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31883   加入書籤

A+A-


    “不要!”謝紈衝過來, 想奪回盛殊手裏緊捏著的那一遝書信。
    見他這樣, 盛殊頓時更惱怒了, 手指關節又緊了緊,所以謝紈不但沒能搶下他手中的那一遝書信,反而將其撕下來一小塊。
    “謝裴文已經死了,朕也沒有授意任何人騙你,欺騙你的是你身上的邪蠱,你仔細想想, 你怎麽會愛上那樣一個人呢?”盛殊怒聲道。
    與此同時,青鈺已經將燒好的炭盆提來了,並眼疾手快地打開了蓋子,盛殊讓青鈺將謝紈攔下,然後親手將那些書信全丟進了炭盆。
    眼見著那些帶墨的紙頁在火光中化為灰燼,和那時的謝裴文一樣。
    而聽見謝紈撕心裂肺的那句“不要”, 盛殊心裏竟然生出了一點微妙的、他自己也不願承認的快意。
    原來……自己對這樣的謝紈,竟隱隱是有恨的。
    “今後再讓朕看見你給謝裴文寫這些東西, 朕不舍得動你, 就命人去查他母族一脈, 讓與他謝裴文有關的人都從這世上消失。”盛殊微微垂眼, 掩去眼角的一抹微紅。
    像是命令,又像是歎息:“你不要再想他了,哪怕還是討厭朕,哪怕……”
    “和以前一樣,好不好?”
    盛殊對謝紈發完火, 又覺得很後悔,他意識自己錯了,也明白自己的憤怒其實來源於自己的無能為力。可是他卻仍不敢伸出手,將那個失魂落魄的謝紈擁進懷裏。
    他心力交瘁,比中了邪蠱的謝紈還要更落魄一點。
    此後,盛殊不止一次地在朝堂上拐彎抹角地提出想到自己想要“退位讓賢”的心思,一開始朝臣們還紛紛拱手勸阻,一口一個“不可”,盛殊也不反駁,麵無表情地將這茬揭過。
    朝臣一開始還以為皇帝將他們一連串的“不可”聽進心裏去了,結果後來發現盛殊不僅沒聽進他們的勸諫,下次提的反而更直白了。
    朝中的聰明人看出盛殊這是心意已決,於是也漸漸不再勸了。
    但作為被迫要接受盛殊“退位讓賢”的盛毅來說,這事就很讓他頭疼了,偏偏他二哥這個人就算不當皇帝,對他而言也很有威懾力,更別提他現在是以大盛天子連同他兄長的身份,“和顏悅色”地逼迫他坐上龍椅。
    盛毅原本硬著頭皮想拒絕,但看見盛殊那副由內而外發散的失魂與疲態,終於是沒敢拒絕出口:“那我先說好阿,這皇位我就是先給你暫代,來日你帶無憂玩夠了回來,我就將這皇位退還給你。還有,哪怕你不在京都,也是大盛的親王,在大事上你還得做決定,現在的大盛是你一手扶起來的,大盛沒你不行。”
    兩月後盛殊退位,親自為盛毅加冠封冕,等新皇登基儀式結束,新帝舉朝拜送盛殊回親王府。
    盛殊努力了好一陣子,才終於能牽住謝紈的一根小指,而不讓他反感,自從他登基後,日子便沒有多安寧過,如今他終於卸下了身上的一半重擔,整個人呼吸都覺得順暢起來了。
    他對著並不看他的謝紈自言自語道:“他們還是拿我當皇帝。”
    “我也還是放心不下……再等我半年,等盛毅把這把椅子坐穩了,我就帶你走,好不好?”
    正當盛殊以為謝紈不會接話,打算繼續往下說的時候,謝紈居然破天荒地開口了,他問:“去哪?”
    “無憂想去哪?”盛殊有些意外地笑了笑,“隻要你說,我都允你。”
    謝紈又沉默了。
    他沉默地望向窗外,望向那片生得嬌翠欲滴的青竹,破天荒地品味到了一點若有似無的孤獨,他一直被困於屋內,隻能透過窗去看外頭的草木枯榮。
    沒有誰要
    把他困住,困住他的是他自己。
    約莫著過了有半柱香的時間,謝紈才又悠悠開口道:“我想去苗疆,他說北疆天狼駐地不是他的故鄉,苗疆才是,我想去看看……那個他萬分憧憬著,卻至死也沒去過的地方。”
    謝紈猜盛殊可能會發怒,也猜他可能會一口拒絕,卻沒想到盛殊隻是猶豫了片刻,然後回答道:“可以。”
    也就在盛殊退位後的小半年後,苗疆那邊的石行之突然有了消息,說是他終於求尋到了苗疆一位避世隱居的神醫,又言天下能解邪蠱者,唯此人也。
    不過此人立誓此生不會邁出苗疆半步,石大夫苦口婆心勸了半天也勸不服,隻能央請親王殿下親自帶人來一趟了。
    這消息是由盛殊先前派去的暗衛傳回來的,經謝裴文那一役,盛殊對自己人都忍不住存疑,於是又派了一小隊人馬前去確認,確認無誤後,才終於帶著謝紈啟程。
    一路上車馬搖晃,謝紈常常透車窗去看一路的景色,時至今日,他已經不再想尋死了。
    他說想來苗疆,其實還是想來求個答案。
    盛殊等人幫他憶起的過去,讓他覺得既熟悉,又恐懼,但若自己沉下心來去回憶,搜腸刮肚卻還是一片空白,那些關於年少時和盛殊在一起的往事都模糊掉了,隻剩後來盛殊對他的惡言相加還依然清晰可聞。
    他一麵覺得,不該是這樣的,可他錯亂的記憶又告訴他,就是這樣的。
    等到了目的地,就見護衛們攙著石大夫從路邊一屋子裏出來了。
    盛殊客氣地問:“石大夫這是怎麽了?”
    “老夫前幾日上山欲尋一味藥材,沒仔細踩到了一枚捕獸夾,好在有殿下派來的暗衛跟著,隻受了些輕傷,再過幾日便能好了,不礙事。”
    “嗯。”盛殊原也隻是客氣,對他受傷的緣由並不感興趣,隨即就不再寒暄,轉而問,“石大夫所說的那位神醫呢?”
    “他不肯出山,隻怕還要殿下親自帶人去他的住所。”石大夫道,“今日天色已晚,殿下和謝公子又是一路奔波勞碌,不如先請歇息,明日一早再進山。”
    盛殊見暮色將至,謝紈也有些乏了,於是便點了點頭:“那就明日再說。”
    次日清晨,盛殊早早地就帶著謝紈進山,打算去問訪那位所謂的神醫。
    不過這位神醫住得太偏,山上唯有一條人工開辟出來的小徑,但要麽被雜草覆蓋,要麽就被斷裂倒塌下來的樹幹劃斷了去路。
    這讓盛殊不禁懷疑,這位神醫不是不想出山,而是年事已高,就這破路,他根本下不來。
    “殿下莫要著急,還得往前再走一段路。”石大夫由暗衛們輪換著背著,在前頭引路。
    “無憂累了嗎?”盛殊順手試探著拍了拍他的後背,見他沒多大抗拒,這才敢將手貼著他的背,又輕柔地撫了撫,“若是累了,可以停下來休息一會。”
    因為長時間沒出門,謝紈的體力大打折扣,在此處已經開始喘氣,有些力不從心了。
    他問:“為什麽要來這?”
    盛殊思忖片刻,沒說是治病,隻道:“來幫你想起一些事的,你不是總疑惑,我們說的和你記憶中的為什麽不一樣嗎?答案可能就在這裏。”
    謝紈沉默了半晌,然後道:“既然如此,便繼續走吧。”
    “無憂若是累了,我背你也可以。”盛殊心情莫名挺好,居然生出了幾分想要調侃謝紈的興致,“你肯嗎?”
    還不等謝紈給出答複,盛殊就自作主張地湊過去,眼疾手快地反撈起他兩隻手臂,接著蠻力將他往背上一帶。
    謝紈半懵之
    間,心頭突然湧起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心跳好像……徒然快了一些。
    “還想吐嗎?”盛殊試探著問。
    謝紈發現,那種排斥感被方才的情緒一激,竟然淡了又淡。
    雖然謝紈沒回答,但盛殊也感覺不到他有明顯的抵觸,於是便憋著心中的喜悅,若無其事地背著他繼續往山上走。
    他一邊走一邊沒話找話道:“盛毅那小子倒是癡情,遲遲也不肯娶妻,直到你阿姐與江溫書定了親,他才終於肯死心。不過我給他選的那位皇後也算是才貌出眾,伶牙俐齒,有些小聰明,沒有嬌慣出來的菟絲脾性,我覺得他應該會喜歡的。”
    “我阿姐……”謝紈悶聲問,“什麽時候成親?”
    “放心,她和江溫書的婚期在明年初秋,趕得及。”
    兩人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很快,領在前邊的石行之開口道:“就是這兒了。”
    緊接著,他又朝著前頭破草屋喊了一句苗語,聲調有些奇怪,但聽得出來是在喊某個人的名字。
    不消盛殊說,那些護衛已經自覺地按住了劍柄,待那位神醫緩緩出門來,眾人才看清了他的模樣。
    石行之從護衛後背上爬了下來,然後恭恭敬敬地對著這人說了幾句話,應該是在介紹他們。而後他又轉身對盛殊說:“殿下,眼前這位便是老夫所說的那位神醫了。”
    此人一臉稚氣,個子不高,看上去活脫脫就隻有個十字打頭的模樣。如若不是石行之一臉鄭重,盛殊恐怕會覺得他是在開玩笑。
    猜到盛殊可能是有些疑惑,石行之隨即又補充道:“他是我苗寨的大巫,是從苗寨聖人的陵園中爬出來的,無父無母,這裏的人剛發現他的時候,他還是個耄耋老人,後來他卻越生越年輕,如今看著雖像小孩,卻已經活過七十餘載了。”
    石大夫頓了頓,又道:“他說,隻請中蠱之人進去,其他人等還請在屋外等候。”
    盛殊皺了皺眉,斷然道:“不行……”
    石大夫深知盛殊不是個好勸的人,於是又轉向那人商討了一會兒,誰料這位神醫也是位老頑固,堅持不肯讓步。
    這就讓石大夫十分難做,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他複又轉向盛殊:“殿下,咱們畢竟是有求於人,又在人家的地盤上……況且此人又是苗寨中最有名望的巫,在下可向殿下擔保他的人品。”
    盛殊卻仍然在猶豫,兩邊頓時又僵持住了。
    雁風見狀連忙上前,頷首提議道:“殿下,既然來都來了,不如各退一步,想個折中的法子——不如,殿下同我們在屋外候著,但門要敞著,以免謝公子出了什麽差錯。”
    盛殊將謝紈放下了,又習慣性地捏了捏鼻梁:“這個倒是有點可行性。”
    石大夫忙將雁風此話轉述給了那位神醫,那神醫骨氣是有的,但隱居這麽久,還是頭一次見到這般來勢洶洶的一群人,倒不是怯,隻是畢竟上了年紀了,不想惹麻煩。
    於是他點了點頭,妥協了。
    盛殊親眼見著那位巫領著謝紈進去,還是不放心,低聲沉氣道:“若是他有半點不懷好意,本王必命人平了這座山。”
    “殿下……”石大夫低眉順眼地頂嘴道,“能尋到這位神醫,已是大幸,這世間若有他去不了的蠱,那其他人必也是束手無策的,殿下這般惡聲惡氣,不怕有損福報嗎?”
    “福報?”盛殊冷笑了一聲,“你當本王信神信佛麽?若這世上真有神明,何至於讓無憂那樣的人受這種委屈?”
    “本王看諸神的眼睛是都瞎了,不堪用。”
    石大夫沒想到能從他嘴裏聽到這麽驚世駭俗
    的話,當即愣住了,回過神後也沒敢繼續開口了。
    半柱香剛過去,便見那神醫又領著謝紈出來了,他對著石大夫說了幾句話,然後便又回到後院去曬草藥了。
    “他怎麽說?”
    “他說此蠱雖邪,卻並非毒咒,下蠱的人原也沒下死手。此蠱能困的住人一時,卻困不住一世。”石大夫道,“而謝公子體內那蠱已有萎縮跡象,強行取出恐怕有傷他身,不如順其自然,長則十載,短則一年半載,便能恢複。”
    “不過他說,若想立即取出,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他要費上幾日做準備。”
    盛殊沉沉地看了謝紈一眼:“無礙,我等得起。”
    ————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
    盛殊終竟沒食言,帶著謝紈遊山玩水、逍遙快活了快兩年。
    謝紈心裏依然還有謝裴文的影子,也還是不能憶起兩人少年時光風霽月的過往。
    但盛殊發現,自己已經不在乎了。
    他覺得謝紈能平安地站在自己麵前,還能留在自己身邊,就已經很好了。
    太好了。
    再貪心是要下地獄的。
    這之後有一日,兩人遊經漠北,在一處最靠近那沙地的地方住下了。
    黃昏時二人在客棧中,謝紈扶著樓上木欄,望向遠處一望無垠的沙地,那像是一張綿延不盡的、神的巨毯。
    盛殊給謝紈去倒了一杯熱茶,然後遞給了他:“外頭涼,喝口茶暖暖身子。”
    謝紈捧著茶,看著遠處低矮山丘的輪廓,和一點點亮起來的星子。
    腦子裏突然蹦出了似曾相識的話,他心裏想著,嘴也微張,他喃喃道:“三千世界……雲霧波濤。”
    他好像想起了什麽,回頭去看那一臉又驚又喜的盛殊,盛殊欣喜而苦澀地笑了笑,接道:“不過在一點星芒之間。”
    “無憂,你是我的……奇跡。”
    這一瞬間,盛殊覺得,過去的苦與痛,兩輩子的血與淚,還有這悲甚於喜的一生,好像都值得了。
    還不等謝紈給出答複,盛殊就自作主張地湊過去,眼疾手快地反撈起他兩隻手臂,接著蠻力將他往背上一帶。
    謝紈半懵之
    間,心頭突然湧起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心跳好像……徒然快了一些。
    “還想吐嗎?”盛殊試探著問。
    謝紈發現,那種排斥感被方才的情緒一激,竟然淡了又淡。
    雖然謝紈沒回答,但盛殊也感覺不到他有明顯的抵觸,於是便憋著心中的喜悅,若無其事地背著他繼續往山上走。
    他一邊走一邊沒話找話道:“盛毅那小子倒是癡情,遲遲也不肯娶妻,直到你阿姐與江溫書定了親,他才終於肯死心。不過我給他選的那位皇後也算是才貌出眾,伶牙俐齒,有些小聰明,沒有嬌慣出來的菟絲脾性,我覺得他應該會喜歡的。”
    “我阿姐……”謝紈悶聲問,“什麽時候成親?”
    “放心,她和江溫書的婚期在明年初秋,趕得及。”
    兩人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很快,領在前邊的石行之開口道:“就是這兒了。”
    緊接著,他又朝著前頭破草屋喊了一句苗語,聲調有些奇怪,但聽得出來是在喊某個人的名字。
    不消盛殊說,那些護衛已經自覺地按住了劍柄,待那位神醫緩緩出門來,眾人才看清了他的模樣。
    石行之從護衛後背上爬了下來,然後恭恭敬敬地對著這人說了幾句話,應該是在介紹他們。而後他又轉身對盛殊說:“殿下,眼前這位便是老夫所說的那位神醫了。”
    此人一臉稚氣,個子不高,看上去活脫脫就隻有個十字打頭的模樣。如若不是石行之一臉鄭重,盛殊恐怕會覺得他是在開玩笑。
    猜到盛殊可能是有些疑惑,石行之隨即又補充道:“他是我苗寨的大巫,是從苗寨聖人的陵園中爬出來的,無父無母,這裏的人剛發現他的時候,他還是個耄耋老人,後來他卻越生越年輕,如今看著雖像小孩,卻已經活過七十餘載了。”
    石大夫頓了頓,又道:“他說,隻請中蠱之人進去,其他人等還請在屋外等候。”
    盛殊皺了皺眉,斷然道:“不行……”
    石大夫深知盛殊不是個好勸的人,於是又轉向那人商討了一會兒,誰料這位神醫也是位老頑固,堅持不肯讓步。
    這就讓石大夫十分難做,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他複又轉向盛殊:“殿下,咱們畢竟是有求於人,又在人家的地盤上……況且此人又是苗寨中最有名望的巫,在下可向殿下擔保他的人品。”
    盛殊卻仍然在猶豫,兩邊頓時又僵持住了。
    雁風見狀連忙上前,頷首提議道:“殿下,既然來都來了,不如各退一步,想個折中的法子——不如,殿下同我們在屋外候著,但門要敞著,以免謝公子出了什麽差錯。”
    盛殊將謝紈放下了,又習慣性地捏了捏鼻梁:“這個倒是有點可行性。”
    石大夫忙將雁風此話轉述給了那位神醫,那神醫骨氣是有的,但隱居這麽久,還是頭一次見到這般來勢洶洶的一群人,倒不是怯,隻是畢竟上了年紀了,不想惹麻煩。
    於是他點了點頭,妥協了。
    盛殊親眼見著那位巫領著謝紈進去,還是不放心,低聲沉氣道:“若是他有半點不懷好意,本王必命人平了這座山。”
    “殿下……”石大夫低眉順眼地頂嘴道,“能尋到這位神醫,已是大幸,這世間若有他去不了的蠱,那其他人必也是束手無策的,殿下這般惡聲惡氣,不怕有損福報嗎?”
    “福報?”盛殊冷笑了一聲,“你當本王信神信佛麽?若這世上真有神明,何至於讓無憂那樣的人受這種委屈?”
    “本王看諸神的眼睛是都瞎了,不堪用。”
    石大夫沒想到能從他嘴裏聽到這麽驚世駭俗
    的話,當即愣住了,回過神後也沒敢繼續開口了。
    半柱香剛過去,便見那神醫又領著謝紈出來了,他對著石大夫說了幾句話,然後便又回到後院去曬草藥了。
    “他怎麽說?”
    “他說此蠱雖邪,卻並非毒咒,下蠱的人原也沒下死手。此蠱能困的住人一時,卻困不住一世。”石大夫道,“而謝公子體內那蠱已有萎縮跡象,強行取出恐怕有傷他身,不如順其自然,長則十載,短則一年半載,便能恢複。”
    “不過他說,若想立即取出,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他要費上幾日做準備。”
    盛殊沉沉地看了謝紈一眼:“無礙,我等得起。”
    ————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
    盛殊終竟沒食言,帶著謝紈遊山玩水、逍遙快活了快兩年。
    謝紈心裏依然還有謝裴文的影子,也還是不能憶起兩人少年時光風霽月的過往。
    但盛殊發現,自己已經不在乎了。
    他覺得謝紈能平安地站在自己麵前,還能留在自己身邊,就已經很好了。
    太好了。
    再貪心是要下地獄的。
    這之後有一日,兩人遊經漠北,在一處最靠近那沙地的地方住下了。
    黃昏時二人在客棧中,謝紈扶著樓上木欄,望向遠處一望無垠的沙地,那像是一張綿延不盡的、神的巨毯。
    盛殊給謝紈去倒了一杯熱茶,然後遞給了他:“外頭涼,喝口茶暖暖身子。”
    謝紈捧著茶,看著遠處低矮山丘的輪廓,和一點點亮起來的星子。
    腦子裏突然蹦出了似曾相識的話,他心裏想著,嘴也微張,他喃喃道:“三千世界……雲霧波濤。”
    他好像想起了什麽,回頭去看那一臉又驚又喜的盛殊,盛殊欣喜而苦澀地笑了笑,接道:“不過在一點星芒之間。”
    “無憂,你是我的……奇跡。”
    這一瞬間,盛殊覺得,過去的苦與痛,兩輩子的血與淚,還有這悲甚於喜的一生,好像都值得了。
    還不等謝紈給出答複,盛殊就自作主張地湊過去,眼疾手快地反撈起他兩隻手臂,接著蠻力將他往背上一帶。
    謝紈半懵之
    間,心頭突然湧起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心跳好像……徒然快了一些。
    “還想吐嗎?”盛殊試探著問。
    謝紈發現,那種排斥感被方才的情緒一激,竟然淡了又淡。
    雖然謝紈沒回答,但盛殊也感覺不到他有明顯的抵觸,於是便憋著心中的喜悅,若無其事地背著他繼續往山上走。
    他一邊走一邊沒話找話道:“盛毅那小子倒是癡情,遲遲也不肯娶妻,直到你阿姐與江溫書定了親,他才終於肯死心。不過我給他選的那位皇後也算是才貌出眾,伶牙俐齒,有些小聰明,沒有嬌慣出來的菟絲脾性,我覺得他應該會喜歡的。”
    “我阿姐……”謝紈悶聲問,“什麽時候成親?”
    “放心,她和江溫書的婚期在明年初秋,趕得及。”
    兩人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很快,領在前邊的石行之開口道:“就是這兒了。”
    緊接著,他又朝著前頭破草屋喊了一句苗語,聲調有些奇怪,但聽得出來是在喊某個人的名字。
    不消盛殊說,那些護衛已經自覺地按住了劍柄,待那位神醫緩緩出門來,眾人才看清了他的模樣。
    石行之從護衛後背上爬了下來,然後恭恭敬敬地對著這人說了幾句話,應該是在介紹他們。而後他又轉身對盛殊說:“殿下,眼前這位便是老夫所說的那位神醫了。”
    此人一臉稚氣,個子不高,看上去活脫脫就隻有個十字打頭的模樣。如若不是石行之一臉鄭重,盛殊恐怕會覺得他是在開玩笑。
    猜到盛殊可能是有些疑惑,石行之隨即又補充道:“他是我苗寨的大巫,是從苗寨聖人的陵園中爬出來的,無父無母,這裏的人剛發現他的時候,他還是個耄耋老人,後來他卻越生越年輕,如今看著雖像小孩,卻已經活過七十餘載了。”
    石大夫頓了頓,又道:“他說,隻請中蠱之人進去,其他人等還請在屋外等候。”
    盛殊皺了皺眉,斷然道:“不行……”
    石大夫深知盛殊不是個好勸的人,於是又轉向那人商討了一會兒,誰料這位神醫也是位老頑固,堅持不肯讓步。
    這就讓石大夫十分難做,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他複又轉向盛殊:“殿下,咱們畢竟是有求於人,又在人家的地盤上……況且此人又是苗寨中最有名望的巫,在下可向殿下擔保他的人品。”
    盛殊卻仍然在猶豫,兩邊頓時又僵持住了。
    雁風見狀連忙上前,頷首提議道:“殿下,既然來都來了,不如各退一步,想個折中的法子——不如,殿下同我們在屋外候著,但門要敞著,以免謝公子出了什麽差錯。”
    盛殊將謝紈放下了,又習慣性地捏了捏鼻梁:“這個倒是有點可行性。”
    石大夫忙將雁風此話轉述給了那位神醫,那神醫骨氣是有的,但隱居這麽久,還是頭一次見到這般來勢洶洶的一群人,倒不是怯,隻是畢竟上了年紀了,不想惹麻煩。
    於是他點了點頭,妥協了。
    盛殊親眼見著那位巫領著謝紈進去,還是不放心,低聲沉氣道:“若是他有半點不懷好意,本王必命人平了這座山。”
    “殿下……”石大夫低眉順眼地頂嘴道,“能尋到這位神醫,已是大幸,這世間若有他去不了的蠱,那其他人必也是束手無策的,殿下這般惡聲惡氣,不怕有損福報嗎?”
    “福報?”盛殊冷笑了一聲,“你當本王信神信佛麽?若這世上真有神明,何至於讓無憂那樣的人受這種委屈?”
    “本王看諸神的眼睛是都瞎了,不堪用。”
    石大夫沒想到能從他嘴裏聽到這麽驚世駭俗
    的話,當即愣住了,回過神後也沒敢繼續開口了。
    半柱香剛過去,便見那神醫又領著謝紈出來了,他對著石大夫說了幾句話,然後便又回到後院去曬草藥了。
    “他怎麽說?”
    “他說此蠱雖邪,卻並非毒咒,下蠱的人原也沒下死手。此蠱能困的住人一時,卻困不住一世。”石大夫道,“而謝公子體內那蠱已有萎縮跡象,強行取出恐怕有傷他身,不如順其自然,長則十載,短則一年半載,便能恢複。”
    “不過他說,若想立即取出,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他要費上幾日做準備。”
    盛殊沉沉地看了謝紈一眼:“無礙,我等得起。”
    ————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
    盛殊終竟沒食言,帶著謝紈遊山玩水、逍遙快活了快兩年。
    謝紈心裏依然還有謝裴文的影子,也還是不能憶起兩人少年時光風霽月的過往。
    但盛殊發現,自己已經不在乎了。
    他覺得謝紈能平安地站在自己麵前,還能留在自己身邊,就已經很好了。
    太好了。
    再貪心是要下地獄的。
    這之後有一日,兩人遊經漠北,在一處最靠近那沙地的地方住下了。
    黃昏時二人在客棧中,謝紈扶著樓上木欄,望向遠處一望無垠的沙地,那像是一張綿延不盡的、神的巨毯。
    盛殊給謝紈去倒了一杯熱茶,然後遞給了他:“外頭涼,喝口茶暖暖身子。”
    謝紈捧著茶,看著遠處低矮山丘的輪廓,和一點點亮起來的星子。
    腦子裏突然蹦出了似曾相識的話,他心裏想著,嘴也微張,他喃喃道:“三千世界……雲霧波濤。”
    他好像想起了什麽,回頭去看那一臉又驚又喜的盛殊,盛殊欣喜而苦澀地笑了笑,接道:“不過在一點星芒之間。”
    “無憂,你是我的……奇跡。”
    這一瞬間,盛殊覺得,過去的苦與痛,兩輩子的血與淚,還有這悲甚於喜的一生,好像都值得了。
    還不等謝紈給出答複,盛殊就自作主張地湊過去,眼疾手快地反撈起他兩隻手臂,接著蠻力將他往背上一帶。
    謝紈半懵之
    間,心頭突然湧起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心跳好像……徒然快了一些。
    “還想吐嗎?”盛殊試探著問。
    謝紈發現,那種排斥感被方才的情緒一激,竟然淡了又淡。
    雖然謝紈沒回答,但盛殊也感覺不到他有明顯的抵觸,於是便憋著心中的喜悅,若無其事地背著他繼續往山上走。
    他一邊走一邊沒話找話道:“盛毅那小子倒是癡情,遲遲也不肯娶妻,直到你阿姐與江溫書定了親,他才終於肯死心。不過我給他選的那位皇後也算是才貌出眾,伶牙俐齒,有些小聰明,沒有嬌慣出來的菟絲脾性,我覺得他應該會喜歡的。”
    “我阿姐……”謝紈悶聲問,“什麽時候成親?”
    “放心,她和江溫書的婚期在明年初秋,趕得及。”
    兩人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很快,領在前邊的石行之開口道:“就是這兒了。”
    緊接著,他又朝著前頭破草屋喊了一句苗語,聲調有些奇怪,但聽得出來是在喊某個人的名字。
    不消盛殊說,那些護衛已經自覺地按住了劍柄,待那位神醫緩緩出門來,眾人才看清了他的模樣。
    石行之從護衛後背上爬了下來,然後恭恭敬敬地對著這人說了幾句話,應該是在介紹他們。而後他又轉身對盛殊說:“殿下,眼前這位便是老夫所說的那位神醫了。”
    此人一臉稚氣,個子不高,看上去活脫脫就隻有個十字打頭的模樣。如若不是石行之一臉鄭重,盛殊恐怕會覺得他是在開玩笑。
    猜到盛殊可能是有些疑惑,石行之隨即又補充道:“他是我苗寨的大巫,是從苗寨聖人的陵園中爬出來的,無父無母,這裏的人剛發現他的時候,他還是個耄耋老人,後來他卻越生越年輕,如今看著雖像小孩,卻已經活過七十餘載了。”
    石大夫頓了頓,又道:“他說,隻請中蠱之人進去,其他人等還請在屋外等候。”
    盛殊皺了皺眉,斷然道:“不行……”
    石大夫深知盛殊不是個好勸的人,於是又轉向那人商討了一會兒,誰料這位神醫也是位老頑固,堅持不肯讓步。
    這就讓石大夫十分難做,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他複又轉向盛殊:“殿下,咱們畢竟是有求於人,又在人家的地盤上……況且此人又是苗寨中最有名望的巫,在下可向殿下擔保他的人品。”
    盛殊卻仍然在猶豫,兩邊頓時又僵持住了。
    雁風見狀連忙上前,頷首提議道:“殿下,既然來都來了,不如各退一步,想個折中的法子——不如,殿下同我們在屋外候著,但門要敞著,以免謝公子出了什麽差錯。”
    盛殊將謝紈放下了,又習慣性地捏了捏鼻梁:“這個倒是有點可行性。”
    石大夫忙將雁風此話轉述給了那位神醫,那神醫骨氣是有的,但隱居這麽久,還是頭一次見到這般來勢洶洶的一群人,倒不是怯,隻是畢竟上了年紀了,不想惹麻煩。
    於是他點了點頭,妥協了。
    盛殊親眼見著那位巫領著謝紈進去,還是不放心,低聲沉氣道:“若是他有半點不懷好意,本王必命人平了這座山。”
    “殿下……”石大夫低眉順眼地頂嘴道,“能尋到這位神醫,已是大幸,這世間若有他去不了的蠱,那其他人必也是束手無策的,殿下這般惡聲惡氣,不怕有損福報嗎?”
    “福報?”盛殊冷笑了一聲,“你當本王信神信佛麽?若這世上真有神明,何至於讓無憂那樣的人受這種委屈?”
    “本王看諸神的眼睛是都瞎了,不堪用。”
    石大夫沒想到能從他嘴裏聽到這麽驚世駭俗
    的話,當即愣住了,回過神後也沒敢繼續開口了。
    半柱香剛過去,便見那神醫又領著謝紈出來了,他對著石大夫說了幾句話,然後便又回到後院去曬草藥了。
    “他怎麽說?”
    “他說此蠱雖邪,卻並非毒咒,下蠱的人原也沒下死手。此蠱能困的住人一時,卻困不住一世。”石大夫道,“而謝公子體內那蠱已有萎縮跡象,強行取出恐怕有傷他身,不如順其自然,長則十載,短則一年半載,便能恢複。”
    “不過他說,若想立即取出,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他要費上幾日做準備。”
    盛殊沉沉地看了謝紈一眼:“無礙,我等得起。”
    ————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
    盛殊終竟沒食言,帶著謝紈遊山玩水、逍遙快活了快兩年。
    謝紈心裏依然還有謝裴文的影子,也還是不能憶起兩人少年時光風霽月的過往。
    但盛殊發現,自己已經不在乎了。
    他覺得謝紈能平安地站在自己麵前,還能留在自己身邊,就已經很好了。
    太好了。
    再貪心是要下地獄的。
    這之後有一日,兩人遊經漠北,在一處最靠近那沙地的地方住下了。
    黃昏時二人在客棧中,謝紈扶著樓上木欄,望向遠處一望無垠的沙地,那像是一張綿延不盡的、神的巨毯。
    盛殊給謝紈去倒了一杯熱茶,然後遞給了他:“外頭涼,喝口茶暖暖身子。”
    謝紈捧著茶,看著遠處低矮山丘的輪廓,和一點點亮起來的星子。
    腦子裏突然蹦出了似曾相識的話,他心裏想著,嘴也微張,他喃喃道:“三千世界……雲霧波濤。”
    他好像想起了什麽,回頭去看那一臉又驚又喜的盛殊,盛殊欣喜而苦澀地笑了笑,接道:“不過在一點星芒之間。”
    “無憂,你是我的……奇跡。”
    這一瞬間,盛殊覺得,過去的苦與痛,兩輩子的血與淚,還有這悲甚於喜的一生,好像都值得了。
    還不等謝紈給出答複,盛殊就自作主張地湊過去,眼疾手快地反撈起他兩隻手臂,接著蠻力將他往背上一帶。
    謝紈半懵之
    間,心頭突然湧起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心跳好像……徒然快了一些。
    “還想吐嗎?”盛殊試探著問。
    謝紈發現,那種排斥感被方才的情緒一激,竟然淡了又淡。
    雖然謝紈沒回答,但盛殊也感覺不到他有明顯的抵觸,於是便憋著心中的喜悅,若無其事地背著他繼續往山上走。
    他一邊走一邊沒話找話道:“盛毅那小子倒是癡情,遲遲也不肯娶妻,直到你阿姐與江溫書定了親,他才終於肯死心。不過我給他選的那位皇後也算是才貌出眾,伶牙俐齒,有些小聰明,沒有嬌慣出來的菟絲脾性,我覺得他應該會喜歡的。”
    “我阿姐……”謝紈悶聲問,“什麽時候成親?”
    “放心,她和江溫書的婚期在明年初秋,趕得及。”
    兩人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很快,領在前邊的石行之開口道:“就是這兒了。”
    緊接著,他又朝著前頭破草屋喊了一句苗語,聲調有些奇怪,但聽得出來是在喊某個人的名字。
    不消盛殊說,那些護衛已經自覺地按住了劍柄,待那位神醫緩緩出門來,眾人才看清了他的模樣。
    石行之從護衛後背上爬了下來,然後恭恭敬敬地對著這人說了幾句話,應該是在介紹他們。而後他又轉身對盛殊說:“殿下,眼前這位便是老夫所說的那位神醫了。”
    此人一臉稚氣,個子不高,看上去活脫脫就隻有個十字打頭的模樣。如若不是石行之一臉鄭重,盛殊恐怕會覺得他是在開玩笑。
    猜到盛殊可能是有些疑惑,石行之隨即又補充道:“他是我苗寨的大巫,是從苗寨聖人的陵園中爬出來的,無父無母,這裏的人剛發現他的時候,他還是個耄耋老人,後來他卻越生越年輕,如今看著雖像小孩,卻已經活過七十餘載了。”
    石大夫頓了頓,又道:“他說,隻請中蠱之人進去,其他人等還請在屋外等候。”
    盛殊皺了皺眉,斷然道:“不行……”
    石大夫深知盛殊不是個好勸的人,於是又轉向那人商討了一會兒,誰料這位神醫也是位老頑固,堅持不肯讓步。
    這就讓石大夫十分難做,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他複又轉向盛殊:“殿下,咱們畢竟是有求於人,又在人家的地盤上……況且此人又是苗寨中最有名望的巫,在下可向殿下擔保他的人品。”
    盛殊卻仍然在猶豫,兩邊頓時又僵持住了。
    雁風見狀連忙上前,頷首提議道:“殿下,既然來都來了,不如各退一步,想個折中的法子——不如,殿下同我們在屋外候著,但門要敞著,以免謝公子出了什麽差錯。”
    盛殊將謝紈放下了,又習慣性地捏了捏鼻梁:“這個倒是有點可行性。”
    石大夫忙將雁風此話轉述給了那位神醫,那神醫骨氣是有的,但隱居這麽久,還是頭一次見到這般來勢洶洶的一群人,倒不是怯,隻是畢竟上了年紀了,不想惹麻煩。
    於是他點了點頭,妥協了。
    盛殊親眼見著那位巫領著謝紈進去,還是不放心,低聲沉氣道:“若是他有半點不懷好意,本王必命人平了這座山。”
    “殿下……”石大夫低眉順眼地頂嘴道,“能尋到這位神醫,已是大幸,這世間若有他去不了的蠱,那其他人必也是束手無策的,殿下這般惡聲惡氣,不怕有損福報嗎?”
    “福報?”盛殊冷笑了一聲,“你當本王信神信佛麽?若這世上真有神明,何至於讓無憂那樣的人受這種委屈?”
    “本王看諸神的眼睛是都瞎了,不堪用。”
    石大夫沒想到能從他嘴裏聽到這麽驚世駭俗
    的話,當即愣住了,回過神後也沒敢繼續開口了。
    半柱香剛過去,便見那神醫又領著謝紈出來了,他對著石大夫說了幾句話,然後便又回到後院去曬草藥了。
    “他怎麽說?”
    “他說此蠱雖邪,卻並非毒咒,下蠱的人原也沒下死手。此蠱能困的住人一時,卻困不住一世。”石大夫道,“而謝公子體內那蠱已有萎縮跡象,強行取出恐怕有傷他身,不如順其自然,長則十載,短則一年半載,便能恢複。”
    “不過他說,若想立即取出,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他要費上幾日做準備。”
    盛殊沉沉地看了謝紈一眼:“無礙,我等得起。”
    ————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
    盛殊終竟沒食言,帶著謝紈遊山玩水、逍遙快活了快兩年。
    謝紈心裏依然還有謝裴文的影子,也還是不能憶起兩人少年時光風霽月的過往。
    但盛殊發現,自己已經不在乎了。
    他覺得謝紈能平安地站在自己麵前,還能留在自己身邊,就已經很好了。
    太好了。
    再貪心是要下地獄的。
    這之後有一日,兩人遊經漠北,在一處最靠近那沙地的地方住下了。
    黃昏時二人在客棧中,謝紈扶著樓上木欄,望向遠處一望無垠的沙地,那像是一張綿延不盡的、神的巨毯。
    盛殊給謝紈去倒了一杯熱茶,然後遞給了他:“外頭涼,喝口茶暖暖身子。”
    謝紈捧著茶,看著遠處低矮山丘的輪廓,和一點點亮起來的星子。
    腦子裏突然蹦出了似曾相識的話,他心裏想著,嘴也微張,他喃喃道:“三千世界……雲霧波濤。”
    他好像想起了什麽,回頭去看那一臉又驚又喜的盛殊,盛殊欣喜而苦澀地笑了笑,接道:“不過在一點星芒之間。”
    “無憂,你是我的……奇跡。”
    這一瞬間,盛殊覺得,過去的苦與痛,兩輩子的血與淚,還有這悲甚於喜的一生,好像都值得了。
    還不等謝紈給出答複,盛殊就自作主張地湊過去,眼疾手快地反撈起他兩隻手臂,接著蠻力將他往背上一帶。
    謝紈半懵之
    間,心頭突然湧起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心跳好像……徒然快了一些。
    “還想吐嗎?”盛殊試探著問。
    謝紈發現,那種排斥感被方才的情緒一激,竟然淡了又淡。
    雖然謝紈沒回答,但盛殊也感覺不到他有明顯的抵觸,於是便憋著心中的喜悅,若無其事地背著他繼續往山上走。
    他一邊走一邊沒話找話道:“盛毅那小子倒是癡情,遲遲也不肯娶妻,直到你阿姐與江溫書定了親,他才終於肯死心。不過我給他選的那位皇後也算是才貌出眾,伶牙俐齒,有些小聰明,沒有嬌慣出來的菟絲脾性,我覺得他應該會喜歡的。”
    “我阿姐……”謝紈悶聲問,“什麽時候成親?”
    “放心,她和江溫書的婚期在明年初秋,趕得及。”
    兩人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很快,領在前邊的石行之開口道:“就是這兒了。”
    緊接著,他又朝著前頭破草屋喊了一句苗語,聲調有些奇怪,但聽得出來是在喊某個人的名字。
    不消盛殊說,那些護衛已經自覺地按住了劍柄,待那位神醫緩緩出門來,眾人才看清了他的模樣。
    石行之從護衛後背上爬了下來,然後恭恭敬敬地對著這人說了幾句話,應該是在介紹他們。而後他又轉身對盛殊說:“殿下,眼前這位便是老夫所說的那位神醫了。”
    此人一臉稚氣,個子不高,看上去活脫脫就隻有個十字打頭的模樣。如若不是石行之一臉鄭重,盛殊恐怕會覺得他是在開玩笑。
    猜到盛殊可能是有些疑惑,石行之隨即又補充道:“他是我苗寨的大巫,是從苗寨聖人的陵園中爬出來的,無父無母,這裏的人剛發現他的時候,他還是個耄耋老人,後來他卻越生越年輕,如今看著雖像小孩,卻已經活過七十餘載了。”
    石大夫頓了頓,又道:“他說,隻請中蠱之人進去,其他人等還請在屋外等候。”
    盛殊皺了皺眉,斷然道:“不行……”
    石大夫深知盛殊不是個好勸的人,於是又轉向那人商討了一會兒,誰料這位神醫也是位老頑固,堅持不肯讓步。
    這就讓石大夫十分難做,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他複又轉向盛殊:“殿下,咱們畢竟是有求於人,又在人家的地盤上……況且此人又是苗寨中最有名望的巫,在下可向殿下擔保他的人品。”
    盛殊卻仍然在猶豫,兩邊頓時又僵持住了。
    雁風見狀連忙上前,頷首提議道:“殿下,既然來都來了,不如各退一步,想個折中的法子——不如,殿下同我們在屋外候著,但門要敞著,以免謝公子出了什麽差錯。”
    盛殊將謝紈放下了,又習慣性地捏了捏鼻梁:“這個倒是有點可行性。”
    石大夫忙將雁風此話轉述給了那位神醫,那神醫骨氣是有的,但隱居這麽久,還是頭一次見到這般來勢洶洶的一群人,倒不是怯,隻是畢竟上了年紀了,不想惹麻煩。
    於是他點了點頭,妥協了。
    盛殊親眼見著那位巫領著謝紈進去,還是不放心,低聲沉氣道:“若是他有半點不懷好意,本王必命人平了這座山。”
    “殿下……”石大夫低眉順眼地頂嘴道,“能尋到這位神醫,已是大幸,這世間若有他去不了的蠱,那其他人必也是束手無策的,殿下這般惡聲惡氣,不怕有損福報嗎?”
    “福報?”盛殊冷笑了一聲,“你當本王信神信佛麽?若這世上真有神明,何至於讓無憂那樣的人受這種委屈?”
    “本王看諸神的眼睛是都瞎了,不堪用。”
    石大夫沒想到能從他嘴裏聽到這麽驚世駭俗
    的話,當即愣住了,回過神後也沒敢繼續開口了。
    半柱香剛過去,便見那神醫又領著謝紈出來了,他對著石大夫說了幾句話,然後便又回到後院去曬草藥了。
    “他怎麽說?”
    “他說此蠱雖邪,卻並非毒咒,下蠱的人原也沒下死手。此蠱能困的住人一時,卻困不住一世。”石大夫道,“而謝公子體內那蠱已有萎縮跡象,強行取出恐怕有傷他身,不如順其自然,長則十載,短則一年半載,便能恢複。”
    “不過他說,若想立即取出,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他要費上幾日做準備。”
    盛殊沉沉地看了謝紈一眼:“無礙,我等得起。”
    ————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
    盛殊終竟沒食言,帶著謝紈遊山玩水、逍遙快活了快兩年。
    謝紈心裏依然還有謝裴文的影子,也還是不能憶起兩人少年時光風霽月的過往。
    但盛殊發現,自己已經不在乎了。
    他覺得謝紈能平安地站在自己麵前,還能留在自己身邊,就已經很好了。
    太好了。
    再貪心是要下地獄的。
    這之後有一日,兩人遊經漠北,在一處最靠近那沙地的地方住下了。
    黃昏時二人在客棧中,謝紈扶著樓上木欄,望向遠處一望無垠的沙地,那像是一張綿延不盡的、神的巨毯。
    盛殊給謝紈去倒了一杯熱茶,然後遞給了他:“外頭涼,喝口茶暖暖身子。”
    謝紈捧著茶,看著遠處低矮山丘的輪廓,和一點點亮起來的星子。
    腦子裏突然蹦出了似曾相識的話,他心裏想著,嘴也微張,他喃喃道:“三千世界……雲霧波濤。”
    他好像想起了什麽,回頭去看那一臉又驚又喜的盛殊,盛殊欣喜而苦澀地笑了笑,接道:“不過在一點星芒之間。”
    “無憂,你是我的……奇跡。”
    這一瞬間,盛殊覺得,過去的苦與痛,兩輩子的血與淚,還有這悲甚於喜的一生,好像都值得了。
    還不等謝紈給出答複,盛殊就自作主張地湊過去,眼疾手快地反撈起他兩隻手臂,接著蠻力將他往背上一帶。
    謝紈半懵之
    間,心頭突然湧起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心跳好像……徒然快了一些。
    “還想吐嗎?”盛殊試探著問。
    謝紈發現,那種排斥感被方才的情緒一激,竟然淡了又淡。
    雖然謝紈沒回答,但盛殊也感覺不到他有明顯的抵觸,於是便憋著心中的喜悅,若無其事地背著他繼續往山上走。
    他一邊走一邊沒話找話道:“盛毅那小子倒是癡情,遲遲也不肯娶妻,直到你阿姐與江溫書定了親,他才終於肯死心。不過我給他選的那位皇後也算是才貌出眾,伶牙俐齒,有些小聰明,沒有嬌慣出來的菟絲脾性,我覺得他應該會喜歡的。”
    “我阿姐……”謝紈悶聲問,“什麽時候成親?”
    “放心,她和江溫書的婚期在明年初秋,趕得及。”
    兩人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很快,領在前邊的石行之開口道:“就是這兒了。”
    緊接著,他又朝著前頭破草屋喊了一句苗語,聲調有些奇怪,但聽得出來是在喊某個人的名字。
    不消盛殊說,那些護衛已經自覺地按住了劍柄,待那位神醫緩緩出門來,眾人才看清了他的模樣。
    石行之從護衛後背上爬了下來,然後恭恭敬敬地對著這人說了幾句話,應該是在介紹他們。而後他又轉身對盛殊說:“殿下,眼前這位便是老夫所說的那位神醫了。”
    此人一臉稚氣,個子不高,看上去活脫脫就隻有個十字打頭的模樣。如若不是石行之一臉鄭重,盛殊恐怕會覺得他是在開玩笑。
    猜到盛殊可能是有些疑惑,石行之隨即又補充道:“他是我苗寨的大巫,是從苗寨聖人的陵園中爬出來的,無父無母,這裏的人剛發現他的時候,他還是個耄耋老人,後來他卻越生越年輕,如今看著雖像小孩,卻已經活過七十餘載了。”
    石大夫頓了頓,又道:“他說,隻請中蠱之人進去,其他人等還請在屋外等候。”
    盛殊皺了皺眉,斷然道:“不行……”
    石大夫深知盛殊不是個好勸的人,於是又轉向那人商討了一會兒,誰料這位神醫也是位老頑固,堅持不肯讓步。
    這就讓石大夫十分難做,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他複又轉向盛殊:“殿下,咱們畢竟是有求於人,又在人家的地盤上……況且此人又是苗寨中最有名望的巫,在下可向殿下擔保他的人品。”
    盛殊卻仍然在猶豫,兩邊頓時又僵持住了。
    雁風見狀連忙上前,頷首提議道:“殿下,既然來都來了,不如各退一步,想個折中的法子——不如,殿下同我們在屋外候著,但門要敞著,以免謝公子出了什麽差錯。”
    盛殊將謝紈放下了,又習慣性地捏了捏鼻梁:“這個倒是有點可行性。”
    石大夫忙將雁風此話轉述給了那位神醫,那神醫骨氣是有的,但隱居這麽久,還是頭一次見到這般來勢洶洶的一群人,倒不是怯,隻是畢竟上了年紀了,不想惹麻煩。
    於是他點了點頭,妥協了。
    盛殊親眼見著那位巫領著謝紈進去,還是不放心,低聲沉氣道:“若是他有半點不懷好意,本王必命人平了這座山。”
    “殿下……”石大夫低眉順眼地頂嘴道,“能尋到這位神醫,已是大幸,這世間若有他去不了的蠱,那其他人必也是束手無策的,殿下這般惡聲惡氣,不怕有損福報嗎?”
    “福報?”盛殊冷笑了一聲,“你當本王信神信佛麽?若這世上真有神明,何至於讓無憂那樣的人受這種委屈?”
    “本王看諸神的眼睛是都瞎了,不堪用。”
    石大夫沒想到能從他嘴裏聽到這麽驚世駭俗
    的話,當即愣住了,回過神後也沒敢繼續開口了。
    半柱香剛過去,便見那神醫又領著謝紈出來了,他對著石大夫說了幾句話,然後便又回到後院去曬草藥了。
    “他怎麽說?”
    “他說此蠱雖邪,卻並非毒咒,下蠱的人原也沒下死手。此蠱能困的住人一時,卻困不住一世。”石大夫道,“而謝公子體內那蠱已有萎縮跡象,強行取出恐怕有傷他身,不如順其自然,長則十載,短則一年半載,便能恢複。”
    “不過他說,若想立即取出,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他要費上幾日做準備。”
    盛殊沉沉地看了謝紈一眼:“無礙,我等得起。”
    ————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
    盛殊終竟沒食言,帶著謝紈遊山玩水、逍遙快活了快兩年。
    謝紈心裏依然還有謝裴文的影子,也還是不能憶起兩人少年時光風霽月的過往。
    但盛殊發現,自己已經不在乎了。
    他覺得謝紈能平安地站在自己麵前,還能留在自己身邊,就已經很好了。
    太好了。
    再貪心是要下地獄的。
    這之後有一日,兩人遊經漠北,在一處最靠近那沙地的地方住下了。
    黃昏時二人在客棧中,謝紈扶著樓上木欄,望向遠處一望無垠的沙地,那像是一張綿延不盡的、神的巨毯。
    盛殊給謝紈去倒了一杯熱茶,然後遞給了他:“外頭涼,喝口茶暖暖身子。”
    謝紈捧著茶,看著遠處低矮山丘的輪廓,和一點點亮起來的星子。
    腦子裏突然蹦出了似曾相識的話,他心裏想著,嘴也微張,他喃喃道:“三千世界……雲霧波濤。”
    他好像想起了什麽,回頭去看那一臉又驚又喜的盛殊,盛殊欣喜而苦澀地笑了笑,接道:“不過在一點星芒之間。”
    “無憂,你是我的……奇跡。”
    這一瞬間,盛殊覺得,過去的苦與痛,兩輩子的血與淚,還有這悲甚於喜的一生,好像都值得了。
    還不等謝紈給出答複,盛殊就自作主張地湊過去,眼疾手快地反撈起他兩隻手臂,接著蠻力將他往背上一帶。
    謝紈半懵之
    間,心頭突然湧起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心跳好像……徒然快了一些。
    “還想吐嗎?”盛殊試探著問。
    謝紈發現,那種排斥感被方才的情緒一激,竟然淡了又淡。
    雖然謝紈沒回答,但盛殊也感覺不到他有明顯的抵觸,於是便憋著心中的喜悅,若無其事地背著他繼續往山上走。
    他一邊走一邊沒話找話道:“盛毅那小子倒是癡情,遲遲也不肯娶妻,直到你阿姐與江溫書定了親,他才終於肯死心。不過我給他選的那位皇後也算是才貌出眾,伶牙俐齒,有些小聰明,沒有嬌慣出來的菟絲脾性,我覺得他應該會喜歡的。”
    “我阿姐……”謝紈悶聲問,“什麽時候成親?”
    “放心,她和江溫書的婚期在明年初秋,趕得及。”
    兩人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很快,領在前邊的石行之開口道:“就是這兒了。”
    緊接著,他又朝著前頭破草屋喊了一句苗語,聲調有些奇怪,但聽得出來是在喊某個人的名字。
    不消盛殊說,那些護衛已經自覺地按住了劍柄,待那位神醫緩緩出門來,眾人才看清了他的模樣。
    石行之從護衛後背上爬了下來,然後恭恭敬敬地對著這人說了幾句話,應該是在介紹他們。而後他又轉身對盛殊說:“殿下,眼前這位便是老夫所說的那位神醫了。”
    此人一臉稚氣,個子不高,看上去活脫脫就隻有個十字打頭的模樣。如若不是石行之一臉鄭重,盛殊恐怕會覺得他是在開玩笑。
    猜到盛殊可能是有些疑惑,石行之隨即又補充道:“他是我苗寨的大巫,是從苗寨聖人的陵園中爬出來的,無父無母,這裏的人剛發現他的時候,他還是個耄耋老人,後來他卻越生越年輕,如今看著雖像小孩,卻已經活過七十餘載了。”
    石大夫頓了頓,又道:“他說,隻請中蠱之人進去,其他人等還請在屋外等候。”
    盛殊皺了皺眉,斷然道:“不行……”
    石大夫深知盛殊不是個好勸的人,於是又轉向那人商討了一會兒,誰料這位神醫也是位老頑固,堅持不肯讓步。
    這就讓石大夫十分難做,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他複又轉向盛殊:“殿下,咱們畢竟是有求於人,又在人家的地盤上……況且此人又是苗寨中最有名望的巫,在下可向殿下擔保他的人品。”
    盛殊卻仍然在猶豫,兩邊頓時又僵持住了。
    雁風見狀連忙上前,頷首提議道:“殿下,既然來都來了,不如各退一步,想個折中的法子——不如,殿下同我們在屋外候著,但門要敞著,以免謝公子出了什麽差錯。”
    盛殊將謝紈放下了,又習慣性地捏了捏鼻梁:“這個倒是有點可行性。”
    石大夫忙將雁風此話轉述給了那位神醫,那神醫骨氣是有的,但隱居這麽久,還是頭一次見到這般來勢洶洶的一群人,倒不是怯,隻是畢竟上了年紀了,不想惹麻煩。
    於是他點了點頭,妥協了。
    盛殊親眼見著那位巫領著謝紈進去,還是不放心,低聲沉氣道:“若是他有半點不懷好意,本王必命人平了這座山。”
    “殿下……”石大夫低眉順眼地頂嘴道,“能尋到這位神醫,已是大幸,這世間若有他去不了的蠱,那其他人必也是束手無策的,殿下這般惡聲惡氣,不怕有損福報嗎?”
    “福報?”盛殊冷笑了一聲,“你當本王信神信佛麽?若這世上真有神明,何至於讓無憂那樣的人受這種委屈?”
    “本王看諸神的眼睛是都瞎了,不堪用。”
    石大夫沒想到能從他嘴裏聽到這麽驚世駭俗
    的話,當即愣住了,回過神後也沒敢繼續開口了。
    半柱香剛過去,便見那神醫又領著謝紈出來了,他對著石大夫說了幾句話,然後便又回到後院去曬草藥了。
    “他怎麽說?”
    “他說此蠱雖邪,卻並非毒咒,下蠱的人原也沒下死手。此蠱能困的住人一時,卻困不住一世。”石大夫道,“而謝公子體內那蠱已有萎縮跡象,強行取出恐怕有傷他身,不如順其自然,長則十載,短則一年半載,便能恢複。”
    “不過他說,若想立即取出,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他要費上幾日做準備。”
    盛殊沉沉地看了謝紈一眼:“無礙,我等得起。”
    ————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
    盛殊終竟沒食言,帶著謝紈遊山玩水、逍遙快活了快兩年。
    謝紈心裏依然還有謝裴文的影子,也還是不能憶起兩人少年時光風霽月的過往。
    但盛殊發現,自己已經不在乎了。
    他覺得謝紈能平安地站在自己麵前,還能留在自己身邊,就已經很好了。
    太好了。
    再貪心是要下地獄的。
    這之後有一日,兩人遊經漠北,在一處最靠近那沙地的地方住下了。
    黃昏時二人在客棧中,謝紈扶著樓上木欄,望向遠處一望無垠的沙地,那像是一張綿延不盡的、神的巨毯。
    盛殊給謝紈去倒了一杯熱茶,然後遞給了他:“外頭涼,喝口茶暖暖身子。”
    謝紈捧著茶,看著遠處低矮山丘的輪廓,和一點點亮起來的星子。
    腦子裏突然蹦出了似曾相識的話,他心裏想著,嘴也微張,他喃喃道:“三千世界……雲霧波濤。”
    他好像想起了什麽,回頭去看那一臉又驚又喜的盛殊,盛殊欣喜而苦澀地笑了笑,接道:“不過在一點星芒之間。”
    “無憂,你是我的……奇跡。”
    這一瞬間,盛殊覺得,過去的苦與痛,兩輩子的血與淚,還有這悲甚於喜的一生,好像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