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華山如龍,雄視天下!

字數:4642   加入書籤

A+A-


    小扶蘇看著正在瘋狂生長的滿田藤蔓,再看餘川身旁臨空懸浮的幾個已經烤好的紅薯。
    “餘先生,這種的……是何物?”
    餘川慢條斯理的嚼著口中的紅薯,感受著紅薯的甘甜。
    說實話,這一批的紅薯,比上一批要甜上許多。
    看來,隨著進化,不僅個頭變大,味道也變得更好了。
    餘川沒有回答,而是以精神念力禦動一枚烤好的番薯,送到了小扶蘇的麵前。
    看著眼前的,顏色有些深沉,且被烤的汁液流淌的紅薯。
    小扶蘇有些茫然的接到手中,這紅薯個頭之大,令他隻能雙手捧著,一隻手還把握不住。
    輕輕一聞,當即挑起雙眉:“好香。”
    餘川感知到所有的番薯都已經成熟,便開始了收成。
    先禦動土之力,將所有番薯剝離出來。
    而後以精神念力將藤蔓與根須盡數斬斷,分離開來。
    最終收獲一大堆個頭十足的紅色番薯,如同小山一般。
    其樣貌個頭,與當日大殿之上所展現的番薯一般無二,甚至猶有過之!
    對於餘川來說,這一切不過是常規操作。
    但小扶蘇捧著紅薯,在一旁直接愣住,難以置信的看著餘川狂秀操作。
    當日的一幕,小扶蘇印象十分深刻,隻一眼便認出了這乃是當日介紹的四種作物之一。
    當即便啃了一口手中的番薯,入口柔軟,味道香甜。
    而後,心中不斷點讚。
    這種作物,不論是用來抵抗饑荒,還是用來做日常食物,都是非常好的。
    餘川在小扶蘇心底留下了這樣一句話:“這些番薯,可用來贈予一眾臣工。
    不可多贈,秦王那裏,多送些過去。
    吾此去繁邑,莫問,莫念。”
    小扶蘇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進步飛速,很快便明白了餘川話語中的含義。
    這是要讓大秦的臣工,徹底信服真龍的手段。
    畢竟空口大話誰都會說,任何事情都不是隻靠說就能做到。
    那些臣工亦是這般,若要讓他們信服,不拿出點實打實的東西,是不行的。
    真龍如此為秦,著實觸動了扶蘇的內心。
    雖然從破殼到現在隻有半年光景,但真龍的畢竟是真龍,是上天賜予大秦的聖物。
    自然不能以常理度之,更應該保持敬畏。
    “扶蘇,明白。”
    半晌,小扶蘇重重點頭。
    這就是餘川做的最後一件事,而秦王也已經派使者前往繁邑,傳遞黑龍受封繁邑的旨意。
    至於何時去繁邑,餘川已經做好了即日出發的打算。
    上次秦嶺之行,著實沒有盡興,匆匆往返,甚至還搞出個烏龍事件,差點讓鹹陽百姓遭殃。
    片刻之後,秦王便命人送來了餘川所需要的東西。
    一枚以龍圖騰鑄就的青銅符傳,當中那條龍更是以餘川為原型,雕刻的有模有樣。
    至於別的,餘川便直接拒絕了。
    點開精神念力中儲藏的各地百姓的祈願光團,繁邑地區的百姓尤為活躍。
    所以,餘川也不打算刻意去準備什麽自證身份的手段。
    屆時,自己隻要一現身,繁邑百姓還不納頭來拜?
    當然,本龍可管不了造小孩的問題,這類問題別找本龍幫忙。
    臨走前,餘川還不忘帶上自己的蛋殼鍋,以及部分葡萄藤。
    此物味道甚美,不可不種。
    等以後養老,亦要在驪山廣為種植。
    現在想養老的事情是不是太早了,哈哈……
    為了不驚動大秦的百姓,餘川將身形遮掩了起來。
    直到沒入雲層,才解除隱身之法。
    掌控雲霧的能力刹那催動,便不用再像以前那般,擔心聚集過多的雨雲了。
    是以,即便是隱在了雲層之中,餘川龐大的身形與周身的青光依然清晰可見。
    在雲層之中翻騰,不斷遠去,直到再也無法看清。
    小扶蘇目送餘川離去,心念越發堅定起來。
    他想起曾經餘川說過的話語,他還不太明白。
    百姓,才是國家的根基,才是民族的根基。
    隻有根基堅固,其上所建立的一切,才能存在。
    若根基崩塌,其上何存?
    扶蘇望著天空,思緒久久不能平息。
    而餘川則一直向著記憶中華山的方向前行,甚至為了更好的飽覽山河全貌,他飛的極高。
    華山,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極為險峭。
    曆代君王祭西嶽,都是在山下西嶽廟中舉行大典。
    《尚書》中記載,華山是“軒轅黃帝會群仙之所“,是黃帝與各部落酋長會盟之地。
    亦是華夏民族發源之地,自大禹建立大夏,這片大地上繁衍生息的民族便從此有了烙印。
    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的稱號。
    餘川,也一直牢牢銘記,不敢稍忘。
    即立誌成為華夏圖騰,此地不可不訪!
    是以,餘川的速度又加快了幾分,穿梭於雲層之中,帶出一道長長的淡青色拖尾。
    由於出來的較晚,且加上辨識地貌頗花費了些時間。
    降臨華山南峰,已是到了夜裏。
    南峰是華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嶽最高峰。
    古人尊稱它是“華山元首”,登上南峰絕頂,頓感天近咫尺,星鬥可摘。
    峰南側是千丈絕壁,直立如削,下臨一斷層深壑。
    且與其他幾峰聯係斷絕,當真險峻!
    立於此地,感受身體之中血脈的沸騰!
    餘川隻感覺無盡的豪情在這一刻盡數迸發,身形一晃,極速攀升。
    不過片刻,便已暴漲至千丈之巨!
    龍嘯刹那席卷蒼穹,擴散八方!
    而後,俯瞰這華夏起源之地。
    隻有在這兒,才能感受到華夏這兩個字的魅力。
    貫穿古今,流淌於血脈之中的魅力。
    此身,絕不枉負華夏血脈!
    及至深夜,餘川才緩緩平複了下心境。
    為了使後人銘記,且印象深刻。
    勢必要給華山題一個霸氣的名號,一個矗立於天地之間,千古流傳的名號!
    餘川立在山巔,靜靜的思索,靜靜的感受著,不覺時間流逝。
    時間一晃,已是翌日清晨。
    華山,為華夏之根。
    其勢如龍,秦嶺為身,巍然矗立,雄視天下!
    餘川豁然睜開雙目,心中已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