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老山檀

字數:6143   加入書籤

A+A-


    黑娃他們在胡椒種植園裏,隻呆了兩日。

    胡椒播種生長周期,以及種植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被記錄了下來。

    費薩爾的翻譯工作沒有白做,至少讓黑娃惦記上了他說的天竺奴隸。

    剛回客棧,崔大匠帶著幾個船匠師,還興奮的拉著上官太醫,前來找他們匯報情況。

    “伯爺、總兵大人,尚書大人,咱們發現了好東西哩!”

    “來來來,坐下慢慢說!”

    黃尚書笑眯眯,天竺好東西不少呢,他們快稀罕不過來了。

    “幾位,瞧瞧這個!”

    兩人揭開了用布罩起來的一尊,約莫九寸高的釋迦牟尼佛佛像。

    小心翼翼的把佛像,擺上了台麵。

    此如來寶相,看得出是一根木雕製。

    佛陀呈立像,頭飾螺發,肉髻高凸,正麵飾有髻珠,麵相方圓端正。

    雙目宛若未開敷的蓮花苞,俯視著芸芸眾生。

    嘴角上翹,麵含笑意,神態慈祥柔和。

    釋迦牟尼佛,悲憫眾生的氣度,撲麵而來。

    神韻有了,細節也相當到位。

    佛主的指甲,身上的槽衣,線條層次生動,非常逼真。

    “嗯,如此醇正、柔和、持久的香氣,當是極品老檀木了。”

    黃尚書還沒細看雕像,就欣喜於雕像的材質,給出了高分好評。

    “尚書大人,您的鼻子是這個!”

    聽崔大匠這麽一說,大夥兒仔細的感受著,由這尊佛相帶來的香氣。

    黑娃:他怎麽覺得這是一種比較淡的奶香味哩?這種味道就如同牛奶一樣,非常滑、柔、稠,還有一種甜味。

    “比起綠寶石群島的檀香木,天竺這兒的老山檀顏色偏黃,油質飽滿,其散發的香味更為恒久。”

    “不都一樣是木材麽?老山檀老山檀,就樹齡更老一些唄。綠寶石島上咱們可是隨意砍的,還要在天竺花銀錢買不成?”

    “總兵大人,頂級的老山檀,是指樹齡在六十年以上的老樹。在砍伐之後,還要經過至少二三十年以上安放。綠寶石島上的土著們,哪裏會懂得老山檀的保存之道?”

    崔大匠說到自己的專業領域,滔滔不絕,恨不得一股腦把老山檀的十八般妙處一一道來。

    “嗯,老檀木香,有提神醒腦、舒緩情緒、改善睡眠等諸多的養生功效。”上官太醫慢吞吞,這些時日和大食帝國的醫生們切磋得入了迷。

    他的外傷醫術又精進了不少,崔大匠想立功,他也就順水推舟給個人情了。

    況且天竺的老檀木確實品質不錯,他都忍不住買了許多。

    “刀工了得,神韻俱佳!”黑娃也覺得此等工藝品,哪怕木質普通都值得收藏,能帶。

    “伯爺,好眼力!這尊如來佛的雕刻大師,還是寺廟高僧呢!除了佛像,他們還有佛珠、大象擺件這些。”

    崔大匠你這如此賣力安利,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給自家帶貨呢!

    “高僧?天竺人不都改信大食教了麽?”

    今日的高總兵是個杠精,明明可以白拿,變成要花銀子買,不得勁。

    “還是有虔誠的佛教徒的,天竺本地人最常使用的檀香,大多也都是寺廟製出來的。”

    “焚香用的檀香,咱們大夏朝的貴族和文人都喜歡呐!上官太醫都說了,靜心凝神好用著呢!”

    黃尚書不忍打擊崔大匠的積極性,力圖證明檀香的價值,值得一買。

    “宮廷刺繡不是還有一些麽?絲綢如此受歡迎,繡品市場還能絲綢差?老山檀雕刻的這些工藝品,咱們挑品質最好的買!將軍,咱們先用天竺的老山檀在大夏打開市場啊。”

    黑娃也表明了立場,如今天竺老檀木還沒炒出天價來,寺廟高僧們的手藝確實不錯。

    帶回大夏,還不知道身價要如何飆升呢!

    高懷瑜恍然大悟:“有市場好啊,有市場妙啊!爺下回要去綠寶石島砍上一千棵,六十年以上的老檀木回大夏!”

    眾人:總兵大人,倒不必如此,您這做慣了無本買賣,這習慣啥時候能改啊?

    經曆了這番討論,采購名貴物品的清單裏,又增加了不少老山檀製品。

    除了經濟價值最大化,天竺的棉花,才是黑娃此行的重要目標之一。

    天竺,後世被認為是棉花種植的鼻祖。

    數千年的棉花種植經驗,獨特的氣候環境造就了天竺棉花的高品質。

    纖維平順、長度較長、短絨率低、強力較高。

    盛產綾羅錦緞的東方文明古國,絲織品是中產階級以上家庭的首選。

    可普通百姓隻能穿麻布、葛布衣,棉布還未在大夏朝出現呢。

    棉花如今在大夏朝還是個稀缺物品,僅在大西北有少量種植。

    而從西北運到內地,那就是蘿卜盤成肉價了。

    就蜀地老家的棉花價格,動輒就是半兩銀子一斤。

    關鍵還不是隨時都能買到,你說氣人不氣人!

    反觀天竺,棉花種得好,帶動了手工業發展迅速,特別是紡織業。

    天竺優秀的織匠能用棉花,生產出精良的棉織品。

    除了嫻熟的紡紗和織布工藝,天竺的匠人還能以靛藍,茜草,薑黃,紅花等植物為原料,經特別的配方處理,製成天然染料。

    用這些染料,染出的棉布,色澤亮麗飽滿,且不褪色。

    擁有這些手藝的天竺匠人,黑娃都想帶一些回大夏呢,他把這些想法與黃尚書和高懷瑜說了。

    “買做棉布的匠人?”這是為何?咱們除了商品還做人口買賣啦?

    “對,買織匠!”忠勤伯語氣裏透著十分的歡愉,比船匠們安利老山檀還興奮。

    “可這些棉布,看著還不如咱們的絲綢精細啊?”黃尚書和高懷瑜都不解,綾羅綢緞都穿不過來,棉布還能有這好?

    “兩位啊,你們可知在大夏一斤棉花多少銀子?”

    別以為他們感受不出來,忠勤伯多多少少有點,何不食肉糜的調侃味道。

    “不知,這和買人又有什麽關係?”

    “在我們蜀地,一斤棉花半兩銀,冬日,家貧買不起皮草的人家,照樣也買不起棉花。

    若是這些棉花能在大夏被大量種植,用三兩百文就能做一身棉衣,百姓們咬咬牙還是能用得起的。

    而用這些棉花織出來的棉布,價格肯定比絲綢便宜,穿起來比麻布和葛布舒服,還能不被喜歡?這才是百姓們需要的價美物廉之物啊!”

    從調侃到鄭重的介紹棉花的優勢,黃尚書他們想到了忠勤伯,頭一回提起馬鈴薯的模樣,豈能不重視?

    “買!伯爺說得有理!您的遠見,老夫佩服!棉布咱們也買上一些,價格真這般便宜?”

    黃尚書迫不及待想見識一下棉布了,比麻布和葛布柔軟,比絲綢結實耐用。哪怕價格貴一些都無妨!

    “不錯,伯爺,您說買幾人,咱就買幾人!我這就去安排,看看咱們的貨船還能裝多少人的重量,寧可少裝點老山檀,也要把工匠們帶上啊!”

    他雖然沒有忠勤伯的遠見,但是,這一聽就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啊,必須得支持才行。

    “買奴隸找誰去?”黃尚書關心這個關鍵問題。

    “嘿嘿,大食商人在天竺可專門有做奴隸買賣的,咱們要給費薩爾的朋友們帶點生意去啊!”

    被他們惦記的費薩爾,正在和常年駐紮在天竺的大食商人們聚會。

    準備把他們要帶去大夏朝的商品名錄,做些調整。

    看著大夏船商們對香料的采購架勢,他們還是少帶些香料,多帶些寶石和其他吧。

    費薩爾已經知道大夏來的狠人忠勤伯,不但學了胡椒的種植技術,還帶回去了不少胡椒種子。

    他們能在大夏朝做的這味香料生意,可沒幾年日子咯。

    消息他也沒有隱瞞,聚會的時候,和帝國商人們做了分享。

    “哎!費薩爾,你說大夏與天竺通商後,對我們大食商人是好還是壞啊?”

    家中胡椒種植園,有三千個奴隸的大農場主,發出了感慨!

    大夏朝的船商們這回采購的胡椒,都是從韃靼貴族哪兒采購的,他們沒分得上一杯羹。

    “當然是好事啊!我們最忠誠的買家在歐洲,是歐洲人!打通了大夏與天竺的商路後,我們的商品隻會越來越豐富,咱們兩百多年也未把胡椒賣去東方過!”

    費薩爾的生意重心不在胡椒上,他最看好的還是絲綢和茶葉。

    “東方大夏的胡椒市場不比歐洲小!”家裏胡椒都要堆成山了,多了就愁賣!

    “朋友,別擔心,黑胡椒在歐洲永遠不愁賣不出去!羊毛出在羊身上,歐洲人會將路費加倍奉還的。”

    “大夏朝的胡椒價格也不低的,三十兩銀一斤喲!”

    “那你們怎麽不說,東方的絲綢、瓷器和茶葉在歐洲也能賣上天價呢?朋友,不要太貪心,歐洲貴族老爺們口袋裏的金幣,夠我們賺上很多年了。”

    “真主庇佑你,費薩爾!希望你這次去大夏朝,能給我們帶回更多價格低廉的絲綢和瓷器。”

    “對啊,對啊,青花瓷實在是太美麗了,我的朋友,很遺憾這次我們不能同性,我們在天竺等你平安歸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