全然不知侍郎府中的談話,她正和沈玉晦一起前往城南校場,係統整日嘰嘰喳喳地煩她,讓她不堪其擾。
城南校場中,蘇韶棠麵無表情地拉弓射箭。
進度條一點點地往上升。
裴時慍剛走近,就聽見一道破風聲,利箭幾乎擦著他的肩膀而過,裴時慍刹那間頭皮發麻。
等身後傳來利箭釘上箭靶的聲音,他才堪堪回神。
蘇韶棠居高臨下地看他,裴時慍好半晌才擠出一抹笑:
“侯夫人好箭法。”
蘇韶棠拒聽奉承,隻冷著一張小臉:“還是偏了點。”
裴時慍神情僵硬。
偏了點?
怎麽,難道蘇韶棠還真的想射中他不成?!
裴時慍最終還是沒有保持住臉上神情,他一臉狐疑地問:
“裴某哪裏又得罪了侯夫人?”
蘇韶棠輕飄飄地瞥了他一眼:“明知故問。”
裴時慍啞聲。
蘇韶棠就奇了怪了:
“你幹了那麽多損人不利己的事,就不怕折壽嗎?”
裴時慍一臉無辜:“裴某不知侯夫人在說什麽。”
蘇韶棠冷嗬一聲,懶得再搭理他,她繼續拉弓射箭,裴時慍立即閃身躲開,他可不想以身試探蘇韶棠的箭法準不準。
但緊接著,一排排的十環成績,讓裴時慍眼中異彩連連。
女子騎馬意氣風發的模樣,讓他一時看得有點出神,沈玉晦拿著水壺,強硬地用肩膀撞開他,冷硬道:
“擋路了。”
裴時慍倒抽了口氣,堪堪斂住驚豔回神,低聲嘀咕:“小兔崽子脾氣還挺大。”
練習了一下午,進度條仍是未滿。
這就代表蘇韶棠改日還得跑一趟校場,蘇韶棠一張漂亮的臉蛋頓時垮了下來。
等出了校場看見雲安然時,這種不滿的情緒達到了巔峰。
她冷眼刮向裴時慍:
“你帶來的?”
這次裴時慍真的不知情,他搖頭:“和我無關。”
但話音剛落,雲安然就湊上前來,她穿得素淡,襯得那張清雅白淨的臉越發脫俗,小跑後,額頭上溢出涔汗,她仰頭看向裴時慍,小聲地說:
“多虧了裴公子將民女帶出大牢,否則民女不知何時才能出來。”
裴時慍頂著背後兩道刺骨的目光渾身僵硬。
他帶雲安然出來,是為了讓雲安然給沈玉案添堵,可不是為了讓她背刺他的!
但雲安然全然不覺自己說得有什麽不對,拿出了一樣東西:
“民女無以回報,這是民女親自做的香囊,還請公子收下。”
雲安然咬唇,似覺得不好意思,捏住香囊的手指都有點泛白。
她沒覺得哪裏不對勁,也沒有發現裴時慍刹那間消失的表情,她女紅極好,哪怕對她不喜的舅母,都數次誇獎,將她做的香囊帶在身上。
這是她拿手的才藝,才敢拿出來送給裴時慍。
沈玉晦扭過頭憋笑。
蘇韶棠也看得目瞪口呆,她問係統:
“我記得古時女子親手做的香囊、荷包等物,除了家中親人,也隻會送給心儀之人了吧?”
係統紊亂地閃了閃。
這什麽情況,女主見攻略男主不成,放棄男主,準備向男二發起進攻了?
蘇韶棠好笑地看著眼前一幕。
裴時慍成天想著看別人熱鬧,如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不失為一場好戲。
但裴時慍笑不出來,他擠出聲音說:
“雲姑娘,這於理不合。”
雲安然錯愕抬頭,她含淚咬唇:
“裴公子是嫌棄民女做的香囊簡陋嗎?”
“沈玉案,天高海闊,你所謂的捷徑和家人都不應該是困住他的理由。”
沈玉案失聲良久。
蘇韶棠早就收回了視線,她平常懶得說這麽多話,但她隱約意識到自己會是沈玉案勸說沈玉晦留在京城的一個理由,才有了這些言論。
這世道已經困住了很多人,蘇韶棠不希望有人會因她也被困住。
哪怕她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原因。
室內安靜半晌,忽然,沈玉案出聲:
“夫人也想去京城外看看嗎?”
這府中真正被困住的人隻有一個。
蘇韶棠不知道該怎麽和他說。
她見過高山流水,也見過冰川峽穀,甚至,她見過的東西比沈玉案還要多。
她不是被困在了侯府,是被係統困在了這個世界。
蘇韶棠平靜地說:
“我不想去。”
和拒絕南巡的理由是同一個,她性子憊懶,受不得苦楚,路尚未修整平坦,便是想要一覽這個時代的美景,一路顛簸也能要了她半條命。
她才不想受這個罪。
蘇韶棠和沈玉案說這些話時,係統埋在蘇韶棠意識中,根本不敢露頭。
半晌,係統才默默地說:
【係統商城可以兌換水泥的方子。】
蘇韶棠對係統無語,她當然知道石灰怎麽得來,例如貝殼等碳酸鈣含量高的產物高溫鍛煉而成,有了石灰,水泥自然就有了。
哪裏需要和係統兌換?
她在意的是那不平坦的路嗎?
她分明在意的是不能回家。
回神,蘇韶棠對沈玉案硬邦邦地說:
“不要想著我會勸明澤。”
經過這一番談話,沈玉案哪裏還會有這個心思。
緊接著,沈玉案又聽見蘇韶棠皺眉說:
“幫我找貝殼。”
遂頓,蘇韶棠又麵無表情地添道:“大量貝殼。”
沈玉案抬眸,經過硝石一事,他也知道蘇韶棠讓他找的東西都自有用處,但他還是不理解,貝殼除了裝飾,還有什麽用處?
“我記下了,明日就讓
沈玉晦仍為著要不要回衢州一事糾結。
但大哥忽然對他說:
“留在京城或者是前往衢州,都隨你意。”
沈玉晦一怔,不明白為什麽大哥忽然改變了主意。
沈玉案將蘇韶棠的那一番話說給了他聽,遂頓,他失笑地搖了搖頭:
“我本想讓你嫂嫂替我當說客,哪知反而被你嫂嫂批了一頓。”
聞言,沈玉晦無聲地抿緊了唇。
等沈玉案走後,沈玉晦看向聞時苑的情緒莫名。
在回衢州前,沈玉晦找到了蘇韶棠:
“嫂嫂。”
蘇韶棠驚訝:“過兩日就要回衢州,怎麽還不去準備行李?”
沈玉晦動了動嘴唇,半晌才出聲:
“嫂嫂想讓我去衢州嗎?”
蘇韶棠頓了下,才看向他,皺眉道:
“去不去衢州,應該問你自己想不想。”
蘇韶棠垂頭,繼續和棋盤較勁,頭也不抬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候並沒有那麽重要。”
聞時苑中寂靜了很久。
就在蘇韶棠以為沈玉晦都離開了時,才聽見沈玉晦悶悶的聲音:
“我想留在京城。”
蘇韶棠倏然抬頭:“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蘇韶棠以為沈玉晦一時口誤說錯了,誰知沈玉晦隻低聲重複:
“我想留在京城。”
他遠赴衢州,並非因為理想和抱負,他隻是想逃離這個冷冰冰的家。
可如今家中有嫂嫂,也不再和印象中一樣。
他想回家了。
蘇韶棠認真地看向沈玉晦,確認他沒有一絲為難,片刻後,她才擺了擺手:
“留在京城就留在京城,多大點事兒,剩下的讓你大哥操心就是了。”
沈玉案求仁得仁,想必很樂意替沈玉晦留在京城一事忙碌。
至於勸沈玉晦去衢州?怎麽可能。
她從不幹涉別人的想法。
而沈玉晦留在京城,最受打擊的就是林鬆青。
林鬆青甚至直接來了侯府,淚眼汪汪地看向沈玉晦:
“你怎麽突然打算留在京城了?”
一點預兆都沒有。
沈玉晦沒有解釋原因,神情冷淡地“嗯”了一聲。
好在林鬆青早就習慣他的性子,糾結了好久,才小聲說:
“我娘也想讓我留在京城。”
但他以為沈玉晦會回衢州,就拒絕了他娘親替他打點的想法,現在好了,隻剩他一個人前往衢州了。
林府和安伯侯府不同。
沈玉案自有法子讓沈玉晦進京城書院,可如果他想留在京城,林府少不得要傷筋動骨,林鬆青沉默好久,才拍了拍沈玉晦的肩膀:
“看來今年我們無法做同窗了。”
沈玉晦家世分明比他貴重,常冷著一張臉,看上去仿佛不好招惹的模樣。
但林鬆青其實一直挺放心不下他,他很清楚,沈玉晦所有的棱角都是在保護自己罷了。
沈玉晦抬頭看他,也抿平了唇。
林鬆青來得快,走得也快,衢州距離京城可不近,他可得早些上路,沒有時間浪費。
沈玉晦有片刻的怔然,但很快,他就回了神。
他一直都很清楚他想要的是什麽。
沈玉晦求學一事塵埃落定,係統又開始催促蘇韶棠去練習騎射,練習一半就放棄是怎麽回事?
那樣積分不就浪費了嗎?
而就在這時,宮中也傳出了消息,封戶部侍郎夫人為三品誥命,安伯侯夫人為安順縣主,賞黃金萬兩。
明眼人都知道侍郎夫人的誥命隻是順帶罷了。
聖旨傳下來時,也引得整個京城震驚。
蘇侍郎府。
蘇夫人歡喜地捧著聖旨:
“妾身萬萬沒有想到,這誥命之身居然會是棠棠給妾身請封來的。”
蘇侍郎被說得有些愧疚:“是為夫不好,這麽多年來,未曾給你帶來一分殊榮。”
蘇夫人嗔瞪他一眼:
“可不許老爺說這話,妾身就是高興,怎還叫老爺生出愧疚來了。”
蘇垣也在當場,幾人對視一眼,蘇夫人讓人將聖旨好生生供起,才落座談話:
“我斷沒有想到細鹽居然是棠棠整出來的。”
蘇垣點頭:“妹夫倒是一點未曾貪功。”
蘇侍郎對此隻是搖頭:
“如果我是安伯侯,也不會把這個功勞攬在身上。”
天子近臣,聖上心腹,身負侯位,掌京城安防,沈玉案身上的榮譽太多了,鋒芒畢露,可是會紮眼的。
尤其在他未必是孤臣的情況下。
蘇夫人臉上的喜色漸漸降了下去,蘇侍郎不瞞她朝事,她多多少少也知道點朝中情況。
沈玉案的身份隻能做孤臣。
一旦他有所偏頗,首先不饒他的就是聖上。
但皇後的求旨,讓沈玉案的立場模糊起來,沈玉案不可能倒向二皇子,那麽苦的也隻是她的棠棠罷了。
蘇夫人冷了麵,低低咬聲:
“我自認待她不薄,她算計我女兒時良心就不會痛嗎!”
她未曾明說誰,但在場的誰不知她的意有所指。
蘇侍郎搖頭歎了口氣:
“近來朝中的情況,讓我也有點看不透了。”
可血脈親情擺在那裏,一旦不是二皇子爭儲成功,那麽國公府和侍郎府都無法獨善其身。
等蘇侍郎離開後,蘇夫人才沉下了臉。
蘇垣看得不明白,狐疑地問:
“娘怎麽了?”
蘇夫人這才道:“姨娘傳信來說,她身子骨越發不好了。”
姨娘自生下蘇夫人後,就再也不曾誕下一子半女,饒是僥幸有孕,也會意外小產。
早年不知,這麽多年下來,蘇夫人和顧姨娘早就知道是誰做的手腳。
可有什麽辦法?
顧姨娘倚仗國公爺,蘇夫人也要倚仗國公府,二人隻能裝作不知,蘇夫人原以為皇後也得有點良心,但賜婚聖旨下來後,蘇夫人就立刻知道是她將人心想得太好。
安伯侯的確身份貴重,可如今朝中情景,安伯侯的親事誰敢輕易去碰?
皇後未曾和她有半點商量,就將棠棠的婚事定了下來。
盲婚啞嫁。
哪怕安伯侯身份貴重,她仍覺得虧欠了棠棠。
蘇夫人低聲嘲諷:
“所謂吃齋念佛,不過都是裝模作樣罷了。”
蘇垣不由得沉默。
他知道娘親因小妹一事對那位有怨氣,連帶對國公府都疏離了幾分。
外祖母的身子骨,誰也不知是什麽情況。
但依著那位的行事作風,哪怕將來二皇子得勢,他們侍郎府又能占了幾分風光?
蘇夫人見不得蘇垣一臉愁容,嫌棄道:
“行了,不要苦著一張臉。”
“當初你小妹出嫁時,我就囑咐過她,日後和侍郎府來往不可過於親密。”
她壓低了聲說:“你小妹是個知事的。”
棠棠嫁入安伯侯府非侍郎府所願,但也因此,侍郎府才有了條後路。
想起宮中傳來皇後留安伯侯夫人在坤寧宮用膳一事,蘇夫人眼神狠厲:
“誰都不能給我的棠棠添堵!”
蘇韶棠全然不知侍郎府中的談話,她正和沈玉晦一起前往城南校場,係統整日嘰嘰喳喳地煩她,讓她不堪其擾。
城南校場中,蘇韶棠麵無表情地拉弓射箭。
進度條一點點地往上升。
裴時慍剛走近,就聽見一道破風聲,利箭幾乎擦著他的肩膀而過,裴時慍刹那間頭皮發麻。
等身後傳來利箭釘上箭靶的聲音,他才堪堪回神。
蘇韶棠居高臨下地看他,裴時慍好半晌才擠出一抹笑:
“侯夫人好箭法。”
蘇韶棠拒聽奉承,隻冷著一張小臉:“還是偏了點。”
裴時慍神情僵硬。
偏了點?
怎麽,難道蘇韶棠還真的想射中他不成?!
裴時慍最終還是沒有保持住臉上神情,他一臉狐疑地問:
“裴某哪裏又得罪了侯夫人?”
蘇韶棠輕飄飄地瞥了他一眼:“明知故問。”
裴時慍啞聲。
蘇韶棠就奇了怪了:
“你幹了那麽多損人不利己的事,就不怕折壽嗎?”
裴時慍一臉無辜:“裴某不知侯夫人在說什麽。”
蘇韶棠冷嗬一聲,懶得再搭理他,她繼續拉弓射箭,裴時慍立即閃身躲開,他可不想以身試探蘇韶棠的箭法準不準。
但緊接著,一排排的十環成績,讓裴時慍眼中異彩連連。
女子騎馬意氣風發的模樣,讓他一時看得有點出神,沈玉晦拿著水壺,強硬地用肩膀撞開他,冷硬道:
“擋路了。”
裴時慍倒抽了口氣,堪堪斂住驚豔回神,低聲嘀咕:“小兔崽子脾氣還挺大。”
練習了一下午,進度條仍是未滿。
這就代表蘇韶棠改日還得跑一趟校場,蘇韶棠一張漂亮的臉蛋頓時垮了下來。
等出了校場看見雲安然時,這種不滿的情緒達到了巔峰。
她冷眼刮向裴時慍:
“你帶來的?”
這次裴時慍真的不知情,他搖頭:“和我無關。”
但話音剛落,雲安然就湊上前來,她穿得素淡,襯得那張清雅白淨的臉越發脫俗,小跑後,額頭上溢出涔汗,她仰頭看向裴時慍,小聲地說:
“多虧了裴公子將民女帶出大牢,否則民女不知何時才能出來。”
裴時慍頂著背後兩道刺骨的目光渾身僵硬。
他帶雲安然出來,是為了讓雲安然給沈玉案添堵,可不是為了讓她背刺他的!
但雲安然全然不覺自己說得有什麽不對,拿出了一樣東西:
“民女無以回報,這是民女親自做的香囊,還請公子收下。”
雲安然咬唇,似覺得不好意思,捏住香囊的手指都有點泛白。
她沒覺得哪裏不對勁,也沒有發現裴時慍刹那間消失的表情,她女紅極好,哪怕對她不喜的舅母,都數次誇獎,將她做的香囊帶在身上。
這是她拿手的才藝,才敢拿出來送給裴時慍。
沈玉晦扭過頭憋笑。
蘇韶棠也看得目瞪口呆,她問係統:
“我記得古時女子親手做的香囊、荷包等物,除了家中親人,也隻會送給心儀之人了吧?”
係統紊亂地閃了閃。
這什麽情況,女主見攻略男主不成,放棄男主,準備向男二發起進攻了?
蘇韶棠好笑地看著眼前一幕。
裴時慍成天想著看別人熱鬧,如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不失為一場好戲。
但裴時慍笑不出來,他擠出聲音說:
“雲姑娘,這於理不合。”
雲安然錯愕抬頭,她含淚咬唇:
“裴公子是嫌棄民女做的香囊簡陋嗎?”
“沈玉案,天高海闊,你所謂的捷徑和家人都不應該是困住他的理由。”
沈玉案失聲良久。
蘇韶棠早就收回了視線,她平常懶得說這麽多話,但她隱約意識到自己會是沈玉案勸說沈玉晦留在京城的一個理由,才有了這些言論。
這世道已經困住了很多人,蘇韶棠不希望有人會因她也被困住。
哪怕她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原因。
室內安靜半晌,忽然,沈玉案出聲:
“夫人也想去京城外看看嗎?”
這府中真正被困住的人隻有一個。
蘇韶棠不知道該怎麽和他說。
她見過高山流水,也見過冰川峽穀,甚至,她見過的東西比沈玉案還要多。
她不是被困在了侯府,是被係統困在了這個世界。
蘇韶棠平靜地說:
“我不想去。”
和拒絕南巡的理由是同一個,她性子憊懶,受不得苦楚,路尚未修整平坦,便是想要一覽這個時代的美景,一路顛簸也能要了她半條命。
她才不想受這個罪。
蘇韶棠和沈玉案說這些話時,係統埋在蘇韶棠意識中,根本不敢露頭。
半晌,係統才默默地說:
【係統商城可以兌換水泥的方子。】
蘇韶棠對係統無語,她當然知道石灰怎麽得來,例如貝殼等碳酸鈣含量高的產物高溫鍛煉而成,有了石灰,水泥自然就有了。
哪裏需要和係統兌換?
她在意的是那不平坦的路嗎?
她分明在意的是不能回家。
回神,蘇韶棠對沈玉案硬邦邦地說:
“不要想著我會勸明澤。”
經過這一番談話,沈玉案哪裏還會有這個心思。
緊接著,沈玉案又聽見蘇韶棠皺眉說:
“幫我找貝殼。”
遂頓,蘇韶棠又麵無表情地添道:“大量貝殼。”
沈玉案抬眸,經過硝石一事,他也知道蘇韶棠讓他找的東西都自有用處,但他還是不理解,貝殼除了裝飾,還有什麽用處?
“我記下了,明日就讓
沈玉晦仍為著要不要回衢州一事糾結。
但大哥忽然對他說:
“留在京城或者是前往衢州,都隨你意。”
沈玉晦一怔,不明白為什麽大哥忽然改變了主意。
沈玉案將蘇韶棠的那一番話說給了他聽,遂頓,他失笑地搖了搖頭:
“我本想讓你嫂嫂替我當說客,哪知反而被你嫂嫂批了一頓。”
聞言,沈玉晦無聲地抿緊了唇。
等沈玉案走後,沈玉晦看向聞時苑的情緒莫名。
在回衢州前,沈玉晦找到了蘇韶棠:
“嫂嫂。”
蘇韶棠驚訝:“過兩日就要回衢州,怎麽還不去準備行李?”
沈玉晦動了動嘴唇,半晌才出聲:
“嫂嫂想讓我去衢州嗎?”
蘇韶棠頓了下,才看向他,皺眉道:
“去不去衢州,應該問你自己想不想。”
蘇韶棠垂頭,繼續和棋盤較勁,頭也不抬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候並沒有那麽重要。”
聞時苑中寂靜了很久。
就在蘇韶棠以為沈玉晦都離開了時,才聽見沈玉晦悶悶的聲音:
“我想留在京城。”
蘇韶棠倏然抬頭:“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蘇韶棠以為沈玉晦一時口誤說錯了,誰知沈玉晦隻低聲重複:
“我想留在京城。”
他遠赴衢州,並非因為理想和抱負,他隻是想逃離這個冷冰冰的家。
可如今家中有嫂嫂,也不再和印象中一樣。
他想回家了。
蘇韶棠認真地看向沈玉晦,確認他沒有一絲為難,片刻後,她才擺了擺手:
“留在京城就留在京城,多大點事兒,剩下的讓你大哥操心就是了。”
沈玉案求仁得仁,想必很樂意替沈玉晦留在京城一事忙碌。
至於勸沈玉晦去衢州?怎麽可能。
她從不幹涉別人的想法。
而沈玉晦留在京城,最受打擊的就是林鬆青。
林鬆青甚至直接來了侯府,淚眼汪汪地看向沈玉晦:
“你怎麽突然打算留在京城了?”
一點預兆都沒有。
沈玉晦沒有解釋原因,神情冷淡地“嗯”了一聲。
好在林鬆青早就習慣他的性子,糾結了好久,才小聲說:
“我娘也想讓我留在京城。”
但他以為沈玉晦會回衢州,就拒絕了他娘親替他打點的想法,現在好了,隻剩他一個人前往衢州了。
林府和安伯侯府不同。
沈玉案自有法子讓沈玉晦進京城書院,可如果他想留在京城,林府少不得要傷筋動骨,林鬆青沉默好久,才拍了拍沈玉晦的肩膀:
“看來今年我們無法做同窗了。”
沈玉晦家世分明比他貴重,常冷著一張臉,看上去仿佛不好招惹的模樣。
但林鬆青其實一直挺放心不下他,他很清楚,沈玉晦所有的棱角都是在保護自己罷了。
沈玉晦抬頭看他,也抿平了唇。
林鬆青來得快,走得也快,衢州距離京城可不近,他可得早些上路,沒有時間浪費。
沈玉晦有片刻的怔然,但很快,他就回了神。
他一直都很清楚他想要的是什麽。
沈玉晦求學一事塵埃落定,係統又開始催促蘇韶棠去練習騎射,練習一半就放棄是怎麽回事?
那樣積分不就浪費了嗎?
而就在這時,宮中也傳出了消息,封戶部侍郎夫人為三品誥命,安伯侯夫人為安順縣主,賞黃金萬兩。
明眼人都知道侍郎夫人的誥命隻是順帶罷了。
聖旨傳下來時,也引得整個京城震驚。
蘇侍郎府。
蘇夫人歡喜地捧著聖旨:
“妾身萬萬沒有想到,這誥命之身居然會是棠棠給妾身請封來的。”
蘇侍郎被說得有些愧疚:“是為夫不好,這麽多年來,未曾給你帶來一分殊榮。”
蘇夫人嗔瞪他一眼:
“可不許老爺說這話,妾身就是高興,怎還叫老爺生出愧疚來了。”
蘇垣也在當場,幾人對視一眼,蘇夫人讓人將聖旨好生生供起,才落座談話:
“我斷沒有想到細鹽居然是棠棠整出來的。”
蘇垣點頭:“妹夫倒是一點未曾貪功。”
蘇侍郎對此隻是搖頭:
“如果我是安伯侯,也不會把這個功勞攬在身上。”
天子近臣,聖上心腹,身負侯位,掌京城安防,沈玉案身上的榮譽太多了,鋒芒畢露,可是會紮眼的。
尤其在他未必是孤臣的情況下。
蘇夫人臉上的喜色漸漸降了下去,蘇侍郎不瞞她朝事,她多多少少也知道點朝中情況。
沈玉案的身份隻能做孤臣。
一旦他有所偏頗,首先不饒他的就是聖上。
但皇後的求旨,讓沈玉案的立場模糊起來,沈玉案不可能倒向二皇子,那麽苦的也隻是她的棠棠罷了。
蘇夫人冷了麵,低低咬聲:
“我自認待她不薄,她算計我女兒時良心就不會痛嗎!”
她未曾明說誰,但在場的誰不知她的意有所指。
蘇侍郎搖頭歎了口氣:
“近來朝中的情況,讓我也有點看不透了。”
可血脈親情擺在那裏,一旦不是二皇子爭儲成功,那麽國公府和侍郎府都無法獨善其身。
等蘇侍郎離開後,蘇夫人才沉下了臉。
蘇垣看得不明白,狐疑地問:
“娘怎麽了?”
蘇夫人這才道:“姨娘傳信來說,她身子骨越發不好了。”
姨娘自生下蘇夫人後,就再也不曾誕下一子半女,饒是僥幸有孕,也會意外小產。
早年不知,這麽多年下來,蘇夫人和顧姨娘早就知道是誰做的手腳。
可有什麽辦法?
顧姨娘倚仗國公爺,蘇夫人也要倚仗國公府,二人隻能裝作不知,蘇夫人原以為皇後也得有點良心,但賜婚聖旨下來後,蘇夫人就立刻知道是她將人心想得太好。
安伯侯的確身份貴重,可如今朝中情景,安伯侯的親事誰敢輕易去碰?
皇後未曾和她有半點商量,就將棠棠的婚事定了下來。
盲婚啞嫁。
哪怕安伯侯身份貴重,她仍覺得虧欠了棠棠。
蘇夫人低聲嘲諷:
“所謂吃齋念佛,不過都是裝模作樣罷了。”
蘇垣不由得沉默。
他知道娘親因小妹一事對那位有怨氣,連帶對國公府都疏離了幾分。
外祖母的身子骨,誰也不知是什麽情況。
但依著那位的行事作風,哪怕將來二皇子得勢,他們侍郎府又能占了幾分風光?
蘇夫人見不得蘇垣一臉愁容,嫌棄道:
“行了,不要苦著一張臉。”
“當初你小妹出嫁時,我就囑咐過她,日後和侍郎府來往不可過於親密。”
她壓低了聲說:“你小妹是個知事的。”
棠棠嫁入安伯侯府非侍郎府所願,但也因此,侍郎府才有了條後路。
想起宮中傳來皇後留安伯侯夫人在坤寧宮用膳一事,蘇夫人眼神狠厲:
“誰都不能給我的棠棠添堵!”
蘇韶棠全然不知侍郎府中的談話,她正和沈玉晦一起前往城南校場,係統整日嘰嘰喳喳地煩她,讓她不堪其擾。
城南校場中,蘇韶棠麵無表情地拉弓射箭。
進度條一點點地往上升。
裴時慍剛走近,就聽見一道破風聲,利箭幾乎擦著他的肩膀而過,裴時慍刹那間頭皮發麻。
等身後傳來利箭釘上箭靶的聲音,他才堪堪回神。
蘇韶棠居高臨下地看他,裴時慍好半晌才擠出一抹笑:
“侯夫人好箭法。”
蘇韶棠拒聽奉承,隻冷著一張小臉:“還是偏了點。”
裴時慍神情僵硬。
偏了點?
怎麽,難道蘇韶棠還真的想射中他不成?!
裴時慍最終還是沒有保持住臉上神情,他一臉狐疑地問:
“裴某哪裏又得罪了侯夫人?”
蘇韶棠輕飄飄地瞥了他一眼:“明知故問。”
裴時慍啞聲。
蘇韶棠就奇了怪了:
“你幹了那麽多損人不利己的事,就不怕折壽嗎?”
裴時慍一臉無辜:“裴某不知侯夫人在說什麽。”
蘇韶棠冷嗬一聲,懶得再搭理他,她繼續拉弓射箭,裴時慍立即閃身躲開,他可不想以身試探蘇韶棠的箭法準不準。
但緊接著,一排排的十環成績,讓裴時慍眼中異彩連連。
女子騎馬意氣風發的模樣,讓他一時看得有點出神,沈玉晦拿著水壺,強硬地用肩膀撞開他,冷硬道:
“擋路了。”
裴時慍倒抽了口氣,堪堪斂住驚豔回神,低聲嘀咕:“小兔崽子脾氣還挺大。”
練習了一下午,進度條仍是未滿。
這就代表蘇韶棠改日還得跑一趟校場,蘇韶棠一張漂亮的臉蛋頓時垮了下來。
等出了校場看見雲安然時,這種不滿的情緒達到了巔峰。
她冷眼刮向裴時慍:
“你帶來的?”
這次裴時慍真的不知情,他搖頭:“和我無關。”
但話音剛落,雲安然就湊上前來,她穿得素淡,襯得那張清雅白淨的臉越發脫俗,小跑後,額頭上溢出涔汗,她仰頭看向裴時慍,小聲地說:
“多虧了裴公子將民女帶出大牢,否則民女不知何時才能出來。”
裴時慍頂著背後兩道刺骨的目光渾身僵硬。
他帶雲安然出來,是為了讓雲安然給沈玉案添堵,可不是為了讓她背刺他的!
但雲安然全然不覺自己說得有什麽不對,拿出了一樣東西:
“民女無以回報,這是民女親自做的香囊,還請公子收下。”
雲安然咬唇,似覺得不好意思,捏住香囊的手指都有點泛白。
她沒覺得哪裏不對勁,也沒有發現裴時慍刹那間消失的表情,她女紅極好,哪怕對她不喜的舅母,都數次誇獎,將她做的香囊帶在身上。
這是她拿手的才藝,才敢拿出來送給裴時慍。
沈玉晦扭過頭憋笑。
蘇韶棠也看得目瞪口呆,她問係統:
“我記得古時女子親手做的香囊、荷包等物,除了家中親人,也隻會送給心儀之人了吧?”
係統紊亂地閃了閃。
這什麽情況,女主見攻略男主不成,放棄男主,準備向男二發起進攻了?
蘇韶棠好笑地看著眼前一幕。
裴時慍成天想著看別人熱鬧,如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不失為一場好戲。
但裴時慍笑不出來,他擠出聲音說:
“雲姑娘,這於理不合。”
雲安然錯愕抬頭,她含淚咬唇:
“裴公子是嫌棄民女做的香囊簡陋嗎?”
“沈玉案,天高海闊,你所謂的捷徑和家人都不應該是困住他的理由。”
沈玉案失聲良久。
蘇韶棠早就收回了視線,她平常懶得說這麽多話,但她隱約意識到自己會是沈玉案勸說沈玉晦留在京城的一個理由,才有了這些言論。
這世道已經困住了很多人,蘇韶棠不希望有人會因她也被困住。
哪怕她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原因。
室內安靜半晌,忽然,沈玉案出聲:
“夫人也想去京城外看看嗎?”
這府中真正被困住的人隻有一個。
蘇韶棠不知道該怎麽和他說。
她見過高山流水,也見過冰川峽穀,甚至,她見過的東西比沈玉案還要多。
她不是被困在了侯府,是被係統困在了這個世界。
蘇韶棠平靜地說:
“我不想去。”
和拒絕南巡的理由是同一個,她性子憊懶,受不得苦楚,路尚未修整平坦,便是想要一覽這個時代的美景,一路顛簸也能要了她半條命。
她才不想受這個罪。
蘇韶棠和沈玉案說這些話時,係統埋在蘇韶棠意識中,根本不敢露頭。
半晌,係統才默默地說:
【係統商城可以兌換水泥的方子。】
蘇韶棠對係統無語,她當然知道石灰怎麽得來,例如貝殼等碳酸鈣含量高的產物高溫鍛煉而成,有了石灰,水泥自然就有了。
哪裏需要和係統兌換?
她在意的是那不平坦的路嗎?
她分明在意的是不能回家。
回神,蘇韶棠對沈玉案硬邦邦地說:
“不要想著我會勸明澤。”
經過這一番談話,沈玉案哪裏還會有這個心思。
緊接著,沈玉案又聽見蘇韶棠皺眉說:
“幫我找貝殼。”
遂頓,蘇韶棠又麵無表情地添道:“大量貝殼。”
沈玉案抬眸,經過硝石一事,他也知道蘇韶棠讓他找的東西都自有用處,但他還是不理解,貝殼除了裝飾,還有什麽用處?
“我記下了,明日就讓
沈玉晦仍為著要不要回衢州一事糾結。
但大哥忽然對他說:
“留在京城或者是前往衢州,都隨你意。”
沈玉晦一怔,不明白為什麽大哥忽然改變了主意。
沈玉案將蘇韶棠的那一番話說給了他聽,遂頓,他失笑地搖了搖頭:
“我本想讓你嫂嫂替我當說客,哪知反而被你嫂嫂批了一頓。”
聞言,沈玉晦無聲地抿緊了唇。
等沈玉案走後,沈玉晦看向聞時苑的情緒莫名。
在回衢州前,沈玉晦找到了蘇韶棠:
“嫂嫂。”
蘇韶棠驚訝:“過兩日就要回衢州,怎麽還不去準備行李?”
沈玉晦動了動嘴唇,半晌才出聲:
“嫂嫂想讓我去衢州嗎?”
蘇韶棠頓了下,才看向他,皺眉道:
“去不去衢州,應該問你自己想不想。”
蘇韶棠垂頭,繼續和棋盤較勁,頭也不抬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候並沒有那麽重要。”
聞時苑中寂靜了很久。
就在蘇韶棠以為沈玉晦都離開了時,才聽見沈玉晦悶悶的聲音:
“我想留在京城。”
蘇韶棠倏然抬頭:“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蘇韶棠以為沈玉晦一時口誤說錯了,誰知沈玉晦隻低聲重複:
“我想留在京城。”
他遠赴衢州,並非因為理想和抱負,他隻是想逃離這個冷冰冰的家。
可如今家中有嫂嫂,也不再和印象中一樣。
他想回家了。
蘇韶棠認真地看向沈玉晦,確認他沒有一絲為難,片刻後,她才擺了擺手:
“留在京城就留在京城,多大點事兒,剩下的讓你大哥操心就是了。”
沈玉案求仁得仁,想必很樂意替沈玉晦留在京城一事忙碌。
至於勸沈玉晦去衢州?怎麽可能。
她從不幹涉別人的想法。
而沈玉晦留在京城,最受打擊的就是林鬆青。
林鬆青甚至直接來了侯府,淚眼汪汪地看向沈玉晦:
“你怎麽突然打算留在京城了?”
一點預兆都沒有。
沈玉晦沒有解釋原因,神情冷淡地“嗯”了一聲。
好在林鬆青早就習慣他的性子,糾結了好久,才小聲說:
“我娘也想讓我留在京城。”
但他以為沈玉晦會回衢州,就拒絕了他娘親替他打點的想法,現在好了,隻剩他一個人前往衢州了。
林府和安伯侯府不同。
沈玉案自有法子讓沈玉晦進京城書院,可如果他想留在京城,林府少不得要傷筋動骨,林鬆青沉默好久,才拍了拍沈玉晦的肩膀:
“看來今年我們無法做同窗了。”
沈玉晦家世分明比他貴重,常冷著一張臉,看上去仿佛不好招惹的模樣。
但林鬆青其實一直挺放心不下他,他很清楚,沈玉晦所有的棱角都是在保護自己罷了。
沈玉晦抬頭看他,也抿平了唇。
林鬆青來得快,走得也快,衢州距離京城可不近,他可得早些上路,沒有時間浪費。
沈玉晦有片刻的怔然,但很快,他就回了神。
他一直都很清楚他想要的是什麽。
沈玉晦求學一事塵埃落定,係統又開始催促蘇韶棠去練習騎射,練習一半就放棄是怎麽回事?
那樣積分不就浪費了嗎?
而就在這時,宮中也傳出了消息,封戶部侍郎夫人為三品誥命,安伯侯夫人為安順縣主,賞黃金萬兩。
明眼人都知道侍郎夫人的誥命隻是順帶罷了。
聖旨傳下來時,也引得整個京城震驚。
蘇侍郎府。
蘇夫人歡喜地捧著聖旨:
“妾身萬萬沒有想到,這誥命之身居然會是棠棠給妾身請封來的。”
蘇侍郎被說得有些愧疚:“是為夫不好,這麽多年來,未曾給你帶來一分殊榮。”
蘇夫人嗔瞪他一眼:
“可不許老爺說這話,妾身就是高興,怎還叫老爺生出愧疚來了。”
蘇垣也在當場,幾人對視一眼,蘇夫人讓人將聖旨好生生供起,才落座談話:
“我斷沒有想到細鹽居然是棠棠整出來的。”
蘇垣點頭:“妹夫倒是一點未曾貪功。”
蘇侍郎對此隻是搖頭:
“如果我是安伯侯,也不會把這個功勞攬在身上。”
天子近臣,聖上心腹,身負侯位,掌京城安防,沈玉案身上的榮譽太多了,鋒芒畢露,可是會紮眼的。
尤其在他未必是孤臣的情況下。
蘇夫人臉上的喜色漸漸降了下去,蘇侍郎不瞞她朝事,她多多少少也知道點朝中情況。
沈玉案的身份隻能做孤臣。
一旦他有所偏頗,首先不饒他的就是聖上。
但皇後的求旨,讓沈玉案的立場模糊起來,沈玉案不可能倒向二皇子,那麽苦的也隻是她的棠棠罷了。
蘇夫人冷了麵,低低咬聲:
“我自認待她不薄,她算計我女兒時良心就不會痛嗎!”
她未曾明說誰,但在場的誰不知她的意有所指。
蘇侍郎搖頭歎了口氣:
“近來朝中的情況,讓我也有點看不透了。”
可血脈親情擺在那裏,一旦不是二皇子爭儲成功,那麽國公府和侍郎府都無法獨善其身。
等蘇侍郎離開後,蘇夫人才沉下了臉。
蘇垣看得不明白,狐疑地問:
“娘怎麽了?”
蘇夫人這才道:“姨娘傳信來說,她身子骨越發不好了。”
姨娘自生下蘇夫人後,就再也不曾誕下一子半女,饒是僥幸有孕,也會意外小產。
早年不知,這麽多年下來,蘇夫人和顧姨娘早就知道是誰做的手腳。
可有什麽辦法?
顧姨娘倚仗國公爺,蘇夫人也要倚仗國公府,二人隻能裝作不知,蘇夫人原以為皇後也得有點良心,但賜婚聖旨下來後,蘇夫人就立刻知道是她將人心想得太好。
安伯侯的確身份貴重,可如今朝中情景,安伯侯的親事誰敢輕易去碰?
皇後未曾和她有半點商量,就將棠棠的婚事定了下來。
盲婚啞嫁。
哪怕安伯侯身份貴重,她仍覺得虧欠了棠棠。
蘇夫人低聲嘲諷:
“所謂吃齋念佛,不過都是裝模作樣罷了。”
蘇垣不由得沉默。
他知道娘親因小妹一事對那位有怨氣,連帶對國公府都疏離了幾分。
外祖母的身子骨,誰也不知是什麽情況。
但依著那位的行事作風,哪怕將來二皇子得勢,他們侍郎府又能占了幾分風光?
蘇夫人見不得蘇垣一臉愁容,嫌棄道:
“行了,不要苦著一張臉。”
“當初你小妹出嫁時,我就囑咐過她,日後和侍郎府來往不可過於親密。”
她壓低了聲說:“你小妹是個知事的。”
棠棠嫁入安伯侯府非侍郎府所願,但也因此,侍郎府才有了條後路。
想起宮中傳來皇後留安伯侯夫人在坤寧宮用膳一事,蘇夫人眼神狠厲:
“誰都不能給我的棠棠添堵!”
蘇韶棠全然不知侍郎府中的談話,她正和沈玉晦一起前往城南校場,係統整日嘰嘰喳喳地煩她,讓她不堪其擾。
城南校場中,蘇韶棠麵無表情地拉弓射箭。
進度條一點點地往上升。
裴時慍剛走近,就聽見一道破風聲,利箭幾乎擦著他的肩膀而過,裴時慍刹那間頭皮發麻。
等身後傳來利箭釘上箭靶的聲音,他才堪堪回神。
蘇韶棠居高臨下地看他,裴時慍好半晌才擠出一抹笑:
“侯夫人好箭法。”
蘇韶棠拒聽奉承,隻冷著一張小臉:“還是偏了點。”
裴時慍神情僵硬。
偏了點?
怎麽,難道蘇韶棠還真的想射中他不成?!
裴時慍最終還是沒有保持住臉上神情,他一臉狐疑地問:
“裴某哪裏又得罪了侯夫人?”
蘇韶棠輕飄飄地瞥了他一眼:“明知故問。”
裴時慍啞聲。
蘇韶棠就奇了怪了:
“你幹了那麽多損人不利己的事,就不怕折壽嗎?”
裴時慍一臉無辜:“裴某不知侯夫人在說什麽。”
蘇韶棠冷嗬一聲,懶得再搭理他,她繼續拉弓射箭,裴時慍立即閃身躲開,他可不想以身試探蘇韶棠的箭法準不準。
但緊接著,一排排的十環成績,讓裴時慍眼中異彩連連。
女子騎馬意氣風發的模樣,讓他一時看得有點出神,沈玉晦拿著水壺,強硬地用肩膀撞開他,冷硬道:
“擋路了。”
裴時慍倒抽了口氣,堪堪斂住驚豔回神,低聲嘀咕:“小兔崽子脾氣還挺大。”
練習了一下午,進度條仍是未滿。
這就代表蘇韶棠改日還得跑一趟校場,蘇韶棠一張漂亮的臉蛋頓時垮了下來。
等出了校場看見雲安然時,這種不滿的情緒達到了巔峰。
她冷眼刮向裴時慍:
“你帶來的?”
這次裴時慍真的不知情,他搖頭:“和我無關。”
但話音剛落,雲安然就湊上前來,她穿得素淡,襯得那張清雅白淨的臉越發脫俗,小跑後,額頭上溢出涔汗,她仰頭看向裴時慍,小聲地說:
“多虧了裴公子將民女帶出大牢,否則民女不知何時才能出來。”
裴時慍頂著背後兩道刺骨的目光渾身僵硬。
他帶雲安然出來,是為了讓雲安然給沈玉案添堵,可不是為了讓她背刺他的!
但雲安然全然不覺自己說得有什麽不對,拿出了一樣東西:
“民女無以回報,這是民女親自做的香囊,還請公子收下。”
雲安然咬唇,似覺得不好意思,捏住香囊的手指都有點泛白。
她沒覺得哪裏不對勁,也沒有發現裴時慍刹那間消失的表情,她女紅極好,哪怕對她不喜的舅母,都數次誇獎,將她做的香囊帶在身上。
這是她拿手的才藝,才敢拿出來送給裴時慍。
沈玉晦扭過頭憋笑。
蘇韶棠也看得目瞪口呆,她問係統:
“我記得古時女子親手做的香囊、荷包等物,除了家中親人,也隻會送給心儀之人了吧?”
係統紊亂地閃了閃。
這什麽情況,女主見攻略男主不成,放棄男主,準備向男二發起進攻了?
蘇韶棠好笑地看著眼前一幕。
裴時慍成天想著看別人熱鬧,如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不失為一場好戲。
但裴時慍笑不出來,他擠出聲音說:
“雲姑娘,這於理不合。”
雲安然錯愕抬頭,她含淚咬唇:
“裴公子是嫌棄民女做的香囊簡陋嗎?”
“沈玉案,天高海闊,你所謂的捷徑和家人都不應該是困住他的理由。”
沈玉案失聲良久。
蘇韶棠早就收回了視線,她平常懶得說這麽多話,但她隱約意識到自己會是沈玉案勸說沈玉晦留在京城的一個理由,才有了這些言論。
這世道已經困住了很多人,蘇韶棠不希望有人會因她也被困住。
哪怕她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原因。
室內安靜半晌,忽然,沈玉案出聲:
“夫人也想去京城外看看嗎?”
這府中真正被困住的人隻有一個。
蘇韶棠不知道該怎麽和他說。
她見過高山流水,也見過冰川峽穀,甚至,她見過的東西比沈玉案還要多。
她不是被困在了侯府,是被係統困在了這個世界。
蘇韶棠平靜地說:
“我不想去。”
和拒絕南巡的理由是同一個,她性子憊懶,受不得苦楚,路尚未修整平坦,便是想要一覽這個時代的美景,一路顛簸也能要了她半條命。
她才不想受這個罪。
蘇韶棠和沈玉案說這些話時,係統埋在蘇韶棠意識中,根本不敢露頭。
半晌,係統才默默地說:
【係統商城可以兌換水泥的方子。】
蘇韶棠對係統無語,她當然知道石灰怎麽得來,例如貝殼等碳酸鈣含量高的產物高溫鍛煉而成,有了石灰,水泥自然就有了。
哪裏需要和係統兌換?
她在意的是那不平坦的路嗎?
她分明在意的是不能回家。
回神,蘇韶棠對沈玉案硬邦邦地說:
“不要想著我會勸明澤。”
經過這一番談話,沈玉案哪裏還會有這個心思。
緊接著,沈玉案又聽見蘇韶棠皺眉說:
“幫我找貝殼。”
遂頓,蘇韶棠又麵無表情地添道:“大量貝殼。”
沈玉案抬眸,經過硝石一事,他也知道蘇韶棠讓他找的東西都自有用處,但他還是不理解,貝殼除了裝飾,還有什麽用處?
“我記下了,明日就讓
沈玉晦仍為著要不要回衢州一事糾結。
但大哥忽然對他說:
“留在京城或者是前往衢州,都隨你意。”
沈玉晦一怔,不明白為什麽大哥忽然改變了主意。
沈玉案將蘇韶棠的那一番話說給了他聽,遂頓,他失笑地搖了搖頭:
“我本想讓你嫂嫂替我當說客,哪知反而被你嫂嫂批了一頓。”
聞言,沈玉晦無聲地抿緊了唇。
等沈玉案走後,沈玉晦看向聞時苑的情緒莫名。
在回衢州前,沈玉晦找到了蘇韶棠:
“嫂嫂。”
蘇韶棠驚訝:“過兩日就要回衢州,怎麽還不去準備行李?”
沈玉晦動了動嘴唇,半晌才出聲:
“嫂嫂想讓我去衢州嗎?”
蘇韶棠頓了下,才看向他,皺眉道:
“去不去衢州,應該問你自己想不想。”
蘇韶棠垂頭,繼續和棋盤較勁,頭也不抬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候並沒有那麽重要。”
聞時苑中寂靜了很久。
就在蘇韶棠以為沈玉晦都離開了時,才聽見沈玉晦悶悶的聲音:
“我想留在京城。”
蘇韶棠倏然抬頭:“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蘇韶棠以為沈玉晦一時口誤說錯了,誰知沈玉晦隻低聲重複:
“我想留在京城。”
他遠赴衢州,並非因為理想和抱負,他隻是想逃離這個冷冰冰的家。
可如今家中有嫂嫂,也不再和印象中一樣。
他想回家了。
蘇韶棠認真地看向沈玉晦,確認他沒有一絲為難,片刻後,她才擺了擺手:
“留在京城就留在京城,多大點事兒,剩下的讓你大哥操心就是了。”
沈玉案求仁得仁,想必很樂意替沈玉晦留在京城一事忙碌。
至於勸沈玉晦去衢州?怎麽可能。
她從不幹涉別人的想法。
而沈玉晦留在京城,最受打擊的就是林鬆青。
林鬆青甚至直接來了侯府,淚眼汪汪地看向沈玉晦:
“你怎麽突然打算留在京城了?”
一點預兆都沒有。
沈玉晦沒有解釋原因,神情冷淡地“嗯”了一聲。
好在林鬆青早就習慣他的性子,糾結了好久,才小聲說:
“我娘也想讓我留在京城。”
但他以為沈玉晦會回衢州,就拒絕了他娘親替他打點的想法,現在好了,隻剩他一個人前往衢州了。
林府和安伯侯府不同。
沈玉案自有法子讓沈玉晦進京城書院,可如果他想留在京城,林府少不得要傷筋動骨,林鬆青沉默好久,才拍了拍沈玉晦的肩膀:
“看來今年我們無法做同窗了。”
沈玉晦家世分明比他貴重,常冷著一張臉,看上去仿佛不好招惹的模樣。
但林鬆青其實一直挺放心不下他,他很清楚,沈玉晦所有的棱角都是在保護自己罷了。
沈玉晦抬頭看他,也抿平了唇。
林鬆青來得快,走得也快,衢州距離京城可不近,他可得早些上路,沒有時間浪費。
沈玉晦有片刻的怔然,但很快,他就回了神。
他一直都很清楚他想要的是什麽。
沈玉晦求學一事塵埃落定,係統又開始催促蘇韶棠去練習騎射,練習一半就放棄是怎麽回事?
那樣積分不就浪費了嗎?
而就在這時,宮中也傳出了消息,封戶部侍郎夫人為三品誥命,安伯侯夫人為安順縣主,賞黃金萬兩。
明眼人都知道侍郎夫人的誥命隻是順帶罷了。
聖旨傳下來時,也引得整個京城震驚。
蘇侍郎府。
蘇夫人歡喜地捧著聖旨:
“妾身萬萬沒有想到,這誥命之身居然會是棠棠給妾身請封來的。”
蘇侍郎被說得有些愧疚:“是為夫不好,這麽多年來,未曾給你帶來一分殊榮。”
蘇夫人嗔瞪他一眼:
“可不許老爺說這話,妾身就是高興,怎還叫老爺生出愧疚來了。”
蘇垣也在當場,幾人對視一眼,蘇夫人讓人將聖旨好生生供起,才落座談話:
“我斷沒有想到細鹽居然是棠棠整出來的。”
蘇垣點頭:“妹夫倒是一點未曾貪功。”
蘇侍郎對此隻是搖頭:
“如果我是安伯侯,也不會把這個功勞攬在身上。”
天子近臣,聖上心腹,身負侯位,掌京城安防,沈玉案身上的榮譽太多了,鋒芒畢露,可是會紮眼的。
尤其在他未必是孤臣的情況下。
蘇夫人臉上的喜色漸漸降了下去,蘇侍郎不瞞她朝事,她多多少少也知道點朝中情況。
沈玉案的身份隻能做孤臣。
一旦他有所偏頗,首先不饒他的就是聖上。
但皇後的求旨,讓沈玉案的立場模糊起來,沈玉案不可能倒向二皇子,那麽苦的也隻是她的棠棠罷了。
蘇夫人冷了麵,低低咬聲:
“我自認待她不薄,她算計我女兒時良心就不會痛嗎!”
她未曾明說誰,但在場的誰不知她的意有所指。
蘇侍郎搖頭歎了口氣:
“近來朝中的情況,讓我也有點看不透了。”
可血脈親情擺在那裏,一旦不是二皇子爭儲成功,那麽國公府和侍郎府都無法獨善其身。
等蘇侍郎離開後,蘇夫人才沉下了臉。
蘇垣看得不明白,狐疑地問:
“娘怎麽了?”
蘇夫人這才道:“姨娘傳信來說,她身子骨越發不好了。”
姨娘自生下蘇夫人後,就再也不曾誕下一子半女,饒是僥幸有孕,也會意外小產。
早年不知,這麽多年下來,蘇夫人和顧姨娘早就知道是誰做的手腳。
可有什麽辦法?
顧姨娘倚仗國公爺,蘇夫人也要倚仗國公府,二人隻能裝作不知,蘇夫人原以為皇後也得有點良心,但賜婚聖旨下來後,蘇夫人就立刻知道是她將人心想得太好。
安伯侯的確身份貴重,可如今朝中情景,安伯侯的親事誰敢輕易去碰?
皇後未曾和她有半點商量,就將棠棠的婚事定了下來。
盲婚啞嫁。
哪怕安伯侯身份貴重,她仍覺得虧欠了棠棠。
蘇夫人低聲嘲諷:
“所謂吃齋念佛,不過都是裝模作樣罷了。”
蘇垣不由得沉默。
他知道娘親因小妹一事對那位有怨氣,連帶對國公府都疏離了幾分。
外祖母的身子骨,誰也不知是什麽情況。
但依著那位的行事作風,哪怕將來二皇子得勢,他們侍郎府又能占了幾分風光?
蘇夫人見不得蘇垣一臉愁容,嫌棄道:
“行了,不要苦著一張臉。”
“當初你小妹出嫁時,我就囑咐過她,日後和侍郎府來往不可過於親密。”
她壓低了聲說:“你小妹是個知事的。”
棠棠嫁入安伯侯府非侍郎府所願,但也因此,侍郎府才有了條後路。
想起宮中傳來皇後留安伯侯夫人在坤寧宮用膳一事,蘇夫人眼神狠厲:
“誰都不能給我的棠棠添堵!”
蘇韶棠全然不知侍郎府中的談話,她正和沈玉晦一起前往城南校場,係統整日嘰嘰喳喳地煩她,讓她不堪其擾。
城南校場中,蘇韶棠麵無表情地拉弓射箭。
進度條一點點地往上升。
裴時慍剛走近,就聽見一道破風聲,利箭幾乎擦著他的肩膀而過,裴時慍刹那間頭皮發麻。
等身後傳來利箭釘上箭靶的聲音,他才堪堪回神。
蘇韶棠居高臨下地看他,裴時慍好半晌才擠出一抹笑:
“侯夫人好箭法。”
蘇韶棠拒聽奉承,隻冷著一張小臉:“還是偏了點。”
裴時慍神情僵硬。
偏了點?
怎麽,難道蘇韶棠還真的想射中他不成?!
裴時慍最終還是沒有保持住臉上神情,他一臉狐疑地問:
“裴某哪裏又得罪了侯夫人?”
蘇韶棠輕飄飄地瞥了他一眼:“明知故問。”
裴時慍啞聲。
蘇韶棠就奇了怪了:
“你幹了那麽多損人不利己的事,就不怕折壽嗎?”
裴時慍一臉無辜:“裴某不知侯夫人在說什麽。”
蘇韶棠冷嗬一聲,懶得再搭理他,她繼續拉弓射箭,裴時慍立即閃身躲開,他可不想以身試探蘇韶棠的箭法準不準。
但緊接著,一排排的十環成績,讓裴時慍眼中異彩連連。
女子騎馬意氣風發的模樣,讓他一時看得有點出神,沈玉晦拿著水壺,強硬地用肩膀撞開他,冷硬道:
“擋路了。”
裴時慍倒抽了口氣,堪堪斂住驚豔回神,低聲嘀咕:“小兔崽子脾氣還挺大。”
練習了一下午,進度條仍是未滿。
這就代表蘇韶棠改日還得跑一趟校場,蘇韶棠一張漂亮的臉蛋頓時垮了下來。
等出了校場看見雲安然時,這種不滿的情緒達到了巔峰。
她冷眼刮向裴時慍:
“你帶來的?”
這次裴時慍真的不知情,他搖頭:“和我無關。”
但話音剛落,雲安然就湊上前來,她穿得素淡,襯得那張清雅白淨的臉越發脫俗,小跑後,額頭上溢出涔汗,她仰頭看向裴時慍,小聲地說:
“多虧了裴公子將民女帶出大牢,否則民女不知何時才能出來。”
裴時慍頂著背後兩道刺骨的目光渾身僵硬。
他帶雲安然出來,是為了讓雲安然給沈玉案添堵,可不是為了讓她背刺他的!
但雲安然全然不覺自己說得有什麽不對,拿出了一樣東西:
“民女無以回報,這是民女親自做的香囊,還請公子收下。”
雲安然咬唇,似覺得不好意思,捏住香囊的手指都有點泛白。
她沒覺得哪裏不對勁,也沒有發現裴時慍刹那間消失的表情,她女紅極好,哪怕對她不喜的舅母,都數次誇獎,將她做的香囊帶在身上。
這是她拿手的才藝,才敢拿出來送給裴時慍。
沈玉晦扭過頭憋笑。
蘇韶棠也看得目瞪口呆,她問係統:
“我記得古時女子親手做的香囊、荷包等物,除了家中親人,也隻會送給心儀之人了吧?”
係統紊亂地閃了閃。
這什麽情況,女主見攻略男主不成,放棄男主,準備向男二發起進攻了?
蘇韶棠好笑地看著眼前一幕。
裴時慍成天想著看別人熱鬧,如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不失為一場好戲。
但裴時慍笑不出來,他擠出聲音說:
“雲姑娘,這於理不合。”
雲安然錯愕抬頭,她含淚咬唇:
“裴公子是嫌棄民女做的香囊簡陋嗎?”
“沈玉案,天高海闊,你所謂的捷徑和家人都不應該是困住他的理由。”
沈玉案失聲良久。
蘇韶棠早就收回了視線,她平常懶得說這麽多話,但她隱約意識到自己會是沈玉案勸說沈玉晦留在京城的一個理由,才有了這些言論。
這世道已經困住了很多人,蘇韶棠不希望有人會因她也被困住。
哪怕她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原因。
室內安靜半晌,忽然,沈玉案出聲:
“夫人也想去京城外看看嗎?”
這府中真正被困住的人隻有一個。
蘇韶棠不知道該怎麽和他說。
她見過高山流水,也見過冰川峽穀,甚至,她見過的東西比沈玉案還要多。
她不是被困在了侯府,是被係統困在了這個世界。
蘇韶棠平靜地說:
“我不想去。”
和拒絕南巡的理由是同一個,她性子憊懶,受不得苦楚,路尚未修整平坦,便是想要一覽這個時代的美景,一路顛簸也能要了她半條命。
她才不想受這個罪。
蘇韶棠和沈玉案說這些話時,係統埋在蘇韶棠意識中,根本不敢露頭。
半晌,係統才默默地說:
【係統商城可以兌換水泥的方子。】
蘇韶棠對係統無語,她當然知道石灰怎麽得來,例如貝殼等碳酸鈣含量高的產物高溫鍛煉而成,有了石灰,水泥自然就有了。
哪裏需要和係統兌換?
她在意的是那不平坦的路嗎?
她分明在意的是不能回家。
回神,蘇韶棠對沈玉案硬邦邦地說:
“不要想著我會勸明澤。”
經過這一番談話,沈玉案哪裏還會有這個心思。
緊接著,沈玉案又聽見蘇韶棠皺眉說:
“幫我找貝殼。”
遂頓,蘇韶棠又麵無表情地添道:“大量貝殼。”
沈玉案抬眸,經過硝石一事,他也知道蘇韶棠讓他找的東西都自有用處,但他還是不理解,貝殼除了裝飾,還有什麽用處?
“我記下了,明日就讓
沈玉晦仍為著要不要回衢州一事糾結。
但大哥忽然對他說:
“留在京城或者是前往衢州,都隨你意。”
沈玉晦一怔,不明白為什麽大哥忽然改變了主意。
沈玉案將蘇韶棠的那一番話說給了他聽,遂頓,他失笑地搖了搖頭:
“我本想讓你嫂嫂替我當說客,哪知反而被你嫂嫂批了一頓。”
聞言,沈玉晦無聲地抿緊了唇。
等沈玉案走後,沈玉晦看向聞時苑的情緒莫名。
在回衢州前,沈玉晦找到了蘇韶棠:
“嫂嫂。”
蘇韶棠驚訝:“過兩日就要回衢州,怎麽還不去準備行李?”
沈玉晦動了動嘴唇,半晌才出聲:
“嫂嫂想讓我去衢州嗎?”
蘇韶棠頓了下,才看向他,皺眉道:
“去不去衢州,應該問你自己想不想。”
蘇韶棠垂頭,繼續和棋盤較勁,頭也不抬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候並沒有那麽重要。”
聞時苑中寂靜了很久。
就在蘇韶棠以為沈玉晦都離開了時,才聽見沈玉晦悶悶的聲音:
“我想留在京城。”
蘇韶棠倏然抬頭:“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蘇韶棠以為沈玉晦一時口誤說錯了,誰知沈玉晦隻低聲重複:
“我想留在京城。”
他遠赴衢州,並非因為理想和抱負,他隻是想逃離這個冷冰冰的家。
可如今家中有嫂嫂,也不再和印象中一樣。
他想回家了。
蘇韶棠認真地看向沈玉晦,確認他沒有一絲為難,片刻後,她才擺了擺手:
“留在京城就留在京城,多大點事兒,剩下的讓你大哥操心就是了。”
沈玉案求仁得仁,想必很樂意替沈玉晦留在京城一事忙碌。
至於勸沈玉晦去衢州?怎麽可能。
她從不幹涉別人的想法。
而沈玉晦留在京城,最受打擊的就是林鬆青。
林鬆青甚至直接來了侯府,淚眼汪汪地看向沈玉晦:
“你怎麽突然打算留在京城了?”
一點預兆都沒有。
沈玉晦沒有解釋原因,神情冷淡地“嗯”了一聲。
好在林鬆青早就習慣他的性子,糾結了好久,才小聲說:
“我娘也想讓我留在京城。”
但他以為沈玉晦會回衢州,就拒絕了他娘親替他打點的想法,現在好了,隻剩他一個人前往衢州了。
林府和安伯侯府不同。
沈玉案自有法子讓沈玉晦進京城書院,可如果他想留在京城,林府少不得要傷筋動骨,林鬆青沉默好久,才拍了拍沈玉晦的肩膀:
“看來今年我們無法做同窗了。”
沈玉晦家世分明比他貴重,常冷著一張臉,看上去仿佛不好招惹的模樣。
但林鬆青其實一直挺放心不下他,他很清楚,沈玉晦所有的棱角都是在保護自己罷了。
沈玉晦抬頭看他,也抿平了唇。
林鬆青來得快,走得也快,衢州距離京城可不近,他可得早些上路,沒有時間浪費。
沈玉晦有片刻的怔然,但很快,他就回了神。
他一直都很清楚他想要的是什麽。
沈玉晦求學一事塵埃落定,係統又開始催促蘇韶棠去練習騎射,練習一半就放棄是怎麽回事?
那樣積分不就浪費了嗎?
而就在這時,宮中也傳出了消息,封戶部侍郎夫人為三品誥命,安伯侯夫人為安順縣主,賞黃金萬兩。
明眼人都知道侍郎夫人的誥命隻是順帶罷了。
聖旨傳下來時,也引得整個京城震驚。
蘇侍郎府。
蘇夫人歡喜地捧著聖旨:
“妾身萬萬沒有想到,這誥命之身居然會是棠棠給妾身請封來的。”
蘇侍郎被說得有些愧疚:“是為夫不好,這麽多年來,未曾給你帶來一分殊榮。”
蘇夫人嗔瞪他一眼:
“可不許老爺說這話,妾身就是高興,怎還叫老爺生出愧疚來了。”
蘇垣也在當場,幾人對視一眼,蘇夫人讓人將聖旨好生生供起,才落座談話:
“我斷沒有想到細鹽居然是棠棠整出來的。”
蘇垣點頭:“妹夫倒是一點未曾貪功。”
蘇侍郎對此隻是搖頭:
“如果我是安伯侯,也不會把這個功勞攬在身上。”
天子近臣,聖上心腹,身負侯位,掌京城安防,沈玉案身上的榮譽太多了,鋒芒畢露,可是會紮眼的。
尤其在他未必是孤臣的情況下。
蘇夫人臉上的喜色漸漸降了下去,蘇侍郎不瞞她朝事,她多多少少也知道點朝中情況。
沈玉案的身份隻能做孤臣。
一旦他有所偏頗,首先不饒他的就是聖上。
但皇後的求旨,讓沈玉案的立場模糊起來,沈玉案不可能倒向二皇子,那麽苦的也隻是她的棠棠罷了。
蘇夫人冷了麵,低低咬聲:
“我自認待她不薄,她算計我女兒時良心就不會痛嗎!”
她未曾明說誰,但在場的誰不知她的意有所指。
蘇侍郎搖頭歎了口氣:
“近來朝中的情況,讓我也有點看不透了。”
可血脈親情擺在那裏,一旦不是二皇子爭儲成功,那麽國公府和侍郎府都無法獨善其身。
等蘇侍郎離開後,蘇夫人才沉下了臉。
蘇垣看得不明白,狐疑地問:
“娘怎麽了?”
蘇夫人這才道:“姨娘傳信來說,她身子骨越發不好了。”
姨娘自生下蘇夫人後,就再也不曾誕下一子半女,饒是僥幸有孕,也會意外小產。
早年不知,這麽多年下來,蘇夫人和顧姨娘早就知道是誰做的手腳。
可有什麽辦法?
顧姨娘倚仗國公爺,蘇夫人也要倚仗國公府,二人隻能裝作不知,蘇夫人原以為皇後也得有點良心,但賜婚聖旨下來後,蘇夫人就立刻知道是她將人心想得太好。
安伯侯的確身份貴重,可如今朝中情景,安伯侯的親事誰敢輕易去碰?
皇後未曾和她有半點商量,就將棠棠的婚事定了下來。
盲婚啞嫁。
哪怕安伯侯身份貴重,她仍覺得虧欠了棠棠。
蘇夫人低聲嘲諷:
“所謂吃齋念佛,不過都是裝模作樣罷了。”
蘇垣不由得沉默。
他知道娘親因小妹一事對那位有怨氣,連帶對國公府都疏離了幾分。
外祖母的身子骨,誰也不知是什麽情況。
但依著那位的行事作風,哪怕將來二皇子得勢,他們侍郎府又能占了幾分風光?
蘇夫人見不得蘇垣一臉愁容,嫌棄道:
“行了,不要苦著一張臉。”
“當初你小妹出嫁時,我就囑咐過她,日後和侍郎府來往不可過於親密。”
她壓低了聲說:“你小妹是個知事的。”
棠棠嫁入安伯侯府非侍郎府所願,但也因此,侍郎府才有了條後路。
想起宮中傳來皇後留安伯侯夫人在坤寧宮用膳一事,蘇夫人眼神狠厲:
“誰都不能給我的棠棠添堵!”
蘇韶棠全然不知侍郎府中的談話,她正和沈玉晦一起前往城南校場,係統整日嘰嘰喳喳地煩她,讓她不堪其擾。
城南校場中,蘇韶棠麵無表情地拉弓射箭。
進度條一點點地往上升。
裴時慍剛走近,就聽見一道破風聲,利箭幾乎擦著他的肩膀而過,裴時慍刹那間頭皮發麻。
等身後傳來利箭釘上箭靶的聲音,他才堪堪回神。
蘇韶棠居高臨下地看他,裴時慍好半晌才擠出一抹笑:
“侯夫人好箭法。”
蘇韶棠拒聽奉承,隻冷著一張小臉:“還是偏了點。”
裴時慍神情僵硬。
偏了點?
怎麽,難道蘇韶棠還真的想射中他不成?!
裴時慍最終還是沒有保持住臉上神情,他一臉狐疑地問:
“裴某哪裏又得罪了侯夫人?”
蘇韶棠輕飄飄地瞥了他一眼:“明知故問。”
裴時慍啞聲。
蘇韶棠就奇了怪了:
“你幹了那麽多損人不利己的事,就不怕折壽嗎?”
裴時慍一臉無辜:“裴某不知侯夫人在說什麽。”
蘇韶棠冷嗬一聲,懶得再搭理他,她繼續拉弓射箭,裴時慍立即閃身躲開,他可不想以身試探蘇韶棠的箭法準不準。
但緊接著,一排排的十環成績,讓裴時慍眼中異彩連連。
女子騎馬意氣風發的模樣,讓他一時看得有點出神,沈玉晦拿著水壺,強硬地用肩膀撞開他,冷硬道:
“擋路了。”
裴時慍倒抽了口氣,堪堪斂住驚豔回神,低聲嘀咕:“小兔崽子脾氣還挺大。”
練習了一下午,進度條仍是未滿。
這就代表蘇韶棠改日還得跑一趟校場,蘇韶棠一張漂亮的臉蛋頓時垮了下來。
等出了校場看見雲安然時,這種不滿的情緒達到了巔峰。
她冷眼刮向裴時慍:
“你帶來的?”
這次裴時慍真的不知情,他搖頭:“和我無關。”
但話音剛落,雲安然就湊上前來,她穿得素淡,襯得那張清雅白淨的臉越發脫俗,小跑後,額頭上溢出涔汗,她仰頭看向裴時慍,小聲地說:
“多虧了裴公子將民女帶出大牢,否則民女不知何時才能出來。”
裴時慍頂著背後兩道刺骨的目光渾身僵硬。
他帶雲安然出來,是為了讓雲安然給沈玉案添堵,可不是為了讓她背刺他的!
但雲安然全然不覺自己說得有什麽不對,拿出了一樣東西:
“民女無以回報,這是民女親自做的香囊,還請公子收下。”
雲安然咬唇,似覺得不好意思,捏住香囊的手指都有點泛白。
她沒覺得哪裏不對勁,也沒有發現裴時慍刹那間消失的表情,她女紅極好,哪怕對她不喜的舅母,都數次誇獎,將她做的香囊帶在身上。
這是她拿手的才藝,才敢拿出來送給裴時慍。
沈玉晦扭過頭憋笑。
蘇韶棠也看得目瞪口呆,她問係統:
“我記得古時女子親手做的香囊、荷包等物,除了家中親人,也隻會送給心儀之人了吧?”
係統紊亂地閃了閃。
這什麽情況,女主見攻略男主不成,放棄男主,準備向男二發起進攻了?
蘇韶棠好笑地看著眼前一幕。
裴時慍成天想著看別人熱鬧,如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不失為一場好戲。
但裴時慍笑不出來,他擠出聲音說:
“雲姑娘,這於理不合。”
雲安然錯愕抬頭,她含淚咬唇:
“裴公子是嫌棄民女做的香囊簡陋嗎?”
“沈玉案,天高海闊,你所謂的捷徑和家人都不應該是困住他的理由。”
沈玉案失聲良久。
蘇韶棠早就收回了視線,她平常懶得說這麽多話,但她隱約意識到自己會是沈玉案勸說沈玉晦留在京城的一個理由,才有了這些言論。
這世道已經困住了很多人,蘇韶棠不希望有人會因她也被困住。
哪怕她隻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原因。
室內安靜半晌,忽然,沈玉案出聲:
“夫人也想去京城外看看嗎?”
這府中真正被困住的人隻有一個。
蘇韶棠不知道該怎麽和他說。
她見過高山流水,也見過冰川峽穀,甚至,她見過的東西比沈玉案還要多。
她不是被困在了侯府,是被係統困在了這個世界。
蘇韶棠平靜地說:
“我不想去。”
和拒絕南巡的理由是同一個,她性子憊懶,受不得苦楚,路尚未修整平坦,便是想要一覽這個時代的美景,一路顛簸也能要了她半條命。
她才不想受這個罪。
蘇韶棠和沈玉案說這些話時,係統埋在蘇韶棠意識中,根本不敢露頭。
半晌,係統才默默地說:
【係統商城可以兌換水泥的方子。】
蘇韶棠對係統無語,她當然知道石灰怎麽得來,例如貝殼等碳酸鈣含量高的產物高溫鍛煉而成,有了石灰,水泥自然就有了。
哪裏需要和係統兌換?
她在意的是那不平坦的路嗎?
她分明在意的是不能回家。
回神,蘇韶棠對沈玉案硬邦邦地說:
“不要想著我會勸明澤。”
經過這一番談話,沈玉案哪裏還會有這個心思。
緊接著,沈玉案又聽見蘇韶棠皺眉說:
“幫我找貝殼。”
遂頓,蘇韶棠又麵無表情地添道:“大量貝殼。”
沈玉案抬眸,經過硝石一事,他也知道蘇韶棠讓他找的東西都自有用處,但他還是不理解,貝殼除了裝飾,還有什麽用處?
“我記下了,明日就讓
沈玉晦仍為著要不要回衢州一事糾結。
但大哥忽然對他說:
“留在京城或者是前往衢州,都隨你意。”
沈玉晦一怔,不明白為什麽大哥忽然改變了主意。
沈玉案將蘇韶棠的那一番話說給了他聽,遂頓,他失笑地搖了搖頭:
“我本想讓你嫂嫂替我當說客,哪知反而被你嫂嫂批了一頓。”
聞言,沈玉晦無聲地抿緊了唇。
等沈玉案走後,沈玉晦看向聞時苑的情緒莫名。
在回衢州前,沈玉晦找到了蘇韶棠:
“嫂嫂。”
蘇韶棠驚訝:“過兩日就要回衢州,怎麽還不去準備行李?”
沈玉晦動了動嘴唇,半晌才出聲:
“嫂嫂想讓我去衢州嗎?”
蘇韶棠頓了下,才看向他,皺眉道:
“去不去衢州,應該問你自己想不想。”
蘇韶棠垂頭,繼續和棋盤較勁,頭也不抬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候並沒有那麽重要。”
聞時苑中寂靜了很久。
就在蘇韶棠以為沈玉晦都離開了時,才聽見沈玉晦悶悶的聲音:
“我想留在京城。”
蘇韶棠倏然抬頭:“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蘇韶棠以為沈玉晦一時口誤說錯了,誰知沈玉晦隻低聲重複:
“我想留在京城。”
他遠赴衢州,並非因為理想和抱負,他隻是想逃離這個冷冰冰的家。
可如今家中有嫂嫂,也不再和印象中一樣。
他想回家了。
蘇韶棠認真地看向沈玉晦,確認他沒有一絲為難,片刻後,她才擺了擺手:
“留在京城就留在京城,多大點事兒,剩下的讓你大哥操心就是了。”
沈玉案求仁得仁,想必很樂意替沈玉晦留在京城一事忙碌。
至於勸沈玉晦去衢州?怎麽可能。
她從不幹涉別人的想法。
而沈玉晦留在京城,最受打擊的就是林鬆青。
林鬆青甚至直接來了侯府,淚眼汪汪地看向沈玉晦:
“你怎麽突然打算留在京城了?”
一點預兆都沒有。
沈玉晦沒有解釋原因,神情冷淡地“嗯”了一聲。
好在林鬆青早就習慣他的性子,糾結了好久,才小聲說:
“我娘也想讓我留在京城。”
但他以為沈玉晦會回衢州,就拒絕了他娘親替他打點的想法,現在好了,隻剩他一個人前往衢州了。
林府和安伯侯府不同。
沈玉案自有法子讓沈玉晦進京城書院,可如果他想留在京城,林府少不得要傷筋動骨,林鬆青沉默好久,才拍了拍沈玉晦的肩膀:
“看來今年我們無法做同窗了。”
沈玉晦家世分明比他貴重,常冷著一張臉,看上去仿佛不好招惹的模樣。
但林鬆青其實一直挺放心不下他,他很清楚,沈玉晦所有的棱角都是在保護自己罷了。
沈玉晦抬頭看他,也抿平了唇。
林鬆青來得快,走得也快,衢州距離京城可不近,他可得早些上路,沒有時間浪費。
沈玉晦有片刻的怔然,但很快,他就回了神。
他一直都很清楚他想要的是什麽。
沈玉晦求學一事塵埃落定,係統又開始催促蘇韶棠去練習騎射,練習一半就放棄是怎麽回事?
那樣積分不就浪費了嗎?
而就在這時,宮中也傳出了消息,封戶部侍郎夫人為三品誥命,安伯侯夫人為安順縣主,賞黃金萬兩。
明眼人都知道侍郎夫人的誥命隻是順帶罷了。
聖旨傳下來時,也引得整個京城震驚。
蘇侍郎府。
蘇夫人歡喜地捧著聖旨:
“妾身萬萬沒有想到,這誥命之身居然會是棠棠給妾身請封來的。”
蘇侍郎被說得有些愧疚:“是為夫不好,這麽多年來,未曾給你帶來一分殊榮。”
蘇夫人嗔瞪他一眼:
“可不許老爺說這話,妾身就是高興,怎還叫老爺生出愧疚來了。”
蘇垣也在當場,幾人對視一眼,蘇夫人讓人將聖旨好生生供起,才落座談話:
“我斷沒有想到細鹽居然是棠棠整出來的。”
蘇垣點頭:“妹夫倒是一點未曾貪功。”
蘇侍郎對此隻是搖頭:
“如果我是安伯侯,也不會把這個功勞攬在身上。”
天子近臣,聖上心腹,身負侯位,掌京城安防,沈玉案身上的榮譽太多了,鋒芒畢露,可是會紮眼的。
尤其在他未必是孤臣的情況下。
蘇夫人臉上的喜色漸漸降了下去,蘇侍郎不瞞她朝事,她多多少少也知道點朝中情況。
沈玉案的身份隻能做孤臣。
一旦他有所偏頗,首先不饒他的就是聖上。
但皇後的求旨,讓沈玉案的立場模糊起來,沈玉案不可能倒向二皇子,那麽苦的也隻是她的棠棠罷了。
蘇夫人冷了麵,低低咬聲:
“我自認待她不薄,她算計我女兒時良心就不會痛嗎!”
她未曾明說誰,但在場的誰不知她的意有所指。
蘇侍郎搖頭歎了口氣:
“近來朝中的情況,讓我也有點看不透了。”
可血脈親情擺在那裏,一旦不是二皇子爭儲成功,那麽國公府和侍郎府都無法獨善其身。
等蘇侍郎離開後,蘇夫人才沉下了臉。
蘇垣看得不明白,狐疑地問:
“娘怎麽了?”
蘇夫人這才道:“姨娘傳信來說,她身子骨越發不好了。”
姨娘自生下蘇夫人後,就再也不曾誕下一子半女,饒是僥幸有孕,也會意外小產。
早年不知,這麽多年下來,蘇夫人和顧姨娘早就知道是誰做的手腳。
可有什麽辦法?
顧姨娘倚仗國公爺,蘇夫人也要倚仗國公府,二人隻能裝作不知,蘇夫人原以為皇後也得有點良心,但賜婚聖旨下來後,蘇夫人就立刻知道是她將人心想得太好。
安伯侯的確身份貴重,可如今朝中情景,安伯侯的親事誰敢輕易去碰?
皇後未曾和她有半點商量,就將棠棠的婚事定了下來。
盲婚啞嫁。
哪怕安伯侯身份貴重,她仍覺得虧欠了棠棠。
蘇夫人低聲嘲諷:
“所謂吃齋念佛,不過都是裝模作樣罷了。”
蘇垣不由得沉默。
他知道娘親因小妹一事對那位有怨氣,連帶對國公府都疏離了幾分。
外祖母的身子骨,誰也不知是什麽情況。
但依著那位的行事作風,哪怕將來二皇子得勢,他們侍郎府又能占了幾分風光?
蘇夫人見不得蘇垣一臉愁容,嫌棄道:
“行了,不要苦著一張臉。”
“當初你小妹出嫁時,我就囑咐過她,日後和侍郎府來往不可過於親密。”
她壓低了聲說:“你小妹是個知事的。”
棠棠嫁入安伯侯府非侍郎府所願,但也因此,侍郎府才有了條後路。
想起宮中傳來皇後留安伯侯夫人在坤寧宮用膳一事,蘇夫人眼神狠厲:
“誰都不能給我的棠棠添堵!”
蘇韶棠全然不知侍郎府中的談話,她正和沈玉晦一起前往城南校場,係統整日嘰嘰喳喳地煩她,讓她不堪其擾。
城南校場中,蘇韶棠麵無表情地拉弓射箭。
進度條一點點地往上升。
裴時慍剛走近,就聽見一道破風聲,利箭幾乎擦著他的肩膀而過,裴時慍刹那間頭皮發麻。
等身後傳來利箭釘上箭靶的聲音,他才堪堪回神。
蘇韶棠居高臨下地看他,裴時慍好半晌才擠出一抹笑:
“侯夫人好箭法。”
蘇韶棠拒聽奉承,隻冷著一張小臉:“還是偏了點。”
裴時慍神情僵硬。
偏了點?
怎麽,難道蘇韶棠還真的想射中他不成?!
裴時慍最終還是沒有保持住臉上神情,他一臉狐疑地問:
“裴某哪裏又得罪了侯夫人?”
蘇韶棠輕飄飄地瞥了他一眼:“明知故問。”
裴時慍啞聲。
蘇韶棠就奇了怪了:
“你幹了那麽多損人不利己的事,就不怕折壽嗎?”
裴時慍一臉無辜:“裴某不知侯夫人在說什麽。”
蘇韶棠冷嗬一聲,懶得再搭理他,她繼續拉弓射箭,裴時慍立即閃身躲開,他可不想以身試探蘇韶棠的箭法準不準。
但緊接著,一排排的十環成績,讓裴時慍眼中異彩連連。
女子騎馬意氣風發的模樣,讓他一時看得有點出神,沈玉晦拿著水壺,強硬地用肩膀撞開他,冷硬道:
“擋路了。”
裴時慍倒抽了口氣,堪堪斂住驚豔回神,低聲嘀咕:“小兔崽子脾氣還挺大。”
練習了一下午,進度條仍是未滿。
這就代表蘇韶棠改日還得跑一趟校場,蘇韶棠一張漂亮的臉蛋頓時垮了下來。
等出了校場看見雲安然時,這種不滿的情緒達到了巔峰。
她冷眼刮向裴時慍:
“你帶來的?”
這次裴時慍真的不知情,他搖頭:“和我無關。”
但話音剛落,雲安然就湊上前來,她穿得素淡,襯得那張清雅白淨的臉越發脫俗,小跑後,額頭上溢出涔汗,她仰頭看向裴時慍,小聲地說:
“多虧了裴公子將民女帶出大牢,否則民女不知何時才能出來。”
裴時慍頂著背後兩道刺骨的目光渾身僵硬。
他帶雲安然出來,是為了讓雲安然給沈玉案添堵,可不是為了讓她背刺他的!
但雲安然全然不覺自己說得有什麽不對,拿出了一樣東西:
“民女無以回報,這是民女親自做的香囊,還請公子收下。”
雲安然咬唇,似覺得不好意思,捏住香囊的手指都有點泛白。
她沒覺得哪裏不對勁,也沒有發現裴時慍刹那間消失的表情,她女紅極好,哪怕對她不喜的舅母,都數次誇獎,將她做的香囊帶在身上。
這是她拿手的才藝,才敢拿出來送給裴時慍。
沈玉晦扭過頭憋笑。
蘇韶棠也看得目瞪口呆,她問係統:
“我記得古時女子親手做的香囊、荷包等物,除了家中親人,也隻會送給心儀之人了吧?”
係統紊亂地閃了閃。
這什麽情況,女主見攻略男主不成,放棄男主,準備向男二發起進攻了?
蘇韶棠好笑地看著眼前一幕。
裴時慍成天想著看別人熱鬧,如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不失為一場好戲。
但裴時慍笑不出來,他擠出聲音說:
“雲姑娘,這於理不合。”
雲安然錯愕抬頭,她含淚咬唇:
“裴公子是嫌棄民女做的香囊簡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