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母女相見
字數:3653 加入書籤
這樣的話,答案就很簡單了,這人不言而喻。
與此同時,門外不遠處還停著一輛通體黑色的馬車,此時一個黑衣人走近馬車,“主子,沒有找到我們想要的人。”
洛千雪和楚景行相識一眼,都都懂了彼此眼中的意思。
雖說洛千雪寫下了那樣的話,但她記得,最後臨走的時候,還是轉身回來,把那塊布扔到了外麵。
洛千雪今天前腳剛出門,後腳就有人正好來這裏搜查,要說自己沒有被人跟蹤,那是肯定不可能的。
這樣看來,肯定是有人跟蹤自己,然後發現自己來這裏後找了一圈,又找不到自己,這才假借著官府的名義來搜人的。
“但,洛千夢為什麽會來這裏?”洛千雪不解的問道,自己也隻是打暈了洛千夢,並沒有有其他的想法。
洛千夢遍體鱗傷,她虛弱的張開嘴,用嘴比劃出三個字,“洛,千,雪。”
“孩子,我的孩子!”
洛浩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為這幅樣子,心底裏也十分心痛。“我們先趕緊帶孩子回去。”
誰曾想,趙氏一把甩開了洛浩。
“是誰把我們的孩子變成這副模樣,難道你不知道嗎?”趙氏淚眼汪汪的看著洛浩,“還是說,我們娘兩這麽多年來,在你的心中仍然是外人對嗎?”
“無論我們怎麽努力的討你歡心,仍然比不過夫人!”
“是,我們不就是你的附屬品罷了,你招手即來,揮之即去。現在孩子都已經成了這樣,你仍然不管不問!”
洛浩被趙氏的這一番哭訴說的也有些於心不忍了。他歎了口氣,問洛千夢,“夢兒,爹問你,是誰把你害成這副模樣的!”
洛千夢躺在趙氏的懷裏,這幾天來的折磨,已經讓她好像死過一回似的。
這裏的老媽這才知道,自己每日裏欺負的人竟然是太傅家的人,她哆哆嗦嗦的走來,給洛千夢喂下了解藥。
為了不引起更大的動靜,他們一行人直接找了樓上僻靜的地方。
這一會兒的功夫,洛千夢已經可以說話了。她虛弱的靠在自己母親的懷裏,”娘,是洛千雪害我變成這個樣子,你一定要救救我!”
“你是說,你見過雪兒了?你在哪裏看到的?”
洛千夢哪裏敢說自己是因為什麽原因,她低下頭,“我也不知道,就是在外麵的時候,就被人忽然打暈了,再醒來的時候,就已經到這裏了。”
洛浩看到洛千夢這幅可憐兮兮的模樣,心裏也有些不舍。
“爹,你難道真的不相信你的女兒嗎?”洛千夢弱不禁風的樣子讓洛浩有些動搖。
“是,我知道,雪兒從小就不喜歡我,因為我和夫人,都不可避免的愛上了同一個人。”趙氏決定在洛浩的眼下賣慘。
“可是那我怎麽辦呢?我沒有辦法控製我自己,我知道,我們愧對她們二人。老爺,要不您還是把我休了吧。”
“我們真的不想再爭鬥了,我們隻想認認真真的過日子。我們寧願去小院子裏,就簡簡單單的過一生就好了。”
“老爺,您放我們自由吧!就讓我在遠處看著您就好了!夢兒真的是我最後的希望了,不要再傷害我的孩子了!”
趙氏更是淚眼朦朧,直接跪倒在了洛浩的腳邊,不要命地磕頭。
“好了,你這是做什麽!洛浩的心中也有些心痛,看到自己女兒成了這副樣子,他也覺得心中有些難過。
“這件事的真相,我一定會調查清楚的。不論是你還是雪兒,都是我洛浩的孩子。我定不會隨意偏向你們任何一個人。”
“好了,現在找到夢兒,你也算是心裏踏實了。我們趕緊回去吧。”
趙氏也知道,自己要是在這裏耗下去,也不會得到半分的好處。她也隻是假意推脫了幾下,就跟著洛浩回去了。
而屋子裏發生的一切,也同樣被密道裏的二人聽的清清楚楚。
就在這一瞬間,楚景行忽然就明白,為什麽洛千雪不能和洛千夢相處了。
“那你,還回去嗎?”楚景行小心翼翼的問道。
他分明看到,洛千夢回頭的那一霎那,眼角帶著一絲眼淚。但也就隻是那一瞬間,洛千雪就收回了自己的情緒。
洛千夢也已經猜想到了這背後的一切究竟是誰搞的鬼。對於楚子辰的挑釁,洛千雪壓根都沒有興趣。
楚子辰用了點小辦法,就讓趙氏知道了洛千夢的消息。
果不其然,趙氏立馬把這件事和洛浩說了,哭著鬧著要來這裏找。洛浩的兩個孩子最近都接連出了事,他也十分著急。
馬車裏的人,除了楚子辰還能有誰?
自從那次從這裏離開之後,她的人就一直在找他。原本楚子辰打算在洛千雪的眼前再來一次英雄救美,想著給她留下一個好印象。
可沒想到,洛千雪就愣是躲到自己一直找不到。
最近的這幾日來,他日日夜夜派人巡視,就是為了找到洛千雪。
洛千雪,既然你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
馬車裏的聲音夾雜了一絲怒意,“你們這群廢物,一個好好的大活人都能跟丟了!繼續去找,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把她給我找出來!”
普通的百姓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請的動知府來動手的,除非這人一定有深厚的背景。
楚子辰沒有找到洛千雪,趙氏卻找到了自己的女兒。
她抱著洛千夢,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哎呦,我可憐的孩子啊!你怎麽成了這幅模樣哦!是誰害你成為這個樣子的,你和娘說!娘一定替她做主!”
就在這時,外麵響起了吵吵嚷嚷的聲音。
”快!我的女兒就在這裏!”是趙氏的聲音。
“你當真以為,隻有你我的兩雙眼睛看著這裏嗎?”
楚景行的話點醒了洛千雪,果真是自己太過於愚鈍了,上一世的無條件的信任他人,就是自己最好悲慘結局的最大原因。
“來人呐!把這兒給我包圍了!”
“都不許動,我們是官兵!”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