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戰爭已經開始
字數:7091 加入書籤
外星人還沒到地球,戰爭已經開始。
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顯而易見,軍方一方麵全力打造斥力艦,意圖抵禦小行星於星空之間,另一方麵強化地球的軌道防禦體係,想方設法強化末端摧毀能力。
第一步就是建造一批軌道激光衛星。
這不是夏國的項目,也不是哪一個小夥伴的方案,而是一個國際合作計劃,意在打造最強的激光防禦體係,抵禦外星人的入侵。
為此,各國都拿出了壓箱底的技術,實在拿不出技術或者技術已經落後的,那就出人出工出錢出原料,總之誰也別想置身事外。
燕京也是下了血本,直接以無線輸電網絡提供充沛的電力,因而這批衛星沒有傳統衛星那種大幅度張開的太陽能板,就隻是圓滾滾的衛星,飄在軌道上很不起眼。
但是千萬別小看這批衛星的威力,每一顆衛星的發射腔都是由數十個激光發射器組成的傘狀凹麵,隻需要一瞬間,就能摧毀飛行中的導彈。
這已經是人類能夠做到的最高水平,或者說,激光炮是人類武器庫中,唯一一種合適的武器。
其他的粒子武器要麽還造不出來,要麽就是不實用,根本就上不得台麵。
暫時還不清楚對外星戰艦有多大威脅,但一門炮不行就五門,五門不行就十門,再不行就所有激光衛星一起齊射!
光炮防禦係統不僅能在外星人靠近時禦敵,如果長時間照射某一顆小行星,還能改變小行星的軌道,算是抵禦小行星的一道防線。
不止軌道上建造光炮群,就連落艦山,也在月球上搞了一處光炮陣列,就是數以千計的激光炮整齊排列,通過齊射的方式增加射程。
但這東西的射程雖遠,卻還威脅不到地球的近地軌道,隻能算給月球加個保險。
而且衛星飄在軌道上,戰時生存幾率相對較高,光炮陣列擺在月球表麵,外星種隻需要給一炮或者砸一顆小行星,就能把辛苦建造的炮陣摧毀。
所以落艦山隻造了一處炮陣,就放棄了這個吃力不討好的計劃。
相比之下,電漿炮的威力更強,就是射程太近,實在是不怎麽好用。
不過外星人已經把人類逼到了牆角,射程近不近已經不在考慮範圍之內,能不能摧毀外星人的飛船才是重點,所以各國造完了光炮防禦係統之後,又在燕京的建議下搞了電漿炮防禦體係。
電漿炮的射程問題,不是靠齊射堆積數量就能解決,它是電漿本身的特性決定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有在軌的電漿炮,全部偽裝成小行星……嗯,反正敵人的小行星八月就到,權當是摧毀小行星留下的殘骸。
軌道和月球還隻是防禦計劃的一小部分,大氣層內的防禦體係,才是末端防禦的主體。
首先就是防空導彈,這東西發展時間最長,技術最成熟,可靠性也最高。
但小行星撞進大氣層的速度比洲際導彈還要快,想擊中沒那麽容易,也就夏國、老米和毛子等有限幾個小夥伴有這個技術水平。
不過沒關係,凡是有技術的小夥伴,家裏的產能一般都不會太差,隻是沒有完善的工業體係,需要全球供應鏈支持。
可在這個時候,誰敢不支持呢?
於是各國全力以赴加班加點,使勁製造導彈就完了。
地麵可沒月球那麽多的限製,說爆兵就是真爆兵,說爆導彈,那也是真爆導彈。
不止有固定的防空導彈陣地,卡車式移動發射、列車式移動發射、大山裏的發射井、海上的艦船平台,甚至水下發射平台,隻要能布置導彈的地方,統統納入計劃之中。
導彈也不是隨便找個地方就能布置,不僅考慮小行星的來向,還要把地球的自轉等多種因素考慮進去,小行星從哪個方位鑽進大氣層,由哪個陣地的導彈負責攔截,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哪怕隻能提高1%的命中幾率,也要全力以赴。..
還有自殺式無人機,這東西其實和導彈是一個意思,區別在於速度稍慢,但可以長時間滯空,屬於導彈的有效補充。
為了能夠幹淨徹底的摧毀目標,每一架自殺無人機都準備了微型蘑菇彈,就算直徑幾公裏的小行星,也能一舉崩碎,把撞擊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
再就是電磁大炮,這玩意屬於末端防禦體係的最後一環,一旦前兩環失效,就要靠電磁大炮挽回最後的希望,一旦電磁大炮沒能命中目標,就隻能聽天由命。
最後是地麵部隊的組織安排,雖然危險來自天外,可地麵也不能不管,一是防止民眾因戰而亂,二是防備海中的外星種趁機搗亂。
就連民眾的反應也被各國考慮在內,擋住了外星人自然沒什麽好說,一旦防禦體係崩潰,外星人大舉登陸……哪裏有武器裝備,哪裏有作戰掩體,怎麽打巷戰,怎麽打陣地戰。
總之就是要在民眾心裏種下抵抗的種子,就算所有國家都在這場滅球之戰中覆滅,也能為人類留下最後一絲抵抗希望。
萬一次來又把外星人攆走了呢?
3月底,首艘斥力艦順利下線,可在如何出航的問題上,又陷入了極度的糾結。
“來自小行星帶的天體主要分為三個群體。”眾人又一次聚集在會議室中,宮一丁指著太陽係的俯視圖侃侃而談,“第一群速度最快,目前的位置在這裏,預計於8月底抵達地球;第二群稍慢,11月到;第三群剛剛飛越火星軌道,大約在明天3月抵達。”
他轉身麵對眾人:“前麵兩群小天體數量不多,但非常分散,解決它們需要大量時間;第三群小天體數量很多,位置相對集中,不過外星戰艦就跟在後麵,想解決小行星,就得先麵對外星人。”
聽他這麽一講,大家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問題。
前兩群看起來好對付,但這隻是大致的歸類分劃,兩群小天體之間還有很多零散的小行星。
也就是說,一旦斥力艦出航,就再也沒有返回地球補給的機會!
從8月到明年3月,整整7個多月,斥力艦攜帶的燃料肯定不夠,至少也要進行兩到三次補給。
這是個非常麻煩的問題。
但前兩群無非是多耗一點時間,第三群才是真正的重點。
隻出斥力艦,必定不是外星戰艦的對手,約等於主動送人頭;可派遣戰艦,又削弱了地球的防禦力量,簡直就是左右為難。
幾個人商量來商量去,也沒想出什麽好辦法,畢竟出擊與否,並不是落艦山說的算。
軍方最後的決定,是為斥力艦增加兩個外掛包,每個包裏存放一架攜帶核彈的空天戰機,作為對抗外星戰艦的手段。
沒人指望兩架戰機就能把敵艦怎麽樣,不過是死馬當活馬醫,試探一下對方的反應。
就這樣,從3月底4月中旬,6艘斥力艦先後啟航,飛往不同方向迎擊小行星。
按一般人的想法,這些小天體來自小行星帶,飛行方向肯定是垂直於地球軌道。
而實際上,外星種出現異動的時候,木星和地球還隔著太陽,外星戰艦推動小行星時,位置也在地球的側前方。
那些小天體脫離小行星帶之後,一邊繞著太陽公轉,一邊靠近地球軌道,二者速度不同,方向卻一致。
如果把地球視為正常行駛的重卡,那麽脫離小行星帶的那些小天體,就是一隊無視危險、急於變道的小轎車!
且雙方都沒有刹車,撞擊已經不可避免。
斥力艦也是一樣的道理,不是以垂直方向脫離,而是在地球軌道之外同向伴飛,在即將遭遇脫韁的小行星時稍微變向,就能混進小行星群,從而實施幹預計劃。
從6月起,斥力艦先後靠近目標,以獨特的斥力係統幹預小行星的軌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間,來自月球的補給艦,為斥力艦進行了七次補給,比原計劃補給次數多出一倍有餘。
8月,首批小行星即將抵達地球,空間防禦體係、地麵防禦體係嚴陣以待,所有空間飛行器都做好了撞擊準備,凡是能躲到地球另一側的飛行器,全都調整速度避開星群。
包括艦隊。
8月6日淩晨,第一顆小行星越過月球軌道,各國立即發布防撞擊警報,所有民眾做好避難準備。
半天之後,小行星出現在地球外圍,各地民眾已經提前進入防空洞或避難所。
但它的軌道受斥力艦影響,最終在距離地球9萬多公裏的位置掠過。
人類的底限是6.5萬公裏,一旦小天體進入這個距離,空間防禦網就會立即開火,摧毀來襲的小天體。
接下來,更多天體飛向地球,但絕大多數都是一掠而過,飛向金星軌道。
12小時內,超過四百顆威脅巨大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其中隻有三十餘顆小天體越過6.5萬公裏線,被空間防禦係統摧毀。
落入大氣層的碎片超過四萬枚,此後三天,全球各地的天空流星不斷,就算是大白天,都能看到空中墜落的火球。
地麵防禦體係進行了規模空前的實戰演練,將十幾顆體積較大的隕星淩空摧毀,算是驗證了地麵防禦體係的可靠性。
隨後流星漸少,直到一個星期後,這場規模空前的流星雨才落下帷幕——從此以後,沒人認為流星雨還有浪漫的含義。
最終落地的小行星隻有一百餘顆,落進城市的隻有七顆,造成的損害微乎其微。
全球各地的民眾無不為之鬆一口氣,一直以來的擔憂總算平複些許。
8月14號,流星雨還留下了個尾巴,首艘空天母艦通過驗收加入現役,軍方將這艘戰艦命名為廣寒號,紀念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座永久性科研基地。
洛圖調任艦長,淩霄也離開落艦山基地,正式履任就職。
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艘空天母艦,入役就是滿截五千多人,人休息設備不休息,沒日沒夜的展開訓練。
11月,第二艘空天母艦南極號正式入役,艦長劉雯雯,包括淩霄在內的兩千多人轉到南極號,兩艦分別補充人手,以老帶新,在最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
至此,以空天母艦為核心、遠征係戰艦為主力的兩大戰鬥集群正式成軍。
這個時候,距離外星艦隊抵達還有四個月,與此前發現的倒計時信號完全一致!
落艦山每月生產的戰艦數量已經提升至三艘,但軍方並沒有繼續組建新的艦隊,而是將新戰艦全部外售。
不是不想繼續,而是剩下的時間太短,新艦很難形成戰鬥力,與其攥在手裏,不如賣給其他小夥伴,哪怕打個輔助吸引一下敵人的火力,也能為主力分擔一點壓力。
隨後的幾個月,大毛、老米和歐羅巴聯盟陸續收到燕京交付的戰艦,而且他們本身也有不錯的製造能力,在燕京的大力協助之下,先後建成數艘戰艦。
隻不過他們沒有落艦山這麽優越的條件,不僅建造成本高得離譜,艦上的大部分裝備,也都是由落艦山提供。
到了這個時候,落艦山在藍星小夥伴之間早就不是什麽秘密,大家的羨慕已經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實力不足的小夥伴倒是沒什麽想法,大毛、老米和歐羅巴聯盟,一直通過各種渠道聯係燕京,希望得到落艦山的協助,也在月球搞一座基地。
燕京的回複隻有一句話:打完外星人再說!
這種時候還想著在月球上建基地,想屁吃呢?有本事就自己來,沒本事就幹瞪眼,還協助,老子又不是你爹!
11月下旬,第二波小行星抵達地球。
這一次,地球的準備更充分,各國事先進行了全麵的動員,借此機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空間防禦演練,摧毀途經地球的小行星一百餘顆。
同步進行的地麵防禦演練,摧毀落入大氣層的碎片六百餘個。
第二輪小行星襲擊的密度遠不如第一波,但持續時間更長,大大小小的碎片不停墜入大氣層,持續時間長達半月之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