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擺拍都不不敢這麽擺的!
字數:4195 加入書籤
“我還以為你會按照定好的價格來呢。”
主要還是他覺得,簡笙不像是缺錢的人。
不管是對簡家來說,還是對和她關係不明的戚家來說,簡笙都絕不會是會缺錢,或者是會貪小便宜的人。
簡笙坐在地上,認真的將這些鈔票按照大小疊好。
聽著蕭俞峰的話,小姑娘臉上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
“十塊是我們定下的價格,這些錢是她認可的價格,定價不等於成交價。”
“買東西都有個討價還價的過程,小姐姐不滿意我們製定的價格,想要多加錢,我們覺得合適就成交。”
“這有什麽問題嗎?”
——從我收藏過的一些國畫來看,這幅隻從技藝上來說,確實可以值這麽多錢。
——我本來還想說這時候不應該堅持一下底線什麽的,但聽完笙寶的話好像沒什麽毛病?
——就是啊,為什麽別人砍價沒問題,但別人想要加錢反而不能接受呢?
——所以這波算什麽,反向砍價嗎?
——先不是討論多少錢的問題!現在小魚和笙寶再不快點出發,就要趕不上其他人的進度了啊!
——臥槽,剛剛看笙寶畫畫太投入,完全忘了其他兩組,他們那邊什麽情況?
——我剛從妮妮組回來,笑死我了,他們好不容易去打了個小時工掙到錢,結果妮妮妹妹對著地圖,竟然坐公交坐反了,現在剛下車重新往目的地趕呢。
——夭夭和修桓那邊在掙錢上一切順利,夭夭臨走前把包包要回來了,裏麵有個口琴,也是在街頭靠賣藝賺的路費,就是那邊氛圍好像有點不對。
——修粉前來報到,聽說我們一會兒沒來,崽崽就幹了件大事,後悔沒在這裏守著。
——妮妮粉前來報到,剛被自己的粉的妹妹蠢哭,果然人和人的腦子不能一概而論。
就在三組嘉賓都在為如何前往目的地頭疼時,節目組的車已經先到了城南汽車站。
“數據組做統計怎麽樣了?”
胡光旭一邊詢問著,一邊根據節目效果,處理節目的後續規劃。
“胡導,三組嘉賓在直播分流後,在前期的增長後,根據節目效果,皆有不同程度的流量波動。”
“截至目前為止,柯旋祝丹妮組最高觀看人數103,流量峰值在丹妮察覺公交坐錯方向時。”
“修桓姚夭夭組最高觀看人數157,流量峰值在夭夭吹口琴修桓跳街舞時期。”
“蕭俞峰簡笙組最高觀看人數……380,是現在實時統計人數,這個人數依舊在增長中。”
胡光旭詫異地抬起頭,“蕭俞峰和簡笙他們組人氣怎麽這麽高?”
數據分析組成員解釋道:“現在其他兩組已經出發在路上,嘉賓雖然為了維持流量盡可能製造節目效果,但流量依舊在流失。”
“有人分享其他組進度後,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流向了簡笙這邊。”
胡光旭依舊疑惑:“就算這樣這個人數依舊對不上吧?”
數據組成員打開手機遞給胡光旭。
“胡導你看這個就明白了。”
那是別人剪輯出的簡笙繪畫視頻,經過一些剪輯並開了倍速。
地麵上擺放的一張張畫好的寫意山水畫,和盤坐在地上嘴裏叼著毛筆的小姑娘形成了鮮明對比。
——什麽時候營銷號連這麽假的視頻都敢放出來了?擺拍也不帶這麽擺的吧?
——這年頭人為了流量真的是不擇手段,真就一點邏輯都不講了。
——這不是我家笙笙寶貝嗎?臥槽這是誰P的視頻在惡搞我家崽崽?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個視頻就是真的?
——怎麽可能是真的?要是一個幾歲大點的小屁孩,能畫出這麽具有神韻的寫意山水,我直接直播吃鍵盤好吧?
——鏈接:xxxx,有本事自己去看,全程直播。
別說是圍脖裏一些懂得國畫的,就算是那些看不懂的,但凡審美正常也能看出這幅畫很好看。
他們怎麽也無法相信這是一個小姑娘畫出來的。
於是不少人都點進直播鏈接,準備去戳穿騙子的謊言。
而就在他們質疑中,華紋畫室一條圍脖直接將潛伏的不少國畫內行炸了出來。
【華紋畫室V:
簡笙,年齡四歲,是我華紋畫室今年特招學員。
因其出眾的天賦,被我畫室特招。
下圖P1、P2為簡笙學員在進入華紋畫室前,沒有任何國畫基礎情況下所繪作品。
為簡笙學員在華紋畫室學習過最基礎畫法後所作。
據程簡笙指導老師宿柳所稱,簡笙繪畫天賦和靈性為其生平僅見,並且經過係統學習後,進步之快更是超過他的想象,
後續我們會放出畫室內部的教室監控視頻,以此證明作品作者真實性。】
如果說華紋畫室隻是內行知道,那麽接下來一連串的轉發卻是讓所有人都蒙圈了。
【華國美術家協會:
少年強則國強。
青少年是華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是藝術繁衍和盛開的未來。
我們很慶幸國畫找到了簡笙,也慶幸簡笙選擇了國畫。
華紋畫室簡笙,年齡四歲,是我華紋畫室今年特招學員。
……】
【華國書畫協會:
確實天賦妖孽,如果不是華紋畫室認證,我也不敢相信。
華紋畫室簡笙,年齡四歲,是我華紋畫室今年特招學員。
……】
【華國國畫協會:
小家夥厲害。
華紋畫室簡笙,年齡四歲,是我華紋畫室今年特招學員。
……】
這些官博發文,直接將很多業內人士給炸了出來。
他們又根據簡笙這個名字,找到網友發布的簡笙繪畫視頻,然後這些人就直接傻眼了。
你特麽告訴我,這是一個四歲小姑娘?
那我們這麽多年不是白活了?
他們無法理解,然後順著好心人發的傳送門去看了直播。
同時將圍脖上簡笙的熱度,推向更高。
在官方認證和現場直播的雙重認證下,大多數人基本相信了視頻的真實性。
隻是,這些官微下場,卻是給他們帶來了更大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