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吾家有女初長成 134.打情罵俏
字數:7884 加入書籤
魯皇後蹙眉,不理解王容華這種行為。
明知道延昌帝對太子一事有忌諱,不許後妃幹政,王容華還就大膽說了,說了也就罷了,延昌帝一開始不想計較,王容華不依不饒的,非逼著延昌帝早日立太子,穩固國本。
延昌帝大怒,下旨禁足。
嘉善公主宜成公主為王容華的行為捏了一把冷汗,五皇子秦渡倒是渾然不知,該吃就吃,該喝就喝。
“榮德妃為了兒子,苦心孤詣啊。”
薄鸞抱著兒子,似笑非笑。
榮德妃與三皇子起初就有聯係,江貴妃也拉攏過她,在江氏垮台後,榮德妃僥幸未被發現與江氏的瓜葛,不然的話,失寵是必然的。
魯皇後一皺眉,“是她?”
這一點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
榮德妃低調,秦儲再得寵也不見榮德妃有個什麽高調反應,沒想到也是私下幹狠事的人。
薄鸞這些天一邊坐月子,一邊也搜集情報,永壽宮的動靜她是了如指掌。
“紀太後要扶持八皇子,榮德妃是那種光說不幹的人嗎?”
薄鸞眼裏盡是平靜。
紀太後不喜秦榮,連帶著對薄鸞也不見幾分好臉色。雖然她生下了雲錦他們,但是紀太後依舊不喜歡她。
這說起來也有薄太後與紀太後的陳年恩怨了,薄鸞會了解到這些內幕還是薄夫人偷偷告訴她的。
薄鸞很像薄太後,長相像,作風也像。
薄太後年輕時入宮深得帝王眷顧,一舉生下了先帝,笑到了最後。單從姿容才情來看,薄太後豔壓群芳,獨得帝寵。
因而,薄太後自始至終是人生贏家,心態也好,教育先帝非常上心,先帝是孝順的兒子,對外家對薄太後很好。
等到了先帝迎娶紀太後入門後,薄太後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態度。
紀太後此人年輕時就愛出風頭,不管是好是壞就要說上幾句。先帝特別不喜歡紀太後這一點,要不是有延昌帝幫忙回旋,分分鍾紀太後得被廢了。
薄太後曾經因此特意提醒過紀太後要檢點一些,薄太後是出於好心,不想兒媳婦坑到孫子,畢竟先帝寡情少恩,對紀太後也不是特別在意,若非薄太後力挺,紀太後也沒機會當皇後。
薄太後的好心,紀太後非但不領情,而且懷恨在心,與薄太後麵和心不和。不過是婆婆,紀太後也不能多說什麽,明麵上過得去而已。
到了延昌帝當皇帝後,紀太後揚眉吐氣,熬出了頭,還特意去薄太後寢宮裏大肆炫耀一番,話裏話外不忘嘲諷薄太後有眼無珠,看走了眼,她的寶貝孫子一路青雲直上,會好好孝順她雲雲,激怒了薄太後。
薄太後看中延昌帝,卻反感紀太後,有時候不忘告訴先帝必要時廢了紀太後。紀太後的野心勃勃,薄太後是左右看都不喜,不然怎麽會有紀太後插手幹預朝政為先帝警告的事情發生呢?
薄太後也如此與紀太後結下梁子,不再與紀太後有來往。直到薄太後薨,紀太後也終於不必與薄太後有什麽婆媳孝順了,各種反複強調自己的存在,連帶著薄太後在後宮的存在感越來越低,薄家也沒有了薄太後撐腰,愈發不景氣。
像薄太後的薄鸞在紀太後跟前晃,難怪紀太後得糟心。
想到紀太後的野心,魯皇後很是擔心,“皇太後不是善茬,陛下他得多費心了。”
紀太後是個見不到兔子不撒鷹的人,早年還想著倚老賣老幹預朝政,被延昌帝警告後才老老實實在後宮頤養天年,含飴弄孫。
秦榮她不喜歡,薄鸞更不喜歡,有薄太後在,薄鸞注定是難討紀太後歡心的。
這些年除了榮德妃,紀太後幾乎不見任何妃嬪,要不然上次出宮祈福也就不會隻帶著榮德妃了。
榮德妃有兒子,她費盡心思把娘家的孩子送給延昌帝當嬪妃,所圖不小。
延昌帝固然寵愛榮德妃,喜歡八皇子,問題在於,紀太後老而不死,他會眷顧八皇子嗎?
“皇太後有皇太後的算盤,王容華投靠榮德妃,也是糊塗。”
薄鸞半笑不笑。
王容華有兒子,非得投靠榮德妃,不就是貪圖榮德妃權勢大能庇護她嗎?
當然, 不排除王容華有小心思,與榮德妃隻是表麵合作。
現如今王容華被禁足了,榮德妃應該會有動作。
“王容華與榮德妃,誰勝誰負?”
魯皇後問她 。
“一敗塗地,兩敗俱傷。”
薄鸞下了預判。
榮德妃看起來聲勢浩大,又有紀太後,的確是大樹,隻是,榮德妃也沒這運道當皇太後。還是那句話,八皇子太小了,文武百官不放心。
“那麽,我們拭目以待。”
魯皇後不想話說得太滿。
榮德妃與八皇子秦儲始終是難纏的敵人,非必要時,要給予他們強烈的打擊。
鳳棲宮有鳳棲宮的算盤,永壽宮有永壽宮的算盤 。
王容華被禁足是在榮德妃的算計之中的,她料定王容華會觸犯君顏,失寵君上。
王容華有一個兒子,這終究是她的忌諱。
不是要為她效命嗎?那就用命去效命吧。
沒有了生母,五皇子秦渡不成氣候。
“德妃娘娘高見,那王容華啊,果然是被陛下禁足了。哎呀,陛下的心,看不透。”
大宮女頗為意味深長地說道。
榮德妃要王容華去和延昌帝提議請立太子,擺明是給王容華挖坑了,王容華偏偏就跳進去了,說蠢也是蠢,為什麽一定認為榮德妃會照顧秦渡呢?
榮德妃自己有兒子,咋會留心其他人的兒子?
榮德妃笑笑道:“她要當出頭鳥,本宮犯不著阻攔。陛下的心意,不是早就透露了嗎?”
八皇子在前朝活躍,你看看哪個皇子有這待遇的?二三皇子在八皇子這年紀時,還是吃奶的娃娃。
哪像她的兒子啊,跟著延昌帝見大臣,也看奏疏呢?
“那是 ,陛下最喜愛的就是八皇子了,娘娘有福氣啊。”
大宮女諂媚道。
八皇子那樣子,若真的一登九五,榮德妃前程不可限量。
“那可不……嘔!”榮德妃這段時間心煩意亂,睡得也早,容易犯困,吃又吃不進東西,胃口很小,渾身上下軟綿無力。
榮德妃又反胃惡心了,她往痰盂一吐,吐的都是酸水。
“德妃娘娘,您還好吧?”大宮女有些害怕。
榮德妃這症狀像極了害喜,可是,這些天延昌帝都沒有留宿永壽宮,那麽榮德妃這孩子該不會是……
“本宮還好,要你找的藥找到了嗎?”比起大宮女的後知後覺,榮德妃早就發現了自己很有可能是有了孩子。
這個孩子的生父就是那個被廢的三皇子。
沒想到,她與江貴妃明爭暗鬥那麽多年,到頭來她居然懷了三皇子的子嗣 。
榮德妃眯了眯眼,這個孩子必須神不知鬼不覺地弄掉,不能留下當她的把柄軟肋。
“已經找到了,娘娘何時要?”大宮女起初並不知道榮德妃要滑胎藥做什麽,現在一看, 那是留給自己用的。
好端端的給皇帝戴綠帽子,那是殺頭的大罪啊。
“現在,立即。”榮德妃深吸一口氣 。
她為了兒子不惜與江貴妃與虎謀皮,眼下還鬧出老一個野種,這個野種必須斬草除根。
“奴婢去給娘娘煮好呈上。”
大宮女急忙去小廚房盯著,要煮好了呈給榮德妃服用。
榮德妃閉上了眼睛,“儲兒那邊你們下去照顧吧。”
“是,娘娘。”
榮德妃有事要做,她們做供人的為榮德妃留出來空間,離開了永壽宮大殿。
榮德妃攥緊了拳頭,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都來了。三皇子秦襄,這個死去多時的人,就因為這個兒子,又讓她卷土重來了。
江氏……
心裏起伏不定,與三皇子虛與委蛇時,她未想過會產生今日之禍 。
一旦這個野種不能迅速解決,後患無窮 。
榮德妃想到秦襄與江氏的嘴臉,對這個孩子更痛恨了。
她不知道的是,事情就在這個孩子身上發生了轉機。
袁令超剛與何之商下完了棋子,準備著要回去時,她見到了巧巧母女。
三少夫人靠著巧巧在慈恩堂住下來,而且去明德學堂幫忙時,大家都很熱心。
對此,王珊心滿意足了,巧巧有舅舅外婆外公照顧著,臉蛋長了肉,人也活潑了不少。
王珊看著巧巧一天比一天幸福,自己也跟著高興起來了,三公子雖然走了,可她們母女過得下去。
慈恩堂與明德學堂的人心眼好,幫助了她們母女不少忙。
王珊帶著巧巧去買東西時,偶遇袁令超何之商,她興高采烈地打招呼:“袁女侯與何禦史出來散步嗎?”
王珊也知道了當天見義勇為的公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袁令超。
袁令超救了她們母女,這件事說出去多讓人不可思議。
王珊也是沒想到,自己會與叱吒風雲的女侯袁令超產生了交集。當然,同行者延昌帝與何之商也令王珊受寵若驚,不敢置信。
袁令超倒是坦然一笑:“我是下棋完了要回去了,巧巧功課很好吧?”
巧巧是個聰明的孩子,她對學習有極大的熱情,王珊的婆婆關夫人重男輕女,看不到巧巧的閃光點,隻想著趕走王珊巧巧母女。
“很好,明德學堂的先生們啊,真的很心善,巧巧從中受益匪淺。”
王珊打心眼裏佩服明德學堂的先生們。
他們博學多才,對學生非常認真負責,巧巧入讀後,每一天都是收獲。
袁令超對此放心了,“那就很好,巧巧啊,你要多多努力哦。”
有個偏心眼的祖母,巧巧絕對不能落於人後
“是,女侯,我會好好念書的。”
巧巧乖巧地答話 。
關夫人的惡意驅逐使巧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好像從她的記憶開始,關夫人對她從不和顏悅色。
她是丫頭就意味著絕後,父親娶了母親後,相敬如賓,她看不順眼,之前的兒媳婦,一個比一個淒涼。
母親礙於外公家貧被迫當了關家的少夫人 ,祖母她始終不喜歡母親。父親英年早逝,母親悲痛欲絕,但她的祖母認為是母親害死了父親,執意驅逐她。
為什麽呢?就因為她是孫女嗎?
“好孩子,努力加油。”看巧巧手捧書卷,袁令超讚歎不已。
巧巧有上進心,這一點比起別人就足夠了。
“女侯,我們還有事,就不打擾了。”
王珊拉著巧巧先行一步,何之商與袁令超目送她們離去。
何之商問袁令超:“你建設明德學堂,為的就是巧巧這樣的姑娘吧?”
像巧巧這種孩子太多了,女孩子一開始不被期待,不被看重,也不被當做是人。
她們也是世界的一份子,她們讀書認字,到頭來在世俗眼光裏單純服務丈夫與子女。
袁令超不置可否,“是也不是吧。給她們一次機會,就有無限的可能性。”
袁令超慶幸自己是現代人,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也有工作的機會,但這些小姑娘有這機會嗎?
別人不給,袁令超給她們就行了。女學不流行,那就由她當這個頭吧。
“每個人都有未來,女子自然也有,她們未必就得相夫教子一輩子,當後宅夫人好,還是去外麵好,我想這個答案不必多說了。”
袁令超一見到明德學堂那一雙雙期待的眼睛時,心裏想的也永遠是幸好啊,多努力,多珍惜,力爭上遊。
“你是天下最厲害的人。”
何之商忽然道。
他前世今生閱人無數,像袁令超這樣的人,實在少見。俠氣義氣具備,也有善心,有極高的本事,這種人,不多了。
袁令超笑著打趣他:“何之商,我最厲害的話,那你呢?”
“我是天底下最幸運的人。”何之商含情脈脈。
遇見袁令超,是他最幸福都一件事了。
“……”袁令超撇了撇嘴,何禦史一說情話,也是夠夠的。
“油嘴滑舌。”袁令超道。
“真情流露。”何之商補充說明 。
“誰管你真情流露還是油嘴滑舌?我告訴你啊,你別惹我哦。”袁令超瞪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