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水霧投影,四種作物

字數:4712   加入書籤

A+A-


    陣陣霧氣翻湧,正匯聚在大殿之上。
    且,一陣陣光點宛若螢火,湧入霧氣之中,不斷的變換。
    時而似山川大河,時而似星辰漫天。
    這一幕,竟直接教一眾大秦的臣工看傻當場。
    “這是怎麽回事?”
    有人下意識脫口而出,臉上充滿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當然,這樣的表情在每個人都臉上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
    相比其他人,王翦老將軍,扶蘇,蒙恬,等人皆已經有些習慣了。
    畢竟,他們知曉餘川的不凡之處,已不是一天兩天了。
    然而,其他人隻是在朝賀前後見識過,根本沒有更詳細的了解。
    最終,他們齊齊看向了餘川。
    這一幕,一定是這位大秦圖騰一手操控的。
    再觀秦王,則是一臉的玩味,靜靜的看著大殿之上的光霧。
    眾人這才了然,原來這就是秦王叫他們來的目的。
    也沒辦法,誰叫人是大王呢……
    王綰李斯此刻坐回了席位,靜靜的看著光霧。
    他們倒是要看看,這位大秦的圖騰,究竟能玩出什麽花來。
    餘川放下酒樽,紫色的酒水已然見底。
    如此香醇的美酒,豈不叫龍貪杯?
    於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餘川又為自己斟上了一杯葡萄酒。
    這時,小扶蘇也反應了過來,向著秦王一禮:“父王。”
    秦王:“講。”
    小扶蘇:“兒臣受圖騰教,以葡萄釀製了些許美酒,今日特帶來,與父王,各位臣工品嚐。”
    秦王:“準。”
    隨即,扶蘇命身後的侍衛將所有的酒壺送出。
    侍女們接過酒壺,挨個給臣工們滿上,隨後放到了木幾上。
    濃鬱的酒香,緩緩逸出,飄蕩開來,浸人心脾。
    大殿之上,偶有咽唾之聲……
    要知道餘川從西域找來的這些植株,隻有扶蘇的府邸有。
    即便生吃,那也是頂尖的滋味。
    更別說用來釀酒,就算是秦王見了此酒,也忍不住眉梢輕挑。
    場中雲霧逐漸變幻,呈現出一塊土地,
    率先登場的,是土豆。
    眾臣都看不明白,這玩意長得跟土坷垃一樣,能好吃了?
    畫麵中,土豆周身緩緩冒出一個個綠芽,而後逐漸生長至寸許長,土豆表明開始變皺,萎縮。
    而後一道無形的利刃出現,將土豆切開。
    每一株嫩芽皆是一個種子,埋進土壤之中,生根發芽。
    種植用起壟種植法,能令土豆長得更大。
    畫麵一轉,草木燃火,燒成灰,而後充做肥料,待出芽半尺高的時候,引水入田。
    再一晃,植株逐漸冒出一個個花朵。
    這些花朵皆被切除,避免營養分散。
    最後一步,是用浸泡過草木灰的水,澆淋植株葉片,避免植株與莖塊搶養分。
    這些畫麵出現之時,會隨之出現文字用以解釋,且持續時間較長。
    直到葉片發黃,收成之時,每一株土豆皆有數枚果實,個頭皆不小。
    至於土豆的作用,餘川也不吝解釋。
    要知道,當年長津湖戰役,先輩們就隻能啃被凍成冰塊的土豆充饑。
    看完這一切,一眾大臣皆麵麵相覷。
    那植株的塊莖竟然與白蘿卜差不多,而不同之處便是,這樣的植株能夠結出數枚果實。
    如此產量,如何不令人心動?
    而接下來出場的,便是土豆的大哥,番薯。
    與土豆不同,番薯不能進行切塊播種,但番薯的優點就是個大,結出來果實也是十分碩大。
    比之土豆,更大數倍!
    而這樣的視覺衝擊,亦令一眾臣工不禁為之振奮。
    尤其是,看到餘川最後展現的,大片種滿土豆與番薯的土地。
    那等場景,足令這些生活在農耕社會的先輩們無比震撼與興奮。
    然而,這還不算結束。
    餘川還搬出了更好的,那就是玉米。
    玉米的種植方法更為簡單粗暴,直接在地裏拉長溝點種,種完埋土,澆一遍透水,後期接著除草澆水就行了。
    玉米秸稈可用來取暖燒炕,不然年年砍伐樹木,也十分不方便。
    這樣的植株,能給這個時代的人們帶來更多的好處。
    即便是後世,人們也離不開玉米,可用來做青儲養殖牲畜,玉米棒子的用處更是極多,不勝枚舉。
    所以,不論什麽朝代,農業才是應該大力發展的行業。
    這是百姓的立身之本,哪怕工業再發達,城市再繁華。
    挨餓了,還能去啃水泥不成?
    當然,餘川自然不會讓這個時代的百姓去啃水泥。
    人與人失去了聯絡,漂泊使人感情淡漠,壓力使人想不了太多,而未來,又有多少希望可以言說……
    這些,餘川深有體會。
    人的欲望,若不被套上枷鎖,那就會像高山上的滾石一般,一旦開始滾落,就再也停不下來。
    既然我來了,那我勢必要修正這個時代!
    至於最後一樣作物,餘川也將其搬了上來。
    那就是棉花,這可是寶貝中的寶貝。
    現在人們的衣物,穿戴,鋪蓋,大部分都來自於棉花。
    因其是非常柔軟的天然纖維,保暖與舒適度都非常好。
    而大秦則沒有這樣的植株,保暖手段還是依靠獸皮,當然,這都是富人才能穿得上的。
    窮人,更多是穿麻衣,根本談不上保暖。
    所以,這個時代的人們壽命不長,與冬天穿不暖也有關係。
    人活在世上,不能光靠心氣,裝備也很重要。
    這四樣作物,就是餘川今天拿出的殺手鐧。
    每一樣,都影響深遠。
    前三樣能夠抵禦饑荒,棉花更是能夠解決保暖問題。
    如此,便可讓這個時代的百姓,生活質量邁出一大步。
    畫麵落幕,餘川便收回了神通,點點星光隨即飄散,不曾留下絲毫痕跡。
    秦王更是露出了滿意的神色,這些東西看上去都是上好的作物。
    若能大規模種植,必然能讓百姓的生活有所提升。
    而大秦相比後世的那些王朝,卻並沒有因天災而出現饑荒等現象。
    因為這是個實事求是的時代,在商鞅的改革後,有著超強的社會動員能力。
    餘川帶來的東西,是真正對百姓有利的。
    秦王此刻看向了王綰與李斯:“二位卿家,可有何看法?”
    餘川也緩緩抬起了眼皮,淡淡的看向了王綰與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