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生薑拾珍
字數:1652 加入書籤
1.龔士澄經驗
行水氣以消子腫。生薑辛溫,“宣肺而解鬱調中,暢胃而開痰下食。”薑皮辛涼,利水消腫,退脹除滿。生薑為止嘔聖藥,薑皮為脹家必用。龔氏重視仲景生薑瀉心湯主以生薑發散水氣,真武湯用生薑散四肢之水氣,使少陰樞機有主,開闔得宜,小便自利,亦注意到《千金要方鯉魚湯,內有生薑參與治療“胎間有水氣”。因而以生薑帶皮)5~8克,蜜炙白術、茯苓皮、冬瓜皮、大腹皮、白芍、當歸各9克,陳皮7克,黃芪20克為方,治脾氣虛子腫。兼腎虛者加肉蓯蓉、桑寄生各10克;有胎熱者加黃芩6克,生薑、黃芩相惡相成,寒溫相得;腹脹較甚者,減白術,加薑皮3~5克。用皆有效。
生薑對藥。生薑伍半夏,和胃止嘔吐;生薑伍白芍,溫經療腹痛;生薑伍竺黃,滌痰開心竅;生薑伍大棗,益脾和營衛;生薑伍飴糖,散寒治咳嗽;生薑伍黃酒,治轉筋腹痛;生薑伍茵陳,利膽善退黃;生薑伍茶葉,和陰陽止痢;生薑伍萊菔,開胃消食滯;生薑伍蔥白,解表散寒涼。
指月按:生薑不僅是做菜的調和之品,更是湯藥裏的調和之藥。生薑和半夏搭檔能夠打開陽明胃經下行的通道。生薑配合大棗,可以調和脾胃、氣血、陰陽,生薑配蔥白可以解表散寒。這些靈活的搭檔,在臨證之中都可以獨當一麵。小小藥對,功效卻不小。輕症用藥對,重症入複方。
2.陳瑞春經驗桂枝湯中不可缺生薑
桂枝湯中五味藥,即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五味藥中有兩味是血分藥,即桂枝與白芍。因而,要說桂枝湯的功用是調和營衛,真正起到調和營衛作用的是生薑、大棗。所以說,用桂枝湯調和營衛,薑、棗是缺一不可。
陳老曾經治療一老教授,因終日畏寒,經常感冒,在某年夏天來診,自稱背部怕冷,既不能洗冷水,也不能睡涼席。據其脈症,擬用桂枝湯原方合玉屏風散,服5劑後身腹如熱浴,和煦自如,囑其再服上方。適逢生薑用完.遂煎無生薑的桂枝湯服。未料,吃了沒有生薑的桂枝湯後,全身瘙癢難忍,且不得汗出,皮下鬱鬱不暢。十分不舒適。第二天又來谘詢,問是否有何變故?診脈察舌,仔細詢其各部體征,均如常人。告之病情穩定,無礙,不必易方,可覓生薑再服。諸藥備齊,服後身癢止,仍如前述,身暖如熱浴,溫煦自如。病者驚歎不已。生薑是一味家常藥,居然如此重要,可見中醫的奧秘。
指月按:不要以為平常之物就忽略之,就像桌子有四個桌腳,如果有一個桌腳不平了,隻需要用個小木塊,墊上就平穩。這竹頭木屑雖然貌不驚人,但往往是其他東西替代不了的。就像桂枝湯五味藥就分別代表五個角,缺了一個角,就像桌子不平一樣,加進這個角,就像把髒腑不平之處墊上,隨後即舒。
3.何任經驗薑棗並用
何老用生薑常薑棗並用。《傷寒論用薑方近40餘首,其中薑棗並用者約30餘方。《金匱要略用薑方,除見《傷寒論者外,猶有30餘方,而薑棗並用近20方。可見其協同應用之多。何故?以邪中於表必表氣虛,但知去邪,不知崇正,則往往邪去正傷。薑棗協同,據“隨剿即撫”之原則是也。以棗而論,守中有走;以薑而論,生者雖散,幹則能守。兩者同用於內傷雜病,亦相輔相成。故習用仲景之法,亦是探索中之收獲。
指月按:薑棗茶既調和營衛,也能調和氣血,更能調和陰陽。生薑走散,祛邪於外,就像將軍,大棗補養健脾,乃脾之果,就像倉廩之官糧草),所以生薑得大棗,驅邪有動力,大棗得生薑,補中不礙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