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南山豈能有神

字數:4490   加入書籤

A+A-




    時間如白駒過隙,半個月時間一晃而過。
    永安京。
    禮部尚書,行中書省諸事劉言輕手裏捧著兩本奏折快步地往宮中走去。
    魏進忠已經在宮門處等候多時,見到劉言輕快步而來,便上來笑著行禮道:“劉大人,陛下聽說你有要事稟報,特意讓奴家在這裏迎候劉大人。”
    劉言輕笑著回禮:“謝過陛下,謝過魏公公。”
    魏進忠在前方帶路,兩人一前一後在宮殿中穿行。
    一路上,兩側的禦林軍見到兩人都是微微側首,旋即又正視前方,一點多餘的動作都沒有。
    劉言輕雖然已經習慣了如此的場麵,可心中依然多少有些不快。
    之前裴元度任丞相之時,他與裴元度入宮,禦林軍可從來不是如此反應,更別說是大祭酒入宮之時。
    禦林軍那場麵,他也並不是沒有見過。
    三相比較,他這個暫代的中書省丞相,不,連個行丞相都沒有的吏部尚書,就太過寒酸了。
    魏進忠走在前麵,稍稍偏過頭去,劉言輕神色的變化都在他的眼中。
    等走到一段四下無人的地方,魏進忠放慢腳步,隻領先了劉言輕半個身位道:
    “劉大人,禦林軍雖是拱衛宮闈,但實際卻在國子監和中書省,您現在還未真正入中書省,軍士們有如此反應也是正常的。”
    劉言輕不由一愣,他不知道魏進忠說這樣的話是何用意。
    魏進忠說完,尖細的嗓音發出令人頭皮有些發麻的笑聲:“吸吸吸......劉大人也是國子監出身,和裴相是同門啊。”
    劉言輕眉頭輕皺:“魏公公,裴元度當不起相這個字。”
    魏進忠點頭道:“也是,他當不起,不知道劉大人當得起當不起?”
    劉言輕心中一動,抿嘴道:“本官德行淺薄,暫時難當大任。”
    魏進忠斜過頭看劉言輕一眼,臉上笑意更盛:“無非多些時日而已...您看,這才花了多少時間,禦書房就到了,很快的...陛下在禦書房中等著大人,奴家這便為您通傳一聲。”
    劉言輕看著魏進忠小步疾行低頭玩要的佝僂背影,眯起了雙眼。
    這閹人......也學會打啞謎了。
    片刻後,劉言輕便進到了禦書房中。
    李央正襟危坐在皇位上,等劉言輕行過禮後,溫言道:“劉愛卿免禮,朕等著你的好消息呢。”
    劉言輕自從暫時管理了中書省的諸事後,和李央的接觸次數也多了起來。
    之前朝廷諸事九成九都是中書省處理了,根本不需要通過李央來定。
    而自從裴元度出事後,丞相空懸,劉言輕不敢擅專,很多政事他和其他幾位尚書也有些不同見解,就需要李央更多地來做最後的決定。
    當然李央一直都是委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後還是讓中書省自己定奪。
    不知不覺中,劉言輕也逐漸習慣了有任何大事便來宮中匯報。
    有了李央的而支持,他在中書省做事的壓力便小不少。
    今日也不例外。
    大早上,中書省便收到了兩本奏折。
    兩本奏折都不是小事,劉言輕便第一時間向宮中通報了入宮的事宜。
    “陛下,”劉言輕高舉奏折過頂,“有兩本折子,第一本是南部行省布政司李觀瀾連同山南都護曾常閑上的關於山南之地剿匪大捷疏。”
    李央挑眉喜道:“當真?山南之地的匪患,可是朝廷多年的心病!傷亡如何?”
    劉言輕聞言,不由暗道,陛下聞大捷不問戰果,卻問傷亡,上心悲憫啊!
    他朗聲答道:“僅傷五十餘人!卻剿滅匪寇萬餘,山南之地五大匪家,俱已伏法!”
    “什麽?”李央驚喜之色難掩,站起身來,快步到劉言輕跟前拿過了奏本。
    打開奏本後,快速掃了一遍,哈哈笑道:“哈哈,那五大匪家盤踞山南之地千餘年,多位先帝都為此憂心,沒想到,竟然朕在位時平定了!”
    他拿著奏本快步回到書案後方,對劉言輕道:“劉愛卿,剿匪之功,中書省得好好斟酌賞賜,對有功之人,要不吝賞賜!”
    “遵旨!”
    劉言輕沉聲應道。
    李央有如此反應,也在他意料之中,畢竟山南之地這麽多年來都是處於管而不治的狀態,今日大治,當皇帝的便可以在史書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正要開口說第二本奏折的情況,李央又開口道:“不成,隻有賞賜無法表達朕的心意。劉愛卿,不如擇幾位朝中重臣,親自代朕與朝廷去山南之地犒賞如何?”
    劉言輕想了想點頭道:“陛下的提議甚好,如此可收山南之地的民心。”
    李央興奮道:“說句實話,朕很親自去,可惜祖製不許......不如這樣,讓宗正大人代朕去趟山南之地,以表朕的謝意。”
    劉言輕沒多想什麽,應承道:“遵旨,微臣回中書省後即辦。”
    李央放下手中奏本問道:“那另一本......”
    劉言輕看了眼手中剩下的奏本,低聲應道:“這一本是直隸布政使的奏本,說的是...說的是燕王世子所領五萬六千餘人已經踏入直隸地界,離京城隻有百裏之遙,問中書省該如何處置?”
    李央喜悅的神色登時一掃而空,猛的一拍桌子道:“哼!不孝子孫還真敢圍攻京城不成?”
    劉言輕低頭道:“以微臣之見,世子殿下似乎真有此意,陛下,我們該提前打算。”
    李央強忍怒意,咬牙切齒道:“他李休語膽大包天,還說什麽要清君側!朕念他年幼,又是朕嫡親孫子,便不與他計較,原想著他鬧騰過一陣便會歇了,沒想到變本加厲,好,好!”
    他一雙怒目圓睜,瞪著劉言輕道:“劉愛卿,你覺得那五萬人能拿京城如何?”
    劉言輕苦笑道:“說句實話,以京城城防之強,饒是有百萬人來攻,也是破不得的。”
    這段日子,關於李休語“造反”的事也讓他有些頭大。
    世子殿下身為皇室,自然是動不得的,可這幾萬人在各個行省間流竄,卻也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這個時候,他竟然逼近了永安京,看上去似乎有攻城的意思。
    此事,也隻有李央能定奪了。
    隻希望李央心狠一些,把李休語所部打散了了事。
    李央冷笑一聲道:“既然如此,那就放那混賬小子到京城來,朕倒要問問他,朕之側可有佞臣否!”
    劉言輕聞言一愣,他也沒想到李央竟然會讓李休語到京城城下來。
    被自己孫子兵臨城下,哪怕是你放進來,以訛傳訛後,誰知道民間會傳成什麽樣?
    難道陛下你不怕丟臉麽?
    不過李央都這麽說了,劉言輕也隻好道了聲遵旨。
    兩件事都敲定了相應的對策,劉言輕便告退了。
    李央讓魏進忠去送劉言輕,自己則是拿著兩本奏折沉默不語。
    他先看向了關於李休語的奏本,臉上哪有半點怒意,反而浮上了一層笑意,手指敲著奏本的封皮道:“等了你這麽久,總算是來了。”
    隨後又看向了另外一本奏本,臉上立刻陰沉了下去。
    “山南之地......南山得神?”
    “哼,南山豈能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