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大秦聖獸,亦是華夏圖騰!

字數:4619   加入書籤

A+A-


    甚至,就連秦王都有了一絲動容!
    大殿之上,唯一一個神色從容的人,就是公子扶蘇。
    而殿中的大臣,差不點就亂成了一鍋粥。
    大殿之中,一頭數丈之巨的猛獸巍然矗立,漆黑的鱗甲綻放著蒼莽肅殺的氣息!
    “是龍!”
    忽然,殿中響起了一個聲音。
    一眾大臣這才如夢初醒,將眼前的大秦聖獸與上古神話中的神龍重合起來。
    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李斯當即上前一步,手持笏板向著秦王說道:“大王,臣觀此獸,當真與山海經書中,龍的描述一般無二。
    或許,我大秦聖獸,正是神話中的黑龍!”
    而後,一眾大臣紛紛附和,皆認為餘川是神話傳說中的龍。
    乃是上天眷顧大秦,賜予大秦的龍,亦是通體漆黑。
    餘川昂首闊步,看著眼前大秦的滿朝文武,心道:看來你們還是蠻識貨的嘛,既然認識本龍,那就跪安吧!
    當然,餘川的心聲,滿朝文武是聽不到的。
    秦王麵容罕見的露出了一抹笑容:“就到此罷,扶蘇,且叫他收了神通。”
    小扶蘇頓時稱“唯”,而後走到餘川身前,伸出小手摸了摸餘川胸前的鱗甲:“聖蛋,變回原來大小罷。”
    餘川渾身驟然蕩起一圈淡青色光暈,而後身形驟然縮小至尺許長。
    但,卻並不是趴在地上,而是漂浮在空中!
    尤其是渾身竟神奇的泛著淡青色的光暈,這一幕令一眾大臣心頭狂震!
    神話傳說中,龍的能力繁多,變幻身形不過小技。
    吐水吞火,掌控雷電,行雲布雨都是基本操作。
    而眼下,展現出的正是龍的另一個本領,騰飛之能!
    秦王看著漂浮在半空中的餘川,麵容之上微微泛起了一絲詫異的神色。
    雖然,這抹詫異很快就被秦王壓了下去,但還是沒有逃脫餘川的雙目。
    一番展示過後,餘川重新回到了小扶蘇的袖中。
    待在袖子裏時,他忽的想起,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
    那年冬天,家鄉舞龍……
    自己,也曾站在那些大臣的視角,並發出“世上是否真的有龍”的感歎。
    可惜,一轉眼,竟連時空都變換了,當真叫龍措手不及。
    拋開這些思緒,重新回到朝堂之上。
    秦王看著依舊有些驚魂未定的大臣們,有許多人是知曉有龍,但是卻如那葉公一般,真正見到時就沒了麵對的膽量。
    半晌,朝堂之上已是鴉雀無聲。
    他們知曉秦王想要說什麽,並且無力阻擋。
    上天賜予了大秦真正的黑龍,是實際意義上的天命所歸。
    更改圖騰隻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這件事變得更有意義。
    不然,就如玄鳥生商一般,最終也落了個消亡的下場。
    秦王撫劍踱步:“諸位,關於我大秦新圖騰,有何看法?”
    李斯默然,此時不說話,比說話要好許多。
    而王綰則一步邁出,手持笏板:“大王,臣以為,此時立新圖騰,為時尚早。”
    這句話一出,其餘大臣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王綰,而後又挪向了秦王。
    短暫的寂靜之後,秦王緩緩開口:“那,相國有何高見?”
    直到此言一出,餘川才慢慢回想起來,這位在曆史舞台上並沒有留下濃墨重彩的大秦相國,王綰!
    在現在的秦國可不時興裙帶關係、平衡照顧、跑官買官、拉幫結派、拉票賄選那一套。
    在朝廷之上,想要靠關係或者不正當手段上位的公卿難有立足之地。
    沒有能力和貢獻,就沒有權力和地位。
    王綰作為秦代未來的首任丞相,必有出類拔萃的能力和卓爾不群的功績!
    而此刻,王綰說出的這句話,正是證實了其擁有不俗的前瞻性,以及事件處理能力。
    否則,全國大小事務交到其手中,若是沒有這等能力,怕是早就下台了。
    王綰接著道:“大秦如今雄視天下,時機已近成熟,大王不可隻為一國興亡著想。
    若能統禦六國,令天下歸一,使我華夏大地不再分裂,當以我大秦聖獸,為華夏之圖騰!
    如此,國運可長久矣。”
    此人,絕不簡單!
    餘川在小扶蘇的袖中,聽的那是熱血沸騰!
    秦王也流露出振奮之色,現在朝堂上下,皆是要大秦統禦六國,令天下歸一的口號。
    可見,民心所向。
    “相國此言,亦是孤心中所想。
    但,此時加封聖獸為我大秦圖騰,並無不妥。”
    秦王看向一眾大臣:“天賜聖獸於大秦,便是天意,要我大秦繼承華夏正統,令天下歸一。
    屆時華夏一統,再將聖獸封為華夏圖騰,以鎮華夏國運!”
    王綰當即附和:“大王英明!
    大王萬年,大秦,萬年!”
    這時,李斯看了一眼王綰,並隨之高呼:“大王萬年,大秦,萬年!”
    “大王萬年,大秦,萬年!”
    滿朝文武皆隨之附和,雄渾之聲回蕩大殿,令人胸臆洶湧!
    秦王袍袖一揮,聲音戛然而止,而後看向了扶蘇:“好了,今日,你且隨孤聽政。
    聽完,孤倒還要考考你。”
    小扶蘇當即應聲:“是,父王!”
    聽,聽政?!
    這麽快?!
    餘川頓時感覺有些麻爪了,小扶蘇才多大?
    但是,轉念一想,嬴政像小扶蘇這麽大時,已是繼承大統了。
    雖然不能親政,但越早培養政治頭腦,好處自然越大。
    餘川則陷入了回憶當中,貌似當年唯一感興趣的這些史實,在這一刻盡數展現在了眼前一般。
    大秦一統之後,王綰依舊是大秦相國。
    並且以丞相身份,協助秦王主持了新建王朝的第一次朝廷會議。
    王綰率禦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確立了秦王朝的基本政治製度——郡縣製。
    然而,在如何推行郡縣製問題上,王綰和李斯有嚴重分歧。
    當時天下初定,王綰擔憂燕、齊、荊地遠。
    黔首未集附,舊貴族殘餘勢力伺機作亂複辟。
    這是一個現實而緊迫的問題,需要暫行分封製,置王以增強國家對這些地區的控製力。
    但秦王卻並沒有采納王綰在這些地方置王的建議,導致這些地方各級政權組織缺少忠心和權威,武備鬆弛,缺乏強大的社會控製力。
    不然,各地一旦出現動亂,鎮守當地的王便能在第一時間出麵鎮壓。
    最終,餘川得出了結論,王綰相比李斯,隻強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