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地獄難度
字數:3569 加入書籤
單秋宇站直了身子:“好了,我要說的都講完了,你們可以討論,有什麽問題也可以提出來。”
台下立刻舉起幾隻胳膊。
“你!”單秋宇隨便指了一個人。
“單主任,戰艦什麽時候能造好,我們什麽時候出發,什麽時候到達火星?”他一連提出三個問題。
淩霄壓不住評論的衝動,湊到歐展鵬耳邊輕聲說:“哎,這地球上都亂成一鍋粥了,還有工夫管火星的事?”
歐展鵬的目光很是詫異:“怎麽,你覺得不該管?”
“那倒不是。”淩霄馬上否認,“就是覺得差點意思。”
歐展鵬很理智:“太空部隊負責太空,地麵部隊負責地麵,很正常。”
台上,單秋宇說仔細回答:“最近的地火發射窗口在六月底,戰艦預計五月末造好,一切順利的話,應該是十一月中下旬抵達火星,比外星人晚五到六個月,如果錯過了六月底的窗口期,等到明年就太晚了。”單秋宇把所有的問題都解釋清楚,又問,“還有問題嗎?”
“我沒有了。”那人坐下。
“其他人呢?”單秋宇又問。
“我能不能問問,新艦是什麽時候開始造的,怎麽沒聽說過這方麵的消息?”一個聲音問。
如今這個時代,各種媒體高度發達,每造一艘新艦,都會受到無數媒體人的關注,根本不存在完全保密的可能性。
“具體時間我也不清楚,好像是去年十一月,要不就是十二月。”
台下頓時嗡地一聲,眾人忍不住議論起來。
太空戰艦的建造難度比航空母艦大多了,不止需要極長的建造周期,還要考慮戰艦的組裝問題。
簡單點說,就是把戰艦分成若幹個模塊,按照規定的標準封裝,一一發射升空之後,飄在適當的軌道高度上,再在外層空間像搭積木一樣組裝成型。
目前運載量最大火箭是260噸,也就是說,每一個模塊的質量必須控製在240噸以下。
為什麽不是260噸?
因為還需要給封裝材料預留20噸的機動質量。
外太空環境惡劣,必須謹慎包裝,才能保證各個組件完好無損。
山脈號訓練艦的總質量隻有3000噸出頭,理論上需要重型運載火箭發射13次,實際上限於各個模塊的設計和外形,一共發射19次,耗時3個月之久。
極地號的總質量約7200噸,理論發射30次,實際發射44次,耗時5個半月。
這還隻是戰艦本身需要的發射次數,人員、給養和彈藥還要額外消耗運載次數。
航空航天本來就是最燒錢的係統性工程,太空戰艦更是航天金字塔的塔尖,若是將發射一艘太空戰艦的花費換成錢幣,堆在一起絕對比戰艦還要重。
毫不誇張地說,太空戰艦絕對是大國才玩得起的東西,但凡綜合國力差上那麽一點點,都不敢打太空戰艦的主意。
為什麽外星戰艦出現的時候,地球外空隻有兩支艦隊八艘戰艦,這就是原因了。
與會眾人雖然不清楚新艦的具體數據,但單秋宇說過極地號不適合遠航任務,也就是說,新艦的總質量必定還在極地號之上。
假設新艦總質量是一萬噸,理論上需要42次發射才能將戰艦送上天空,實際發射次數預計在六十次左右。
後續的人員物資,最少也得十幾個架次的運輸。
以夏國製造的速度,把戰艦造出來不難,可70多次發射才能把新艦送上太空,卻不是那麽容易辦到。
目前,就隻有瓊州基地能發射重型運載火箭,運載火箭的調配回收、海量燃料的調集運輸,還有其他方方麵麵的協調都需要時間,三天發射一次已經是瓊州基地的極限,也就是說,需要整整7個月,才能把新艦的所有組件全部發射升空。
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六月,一共也就八個月的時間,換句話說,軍方必須從去年十二月開始發射飛船組件,期間還不能出現任何無法彌補的失誤,否則新艦就沒法搶在六月之前發射升空。
注意,隻是發射升空,而不是完成組裝!
其他人不了解情況也就算了,歐展鵬和淩霄二月初才返回地麵,非常清楚軌道上根本沒有等待組裝的戰艦模塊,最近也沒聽說瓊州密集發射重型運載火箭,一共隻剩兩個月的時間,新艦怎麽可能搶在6月之前發射升空?
這簡直就是地獄難度好不好?
歐展鵬立刻想到一種可能,舉手提問:“新艦隻有我們這些人嗎?”
“是的,暫時隻有你們。”單秋宇給予肯定的回答。
歐展鵬整個人都不好了,訓練艦滿載420人,極地號滿載不過380人,新艦卻隻有在座的四五十人,這是不是意味著新艦遠遠沒有想象中那麽龐大?
“新艦的排水量是多少?”他立刻問出自己的疑惑。
太空沒有水,自然也沒什麽排水量,這隻是沿用了以往的習慣,與戰艦質量是同一個意思。
單秋宇深深地看了歐展鵬一眼:“全艦質量9800噸,標準質量15800噸,滿載18800噸。這是我知道的數據,詳細情況還不清楚。”
眾人又是一片嘩然,這比預想中的質量還要高得多,六月就要完工,來得及嗎?
“一萬多噸的戰艦,就隻有我們這麽點人?”歐展鵬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不是眼前這人確實是那個熟悉的單秋宇,他非以為自己遇上了騙子不可。
“確實少了點。”單秋宇肯定了歐展鵬的說法,“但是據我所知,新艦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所以需要的人手遠遠低於傳統戰艦,你們都是從各個單位抽調來的精銳,每一個人都能身唐兼多職,完全可以把戰艦開起來。”
所有人都愣住了,精銳就是這麽用的?這是什麽見鬼的理由?
其實單秋宇還隱瞞了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太空部隊整體實力不足,抽不出太多人手,而敵人不過是喪家之犬,必須給予一定程度的重視,卻還達不到必須傾盡全力的地步。
退一萬步說,萬一新艦被外星人摧毀,也不至於損失太大,傷了太空部隊的筋骨。
隻不過,這些內情就不必說的那麽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