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來了一群記者

字數:6465   加入書籤

A+A-




    在香港的電影集團中,銀都機構屬於一個很神奇的地方。
    關於銀都機構的具體情況,有興趣的完全可以自己去找些資料,這裏就不囉嗦了。
    但這家國營大廠牌有兩大特點:
    一個就是活的夠長。邵氏、嘉禾、德寶、新藝城……,這些如雷貫耳的電影公司全部死翹翹了,銀都機構照樣活蹦亂跳。真正做到了——一群小樣!我根本不需要打敗你們,我隻需要熬死你們!(笑哭)
    事實上,銀都機構同樣是香港曆史最為悠久的電影集團。而且沒有之一。
    另一個就是活的挺好。
    在上輩子的時候,銀都機構的資產已經高達億港元左右。
    要知道,銀都機構根本就沒有上市,那些都是貨真價實的優質資產。無他,隻要活的夠長,留下的家當特麽的太多了。
    他們在香港有自己的院線。而且都是自有房產,根本不需要對外支付租金。並且因為這是國營廠,也不會往外賣,更不會轉為房地產什麽的。隨著香港的房產暴漲,自然而然的就擁有了大筆優質資產;
    他們有自己龐大的片庫。尤其還有《少林寺》這樣的超級神片。隨著後來網絡點播的興起,這個片庫就變成了一座金礦;
    他們還有自己的發行渠道。隻要是銀都機構投資的影片,並不需要上級部門的審核,可以暢通無阻的在內地上映
    話說,有多少好來塢、香港等海外片商,看著銀都機構在流口水呢
    也就是銀都機構是國營大廠,他們的經營作風相當保守,追求的就是一個穩當。
    假設一下,如果拿給李緣這樣的操盤手,完全可以輕輕鬆鬆的融資上市。直接就把總市值吹到億以上,而且國有股的份額也不會低於億!
    此時此刻,李緣當然看中了銀都機構的那條院線。
    雖說這條院線隻有區區幾家電影院,而且遊離在香港主流商業院線以外,上映的基本上都是些內地電影和左派電影。但起碼也是一條院線啊
    在京城,銀都機構就有一家辦事處。然而因為他的國營廠性質,往往會把這裏當成了總部,而且主要部門也基本上都設立在這個辦事處。
    「馬總,您好。」
    「小李,不用客氣,叫我老馬。我們銀都很歡迎和你們元宇宙合作啊!」
    「……」
    其實在來之前,銀都機構早已經知道李緣的來意。他們可不會鳥什麽彎彎。而且彎彎反對的,他們更是要支持。
    說實話,目前港台娛樂圈,彎彎的影響力幾乎清一色。在眼前利益和未來市場的選擇中,絕大多數娛樂公司的老板都選擇了眼前。
    沒辦法,黑心資本家就是這麽的短視!
    對於元宇宙租用銀都機構的院線,這位馬剛馬總一口答應。反正這是很正常的商業行為,票房收入一家一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
    去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無非這位小李比較倒黴,被香港的那些小報狗仔抓住不放。
    這位小李還是太過年輕,不知道有些話不能隨便亂說。
    帶著漫不經心,馬剛就順口多問了一句:「那照你的看法,最大的風險來自哪裏」
    「盜版。」李緣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盜版」
    「對!也許你們已經發現,翻錄技術變得越來越簡便。現在索尼和飛利浦已經提出了dvd標準的概念。無非為了標準之爭,雙方正在內鬥。但音像製品的dvd數字技術,這個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比如說前幾年,索尼就收購了好來塢七大之一的哥倫比亞公司。其實這就是為了dvd產業在事先布局。」
    一邊說著這樣的背景,李緣一邊暗中感覺到好笑。
    誰也沒有想到,索尼、飛利浦、jvc和鬆下等這些大型電子公司,他們一方麵舍不得音像磁帶、錄像帶的巨大市場紅利,一方麵又為了dvd標準鬥了個你死我活,導致dvd的概念早已經推出,技術也比較成熟,但就是不開發出成品。
    然而讓這些廠家目瞪口呆的是,他們之間正吵得不可開交,國內的vcd卻異軍突起,一時之間,幾乎搶占了所有的vcd市場。尤其牢牢霸占住了中國市場
    管你們什麽標準不標準的,你們就接著吵,我們賣vcd先
    到最後,索尼這些廠家隻能匆匆簽了一個vcd標準,捏著鼻子算是挽回了一點臉麵。但僅僅就是臉麵而已。國內的vcd廠家誰會鳥他們啊難道還想憑借著賣專利標準賺錢嗎
    不過現在提到dvd,馬剛就聽的似懂非懂。完全就沒有這個概念:「小李,這個距離我們太遙遠了吧」
    「老馬,你想象一下。一個家庭作坊,每天都能生產成百上千的盜版碟。光碟的成本比電影票還要低放在家裏一家人都能看而且還能收藏起來反複看還有,法律是有滯後性的。麵對著這樣的新技術,可能一時三刻都不認為是盜版到了那個時候,也許連一張電影票都賣不出去。」
    馬剛嚇了一跳,他將信將疑的詢問道:「會有那麽嚴重這太誇張了吧」
    「還有更加嚴重的呢。」
    「啊」
    「這還是數字存儲技術的發展。現在最新的就是互聯網。如果互聯網的寬帶技術能夠得到解決,連盜版光碟都不需要購買,家裏有台能上網的電腦,就能隨便看。」
    「這是科幻故事吧會不會那麽快」
    「年到年吧!反正已經近在眼前,技術方麵隻差臨門一腳。」
    李緣這裏還沒說,智能手機和g、g技術的發展呢。否則就更像天方夜譚了。在這裏,他也不想再嚇唬這位馬總了。
    「原來是這樣所以你這麽不看好」馬剛依然還是半信半疑。
    李緣笑道:「其實也不用那麽擔心,寒冬期不會太漫長。道理很簡單,我們可以把互聯網看作新媒體吧因此互聯網也有媒體的屬性,需要流量,也需要內容。否則誰會去關注呢所以就需要大量的影視劇,包括影視劇周邊的一些東西,比如明星花邊什麽的。說不定比現在更加的繁榮。」
    馬剛露出微笑,他同樣有些釋然:「就是有風險,也有機遇的意思」
    「對對!就是大洗牌。不能適應的就會被淘汰,能夠適應的就會更加繁榮。」
    馬剛大笑:「原來你是這個意思。那些小報記者啊」
    對於港台狗仔的那副德行,馬剛還是比較熟悉的。
    「小李,所以你們元宇宙要開三十個項目」
    「咱們自家人,沒必要隱瞞什麽。三十個
    項目肯定有水分,主要為了新公司鼓舞一下士氣。不過在三年計劃內,盡量完成三十個項目吧!」李緣也不能去拆大小姐的台,所以回答的很含湖。
    「那你們以後有什麽好項目,別忘了找我們銀都機構。聽說那部《無間道》就不錯,主演是劉德樺和梁朝偉吧」
    李緣秒懂了馬剛的意思:「如果你們想合作,我們可以讓給你們萬的投資額度。」
    「那怎麽好意思呢」
    「這不算啥,互相合作嘛!你們有好項目也別忘了告訴我們。」
    「……」
    雖說是國營大廠,銀都機構的做派還是比較接近港台那邊,最看重的還是主演陣容。最起碼,就算最後影片票房撲街,那也有理由了是吧
    至於讓出去的那萬份額李緣本來就沒想過要吃獨食。並且他最看重的還是版權,所以讓出去一些也無所謂。
    再說,銀都機構有著自己的關係網絡,說不定以後真能拿出幾個好項目呢所以必要的分享也是需要的,保不準再有一部《無間道》主動找上門呢
    ……
    現在終於完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隻等著劉德樺能安排出檔期。
    目前樺仔正忙碌著《無間道》的拍攝。等到完成以後,他已經答應給《兩杆大金槍》天的檔期。
    說實話,也就是看到兩億樺仔的麵子上,樺仔本人也比較好說話。否則就是李緣這個新人當導演玩票的還是藝術片裏難度最大、撲街概率也最高的實驗片真心連一天檔期都不想給啊!
    不過李緣卻不管樺仔的那些心理活動,隻要他肯答應就行。
    因此在這幾天,除了繼續完善劇本以外,李緣也開始搭建起自己的劇組。
    其實也不用那麽複雜。北影廠出錢找了一批劇組成員,北電導演係找了三個優秀的學生作為協助。
    演員同樣以新人為主,找了一些北電學生,自薦的也有那麽幾個,比如說,兩大聯合出品人,張喜和杜如鬆,他們倆就毛遂自薦當了兩個小龍套。還有順手抓來了幾個人。比如說……言慶。咳咳。誰讓他的形象比較突出呢
    哦!差點兒忘了。還要給三妹李蘭蘭留個名額。絕對保證就是毀形象係列,要體現出哥哥對妹妹那種濃濃的愛!
    除此之外,李緣就把空閑時間留給了泡圖書館,他終於想起來那本《大國崛起》的創作。
    然而安靜還沒幾天時間,就莫名其妙的過來了一群港台記者,他們突然對李緣提出了聯合專訪……
    「緣哥,你好。」、「你就是緣哥咩」、「介不介意我們過來采訪你」……
    在這些記者的七嘴八舌中,李緣暗中搖頭,就算兄弟我介意,你們不照樣找上門了嗎
    「各位媒體朋友,咱們別那麽正式啊先打聽一下,兄弟在香港又做了什麽傷天害理的事嗎」
    那些記者忍不住爆笑:「緣哥,我們先想問問,你的經曆是真實的咩」
    「當然是真實的。為什麽會這麽問」
    「許多人都在質疑,你幾年前就是個大山裏的獵人。後來就寫了一本《賭場》,怎麽會成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會主席了呢哦,還有一家影視集團的董事會主席你現在的身家應該有好幾億了吧」
    「對!就是這樣啊」
    「就是這樣內地的獵人那麽有錢咩你的書裏不是說,因為家裏沒錢,才沒有去上大學」
    「就是這樣。」李緣笑著解釋說,「我這裏正好有家裏拍攝的錄像帶,裏麵就有我獵槍證的畫麵。到時候可以翻錄給你們。這是我的老家地址,你們也可以到當地去采訪。」
    幸
    好用那台家用攝像機,拍攝了不少亂七八糟的東西,現在正好能夠拿出來作為證據。
    「緣哥,那你就是說,你是真正的白手起家那你是怎麽做到的啟動資金是家裏支持的咩」
    「不是告訴給你們了嗎內地的山村沒什麽錢,一年到頭都沒有幾千塊。我的啟動資金就是靠了《賭場》的稿費。」
    「稿費那麽多不可能吧」
    「具體有多少,合同上有保密條款。不過截止到去年年底為止,《賭場》已經在全球各個國家賣掉了近萬套。你們應該知道,內地的多萬套沒有多少稿酬,但海外,尤其是歐美、本子的稿酬這不用我多說了吧」
    「那也不對啊後來又怎麽變成好幾億了呢」
    「這裏沒有什麽秘密。無非看好內地的經濟發展,看好水產業的廣闊前景。我和幾個朋友一起投資了野山清泉。後來就這麽稀裏湖塗的上市了。又稀裏湖塗的成為了多億總市值的大公司。所以我的發家秘訣很簡單,就兩句話——知識就是金錢!眼光決定一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