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陽明腑實證反複高熱

字數:4770   加入書籤

A+A-


    走進黃彪的內科診室,張景並沒有拉開百葉窗,而是選擇開燈照明。
    因為,在他看來,中醫看診不是作秀,更不是櫥窗展覽。
    而且,將患者暴露在過往行人的視野裏,對患者的隱私權也是一種損害。
    黃彪的診桌比較空曠,除了脈枕、壓舌板、血壓計、聽診器、電話機外,就隻有一個陶瓷茶杯。
    整張桌上,竟然連一本醫書都沒有。
    這也難怪,他唯一的秘密武器《湯頭歌訣》都刻在腦子裏了,根本不用帶過來。
    至於其他醫書,他壓根兒也沒打算研究,所以帶了也白帶。
    還有一點,據張景猜測,黃彪可能擔心診桌上放醫書的話,會被患者認為功夫還沒學到家。
    除此之外,在診室的一角,還擺放著一台電腦,原本是為了書寫電子病曆,開立電子處方配備的。
    隻是黃彪根本不會操作電腦,更不會打字,所以隻能暫且閑置一旁。
    張景知道,黃彪除了周末偶爾有點小忙外,正常工作日時間,患者通常一天最多隻有三五個。
    所以,張景根本沒奢望僅憑這代診一天的時間,就能接診多少患者。
    對於他來說,哪怕隻有一位患者,也定能好好證明自己。
    然而,很遺憾,一個上午過去了,診室的門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午休的時候,桂翠告訴張景。
    整個上午,除了兩個找王森做推拿治療的,倒是有一個想來看婦科的。
    可是,得知黃彪今天休假沒上班,隻有他應診時,無論桂翠如何推介,死活都不肯掛號。
    張景知道,桂翠已經盡力了。
    沒辦法,這年頭,在老百姓的普遍觀念裏,中醫就是越老越吃香,因此還是找老中醫看病靠譜些。
    很快,下午上班的時間也已過半。
    張景無奈地搖了搖頭,心道:看來,短時間內接診內科患者希望不大,還得采用迂回戰術。
    自己不是針灸科水平達到“小有名氣”級別了嗎,雖然不算太高,但與王森相比,還是明顯高上一截的。
    王森雖然號稱從業二十多年,其實醫術水平極其有限,毫不客氣地說,連中醫入門級別都夠不上。
    之所以有些固定的患者,全靠推拿一個項目頂著。
    至於其他針灸拔罐什麽的,根本就是做做樣子,隻是為了多收點治療費而已。
    因為,張景早就發現,王森竟然連很多最常規的穴位都認不準。
    不得不承認,王森推拿的手法還是有些功底的。
    可是,如果不辨陰陽,不懂取穴,那和專業的盲人按摩師又有什麽區別呢?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王森根本就不是在治病,而是在給患者做保健按摩。
    ……
    張景正計劃著該如何給針灸推拿室的患者用上溫針灸,以獲得第一點臨床經驗時。
    “咚咚咚……”診室外突然傳來敲門聲。
    張景心中一喜。
    暗道:終於來病人了?
    “請進。”張景連忙小聲喊了一句。
    不料,開門走進來的,卻是中藥房的桂翠。
    “怎麽,有事?”張景語氣中帶著幾分失望。
    “張醫生,來了個患者,你給看看吧。”
    “在哪兒,請他進來吧。”
    “她……她在大廳,還沒掛號,小孩子發高燒了,你看,能……不能先給他看看。”
    桂翠可能也覺得這樣不太尊重醫生,說話有點吞吞吐吐的。
    張景根本無心顧及這些,立馬從椅子上站起身來。
    “走,看看去。”
    來到大廳一看,果然,有位中年婦女坐在候診椅上,手裏抱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
    已是深秋季節,室內氣溫不超過20度,小男孩卻隻穿了一件薄薄的小背心,腳上也光著。
    即便如此,手掌和腳底還是時不時有細細的汗珠滲出來。
    不過,身上出汗倒並不明顯,因為小背心基本上還是幹的。
    “你好,這就是我們診所的張醫生,正規大學畢業的,有執業醫師證書。”桂翠指著張景介紹道。
    中年婦女看了看張景,覺得他太年輕,一臉的不信任。
    “先讓張醫生看看嘛,看看又不用花錢,對吧?”桂翠繼續在旁鼓動。
    張景此時其實已經有了大致判斷。
    高熱,手足濈然汗出,且發熱正值下午三四點鍾,即中醫所說的日晡潮熱。
    下午三四點鍾也是陽明經所主,這是典型的陽明腑實證。
    “是的,大姐,你孩子這病我能治。”張景淡定地說道。
    “真能治?年輕人可別說大話。”中年婦女又掃了張景幾眼。
    “是的,真能治。”張景又強調了一遍。
    “我本來是準備來買點退熱藥,晚上繼續去醫院掛水的。”中年婦女一指桂翠,接著說道:“可這位小姑娘說這邊沒有退熱藥賣,非拉住我說你能治這病,孩子也不用掛水受罪了。”
    “嗯,她沒騙你,大姐,帶孩子去診室,讓我好好診斷一下吧。”張景用非常認真的語氣說道。
    中年婦女抱著孩子猶猶豫豫地站起身來,然後將信將疑地跟著張景走進內科診室。
    “請坐。”
    等中年婦女坐定後,張景開始為小男孩診脈。
    果不其然,指下極大,如波濤洶湧,為典型洪大脈的脈象。
    “小朋友,把嘴巴張開。”
    小男孩似乎有點抗拒,將小嘴巴閉得緊緊的。
    其母見狀,厲聲恐嚇道:“快點聽話張開,不然又要去打針了。”
    這一招果然好使,小男孩立馬將嘴巴張得大大的。
    “真棒,再把小舌頭也伸出來。”張景俯下身柔聲道。
    聽到誇讚,小男孩更加配合了。
    張景拿醫用小手電筒往口腔內一照,整個咽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連壓舌板都省了。
    當然了,並不是為了節省一根小小的壓舌板。而是很多人對壓舌操作比較恐懼,因為常常會誘發惡心反應,小朋友則更是如此。
    舌診完畢,得到的結果是:舌質紅,苔黃厚而欠潤。
    同樣符合陽明腑實證的特征。
    接下來,繼續問診。
    “大姐,請把孩子這幾天的發病和治療過程,簡單述說一遍。”
    “哦,是這樣的。上個星期三的時候,晚上我帶著孩子在小區廣場玩,可能是風太大,又出了很多汗,不小心受涼了。”
    “睡到半夜的時候,孩子就突然發起高燒來。然後,我就和老公一起,帶著孩子去醫院掛急診。”
    “醫生讓做了抽血化驗後,說沒什麽大事,就是普通感冒,給掛了兩瓶消炎針。吊完水後,孩子的體溫就有點降下來了,然後醫生就給開了口服的消炎藥,還有一瓶退燒的紅色藥水。”
    “第二天上午的時候,燒確實也退下去了。消炎藥繼續吃著,可是,一到晚上,燒又上來了。於是就給孩子喝退燒紅藥水,很快出了一身大汗,燒也跟著慢慢退了。”
    “沒想到的是,到了第三天,還是一樣,白天好好的,一到晚上就發燒。我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隻好又帶著孩子上醫院。”
    “醫生又開了驗血單子,並且還加了照X光。結果出來後,醫生還是說問題不大,就是感冒還沒有好徹底,得繼續輸幾天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