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加價,千字1萬

字數:5654   加入書籤

A+A-


    “你這篇,我看看……”
    帶上眼鏡,王晶斌仔細閱讀。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裏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裏,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這篇文章可以說是朱自清先生最為鮮明的代表作之一了。
    前世陳易每每早讀的時候,也是很喜歡朗讀與背誦這一首散文。
    說真的。
    雖然是散文。
    但讀起來,就跟詩的感覺一樣。
    所以陳易之前與張老師所說的散文詩歌化,這可不是隨便說的。
    朱自清先生寫的散文,讀起來就與讀古詩詞那般令人陶醉。
    “我的天……”
    “陳易師弟,你這篇散文。”
    “我我,我……”
    如果說之前陳易投過來的《爬山虎的腳》《落花生》,已經讓王晶斌無比佩服時。
    那麽,《春》這篇文章,就徹底的讓王晶斌仰視了。
    而當這一篇《荷塘月色》出現。
    這已經不是仰視這麽簡單。
    瞬間。
    王晶斌都有一種膜拜的感覺。
    “陳易師弟……不不不,陳易老師。”
    “陳易先生……”
    王晶斌有一些語無倫次。
    “主編,主編……”
    無比激動的,王晶斌跑進了主編辦公室。
    “晶斌,多大年紀了,還像小年輕似的。”
    主編瞪了王晶斌一眼。
    王晶斌沒做多解釋,說道:“主編,陳易先生又出了一篇新散文。”
    “陳易先生?”
    主編眉頭一挑。
    先生這個稱呼是不是有些怪怪的。
    不過想到這也算是對於文人的尊稱,主編也沒有說什麽:“哦,是嗎?”
    “晶斌,這幾天群裏一眾作者意見很大,你有沒有提醒一下他?”
    “這個……”
    王晶斌搖頭:“主編,我跟陳易先生說了一下。不過,我覺得我們是多想了。您看看這篇文章,我們文學報能不能再加點價。”
    “加價?”
    主編一愣:“晶斌,不會吧,這個時候還加價?”
    “千字6000已經是我們最近5年的最高價,哪怕就是至我們文學報成立以來,也是最高標準之一。”
    文學報也不是沒有比之千字6000高的價格。
    但是。
    超過千字6000價格的作品,要麽是一些教科書上的作品。
    要麽,也是泰山北鬥級的人物。
    給陳易開出千字6000的價格,已經算破例了。
    可是。
    聽到王斌晶,竟然還提加價。
    “晶斌,你在想什麽,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麽情況,還加價?”
    “主編,我不是這個意思。主要是,可能陳易先生會認為,要是我們價格過低,顯得我們沒有誠意。”
    “千字6000的價格還沒有誠意,他要多少?”
    “沒有說……”
    “嗬嗬,晶斌,你這個文學報編輯當得可以啊。將他寫的文章拿過來,我看看……”
    王晶斌連忙將手機遞過去。
    “也不打印出來。”
    “主編,剛發來的,我這不是著急嘛。”
    主編擺擺手,示意王晶斌不要說話。
    而隨著主編將視線放到手機這一篇文章,主編的臉部表情卻是變了又變。
    從剛開始的有一些氣憤。
    慢慢的平靜下來。
    再到眼睛睜大。
    隨後張開著嘴巴。
    當看到一半時,主編卻是激動的站了起來。
    嘴裏小聲的朗讀著。
    直到最後。
    主編將這篇《荷塘月色》打印了出來。
    如是看了三遍。
    最終。
    主編對王晶斌說道:“晶斌,陳易……陳易老師希望定多少價?”
    “這個,陳易老師沒說。”
    “你覺得呢?”
    “我沒這個權限。”
    “那就……”
    千字7000?
    不不不,太少了。
    千字8000?
    好像不夠誠意。
    千字9000?
    還是差一些。
    千字1萬。
    對。
    就定千字1萬。
    “晶斌,你跟陳易老師說,這篇稿子,我們給他千字1萬的價格。”
    “千字1萬?”
    王晶斌驚訝的叫了一聲:“主編,這個價格也太高了吧。”
    “高嗎?”
    主編看了王晶斌一眼:“你覺得陳易老師這篇稿子不值這個價?”
    “不是這個意思,我不是怕其他作者有意見嘛。畢竟,之前千字6000他們都是一片議論。千字1萬要是傳出去,真不知道他們又說什麽。”
    “說什麽,那就讓他們說。要是他們有本事也能寫出這樣的稿子,我也給他們這個價。”
    “可是,主編,您不是跟我說了,讓我提醒提醒陳易老師,畢竟文學這一塊也是一個圈子。”
    “我說了嗎?”
    “前幾天您不是說了?”
    “你一定是聽錯了。”
    ……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公司為了鍛煉各位已經花了3年的時間,現在,擺在你們麵前的,那就是一個出道的機會。接下來這一個月,你們能走多遠,就看你們的本事了。”
    天娛傳媒。
    藝人部總監“王雪如”對著旗下一眾新人說道。
    對於這一批新人,天娛可以說是花了重金。
    此前不但請了名師對他們進行各方麵的訓練。
    與之同時。
    為了更好的讓他們出道,天娛還讓他們參加了“梨子”平台的網綜節目。
    隻是。
    雖然整個節目點播大火,好評不斷。
    但畢竟是網綜。
    一眾新人隻是露了一下臉,並沒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要想真正出道。
    那就必需要有一個拿得出手的作品。
    歌曲。
    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而為了讓他們能夠一炮打響名氣。
    天娛傳媒還特別請了公司數十位作曲人,為這一些新人量身打造新歌。
    王雪如說完,隨即便離開了藝人部。
    一眾新人在王雪如離開之時,都是鬆了一口氣:“王總的氣勢太強了,剛才都有些頂不住。”
    “我也是,天娛女王啊,別說我們,就是那些知名藝人也頂不住。”
    幾位新人不由的感歎說道。
    不過。
    對於即將而來的出道機會,他們亦是無比的期待。
    “那麽,接下來,我們就是要出道了嗎?”
    “按王總說的,應該是的。”
    “那,一起加油。”
    “一起加油。”
    一眾新人伸出右手合在一起。
    微笑充滿了他們的臉龐。
    他們等這一個機會,已經等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