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六王爺晉見
字數:3548 加入書籤
中規中矩的六王爺方源,知道自己的兒子闖下了塌天的大禍,被父皇一怒之下發配到大漠。也知道自己被消之為民,從一個準備繼承皇位的太子變成了平頭百姓。這些並沒有什麽。六王爺沒有把這件事兒放在眼裏。也沒有在心裏有什麽糾結的地方。
但是把自己六歲的兒子送到荒無人煙的大沙漠,舔犢之情令他激憤難當。不管自己的兒子多麽的淘氣,並不是想耍陰謀害人。父皇怎麽能夠下這樣的狠心,把他驅逐到荒無人煙的沙漠。不是等於把小孩子送到虎狼嘴裏嗎?
對於大沙漠的殘酷無情,六王爺是有清晰的認識的。
不要說在漫無邊界的大沙漠裏,荒無人煙。天氣好的時候,高高的太陽,曬也能把人在沙漠裏曬成人幹兒。
可是所有人都不能夠解決的根本問題。在方圓幾百裏的大沙漠,如果要能夠找到一滴能喝的水,那麽他就有了生命,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為啥總是就是缺少水呀?
別的不毛之地,你可以看到稀稀拉拉的雜草叢生。而在這裏除了黃油油的沙子再也沒有什麽了。就像一個波光粼粼這無邊的海洋,流動的沙子。就像一把刀子,隨時都可以把你宰殺。
如果遇到了沙塵暴,把飛起來的沙石就會要你的命。即使你躲過這一劫,黑壓壓的天空中,極端的溫度也會把你凍死。
平常的人進入了沙漠就等於送死一樣。
一個六歲的孩子進入了沙漠,不是羊入虎口嗎?
六王爺再也顧得那麽多了。知道這個消息以後,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皇宮見自己的父皇。無論如何都要給自己的兒子爭取一條活路。哪怕是用自己的生命來換自個兒兒子的活路。六王爺也會在所不惜。
由於前麵三個哥哥失蹤,兩個哥哥夭折,天緣湊巧,讓自己變成了皇長子。一直生活在父皇的籠罩之下。
千般的規矩,萬般的講究,讓六王爺變成了一個天下模範的兒子,更是一個讓人無可挑剔的儲君。
大家看到的就是萬人敬仰。
六王爺所感受到的就是處處都是規矩。
就是在這各種的規矩之下,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六王爺,終於有了自己的兒子熬出了頭。眼看著自己的父皇一天比天老去,自己離那個萬人之上的位置,越來越近了。
這並沒有讓六王爺很興奮,反而越來越恐懼。
以六王爺的才學和人品做那個位置,並不擔心。
六王爺擔心的是父皇開不開心,大臣們高不高興。各位兄弟們,有沒有別的想法?所以六王爺為人處事謹慎了,再謹慎,別人說一句話要三思,在六王爺那裏要想說出這一句話。必須在腦子裏轉六圈。
做人難,做一個皇子難,做一個儲君更難。
沒有成家立業的時候,怕自己的位置不穩。沒有孩子的時候,怕自己的儲君位置不能夠延續。高高興興的生了一個大胖兒子,又被人說成是妖怪。你這些年的日子一點兒都不好過。
這一次因為小王子的事情,終於打翻了朝廷的格局。
既然沒有了儲君那個位置,六王爺反而輕鬆了很多,必須給兒子爭取一條活路。這一次他可謂是輕裝上陣,沒有任何的顧慮了。
來到了太和殿,太監們向裏麵通稟。
六王爺低頭站在大殿的門口。
從小到大自己在這個大殿的門口,等待過多少次父皇的召見。每一次朝見都是做好了充分準備的,不慌不忙。而這一次召見六王爺,卻是心急火燎。
越著急時間過得越慢。六王爺在大殿門口到了以後,已經一個時辰了,皇上還是沒有宣他上殿。
在宮殿以外的六王爺在著急。宮殿上的皇上確實在生氣。
皇上生誰的氣呀?當然是六王爺的氣呀。
藍田國老皇上方坤玉在身邊的四個兒子當中,其實對六王爺是最滿意的。
從爸爸對兒子的角度來看,六王爺對皇上孝心可表。不僅分擔朝政,而且特別關心他身體的情況,不是禦膳房幫助他調理食物,就是請禦醫幫他調理精神。隻有皇上自己沒有遇不到的,沒有這個兒子想不到的事情。
從皇上選接班人的角度上來看,六王爺在儲君裏應該說是出類拔萃的。不僅是文武全才,上朝可以理政,下朝可以理事兒。滿朝的文武沒有不擁戴的。辦事公平,有水準,贏得了朝野的一致的擁護。
用一句確切的評語評論六王爺,可以說是忠孝兩全人。
由於在小王子身上的心結,藍田國王方坤玉這一次采取非常手段處置了禍患,也是他自己心裏的陰影。他早就料到自己這個六兒子一定會找自己來理論。舔犢之情,可以理解。但是江山社稷不容有失。
從他對六王爺的了解,父子心是相通的。首先六王爺這個人顧全大局,雖然一時放不下對自己兒子的擔憂,會鬧點兒情緒。時間長了把這件事兒淡忘了,可能就還會像以前那樣忠心耿耿的報效朝廷。
但是你鬧情緒也得分點兒時間吧,現在自己的火兒還沒有完全消呢。你作為兒子就急著上殿來找我理論,這不是找不自在嗎?平時的智慧到哪裏去了?難道一個不懂事兒的兒子,就能把你給弄的神魂顛倒嗎?
所以,藍田國王方坤玉故意把六王爺曬在大殿的門口,一方麵讓他冷靜冷靜,消消火氣,一會兒兩個人見麵兒的時候,不至於劍拔弩張。另一方麵晚一點兒讓他上來,兩個人可以說一說私房話,當著這麽多的大臣,那能夠說什麽貼己的知心話呢?
約麽著時間又過去兩時辰,太陽已經偏西了。太監這才宣六王爺上殿。
六王爺作為兒子,作為臣子,無論是怎麽著急,怎麽生氣,上了金鑾寶殿也得忍著。
六王爺來到龍書案前,對著自己的父皇,堆金山,搗玉柱,三拜九叩,行大禮。一邊行大禮,一邊山呼萬歲,“父皇在上,不孝兒臣拜見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藍田國王方坤玉穩穩當當的坐在龍書案的後邊,看著自己的兒子給自己行大禮。等到六王爺跪倒在龍樹案前了,方坤玉視若無睹,並沒有搭他的茬兒。
六王爺在金鑾寶殿上跪在皇上的麵前。沒有父皇的話,既不敢抬頭,也不敢起身。就這麽直挺挺的跪在那裏。
藍田國王方坤玉不緊不慢的還在處理著其他的事情。把周圍的幾個大臣一件事兒、一件事兒說清楚,全都打發走了。大殿上隻剩下了他們父子和幾個貼身的太監。皇上這才用眼睛掃了一下自己的兒子。
藍田國王方坤玉威嚴的說,“六兒,你可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