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機器狗VS迅狗

字數:3745   加入書籤

A+A-




    隻過了一小會兒,實驗團隊裏有個看起來很年輕的妹子高高舉起右手:“好了!”
    “開始吧。”鄒舟說。
    “開始!”歐展鵬下達指令,戰士們馬上把一隻迅狗放進鐵籠。
    第一批迅狗早就在實驗中耗光了,這幾隻是基地委托一線部隊重抓的。
    不是特意下任務抓活的,而是在戰鬥中被爆炸震暈,或是其他原因落到人類手上的迅狗。
    大概是因為關的時間久了,迅狗非常暴躁,鑽進大籠子之後又蹦又跳,凶狠的目光裏充滿挑釁。
    鐵籠的另一邊,一隻機器狗同樣進入鐵籠。
    這東西體型稍小,腿細身長,鋼牙森森,看起來有那麽點凶悍的樣子。
    沒等機器狗站穩腳跟,迅狗已經猛然一躍,搶先發起進攻,而且一口就咬住機器狗的脖子,猛然一用力,登時將合金打造的外殼咬穿。
    一陣令人牙酸的摩擦聲,機器狗不動了。
    包括歐展鵬在內,所有的戰士們都傻眼了。
    就這?啥實驗啊,送菜的吧?
    鄒舟麵無表情:“記下來,外殼強度不足,進攻速度太慢,馬上改進!”
    “收到!”研究人員立刻行動起來,利用3D打印設備重新製造外殼,很快就裝到另一隻機器狗身上。
    但速度慢就沒那麽容易解決了,在場的幾個程序員和遠在燕京的團隊遠程配合,花了十幾分鍾才寫好新的程序。
    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可在歐展鵬這種外行眼裏,基本上和龜爬沒什麽兩樣。
    很快,第二輪實驗開始。
    這一回,門剛打開,機器狗就衝了出去,靈活地撲向迅狗,張開鑲滿合金利齒的大嘴,狠狠咬向對手。
    但迅狗不止凶悍,也很講戰術,靈活地側身避開,一口咬住機器狗。
    沒多一會兒,第二次試驗同樣以失敗告終。
    隨之而來的是第三次、第四次,每一次,機器狗堅持的時間都會更長一些。
    如此幾次三番,傍晚時分,機器狗終於戰勝對手取得勝利。
    這一場對抗持續了整整二十分鍾,與其說是機器狗戰勝了對手,還不如說是累死了對手。
    歐展鵬有點看不明白了,他疑惑地問:“有必要這樣麽?”
    “有!”鄒舟十分肯定地說,“我們需要通過一係列的對抗,了解迅狗的行為方式,從而製定最有效的製衡策略。”
    “製衡?”歐展鵬眉頭微微一挑。
    倒不是質疑這個答案,而是這位都擱這兒站半天了,還是頭一回說出這麽長的句子。
    “對,製衡。”鄒舟說,“機器狗必須擁有無聲解決目標的能力,這是設計這種武器的初衷。”
    好吧,你贏了。
    什麽初衷高中的,歐展鵬還真搞不明白,他隻知道戰爭就要不擇手段,就是要用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摧毀敵人。
    不過換個角度再想想,狗嘛,連咬死對手的本事都沒有,有什麽臉叫機器狗?
    連續幾次單挑,全都戰勝對手之後,今天的實驗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沒歐展鵬什麽事了,實驗團隊連夜優機器狗的結構和程序,第二天一早,基於新方案改進後的機器狗驚豔亮相。
    最重要的變化,就是這東西肩膀上安裝了武器,左右各加一支霰彈槍。
    歐展鵬很意外,覺得這個進度是不是太快了。
    鄒舟和他的團隊卻不這麽看,既然昨天已經完成了嘶咬方麵的優化,今天自然該把武器裝備提上日程。
    必須具備嘶咬能力,卻不代表放棄武器優勢。
    對此,歐展鵬深表讚同,揚長避短才是研究人員應有的態度!
    改裝後再次對陣迅狗,效果果然拔群,砰砰兩槍就打倒了對手,別說一對一,就是一對一群,也一戰之力。
    不過這還不算完,接下來繼續改進,把兩支霰彈槍換成一霰彈一步槍,進一步加強遠程火力。
    這依然不是結束,實驗團隊繼續優化程序,增加分辨程序。
    簡單點說,就是讓機器狗學會分辨哪些是地球的原生物種,哪些是非自然進化的外星造物,免得機器狗在消滅迅狗的同時,把其他原生物種也給滅掉。
    識別程序早有成熟方案,主要的麻煩是怎麽把程序移植到係統裏頭。
    最後,還要進行安全性實驗,就是準備人體模型數隻,檢測機器狗會不會把人類誤判為其他生物,還要就是在同時出現迅狗和人類的情況下,必須優先保護人類。
    這種保護不是單純的擋在人類前麵,而是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在阻擋、攔截和主動進攻之間做出最優選擇。
    經過連續幾天的忙碌,適合對付迅狗的新型號終於完成,但這隻是實驗層麵的結束,而不是實戰性的成熟。
    於是,實驗團隊兵分五路,立刻趕赴封鎖區,抵達後釋放機器狗,並且向它們下達自由獵殺指令。
    機器狗擁有不同的行為模式,顧名思義,自由獵殺就是不做任何限製,以追殺迅狗為最高目標。
    除此之外還有守護模式,既以某個目標為中心活動,所有膽敢靠近的敵對目標一律消滅;還有聯動模式,既數隻機器狗一起行動,互相配合獵殺目標;潛伏模式、搜索模式、突擊模式、暗襲模式、哨兵模式以及綜合模式等等,足以應付大多數任務。
    接到指令,八條機器狗立刻鑽進叢林,轉眼消失不見。
    地雷什麽的,根本不就是個事,就算主動識別係統失效,機器狗身上還有敵我識別係統,雙重保護雙重識別,確保萬無一失。
    技術人員通過數據鏈,時刻掌握機器狗的情況,僅僅十多分鍾,叢林深處就傳來一聲槍響,收獲此行的第一個目標。
    接下來槍聲不斷,僅僅半個小時,就擊斃迅狗二十餘隻。
    這還隻是一個組的收獲,其他組也陸續傳來好消息,數量最多的能達到三十餘隻,最少的也有將近二十隻,有效打擊了狗群的囂張氣焰,緩解各個方向的沉重壓力。
    目睹實驗的官兵,給予機器狗一致好評,紛紛要求加快裝備速度。
    機器狗對迅狗,就像人類對陣機器人,孰強孰弱還用說麽?
    然而這依然隻是初步成功,與大範圍裝備部隊仍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