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武學風流
字數:9284 加入書籤
臨安武學在臨安城一直是個……娛樂場所, 而非武校,雖然這本來該是它真正的定位。
但除了剛成立那兩年之後,皇上就仿佛徹底忘了這個地方, 再加上後來武將地位日益低下,就連嶽元帥都被冤殺,更無人願從軍賣命,這武學就徹底成了勳貴子弟來玩耍嬉戲之地。
校場變成了球場, 蹴鞠一日兩場,場場爆滿, 不光是武學的學生, 連附近廂軍和城裏百姓的蹴鞠社團都有來這裏踢球的, 若是有出名的球手到場時,引來觀看的百姓就有上千人之眾, 場外還有小兒拎著籃子叫賣各種小吃冰飲茶水, 盛況一時無兩, 絲毫不亞於城中的勾欄瓦舍。
方靖遠第一次去的時候,差點以為自己走錯地方了。
去的時候有點糟心, 他原本隻是想給嶽璃要個武舉的名額, 先以她為先, 參考穆桂英和梁紅玉,讓女子從軍這邊撕開一條口子,再慢慢為她們爭取更多的地位和權利。
畢竟, 在這個時代, 朱熹還沒有用理學束縛女子的腳步,前朝幾代太後臨朝垂簾聽政, 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也得到了大宋君臣的認可, 故而對女子參政之事,並沒有明清那般抵觸。
隻是這事兒還得一步步來,欲速則不達。士大夫們視為圭皋的科舉會試暫時碰不得,而他們重文輕武,武將中又隻看實力不看臉也不看性別,正好嶽璃的到來,給他了一個機會,一個突破口。
可他並沒打算把自己豁出去……但趙昚也不是省油的燈,當他提出給嶽璃考生的事,結果趙昚親眼看到嶽璃的實力後,回去一盤算,便跟張玉湖等人商量了一番,左右方靖遠身上已經擔了不少事兒還閑的成日在家吃喝玩樂,倒不如幹脆把他要下第一刀的地方整個給了他。
嗯,現在開始,他不光是工部侍郎,還兼任武學教諭,相當於大宋官辦武校副校長,而校長本來是由太學祭酒兼任,那位老夫子身兼文武兩校校長,卻壓根不願到一牆之隔的武學來,故而也就是掛個名的擺設,真正武學這邊的事,還得方靖遠自己動手抓起來。
“這裏是武學?”嶽璃看著這鬧哄哄的球場,還有傳說中的那株老槐樹,有點懵,“是不是走錯了?”
“沒錯。”前武學生·現複讀生霍千鈞這次也跟著一起回來,當仁不讓地為他們帶路,“聽說太學這一片原來是嶽元帥的故居,西邊還有座孔聖人廟,太學生入學都得先去那邊拜祭才能入學。”
“我們武學這邊,學生沒他們多,不過地方可不小,聽說以前是嶽家軍中背嵬軍的訓練所,跑馬場和比武場都有,隻不過後來武學的好馬都被人給弄走了,也沒幾個願意練騎射的,就改成了蹴鞠球場。”
“比武場那邊最熱鬧的是相撲比賽,不光是武學的學生,外麵也有人過來比的。和睦坊的老板還在這邊開了場子接盤,每場的賭金少則數百兩,多則上萬兩,不過元澤你還是別去看了,對你來說,太傷眼。”
“嗬嗬,別以為我不知道,你也上去比過。”方靖遠回頭對嶽璃說道:“你若是跟人比武,騎射和十八般武器都行,唯獨這個相撲,就算霍九說破天,也甭跟他去。”
“好。”嶽璃從聽到霍千鈞說太學和武學建在嶽家舊址時,就一直有些恍惚地看著周圍,雖然不明白他為何這麽說,但這幾日方靖遠包吃包住,還讓人給她裏裏外外訂製了幾身衣服,哪怕嘴上說話從來沒幾句好聽的,但她能感覺到他嫌棄的口氣下藏著的關心,更何況,她的身世在他們眼裏已不是什麽秘密,“師兄”慕崢還特地告訴她,方靖遠為她向皇帝爭取了武舉名額,她在感激之餘,自是言聽計從。
隻是,看著已經完全沒有嶽家軍一絲一毫印記的武學校園,從訓練精兵強將的背嵬軍軍營,成了玩家兵痞們嬉戲賭博之所,嶽璃眼中難免還是有些傷感,前輩們付出無數犧牲保住了半壁河山,可在在“太平盛世”之中,又有誰還記得他們?
“呦!霍九來了啊!”他們沒打算去比武場看相撲的熱鬧,那邊卻有人遠遠地看到了他們三人,隔著老遠就叫了起來,“過來玩一場嗎?等會吳家還帶了兩個小娘來鬥撲,熱鬧著呢!”
“不去了!你們玩,我還有事!”霍千鈞有些後悔沒帶他們繞路去尚武堂直接見武博士,眼下的武博士張德鋒當年還教過他兵法,本想著先帶他們見識下武學的地盤再過去,可沒想到撞上了邵家兄弟的場子。
臨安多權貴,士族滿街走,若說霍家是跟著趙宋起家的老牌勳貴,邵家就是江南盤踞數百年的豪門世家,在高宗南渡定都臨安之前,臨安城外有近半的土地和九條街的店鋪都是邵家的,曾被稱為“邵半城”。
雖說後來這些田莊和鋪子捐了大半給朝廷,換了個五品的指揮使,將原來邵家門下的護院打手和街頭的混子痞子都編進行伍充數領軍餉,可臨安城最大的賭坊和花樓仍是邵家所有,欺行霸市的事年年有,跟勳貴出身的小霸王霍九對上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自從邵家進獻給高宗的美人受寵封妃後,雖說一樣沒能給高宗生出個兒子,但邵家的聲勢水漲船高,邵青竹和邵青鬆兩兄弟就愈發想從霍九那搶回幾家瓦舍的控製權,這負責城防的廂軍和殿前司禦林軍的矛盾,就都集中在這兩撥人身上了。
霍九自從離開太學進了殿前司,找到瓦舍裏各種妙處後,已經久不回武學這邊,故而沒想到這邊的比武場和蹴鞠場竟不知何時被邵家兄弟占下,一聽他們還帶了女娘來做撲局,便有些後悔自己人大意沒帶人手過來。
他越是想趕緊帶方靖遠和嶽璃離開,就越是有人上趕著來找事。
“跑什麽?難得在這兒見霍九爺一回,怎不給麵子嗎?”邵青竹和邵青鬆湊上前來攔住他們去路,看到他身邊穿著一襲青袍負手而立的方靖遠,頓時眼睛一亮,“呦,還帶了朋友來玩麽?不介紹一下?”
方靖遠對上兩人的雙眼,格外膩煩那種帶著垂涎和油膩色眯眯的眼神,冷著臉問道:“你們可是武學的學生?”
邵青竹一怔,“不是又如何?武學何時還不讓外人進了嗎?這打開門做生意……”
“閉嘴!”方靖遠不耐煩地打斷他的話,道:“武學不是做生意的地方,既然不是這裏的學生,限你們一刻鍾之內滾出去,否則休怪本官不客氣。”
“嗬,還真是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邵青鬆打量了一眼他身上的官服,嗤笑道:“不過是個六品的小官兒——莫不是新來的教諭?連張博士都不敢說著話,你倒是膽子不小啊!”
方靖遠連眼角都懶得瞅他一下,轉頭對霍千鈞說道:“回頭找人來把武學的院子收拾一下,我怎麽聽著這麽多癩蛤蟆呱呱亂叫。”
“你說誰是癩蛤蟆!我說你才是——”邵青鬆氣得鼻子都快冒煙了,伸手就想去拉他,可連方靖遠的衣角都沒碰到,他的手腕就被一隻手抓住,接著就是一陣天旋地轉,直接被人一把拎起來轉個圈仍在地上躺平,目瞪口呆地仰望天空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麽回事。
方靖遠鄙夷地俯瞰了他一眼,輕哼道:“但凡有眼睛的人看看你我,不用說也能看出誰是癩蛤蟆,真是呱噪!阿璃,再有擋路的都先扔出去,等回頭再找人來清理這些垃圾,走!”
“好咧!”霍千鈞搶著應聲,差點沒咧著嘴笑出聲來,衝著狼狽的邵家兄弟豎起雙手大拇指,再狠狠地倒過來往下一戳,然後得意洋洋地領路去尚武堂。
嶽璃則默默地跟在方靖遠身邊,淡淡地看了眼邵青竹,見他驚恐地後退幾步,便轉過頭離開。
“你們給我等著——”邵青鬆齜牙咧嘴地想要起身,卻發覺渾身又酸又痛,四肢無力,便忍不住衝哥哥吼了一聲,“拉我起來啊!還不叫人拉把那個敢摔小爺的家夥撕了,還有那個小白臉,敢罵小爺是癩蛤蟆,小爺非要讓他知道厲害不可……”
邵青竹回過神來趕緊招呼著人過去先扶起了邵青鬆,隻看了眼他方才被摔下去的地麵,幾乎所有人都默了,石化當場,哪裏有人還敢去追上去送死。
邵青鬆靠在哥哥的肩膀上撐著站直身,剛想罵這些喊不到的狗腿,忽地眼角餘光瞥到地上有個坑,還是個大坑,形狀有些古怪,中間一大片,旁邊還撐開四道溝和一個小坑,乍一看就像隻烏龜的形狀。
明明這裏原來是平地,武學院裏的地麵雖不是青石板鋪就,卻也是用石碾子壓過夯實了的硬土地,免得大家過招時弄得塵土飛揚,尋常人踩上去都難得弄出個腳印來,這突然出現的怪坑……
見鬼了?
邵青鬆張張口剛想罵人,看到其他人古怪的臉色和看著他時跟看死人差不多的眼神,腦中忽地靈光一閃,驚呼道:“這……這是剛才那人用我砸出來的?!”
眾人點頭,齊刷刷朝著嶽璃的背影望去,跟看怪獸差不多。
人肉轟地,地陷而人不損……看邵青鬆的模樣頂多受點皮肉傷,骨頭都沒斷沒散架的,這力道和拿捏的精準程度,簡直匪夷所思。
就他們這些傍著邵家混日子的跑腿幫閑,跟這種高手去找事,那真是老壽星喝砒霜——活得不耐煩了。
邵青鬆的嘴唇抖了抖,到唇邊的汙言穢語都咽了回去,卻依舊梗著脖子說道:“大不了……我回去找太妃,就算上皇讓了位,當今皇上也得給上皇麵子,總不能讓這小……這人橫行武學,壞了咱們的規矩!”
打不過就回去找人,終於他上麵有人,還不信收拾不了一個武學教諭。
方靖遠壓根沒把這兩兄弟的事放在心上,對他而言,武學的現狀已經爛得不能再爛,這兩人也不過是其中的一堆垃圾,掃地出門便可,無需費心,真讓他看不下去的,是武學的賬本。
真·一筆爛賬。
武學建於紹興十六年,至今不過十六年,三年一屆學生,本當在此學習各家兵法戰陣,拳腳武術和刀法槍法,以及曆朝曆代的軍事案例,忠臣良將錄等課程都在考試範圍之內,基本上隻要考試通過的,從軍就會按照考試成績授予將官之職,比那些投軍從小兵當起的士卒自是不可同日而語。
所謂窮文富武,學武不光是消耗筆墨紙硯那麽簡單,每日基本操練消耗的體力,讓武學生光是在飯量上基本就能一個頂兩三個不說,穿的衣服容易爛,兵器初期是易損消耗品,後期想要個趁手的好兵器的話,那開銷也不是一筆小數。更不用說打熬筋骨需要配的湯藥,訓練時受傷用的藥……林林總總,一般的中等家庭都未必能供得起一個武學生。
然而,隻要考上太學,一切開銷,國家承擔。
大宋是曆朝曆代以來,官辦學校最多的朝代,後世的書院也大多在這個時代建成並名揚天下。尤其是此時的科舉和學校並不僅僅局限於八股文和四書五經,官辦的除了太學之外,還有宗室專享的宗學,官辦的專業學校更是分為武學、律學、醫學、算學等幾大類,從京城的中央學校,到地方的府學、縣學、社學,都有專門的學田負責供給學生開銷,從縣學開始的秀才除了不用交學費之外,還有每月可領取獎學金的前十名廩生,理論上來說,教育體係自下而上建設的相當完備。
社學啟蒙,縣學、府學擇優,太學和各類專業學校進修專科技能,如此為國育才選材,若是能真正實現各科學校的創辦目標,幾乎可以取代科舉的功能,正如後世的九年義務教育和中學大學一樣,為六部培養專業人才。
可事實上,從開國皇帝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到後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四書五經成為科舉中最重要的內容,其餘副科僅供參考之後,學校就成了科舉的附庸,一切教學以科舉為目標,專科學校就日漸衰敗以致消亡。
而公辦學校的最大弊端,就是人亂賬爛,跟軍隊裏吃空餉一樣,方靖遠看到早已畢業兩年去了殿前司當鈞容直的霍九,居然還在武學的花名冊上,每年都算上他的人頭由禮部撥款,可他人都不在,這筆錢花去哪裏,隻有當初做賬的人知道。
張博士看著方靖遠翻動賬冊的手,額上冷汗涔涔而下。
這本是一雙既好看的手,骨節分明,修長有致,毫無瑕疵,可指尖每每精準無誤地點在那些有問題的記錄上,用紅筆圈出一個又一個數據,再好看也讓人提心吊膽,像是隨時都會化為利爪,一把將他的心給揪出來。
“就這?”方靖遠厭棄地把賬冊仍在桌麵上,“張博士還有什麽話說?”
給你一個解釋的機會,過期不候。
張博士抖著手,拿起賬冊,看到他畫出的紅圈和在賬冊最後勾出的數字,甚至在總賬旁隨手寫出個數字,他就算沒真的仔細算過,也知道那個數字跟近十年來武學虛報的數目相差無幾。
他先前聽說方靖遠被調來武學兼職時,還嗤之以鼻,認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白臉跑來武學任教諭,兼職是滑天下之大稽,就算人來了,怕是也待不了幾日就會被那些學生氣得灰溜溜離開。
可他沒想到,方靖遠來的第一天,竟然連學生的麵都不見,就翻了翻賬冊和花名冊,就要向他問罪。
“方大人有所不知,老夫雖為武學博士,但隻負責教授各家兵書兵法,這武學開支之事,一向由宗室負責,賬房中人亦是由恩平郡王親點,老夫對算法記賬一竅不通,就算其中有什麽問題,老夫既看不懂,亦做不得主。”
“故而……無話可說。”
方靖遠靜靜地看著他的雙眼,過了好一會兒,忽地一笑,“恩平郡王是吧?那正好,我還有好幾件事,正好找他一並請教。至於張博士你……既是對我無話可說,那邊請自己向官家解釋吧,看看官家肯不肯信你。”
“你——”張博士沒想到自己抬出恩平郡王,依然討不了好,眼前這個麵如冠玉眉目如畫看似毫無威脅力的俊美男子,不光有一副鐵石心腸,還有一雙無情辣手。哪怕兩人名義上的官職品級差不多,可他在這個比他年紀一般都不到的人麵前,竟然心生畏懼,無從辯駁。
不願解釋的人,方靖遠也懶得再追問下去,先前讓嶽璃去通知了慕崢,這師門關係不用白不用,趙昚既然把這爛攤子扔給他收拾,就得有替他處置和背鍋的心理準備。
他是快刀斬亂麻了,剩下的查證定罪之事,就統統交給大理寺去處置,與他無關。
畢竟,他隻是個兼職老師。
送走張博士,方靖遠就用兩根手指捏起花名冊丟給霍千鈞,“都是你的同學,六齋一百二十人滿額,你先去叫人在校場集合,一個時辰後,但凡不到的,花名冊上直接除名便是。”
“官家出錢養士,要的是忠心為國,能上陣殺敵的武將,可不是吃空餉玩球玩賭博的廢物!”
霍千鈞遲疑了一下,忍不住替昔日的同學說句好話,“其實蹴鞠以前也是背嵬軍的訓練項目,並非全無用處……”
“你也沒少踢是吧?”方靖遠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說道:“我並不反對蹴鞠,但背嵬軍當初除了蹴鞠之外,其他訓練的內容,他們可曾做了?身為武學生,最基本的武課都荒廢了,光會踢球有個球用?”
他早就聽聞,蹴鞠是大宋的“國球”,上至皇帝王公大臣,下至民間販夫走卒,幾乎人人都能踢兩腳。
而這時候踢的好的球員,在大宋的知名度絲毫不遜於後世的明星球員,甚至還有因為球踢得好而官至太尉的高俅,想要憑他一句話就斷了學生們踢球之路是不可能的。若是因此惹起眾怒,再加上恩平郡王之事,隻怕他想動武學就難了。
不廢球場,但這球怎麽踢,踢成什麽樣,他卻能另想個辦法來解決。
“阿璃,咱們跟著九郎去蹴鞠場看看。”
起初,霍千鈞還嫌棄方靖遠塞給他一個拖後腿的嶽璃互保參考,等看到她拿起擂鼓甕金錘跟玩具似的一錘子就毀了他家的藏兵庫,再看到她一把抓著邵青鬆就在地上砸出個人形坑……他就覺得自己的脊背挺直很辛苦,每次看到小嶽同學“瘦瘦小小”的身子,都想不通她如何練出這般神力。
幸好,這是隊友,不是對手。
這麽一想,他就心情燦爛起來,甚至有些幸災樂禍地想要看昔日的老同學馬上要麵臨的霹靂雙錘。
方靖遠嫌棄擂鼓甕金錘的名字不夠好聽,配不上嶽璃,非要給它改了個名字不說,還讓人用上等的皮料給嶽璃定做了一件皮甲,背後有縛帶,腰間有革囊,雙錘就別在她腰後,靠著腰背之力方便攜帶,反手就能抽出來輪人,一般人看著他背負雙錘,等閑也不敢上來招惹。
嗯,先前邵家兄弟也沒招惹嶽璃,而是去“調戲”了方靖遠……比招惹嶽璃本人還要可怕!
“阿璃,你可會蹴鞠?”方靖遠邊走邊說道:“其實他們現在玩的蹴鞠都是小把戲,個人球技再高,若不懂配合,這競技比賽的感覺就差上幾分。既好似戰陣之上,縱使一人有萬夫不當之勇,可在千軍萬馬之中,能戰得幾何?”
“我想,當年嶽元帥以蹴鞠之法教導背嵬軍訓練的,並不是個人球技如何精彩好看,而是這一隊人馬如何組隊配合,進退自如,以此推及軍陣,用於陣前,才能以步兵對抗金兵鐵蹄……”
“正是如此……”嶽璃聽他侃侃而談,不由心生感喟,哪怕這位小方探花不過二十出頭年紀,根本不可能見過嶽元帥和其他嶽家人,可他所思所想,,跟阿爹告訴過她的話幾乎猜得竟八九不離十。
“說的沒錯!”旁邊突兀地冒出個虯髯大漢來,光著膀子,露出一身油亮結實的肌肉,隻穿了條肥大的褲子,踩著雙黑色的雲紋步履,頭發亂糟糟地束了個發髻,額上還有豆大的汗珠滑落,他也渾然不顧,隻是兩眼精亮地看著方靖遠,粗聲粗氣地問道:“你這白麵書生看著弱不禁風,說話倒有幾分理,可願跟俺老牛踢一場球?”
“不想。”方靖遠後退了一步,他雖然沒有潔癖,但來人舉手投足之間汗如雨下,身上還帶著碎草葉和黃泥塵土,顯然是剛從球場那邊摸爬滾打出來的,他便是再不拘禮也不想被甩一臉臭汗。
“當今皇上勵精圖治,如今要開武舉恩科,廣招天下賢才,以求北伐,解萬民於倒懸之中,閣下有一身本事,何不投軍報國,終日消磨在這蹴鞠場上,難道不覺遺憾?”
老牛曬然一笑,黑黝黝的麵堂上譏諷之色毫不掩飾,“朝中那些相公將我等軍漢視若芻狗,用則呼來喝去,當老牛不知鳥盡弓藏之事麽?嶽元帥都被他們冤殺了,我等還報什麽國?!不如踢球,死活圖個痛快……”
“若是嶽元帥有靈,見背嵬軍後人淪落至此,不知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