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意外頻發

字數:3345   加入書籤

A+A-




    設備是送到基地了,技術人員也跟著一起來了,可到底用不用這項技術,卻在遠征團隊裏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我覺得必須慎重!”展文逸立場鮮明,“這項技術的前景是很好的,但是實驗數據太少了,用在這麽重要的任務上,萬一出了問題,我們是負不起這個責任的呀!”
    離輝推了推眼鏡:“這位首長,我們的實驗數據已經非常充分了,我本人已經進行過七十多次低溫睡眠,最短六小時,最長七十四小時,我現在的身體非常健康,沒有任何問題。”
    “好,那我問你,你睡七十多次,用了多長時間?”展文逸大聲質問。
    離輝的底氣立馬泄了一半兒:“斷斷續續的,一年多吧。”
    “聽聽,都聽聽,一年才睡七十多次,平均五天才一次吧?我們的航天員到了天上,那是天天都要睡的呀?”展文逸氣勢更盛,“別的我先不講,你就說萬一出了意外,能不能保證航天員的安全?”
    離輝很想說能,可是這樣的保證,他真不敢隨便往外講。、
    他隻能苦笑解釋:“這位首長,我隻是個技術員,決定不是我做的,用與不用,也不是我決定的。”
    展文逸立刻把炮口對準單秋宇:“老單,你同意這個方案嗎?”
    單秋宇斟酌片刻:“如果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達到理想的效果,我讚同。”
    長時間的睡眠,帶來的好處絕對不止表麵上那一點,更重要的是新陳代謝降低之後,身體的消耗也會隨之降低,氧氣、水以及給養全部下降一大截。
    天空之上,水可以通過循環解決,空氣可以通過電解水和空氣循環解決,就連食物,也可以通過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的方式解決一部分。
    但長達一年的遠航,依然需要準備大量的物資,單單水和食物就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低溫睡眠可以節約大量的食物,從而節約相應的空間,帶上更多的武器裝備,大幅度加強續航能力和作戰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講,這項技術意義非凡。
    不過低溫休眠艙的體積雖然和傳統的睡艙差不多,但後者隻是一個加壓的睡袋,加一小塊空間,附加的設備很少。前者卻需要一係列設備輔助,從這一點上來說,不止占用了寶貴的艦上空間,還令戰艦的結構更加複雜程度,間接增加了運載飛船的發射次數。
    綜合考慮,總歸是利大於弊,展文逸終於退了一步:“在得出明確的結果之前,我保留意見!”
    於是,一場特殊的實驗展開了。
    技術人員把一個低溫睡眠艙送進了宿舍樓,離輝做好準備好,在所有參訓人員的注視下躺進睡眠艙,半小時後,順利進入15度的臨界睡眠狀態。
    這一睡就是七十多個小時,期間,所有人都可以隨時觀察他的狀態,也可以使用非破壞手段探測睡眠艙的溫度。
    總之一句話,我睡給你們看,通過實際行動打消顧慮,提振信心。
    歐展鵬特意過去看了一眼,透明的艙蓋之下,是離輝沉睡的模樣。
    用手摸,艙蓋微涼,但也僅此而已。
    整整三天之後,睡眠艙又在所有訓練隊員麵前打開,離輝安然無恙,為此還還進行了五分鍾的現場提問,證明他的大腦沒受任何影響。
    這一下,就連顧慮最深的展文逸都沒話說了。
    從這一天開始,遠征團隊的訓練分成兩部分,白天模擬,晚上理論,最後是低溫睡眠。
    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吃喝拉撒,其他的時間全都用在訓練上,一秒鍾都不允許浪費。
    即便如此,眾人依然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恨不得把一秒鍾掰成八瓣。
    然而真正接觸低溫睡眠,才發現這種技術並沒有想象中那麽簡單,更不是隨便誰都能馬上適應這種睡眠方式。
    第一次進入低溫睡眠艙,淩霄用了整整三個小時,才成功將體溫降到17度。
    單秋宇的表情很是凝重,忽然覺得低溫睡眠就是個坑。
    離輝察言觀色,不動聲色地湊過去,輕聲解釋:“這都是正常的,必須有個習慣的過程。”
    單秋宇眉頭微挑:“你確定?”
    出發的時間越來越近,如果不能趕在窗口期來臨之前結束訓練,那就隻能放棄這項技術。
    “根據我們的實驗數據,平均適應時間在五到七天,個別人稍長,也就是十天左右。”離輝的語氣中信心十足。
    單秋宇點頭:“那好,十天之內,我要看到效果。”
    “沒問題!”離輝說
    然而這還隻是個開始,沒多一會兒又傳來了新的消息:徐晴進入睡眠艙整整七個小時,體溫卻始終保持在28度,稍微降低一點,生理指標就會出現斷崖式下跌。不管增加藥量,還是催他們麻醉,所有有想的辦法都試過了,依舊沒有任何改善,好像她就是老天叫來專門攪事的,搞得整個技術團隊一驚一乍,根本不敢繼續降低溫度。
    離輝也是頭一回遇上這種情況,根本不知道該怎麽辦,更不敢隨意幹預,隻能再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這邊的問題還沒解決,那邊又遇上麻煩,洛圖入睡倒是挺順利,體溫也降到17度,可大腦的活躍度一直沒減下來,隻睡了七個小時,就在未執行升溫程序的情況下自然蘇醒。
    離輝一個頭兩個大,這到底是一群什麽樣的奇葩,怎麽一個正常的都沒有?難道是因為從前的實驗對象都是普通人,而這些都是體質遠超常人的航天員
    他提出了這個想法,單秋宇和展文逸的意見高度一致:航天員的體質好壞,與低溫睡眠的成功與否沒有直接關係,出了問題卻解決不了,不是技術本身有問題,就是技術團隊水平太差。
    總之,必須保證航天員的安全;其次,十天的期限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離輝差點沒哭出來,不過他始終堅信,出問題的一定是少數,他也不敢奢求所有人都不出意外,但一定要把比例控製在安全線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