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幕後交易
字數:4505 加入書籤
與偶像……失之交臂是什麽感覺?
像是拉著朋友陪自己去參加海選,結果朋友選上了自己落選了;像是明明拿到了中頭獎的彩票,卻隨手給了身邊的“朋友”,開獎那一刻,紮心,錯億……想要時光倒流,想要掐死那個嘴瓢的自己……方靖遠欲哭無淚,無比幽怨地看著趙昚。
“皇上,不知微臣可否同去?”
趙昚忍著笑,搖頭,“不可。”然後補充了一句,“朕另有重任要給你……”
“微臣跟辛大人換換不行嗎?”方靖遠恨得咬牙切齒,有種被坑了的感覺,忍不住又瞪了眼辛棄疾,用“惡狠狠”威脅加“利誘”的眼神,讓他把拒絕的話咽了回去。
然而趙昚依然沒有改變主意,“若是平常時候,誰去都行。可眼下……誰去都行,除了你。”說罷,衝辛棄疾擺擺手,“辛愛卿隨慕統領去拿了詔書,收拾一下,明日便去傳召吧!”
“臣遵旨!”辛棄疾滿心歡喜,都顧不上同情方靖遠,也徹底無視後者哀怨的眼神,興衝衝地跟著慕崢退下。他很清楚,這個差事是跟著方靖遠撿來的,如今皇帝要留下方靖遠,無論什麽事,都不是他能問的。
等他們都退下了,趙昚方才歎了口氣,露出幾分疲憊之色,似笑非笑地看著方靖遠,“你就那麽想去宣召嶽家人?若朕記得不錯,嶽家人被流放時,你尚未出生吧?你們方家,也不曾與他們有過關係,為何你對此事如此上心?”
因為那是我偶像,迷弟的心理,皇上你永遠不懂。
方靖遠腹誹了一番,口中卻說道:“讓微臣上心的不是嶽家,而是皇上。皇上手中一日無用之將,天下便岌岌可危。無論是千金買骨,還是安內攘外,都少不了如同嶽元帥這般忠君愛國之士啊!”
趙昚聽得頗為感動,長歎道:“元澤果然深知朕心,可惜嶽家被流放至南蠻之地,離京數千裏之遙,如今路上盜匪叢生,你又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這次還替朕得罪了不少人,若是讓你出去,朕如何能放心得下?”
“那辛棄疾能隻帶不足百餘人,穿越金兵重重防線,是真正殺出來的血路,有他此去傳召,你當可放心才對。”
他如此一說,方靖遠不得不點頭。事實證明,百無一用是書生,他如今還真是手無縛雞之力,遠比不得辛大佬。從去那家黑作坊就可以看出,若是沒有辛大佬,他不但找不到東西,還有可能把自己搭進去。
這個世界,並非他想象的那麽平和安寧,反而是到處充滿了危險和殺機,對他這樣的“弱”者格外不友好。
“謝皇上替微臣著想,今日微臣正好找到些東西,或許皇上能用得著。”對不能親自去接回嶽家人這事方靖遠認命了,愈發想搞點事出來弄個自己能用的武器,免得動輒被人嗤笑,在他看來,那些人叫方探花時的口氣,跟叫小白臉沒差。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槍杆子裏麵連政權都能出了,給他撐個門麵想來也是小事一樁。
“竹書紀年?”趙昚也聽聞過這本大名鼎鼎的“禁書”,還曾經偷偷跟方靖遠一起翻閱過手抄殘本,卻沒想到查抄來的黑作坊裏竟然在刊印這本書,其中字數雖然不多,卻完全動搖了儒家視之為根本的史記記載,那些眾人稱頌的三皇五帝,祥和溫情的禪讓製下,竟是那般不堪的陰謀欺詐,血腥手段。
偏偏趙構在傳位禪讓給他時,就尊崇的是古禮,自比堯舜,這書一旦傳出去,等於徹底否認了趙昚繼位的正統。
趙昚的臉色黑沉沉的,眼神亦深不見底,“看來父皇的消息仍是比朕靈通得多。你前腳抄了書坊,朕就收到了父皇批複的奏折,準許以父皇之名,替嶽元帥昭雪洗冤,追封諡號為武穆……原來是怕朕看到這些東西,會動了不該動的心思……”
方靖遠心裏咯噔一下,他出門時連自己院裏的小廝都沒說去哪兒,辛棄疾的人當時就封了那家黑作坊,這樣還傳出消息,可見那裏仍有他們疏忽了的眼線,或是在大理寺那邊,他們押送人過去,就有人通知太上皇,顯然那位在朝堂各部的控製力,並沒有因為退位而減弱多少。
而且看起來,金兵已退,暫無外患之憂,那位就又忍不住,想要用這些東西來控製,甚至逼退趙昚,奪回皇位。反正對他來說,再換個嗣子當太子,他便又可以重掌天下幾十年,做太上皇,哪如做殿上皇來得舒心啊。
有這麽一位在上麵壓著,趙昚這皇帝,真是不好當啊。
“那皇上打算如何應對?”
“應對?”趙昚看著他,忽地一笑,說道:“你上次說的不錯,光開恩科文舉還不夠,這武舉要開,學院要辦,國子監的學生們,也得好生用起來。”
“那些被金賊嚇破了膽的老朽已不足用,正好起用些有膽有識的少年,你不是說,少年強則國強,詩雖然做得不通,這意思卻是沒錯的。”
“咳咳,那詩不是我作的,是我聽旁人說起,偶爾記下那麽兩句,”方靖遠急忙解釋,本就沒幾分墨水在肚裏,偶爾冒出來幾句若被人當真,那頂文抄公的帽子他可戴不起,“那皇上打算何時開武舉呢?上皇那邊,可會應允?”
一個臨安府鄉試,都鬧出那麽些個沒完沒了的幺蛾子,哪怕明知主謀是誰,偏偏礙於孝道礙於身份,隻能揪著下麵那些嘍囉殺雞儆猴。
而武舉則不同,本身能參加武舉的考生,就已經有了功名,或是蒙蔭的功勳子弟,或是身負戰功的士兵,隻要能考上武進士,最低也是七品的官職,跟辛棄疾從北方帶兵殺回來歸正獲得的加恩一樣,是多少普通士兵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正品官職。
這每一個考生,都是一股勢力,而每一個被錄取的進士,都是天子門生,成為當今天子最直接的掌控力。
趙昚使喚不動那些口口聲聲秉承聖意,尊崇孝道的老臣,要扶植起屬於自己的力量,那太上皇,能忍得住?
“忍不住,也得忍。”趙昚難得展顏一笑,狹長的丹鳳眼笑起來有種別樣的味道,“朕在請太上皇恩準為嶽元帥平反之時,曾提及開武舉恩科之事,上皇……一並準了,元澤你這就替朕擬旨,盡快昭告天下……”
“明白!還得讓大家都知道,這是太上皇後悔當初誤信奸佞之臣,冤殺了嶽元帥,以至國無良將,如今廣招賢才猛將,是要我大宋中興之舉!”
方靖遠會意地笑道:“說起來,我還正好得了件寶貝,以後用這東西印起報紙……邸報來,效率可比雕版印刷高的多。”
“什麽寶貝?從哪裏得來的?”趙昚好奇地問道:“還不拿來讓朕瞧瞧。”
方靖遠指指慕崢帶人抬進來的幾個大箱子,說道:“都在裏麵了,還要勞煩皇上傳個口諭,讓大內工坊的能工巧匠先幫我熔些青銅做字模,把這活字印刷套裝工具弄齊活了,下一步就好走了。”
“對了,皇上,我這邊要盯著做字模和印刷機,這寫詔書的事,是不是也另請高明?省得我寫出來不倫不類,無法體現皇上您的雄才大略……”
“我看你是想偷懶吧!”趙昚看了眼箱子裏亂七八糟的東西,對他簡直有些恨鐵不成鋼,“你是不是忘了自己還領著禦前製誥的俸祿,什麽事都推給別人?”
“皇上前幾日不還說張大人的文章做得好,要我好生學習嗎?”方靖遠毫不在意地說道:“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皇上知人善用,當然要用人之所長。微臣雖沒有親筆替皇上製誥,但這活字印刷機做好了,一日便可印出千百份邸報送傳天下,這功勞也不算小吧?”
“不算小!沒見過你這等還敢跟朕討價還價的!”趙昚忍不住伸手拍了下他的肩頭,“以前也沒見你斤斤計較如此會算賬的,怎麽當了回考官,就轉了性子?”
嗬嗬,這可不是轉了性子,是換了瓤子。隻是這事大可不必跟他坦白,方靖遠一本正經地說道:“昔日微臣隻是皇上身邊伴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如今知道皇上如此辛苦操勞,自然要多花些心思,想辦法替皇上分憂。”
“說得好聽!”趙昚笑了起來,就算明知道是彩虹屁,可有人這麽哄著說著,誰不舒服?
他指著那箱《竹書紀年》的半成品紙頁,說道:“既然要替朕分憂,那就想想,如何能防止這些東西傳出去,引起混亂。”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加上有那位的手筆,堵是堵不住的。”
方靖遠眼珠一轉,想起今日辛棄疾帶他去的那家茶舍瓦子,靈機一動,“堵不如疏,既然早晚都要傳出去,與其等著別有用心之人傳謠,倒不如主動出擊。先入為主,到時候就算有新版本,別人也未必肯信。”
“哦?主動出擊?那你打算怎麽傳,如何先入為主?”
方靖遠幹咳了兩聲,“這種文人雅士的事,自然要交給最合適的人去做……皇上放心,我會替您找人,保您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