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光刻機到貨
字數:4563 加入書籤
A+A-
事實證明,胡光凡的擔心有一點多餘。
這16列車沒有被分開,而是做為一個整體,三家供應商之間展開競爭。
憑借優良的質量,比別人低一大截的生產製造成本,胡光凡通過價格戰,以每列車1420萬的價格將訂單拿下。
每列車1420萬給別人做隻能是微利,但給宏達實業的話利潤還算豐厚,起碼高於製造業的平均利潤水平。
順利的拿到訂單,胡光凡並沒有急著離開,而是坐下來一邊喝茶,一邊同張岩聊了起來。
“張部長,剛才我過來的時候看到廠門撲上了紅地毯,非常隆重的樣子,有哪位大老過來。”胡光凡不免也八卦起來。
張岩道,“根本不是什麽大老,我們廠不是一直想生產製造igbt嗎.....”
他將情況簡單的說了一遍。
胡光凡算是明白了,原來是那家海外巨頭又派人過來,鳳凰廠將和對方再一次進行洽談。
上一次雙方之間的差距太大沒有談攏,鳳凰廠希望這一次能達成協議。
張岩滿是希望的道,“我們廠已經做出了很大的讓步,不尋求能控股,隻要占40%以上的股份就可以了。”
胡光凡驚訝的道,“你們出資金,對方隻提供生產製造技術,連設計研發都不搬過來,你們隻要求占40%的股份,新工廠完全由對方控股。”
張岩苦澀的道,“你以為呢,我們沒有技術,隻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胡光凡也不好說什麽了,情況確實如此。
沒有技術,隻能當孫子。
良久之後,張岩詢問道,“聽說你們也在搞igbt的設計研發,進展怎麽樣了。”
盡管保密工作做得不錯,但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別人也許無法知道igbt設計研發的詳情,但知道宏達實業在搞igbt設計研發這件事情。
和所有知道這件事情的人一樣,張岩也認為宏達實業設計研發的是第一代igbt,不會認為是第三代igbt。
胡光凡道,“進展還不錯,一些設計圖紙已經出來了,一些專利技術也在開始申請了。”
張岩詫異!
以為自己聽錯了!
愣了一下,張岩才道,“第一代igbt是成熟產品,相關的技術專利已經被海外那幾家巨頭公司申請完了,居然還有專利可以申請!”
胡光凡笑著道,“你怎麽知道我們設計研發的就是第一代igbt,而不是第二代,或者是第三代呢。”
張岩也笑了,“胡總,你們能將第一代igbt設計研發出來就不錯了,不過,我認為難度很大。”
胡光凡隻是又笑了笑,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因為就算說了自己設計研發的是第三代igbt,張岩也肯定不相信。
在鳳凰廠的要求下,那家海外巨頭的代表們又一次到了鳳凰廠,雙方之間坐在一起又開始了新的一輪洽談。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 】
整整談了兩天,數次激烈交鋒,結果還是不歡而散。
胡光凡打聽到的消息是,對方最終隻同意鳳凰廠占35%的股份,且還附帶一係列的苛刻的條件和要求。
鳳凰廠的底線是至少占40%的股份,對方提出的苛刻條件和要求一條都能不答應。
這一次又談崩了。
是否還繼續下一輪的談判,那就不得而知,估計可能性不大,也許鳳凰廠會換一家對象,找另外一家掌握igbt技術的海外巨頭合作。
鳳凰廠的幾位巨頭又坐在一起,討論自主生產製造igbt的事情。
一把手何建設首先就定了調子,“這家海外企業的合作條件太苛刻,我建議放棄和他們合作,各位,你們的意見呢。”
技術副總譚軍民道,“我早就不想和他們合作了,免得受那窩囊氣。”
劉家良道,“我覺得可以換一家合作對象,據我所知,掌握igbt成熟技術的海外企業不止他們一家。”
幾位高層都發表了意見,也許是覺得受了很大的憋屈,一致同意不再和那家海外企業合作,改為另外再想辦法。
比如,尋求其他掌握這一技術的企業合作之類的。
胡光凡很快就獲得了消息,鳳凰廠和那家海外巨頭企業的合作徹底黃了,不禁一陣開心。
這對宏達實業來說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對方合作成功,對鳳凰廠來說完全是一種巨大的浪費。用不了多久宏達實業的第三代igbt將量產,性能先進,功能強大,性價比高,那鳳凰廠是繼續生產製造第一代igbt呢,還是停產改為購買宏達實業的第三代igbt呢。
幸好不會發生那樣的事情,因為合作徹底黃了,鳳凰廠不會浪費巨大的資金去自己生產即將被淘汰的第一代igbt。
一切工作穩步推進。
設計研發團隊的人數規模達到了三、四百人的規模,主要是係統很給力,隨著專業化的igbt廠房的建設封頂,係統設定的員工總數上限到了800人的規模。
員工最大總數上限:800人
本月員工工資總額上限:1000萬
本月員工獎金總額上限:750萬
工資總額+獎金總額達到了1750萬,十倍返回,一個月胡光凡就能入賬1億7500萬,相比以前增長了太多。
如果將來的員工總數到1000人,或者數千人,每月十倍返回,那可能會有好幾個億,甚至超過十億。
除了企業盈利之外,這才是最來錢的地方。
當然,如果igbt設計研發成功,進入量產之後,也將是像印鈔機一樣的存在。
在胡光凡的帶領和知道下,igbt的設計一直像開掛一樣,現在的設計人員達到了三、四百人,速度就更快,整個設計研發進程過半。
igbt的工藝技術部門也成立了,足有幾十人的規模,它的生產製造工藝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芯片的封裝工藝。
整套生產製造工藝出自係統,非常先進,非常強大,胡光凡親自指導大家進行生產製造工藝的製定和編製。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
專業化的生產製造廠房進入封頂,進入內外裝修,現在進入了水電安裝,設備和設施安裝階段。
兩輛平板大掛車行駛進入廠區,在這棟尚未完工的廠房前麵停了下來,每輛車上都是宛如集裝箱一樣的大包裝箱。
這是生產製造第三代igbt需要的光刻機到貨了。
不是進口光刻機,而是國產光刻機。
第一代igbt生產製造用的是5至3微米的工藝,宏達實業第三代igbt用的是200納米工藝,相比手機或者電腦新品的10納米,或者5納米工藝,完全沒有這麽高的要求。
200納米工藝,國產光刻機完全能做到這一點。
光刻機到貨,其他設備也將會陸續到貨,igbt的生產製造幾乎都能看得到了。
…………
明天上架,期待大家的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