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孩子咳嗽老不好未必是肺熱
字數:3843 加入書籤
“嗯。”張景點了點頭,繼續問道:“小朋友……”
“醫生叔叔,我叫璿璿。”劉子璿再次小聲地打斷他的話頭。
張景微微一笑,於是改口道:“不好意思,叔叔說錯了,是璿璿。”
璿璿媽狠狠地瞪了女兒一眼,然後對著婆婆說:“她奶奶,你先帶小寶出去等,我還有話問醫生。”
老媼很識趣地來抱璿璿,匆匆出了診室。
“璿璿一般什麽時候咳嗽嚴重?有沒有痰?痰的性狀是什麽樣的,清水樣,泡沫樣,白粘痰,還是黃稠痰?”張景接著問道。
“聽她奶奶說,晚上咳嗽最嚴重,不過昨天開始,白天也咳得挺多的,特別是在戶外玩的時候。”
“聽著聲音像是有痰,不過她也不會咳出來,所以不知道到底是什麽樣的痰。”
張景繼續問:“那胃口怎麽樣,喝水多不多,大便如何,小便除了晨起第一次外,顏色黃不黃?”
“她平時就挺挑食的,這些天生病就更加不太愛吃飯了,每天就喝點奶粉或者純牛奶什麽的,米飯很少吃。大便有點便秘,大概兩天解一次,前麵有點硬,後麵還行。小便沒怎麽注意,應該還算正常吧。”
至此,張景已經對璿璿的病情完全了然於胸。
隻見他微微頷首:“可以了,璿璿的情況不重,先開三劑中藥吧,吃完後再來開幾劑調理的中藥,以後注意飲食就行了。”
璿璿媽雖然已經聽歡歡媽說過,張景隻用了一劑藥就治好了歡歡的腹瀉。
但是她心裏也很清楚,一般來說,咳嗽比腹瀉要麻煩得多。
於是怯生生地問了句:“不好意思,張醫生,我不是不信任你啊。如果我家小寶咳嗽咳嗽厲害的話,期間可不可以配合西藥一起吃?”
沒等張景回複,璿璿媽立刻從手提袋中摸出幾盒藥來。
“諾,醫院開的藥都在這兒了。”
張景掃了一眼,有阿奇黴素顆粒,氨溴特羅口服液,還有個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
璿璿媽指了指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說道:“醫生說了,這個好像是中成藥,我也經常在電梯廣告裏看見。那句廣告詞怎麽說來著……哦對,好像是,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熱。”
“張醫生,我們家小寶這真的是肺熱咳嗽嗎?”
張景皺著眉頭說:“這的確是治療肺熱的中成藥,但是璿璿絕不是什麽肺熱,而是肺寒,中醫稱之為寒飲射肺,也叫做外寒內飲之證。”
“啊?那兒童醫院的醫生豈不是開反了?難怪總好不了!不過,那個廣告又是怎麽回事呢?”璿璿媽一臉的氣憤加疑惑。
“開反了不奇怪,因為開這種中成藥的醫生大多是西醫,他們都沒有學習過中醫,哪裏會辨證呢?所以隻能是把中成藥當西藥,對病直接開藥了。”張景無奈地搖了搖頭。
“還有那個廣告,我相信廠家並不缺少中醫中藥的專家。但是,廣告的目的本來就隻為了銷售更多的產品。因此,往往會誇大效果或者誤導消費者。”
“導致咳嗽的原因多種多樣,《素問?咳論篇》有雲:‘五髒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雖然臨床上以肺引起的咳嗽居多,但也非大多為肺熱所致,至少我看到的情況是,肺部受寒者居多。”
張景稍頓了頓,又繼續憤然道:“所以說,這個廣告是極不負責任的,非常容易誤導大眾。況且,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兒,我覺得所有的藥品特別是中成藥,必需在中醫或中藥師的指導下購買,根本就不應該做什麽‘洗腦式’的虛假廣告宣傳。”
璿璿媽聽了連連點頭:“確實太可惡了,無良藥商為了賺錢,連臉都不要了!”
緊接著話鋒一轉:“對了,還有一個,我也想順便問問張醫生。就是為什麽我家小寶之前體質好好的,很少會生病,怎麽剛上幼兒園小班後,就三天兩頭感冒咳嗽呢?”
“這個很好解釋。三歲以前孩子都帶在家長身邊,保護得非常好,就像溫室裏的花朵一樣。但是,上了幼兒園後,相當於突然放養了,特別是那麽多的小朋友擠在一間教室裏,考驗真實體質也就是抵抗力的時候才正式來到了。”
“哦……原來是這樣。”璿璿媽頓時恍然大悟。
緊接著又緊張地問道:“那這麽看來,我們家小寶是不是體質很差?”
張景微微一笑:“那倒不至於,隻不過因為這段時間使用過多的西藥消炎藥,特別是輸液治療,對小朋友的體質有一定的傷害。”
“那怎麽辦?”璿璿媽似乎更緊張了。
“璿璿媽,真不用擔心,我剛剛已經說過,先吃三劑中藥把目前的咳嗽治好。回頭再來拿幾副調理的中藥,以後注意飲食禁忌就行了,不會有問題的。”
“噢。那都有哪些東西不能吃呢?”璿璿媽看見張景篤定的語氣,終於放下心來。
“這個說起來有點兒多,特別是咳嗽期間需要嚴格禁忌,等我先把藥方開完再告訴你,可以吧。”
“好的,好的,對不起,我太心急了。”璿璿媽急忙致歉。
張景開始在病曆本上認真書寫。
患兒,女,3歲,自從九月份上幼兒園後反複外感咳嗽,一直予以西藥消炎祛痰及消熱化痰之中成藥治療,期間有輸液數次。
此次咳嗽第三天,夜間為主,有痰不能咳出,清涕,夜間鼻塞,少噴嚏,納稍差,二便可。
查:右肺有明顯濕囉音,舌質淡,苔薄白膩,脈浮弱。
寫到此處,張景在心裏默念。
《傷寒論》第四十條: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傷寒論》第四十一條: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麻黃三兩去節),芍藥三兩,幹薑三兩,甘草三兩炙),桂枝三兩去皮),細辛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綜合思之,開始繼續書寫。
診斷:太陽病外寒內飲證)
處方:小青龍湯原方十分之一量)加味
生麻黃4.5克,白芍4.5克,細辛4.5克,幹薑4.5克,桂枝4.5克,五味子4克,薑半夏6.5克。
另:自備生薑3片一塊錢硬幣大小及厚度),蔥白小蔥去青),大棗3個掰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