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六殿下的兒子
字數:5051 加入書籤
歐陽春城,作為藍田國的春秋大夫,將皇宮裏發生的這一切,如實的記錄下來。
春秋大夫就是史官。
修著皇帝的起居錄,記錄皇宮的一切,是歐陽春城的使命。
歐陽春城在書簡中寫道理:
“六殿下方源於春日亥時,誕下一巨嬰。
此時,天爆驚雷,沙塵遮天蔽日。
六王妃誕下嬰兒之時,祥雲驅散了沙塵,五彩雲間,白鹿拱門。
嬰兒長三尺。頭上濃密黑發。出娘胎異於常人,大笑不止。
嬰兒笑聲中,紅紅的嘴唇裏露出一排整齊耳機白的小牙。
世子孕30月,始出。”
這一卷記錄,很快就擺在了藍田王方坤玉的龍書案上。
其實,藍田王根本就不用看這書簡,剛剛發生的一切,隨身的太監小福子,報告給他了。
老王爺愁眉不展。
藍田王傳下旨意,司天鑒大夫劉承天上殿。
劉承天一手提著衣裙,低著頭,小步快走,進了太和殿。來到龍書案前,趕緊跪倒在地,一邊磕頭,一邊山呼萬歲。
劉承天,“司天鑒大夫劉承天參見我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藍田王方坤玉,“愛卿平身,起來說話。”
劉承天,“我王有何旨意?”
藍田王方坤玉,“愛卿請看,不知有何見教?” 讓小福子把歐陽春城城來的書簡遞給了劉大人。
劉承天看完了書簡,馬上跪在了地上高呼,“恭喜我王,賀喜我王。六王爺產下奇子,朝廷開枝散葉。”
藍田王方坤玉,“不知道天相如何?”
劉承天,“昨日我夜觀天相,東方紫微星閃爍,這是我國興旺之兆。今日我王產下龍孫,正是應驗。更何況龍孫誕生之時,白鹿現祥瑞,五彩祥雲,驅散沙塵,天爆驚雷。無一不說明龍孫之天命也。”
藍田王方坤玉,“說來也是。不過此子,孕30月,生產之時不哭反而笑。黑發濃密,一口的白牙。難道這不是個妖孽嗎?”
劉承天,“我王哪裏話來?豈不知大漢高祖,也是在娘胎裏懷了36個月。生產時日也是黑發白牙。因為我們的龍孫不是正好相合嗎?此乃天之傑作也。”
藍田王方坤玉聽到劉承天這樣的解讀,心裏才有些釋懷。依然是愁思不解的說,“畢竟異於常人。”
劉承天,“萬歲!皇家根脈當然異於常人。這是皇家長孫。也是國家根脈。可喜可賀。萬歲爺,鴻福齊天!我藍田必然興旺發達。”
藍田王方坤玉,“借你吉言。既然你這麽說了,那就請你草你一道。為龍孫賜名,並詔告天下。”
劉承天,“萬歲,已經給龍孫起好名字了嗎?”
藍田王方坤玉,“既然你說乃天之傑作,那就叫他方曉傑罷了。”
劉承天,“神來之筆。”
藍田王方坤玉,“辛苦愛卿了。”
劉承天,“理應效勞。”
藍田王方坤玉,“哈哈哈哈!”
劉承天剛要扣頭離去,九王爺方長急急忙忙的上殿了。
九殿下方長,一邊跪倒磕頭,一邊山呼萬歲!
九殿下方長,“兒臣拜見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藍田王方坤玉,“何事驚慌?起來說話。”
九殿下方長,“聽說六皇兄為父皇添了一個龍孫。”
藍田王方坤玉,“正是。”
九殿下方長,“難道父皇不覺得蹊蹺嗎?”
藍田王方坤玉,“你待怎講?”
九殿下方長,“聽說個孩子懷了30個月,真是非同尋常之人呐!”
藍田王方坤玉,“昔日漢高祖劉邦,也是36個月才出娘胎。”
九殿下方長,“還聽說生下他的時候沙塵蔽日。”
藍田王方坤玉,“五彩祥雲,驅散沙塵。”
九殿下方長,“不哭,反笑。”
藍田王方坤玉,“這個是龍脈奇特。”
九殿下方長,“濃發白牙。”
藍田王方坤玉,“天降奇瑞。”
九殿下方長,“不知道司天鑒有什麽見解?”
藍田王方坤玉看了看劉承天,然後說,“劉愛卿給九殿下說說吧。”
劉承天,把和老王爺說的話又對他說了一遍。
九殿下方長,“原來如此。”
藍田王方坤玉,“我兒還有何話講?”
九殿下方長,“恭喜父皇!”
藍田王方坤玉,“喜從何來?”
九殿下方長,“國脈昌盛。”
看著九殿下方長走出去的背影,藍田王方坤玉心裏很明白。雖然他嘴上不在計較什麽,但是他的心裏,卻避免不了,會有什麽想法。當今之際,還是請劉承天迅速的擬一道旨意,名正言順,也就沒有什麽閑言碎語了。
劉承天很快擬就了一道旨意。
藍田王方坤玉打開書簡一看,上麵寫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某年春日,六殿下方源與六王妃董氏,誕下一皇子。皇子出生之時,白鹿拱門,五彩祥雲驅散的沙塵,陽光普照藍田大地。
六殿下方源文昌武運,國之儲君,萬民敬仰,朕甚是欣慰。今又誕下世子,為皇家延續血脈,此乃國之大事矣。今賜名世子,方曉傑也。
欽此
某年某月某日
藍田王方坤玉,看完了以後,還是覺得有點兒沒有把事兒說透。但是一時又想不起怎麽修改,又怕夜長夢多,惹出許多事兒了。所以拿了玉璽,在聖旨上用印。
然後,藍田王方坤玉對司天鑒大夫劉承天說,“愛卿,朕請你做欽差大臣,拿了證這一道旨意去六殿下方源的府上,為朕的孫兒賜名。”
司天鑒大夫劉承天手捧聖旨,再一次跪倒在藍田王方坤玉麵前,一邊磕頭一邊說,“謝主龍恩。臣一定不辜負萬歲爺。”
說完,劉承天手捧著聖旨就出去了,後邊跟著幾名太監。
司天鑒大夫劉承天出了大殿,早已有人把八台大轎準備好了。
太監幫助大人,上了官轎。
前邊有軍校,鳴鑼開道。
後邊有太監舉著使節的幌子。
前麵的軍校舉著回避的令牌。
轎子前邊的太監懷抱著的上方寶劍。
開道的銅鑼與平常不同。
按照司天鑒大夫劉承天本身的級別,銅鑼開道隻需三響。
但是今天劉大人是奉旨的欽差大臣,所以銅鑼開道12響。
官轎走在大街上,引起了皇城內外的片騷動。
因為像這樣明明惶惶的去傳旨,實在是不多見。再聯想到剛才,沙塵遮天蔽日,一陣驚雷爆響。天上五彩雲中白鹿拱門。現在又是欽差大臣浩浩蕩蕩的去六殿下府中傳旨,而且無論是隨行的官員,軍校還是太監個個喜氣洋洋。皇城內的老百姓受到了這種氣氛的傳染,大家奔走相告,天降吉祥,驚動了皇上。不知六殿下府中有什麽好事兒,竟然是祥瑞連連。
其中有好事者,問隨行的官員們,“大人,有什麽好事兒啊?”
其中一名太監高聲的說,“天大的好事兒。六王爺得了一個兒子。皇上得了一名孫子。你說這是不是天大的好事兒啊?”
“那你們現在到六王爺府山幹什麽去呀?”
“皇上高興,給小王爺賜名。我們傳旨去呀。”
這天大的好消息,讓黃城內的老百姓喜氣洋洋。大家不自覺的趴在大街上,向著皇宮的方向磕頭,感謝上天,皇上高興,更因為藍田國有了傳國的鳳子龍孫,心裏感覺到更加安穩。
六王爺得了兒子。
這個天大的好消息,不脛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