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番外篇 養兒不易(1)
字數:6610 加入書籤
“嗚哇!嗚哇!——”
嬰兒的啼哭聲從房間裏傳出來, 趙魚娘終於鬆開了抓著趙不彌的手,長長地出了口氣,“還好還好,終於生了。”
趙不彌挽起袖子來, 給她看看自己已經被抓的一圈青紫的手臂, 一言不發。
“呃……”趙魚娘這才發現自己下手過重 , 有些慚愧地說道:“我那不是緊張師娘嗎?掐疼了你怎麽也不說一聲,我沒注意難道你自己也沒感覺嗎?”
趙不彌無奈地說道:“看你那麽緊張,我能說什麽?師父在裏麵陪著師娘,這裏除了我,還有誰能讓你掐?”
“還有我!”霍熔舉起手來, 他今年雖然隻有十歲,可是身高已經快趕上十八歲的趙魚娘了, 伸出結實的小手臂,亮給兩個兄姐看,“阿娘說我皮厚肉糙, 掐都掐不動的呢!”
趙魚娘忍俊不住, 輕拍了他的手臂一把, 笑道:“是啊, 霍師弟年紀雖小,這功夫練得可比師兄強多了呢!”
趙不彌輕咳了一聲,說道:“你不是早就等看師娘生的寶寶了嗎?還不去?”
趙魚娘歎口氣, 說道:“繡姨在裏麵呢,嫌我給她添亂, 不讓我進去呢!”
趙不彌嗬嗬了一笑,說道:“當初繡姨讓你跟她學醫,誰讓你不肯呢?你若是學了醫術, 這不能就幫上忙了?”
趙魚娘一瞪眼,冷哼道:“我就算沒學醫術,也比你們兩個能幫忙。你們會帶孩子嗎?你們會喂孩子嗎?不會吧?這些我都會!”
趙不彌意外地看著她,一臉震驚之色地問道:“你……怎麽會這些?你不是前幾年都跟著師娘在邊關打仗嗎?”他狐疑地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我記得你說不想嫁人的,父王原本想給你相看夫婿,我都替你攔下的,你何時……學會給人帶孩子了?”
被他那懷疑的眼神看得趙魚娘麵上一紅,氣惱地說道:“誰說我給別人帶孩子了?我……那不是在邊關有孤兒院,師娘平時都讓我負責照顧那些孩子,從幾個月到幾歲大的,我都帶過呢!”
“哦——原來你去邊關,不是打仗,是去看小孩了啊!”
趙不彌恍然大悟地點點頭,“我說前兩年怎麽沒看到戰報上有你的軍功,還以為是師娘不讓你出去呢!”
趙魚娘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正想說話,就聽裏麵屋傳來繡帛兒的叫聲。
“魚娘,你先進來!”
“哎!我來啦!”
趙魚娘立刻轉怒為喜,得意地衝趙不彌挑挑眉,哼了一聲,幾乎是連蹦帶跳地衝進裏麵小院的房門。
這是方靖遠為了嶽璃備產特地重新裝修的一個小院,專門做產房和月子房,設計得屋內通風清涼,窗下種了一排薄荷和驅蚊草,院裏搭有葡萄架,還有一株梧桐樹,寓意為“梧桐引鳳”。
最特別的,莫過於在屋頂設置的雨棚,那是用水車將屋後池塘的水帶起,引至屋頂,而在屋頂則在防水層之上,做了一層的水塔,上麵既可以儲存日間曬熱的水,還源源不斷地將引上來的水順著屋頂的坡度傾瀉而下,然後在屋簷下搭出的遊廊外形成一層雨幕,如此既能夠保證房間的清涼,免得夏日裏麵的產婦和嬰兒都經不住冰鑒的寒氣。
這種天然的避暑房還是方靖遠從將作監的雜書裏翻到的,最近這兩年,他帶著學生們將許多散落民間的各種書籍都收集到燕京,收入新建的燕京圖書館中。結果就從這些雜書裏,發現了不少民間匠人精巧的工藝,哪怕放在後世,也是十分實用的技術。
隻可惜在那個時空裏,原本燦爛而興盛的科技和工藝技術,在經曆了北宋和南宋相繼滅亡後,有不少技術都隨著匠人的逝去而失傳,就算留下的記載,也含糊不清,難以複原,慢慢在經曆了幾番戰亂後,使得本處於世界科技之巔的中國從領先變成了落後,從文明的起源地,變成了帝國的殖民地。
方靖遠十分珍惜自己的這番機遇,能夠在這個時代,扭轉了大宋衰敗的趨勢,既有趙昚的支持,也有各位大佬的幫助,但更多的,是他看到深藏在大宋百姓心底的那股火氣。
那是陳開山在地下水道中苦守開封二十多年的堅持,那是海清寺守護傷兵寧死不屈的僧眾和百姓的信念,那是嶽家軍一代一代用血淚傳下來的忠義……
正是因為無數有名或無名的大宋百姓,默默地守護著這個國家,他才能夠在他們的幫助下,實現自己的理想。
所以他並沒有打算在這個時代成為首富或者首輔,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也並不在意這些身外之物,就連出任太傅一職,也是被趙昚硬趕鴨子上架,不得不擔起這個名義上的太子老師。
實際上,借著為太子開闊眼界和修訂藏書的機會,在燕京修建的這座圖書館,已經遠遠超過了趙昚的想象。
這十年裏,嶽璃一直在邊關作戰,回京的時日屈指可數,而方靖遠留在京城,教書育人,考試選人,一直都未能有孩子。
其間也有許多人給他送嬌妾美婢,都被他婉言拒絕,卻不過的,就索性跟著教她們讀書識字,讓她們跟著盧氏和杜十娘、繡帛兒,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手藝後,再送她們一筆贖身銀子,讓她們自立門戶,自行嫁娶。
如此清清白白的舉動,結果還被人傳言說他是徒有其表的探花郎,空有一副好皮囊,實際上卻是個銀樣鑞槍頭。
趙昚為此還取笑過他,給他和嶽璃都賞賜了不少的“補藥”,還讓太醫在嶽璃回京述職時特地給她檢查了身體,為她配置了養身的藥丸,對他們的家事儼然比他們自己還上心的模樣。
誰知方靖遠壓根不急,對他而言,子女之事,順其自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反倒是嶽璃在沙場征戰多年,身上落下不少傷病,一直讓他放心不下。
好容易這幾年考出來的武狀元,輪番去邊疆曆練,倒是出了幾個人才,慢慢能擔起事來,才讓嶽璃能夠多幾天假期。
其實最近這兩三年,邊關幾乎已無戰事,幾處邊城都成為塞上江南一般的城市,都是因為絲路貿易的興起。
這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是張騫開辟出的一條由長安到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在唐代到達鼎盛時期,使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和物種移植達到巔峰,而自按市值羅後因戰火連年,步入低穀,到北宋時期,因為北方西夏、遼、金等國亦是常年征戰,這條商路幾乎荒廢,而由南方海商經營的海商絲路開始崛起。
嶽璃將金兵逐出關外後,就開始推行方靖遠的招商通商政策,在邊關開辦了不少的毛紡廠和肉食和乳製品加工廠,專門收購北方遊牧民族的產出,同時也大量傾銷大宋產出的茶鹽和布匹。
自從方靖遠讓雲台書院工學院的學生們改進了製鹽技術,又用水利紡車取代了原來的手工紡車,加上幾個工坊的織布女工改進的織機,從盧記到辛記的布坊都擴張成為工廠,工業化的生產進程甚至超過了方靖遠的預算,光是這兩家一年產出的棉布,就超過了原來江南排行前十的布行一年的總產量,將原本很多農戶擔心豐收會跌價的棉花盡數消耗完畢。
工業化帶來的產量增加,已經遠遠超過了本地能夠消耗的數量,普通的棉布正好可以銷往塞北,而高等級的絲綢則沿著昔日的絲綢之路,遠銷歐亞,帶回了大量的財富,使得這條陸上黃金之道又恢複了昔日的繁盛。
牧民們能夠吃飽穿暖,甚至有不少人都去宋人開辦的工廠工作,被利益捆綁在一起之後,漸漸習慣了這種安定平穩的生活,就很難再追隨那些部落頭領去征戰沙場。
方靖遠前幾年還特地去了一趟漠北,在一輛運羊毛的車裏,帶回了當時被遺棄追殺的鐵木真,收了他做徒弟,帶他回中原讀書,如今那孩子已經是燕京書院的一名貢舉生,正在興致勃勃地準備參加下一屆科舉。
邊關無戰事,嶽璃也終於可以解甲歸鄉,回到京城的那一年,兩人都已年過三十,雖沒有親生兒女,可門下的弟子和從孤兒院收養的孩子,已經超過了三位數,倒是從來沒有孤單冷清的時候。
太醫曾跟方靖遠說過,嶽璃因為年幼時曾經受過的濕寒之毒太重,後來在征戰中又傷了身體,極難有孕,本是勸他納妾生子,卻不料方靖遠不但讓他代為保密,還讓他對外宣稱是自己不行,太醫驚得目瞪口呆之後,最終也不得不答應了他這個荒謬的要求。
在這個時代許多人都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方靖遠卻覺得自己養過的孩子從幾個月到十幾歲的都有,現在就連霍千鈞和完顏小小都把自己的兒子千裏迢迢送到他這裏來,已經讓他每日三十省都不夠了,有沒有自己的孩子,其實並不重要。
隻是將這個責任攬到自己頭上,總好過嶽璃被人說嘴,或是那些關心他的人沒完沒了地給他送人,這話一說出去,那些損友們都安靜了。生怕再送人來,觸及他的傷痛之處,反而好心辦了壞事。
如此小心翼翼地維持著他的男人自尊,就連嶽璃都絕口不提的情況下,忽然一天嶽璃聞到魚腥味就開始嘔吐,才發現自己懷孕近三月,兩人都嚇了一跳不說,方靖遠這才解釋了自己先前說謊的原因,安撫了嶽璃一番後,算出產期竟然在一年最熱的七月,就開始興致勃勃地搭建這處水閣做產房。
既要保證房間的透氣清涼,還不能過於潮濕,方靖遠為此煞費苦心,最後的成品倒是十分出彩,還沒等嶽璃發動住進來,圖紙和工匠就都被趙昚讓人打包“請”進了紫禁城裏,要在皇宮裏也修建幾處避暑宮殿,免得太子來看過之後就眼饞的跟他說了不下十次。
趙魚娘進了內室,正好看到繡帛兒抱著一個包裹著棉被裏的嬰兒從屏風後走出來,便探頭朝裏麵看了一眼,問道:“繡姨,師父還在裏麵照顧師娘嗎?”
繡帛兒點點頭,說道:“是的,你師娘有他照顧著,你師妹就的我們來照顧了。你不是想看嗎?走,跟我一起去先給她洗個澡。”
“好啊!”趙魚娘歡喜不禁,跟著繡帛兒一起去隔壁的淨室裏給小嬰兒清洗,看到不足二尺長渾身發紅皮膚還有些皺巴巴的小家夥,忍不住稱奇:“想不到師父那般神仙似的人物,生下來的孩兒卻這般……”
“這話可別被你師父聽到,非把你逐出師門不可。”繡帛兒嗤笑一聲,打斷了她的話,“剛生下來的孩子都是這樣,過幾天長開了就好。喏,她抓著你的手呢,別用力,讓她捏著就好。”
“好吧!”趙魚娘被小家夥抓著手指,隻覺得那柔嫩而纖細的小手簡直脆弱得稍微一動就會折了,她也不敢亂動,隻能小心翼翼地任由她抓得緊緊的,看到她咧著嘴彎起唇角,眼睛都沒睜開就露出牙床大笑的樣子,愈發驚奇,“她在笑呢!是不是抓著我的手很開心啊?”
繡帛兒無語地看了她一眼,搖搖頭,說道:“她現在哪裏知道開不開心,隻是我給她洗澡,有東西抓著,或許感覺會好點。你扶著她的脖子,我馬上洗好把她包起來。”
“啊,她好軟啊!”趙魚娘在她的指揮下扶著小嬰兒的後勃頸和腦袋,看到繡帛兒一手托著她的屁股一手飛快地用布巾給她擦洗幹淨後,跟著將她拎起來放到旁邊的床上,那裏已經鋪好了一張幹燥的布巾,利落地將小家夥放上去,將布巾一折一卷一包,就打了個蠟燭包將她嚴嚴實實地包裹在裏麵。
“好了,你抱著她去給你師父和師娘看看,我收拾這裏。”繡帛兒鬆了口氣,將小嬰兒包交給了趙魚娘。
趙魚娘以前也在邊關的孤兒院裏照顧過不少孩子,的確有幾個月的嬰兒,可這剛出生的嬰兒,她還是第一次抱,不禁有些害怕,小心翼翼地按照繡帛兒的吩咐抱好之後,帶去給師父和師娘看。
結果一轉過屏風,趙魚娘就看到方靖遠正坐在床前的小凳上,用塊布巾在給嶽璃擦頭發,先前生產時用力和痛楚,讓她的汗水都沁透了頭發,這時候又沒法立刻洗頭,隻能用幹布巾子一點點給她擦淨。
“師父,師娘,繡姨讓我把小師妹抱給你們看。”
“給我吧!”方靖遠搶著接了過去,先看了一眼,然後放在了嶽璃身邊,“你看,咱們這閨女長得挺大氣,嘴巴像你,鼻子像我,長大以後肯定是個美人。”
嶽璃失笑道:“你這是誇她呢還是在自誇呢?”
方靖遠:“都行啊,反正誇她也是誇我,要沒我哪來的她呢!”
趙魚娘捂著嘴在一旁偷笑,感覺師父在外人麵前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總是被人當成是魔鬼考官,可在家裏時,他的玩心和童心,甚至比他們這些做徒弟的都要大。當初霍熔弟弟來的時候,他就做了一堆的玩具出來,還在院裏搭了個遊樂園,說是怕他想家哭鼻子,可帶著他玩起來的時候,師父簡直比霍熔弟弟還要貪玩。
現在又有了個最小的小師妹,真不知師父會玩出什麽新花樣來。
趙魚娘表示十分期待。
“阿璃,你說,咱們家的小娘子,該起個什麽名字好呢?” ,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