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玄劍無雙長街鬥狠 幽琴有韻為客留聲(二)

字數:2651   加入書籤

A+A-


    東方嶽憤然說道:“就這麽輕易把她放走,真是便宜了她!”謝芳塵道:“那女子的武功十分了得,恐怕合咱們六人之力也未必是她的對手,既然明知不敵,又何必以身試險?”金英道:“謝兄說的是。那女子劍法之精,步法之奇,別說就咱這幾人,就是再多十個八個,也未必鬥得過她。幸虧她手下留情,否則我和東方弟今日恐怕難逃斷臂掉腿之厄!”東方嶽深有同感,心裏盡管很不舒服,但氣卻消了大半。
    這時,那白胡子老頭走到東方嶽、金英麵前道:“多謝二位公子仗義相助,小老兒十分感激,隻是累的二位受了傷害,小老兒心裏很是過意不去。”東方嶽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我們習武人的本分,隻要老人家沒事,我們受點傷害到也沒什麽!”
    金英問道:“老人家,聽你的口音也非本地人氏,不知你因何隻身一人來到姑蘇?”老者道:“小老兒本是山東人氏,一生無兒無女,隻靠侄兒、侄女周濟過活。隻因這幾日山東的侄子待我顏色不好,我一氣之下,便孤身一人來姑蘇找我的侄女。可是因我年紀大了的緣故,竟然忘記了侄女家的住址,找了多時也沒找到她家。沒奈何我隻好掉頭回往山東,想不到剛走到這裏,就叫方才那個女孩子把我抓住了。”
    金英點了點頭,又道:“老人家,你孤身行走遠途很是不便,不如就跟我們走吧。我們一辦完事就回朔州,等到了山東地境,我們順便把你送到侄子家也就是了。”老者猶豫一下道:“這……這豈不是又給你們添麻煩了?”東方嶽道:“有什麽麻煩的,老人家不必多心,就跟我們走吧!”老者眉開眼笑地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推辭了!”
    金英和東方嶽各自上了金創藥,將身上的傷口包紮好,跟著謝芳塵徑往白重恩家走來。
    途中金英說道:“那綠衣女子的劍法精巧絕妙,不知出自哪門哪派,尤其是她那奇快無倫,如真如幻的步法,更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謝兄是讀書人,識見頗豐,可曉得其中端倪?”謝芳塵道:“我也不曉得。不過據我猜測,綠衣少女使得很可能是金陵蕭家的玄微無影劍法和禹步。”金英等人倶是大奇,紛紛說道:“金陵蕭家是什麽來曆?”謝芳塵道:“我曾從前人著的一本武林雜記上看到一條記載,說是梁元帝蕭世誠雄才大略,多有技藝,不僅精通詩文音律,對武學一道亦是深有造詣。其家傳玄微無影劍法招數奇特,以巧妙見長,十分厲害。另一種家傳武功禹步,更是武林中的稀有珍寶。據說此步法乃是大禹王所創並流傳下來的。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某日他正在堤上巡視水情,忽然看到大水即將漫過堤來。堤壩邊上有一棵柳樹,樹上有一個鳥窩,鳥窩裏有兩隻小鳥。大鳥見水勢就要淹過鳥窩,急得又跳又叫。大禹見小鳥可憐,卻又想不出辦法相救,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看著看著,他忽然發現了一件奇怪之事:當水勢上來,眼看浪尖就要觸及鳥窩的時候,不知為什麽,竟又忽然落了下去。如此者再,鳥巢中的小鳥總是有驚無險。大禹就想,按說水勢必能淹過鳥巢,可是為何總是上不來呢?於是更加仔細地觀察起來。後來他發現,當水勢將要漫上來的時候,大鳥就從窩裏出來在樹枝上跳,跳一跳水就下去了。大禹就想,怎麽鳥一跳水就下去了呢?這裏邊藏著什麽玄機呢?於是他就仔細觀察鳥的跳法,一邊看一邊跟著學,經過反複練習,他把鳥跳的步子全都學會了,接著就去實驗。當水勢一上來的時候,他就在岸上跳,他一跳之下,水勢就下去了。水又來,他又一跳,水就又下去了。大禹覺得太神奇了,於是就把這個步法傳授給了當時治水的人,以便救急於萬一。後來隨著朝代的變遷,禹步漸漸失傳,會者寥寥無幾。隻有武林雜記上記載說,蕭氏祖先遇異人傳授,並結合武學重新創造,使之變得更加莫測高深。其步法使將起來奇快無比,撲朔迷離,等閑百數十人都抵擋不住。如我猜的不錯的話,方才那個綠衣少女多半是蕭世誠的後人。”
    金英五人聽了皆唏噓道:“原來金陵蕭家竟有這般不尋常的來曆,今日聽了謝兄的一席話,真是增長了不少見識。”
    往前又行了一程,來到一座二滴水的門樓麵前。門樓下邊掩著兩扇碧油大門,兩側築有丈餘高牆,牆裏植著許多翠竹,枝葉舒展,葳蕤可愛。
    謝芳塵指著門樓道:“這就是白大俠的家。”說著上前輕輕叩門。
    少頃,隻見門扇一開,走出一個中年婦人來,一眼看到謝芳塵,立時眉開眼笑的道:“我當是誰,原來是謝公子來了!”謝芳塵施了一禮,說道:“於嬸,幽燕可在家中?”婦人道:“在!在!我家公子正在花廳彈琴呢!”
    幾人步入門內,抬眼看時,隻見修竹成行,翠色欲滴。竹林之間辟出一條羊腸甬路,曲曲彎彎,直通向對麵花牆上的一個月亮門前。婦人將大門關好,叫金英等人把馬拴在竹樹上,之後引著幾人一直來到月亮門前,推開門扇,說道:“請進!”
    金英等人一腳踏進門裏,頓覺眼前一亮,隻見迎麵閃出兩個大荷池來。池中白蓮如雪,搖曳生姿,足有數百株之多,微風襲來,清香陣陣,令人神清氣爽。河池正中架著一座拱橋,連著一帶亞字欄杆,盡處是個水榭,後邊綠蔭匝地,襯著許多亭台樓閣。隻聽得一陣清潤婉轉的琴聲悠悠傳來,金英等人雖不懂音律,但聽了這婉轉的琴聲,精神也不由為之一振,心裏真有一種說不出的愜意快慰之感。
    幾人穿過拱橋,出了水榭,一路曲曲折折,徑往綠陰深處走來。行了一陣,琴聲愈來愈近,眼前又現出個大水池。池中植滿各色蓮花,多彩多姿,光華奪目。蓮池正中建著個八角花廳,廳中坐著個少年公子,正自手撫琴弦,專心彈奏。
    隻見那公子約有二十四五歲年紀,頭戴白緞子文生巾幘,中間鑲著一塊藍田美玉;身著白緞子對襟長衫,領口嵌著金邊銀線。麵如冠玉,唇若塗朱,氣質高雅,風致翩翩,在琴聲與蓮花的映襯下,更顯得人物瀟灑,俊俏風流。金英等人見了,心中暗自叫好,不禁大有自慚形穢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