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聖旨
字數:3673 加入書籤
“聖旨到,請當朝太子及二公主接旨。”
在朱洪文及朱玉曦的別墅裏,迎來了新的客人,為首的是一個身穿朱紅色官服、頭戴藍色官帽的老年太監。他叫陳瑜,乃是司禮監裏的一位秉筆太監,在朝廷之中算得上是位高權重,是明國(雖然明國人一般自稱為明朝人,但他們在新紀元的勢力範圍相對較小,所以被其他勢力的人稱之為明國人)皇帝身邊的心腹太監之一。
司禮監的首領太監是掌印太監,一般隻有最受皇帝器重的太監才能擔任這個職位,但他經常要在皇帝身邊服侍他,所以這種出國辦事一類的差事往往會落在秉筆太監身上。秉筆太監是司禮監裏的二號人物,除了批紅以外,主要的工作是宣旨。
在聽到陳瑜那尖細的嗓音之後,朱洪文和朱玉曦就立刻像陳瑜之外的其他人那樣,“刷”地一下跪在了地上,他們今天沒有穿潛龍大學的製服,取而代之的分別是赤紅色圓領龍袍以及搭配馬麵裙的襖裙,這是他們在正式場合所穿的衣服。
在他們旁邊的地麵上擺有一張香案,在這張香案上還有香爐以及果品,寥寥的青煙在房間裏飄蕩,陳瑜宣讀聖旨的聲音在安靜的客廳裏顯得異常清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舊皇後蘇氏,生性好妒。朕貴為一國之君,負有繁興子嗣之責,故此廣納妃嬪。然廢後蘇氏素不喜朕此舉,常為爭寵與其他妃嬪多生事端,爭吵、打罵時有發生,此為‘亂家’之舉。故朕曾依照《大戴禮記·本命》、《儀禮·喪服》等律法,以廢後蘇氏善妒,廢去其皇後之位,著令其居住於華陽宮之中,非經朕許可,不得隨意出入,一切待遇從簡作為懲罰……”
朱洪文太清楚陳瑜說的這回事了。兩年多以前,他和朱玉曦都在古明國之中,那時他就已經被冊封為太子,朱玉曦則是公主,他們的生母就是聖旨裏提到的蘇氏,人稱蘇皇後,向來以賢良淑德被人稱道。
然而自從他們的生父(也就是當今明皇)寵愛上其他貴妃之後,便偏聽偏信,找借口廢除了已然失寵的蘇皇後的皇後之位,將他心愛的鍾貴妃扶上皇後的寶座。鍾皇後向明皇進了讒言,他不但將蘇氏打入冷宮,還將其生下的一子一女(即朱洪文兄妹)送到圖泊市作為質子和質女,以顯示他的誠意,實際上就相當於是棄子。
今天,陳瑜帶來的卻是蘇氏被貶到冷宮之後的事。
原來,她在冷宮中居住,被心愛的丈夫背棄,僅有的兩個最親的子女又不在身邊,加上新皇後一直對她心懷忌憚,設法對她進行欺壓。蘇氏在種種壓力之下,再也支撐不住,生了重病。不幸的是,華陽宮中向來缺乏物資,新皇後勒令減少對她的藥物供應,蘇氏最終香消玉殞,在本來美好的年華裏孤獨死去。
“……廢後蘇氏為爾等生母,依照《大明律》及相關禮法,爾等應為她守孝三十六日,欽此。”
“長子洪文接旨。”朱洪文磕了一個頭,恭恭敬敬地伸出雙手,從陳瑜的手上接過了金黃色的聖旨,他的手在發抖,向來鎮定自若的臉上也有種難以言喻的傷感。自從來到圖泊市以後,他和生母蘇氏再也沒有見過麵,想不到這次接到的關於她的第一個消息就是她已經去世的噩耗。
朱玉曦恨聲道:“如果不是因為父皇寵幸那個鍾貴妃,母後怎麽會落得如此下場?照我看,應該廢除鍾貴妃的後位,將她打入天……”
她話音未落,就被朱洪文緊緊捂住了嘴巴。在他們的國家,這種言論屬於大逆不道的話,相當於是同時得罪了明國兩個最有權力的人。因此朱洪文根本不敢放任她繼續說下去,畢竟朱玉曦現在已經是他最親的親人了。
“皇妹,你真糊塗,快收聲。”
“母親雖然對我們有養育之恩,可是她得罪了父皇。在我們大明,皇權至上,我們應該服從父皇的旨意,更何況他對母親的處置都是有律法可依的,你就別再亂說話了。”
朱洪文的目光中充滿了警告的意味,朱玉曦是個聰明人,她雖然一時被氣憤衝昏了頭腦,這時卻漸漸冷靜了下來,本來瞪圓的雙眼也恢複了正常,隻是眼圈一紅,頓時流下淚來。
朱洪文鬆開手,滿麵堆笑的對陳瑜說道:“天使大人,皇妹她一時糊塗,說錯了話,還請天使大人不要往心裏去。”
他說完這話,從萬能係統當中的存儲空間裏拿出一幅宋朝時期的名人字畫,將其送給了陳瑜。陳瑜學識豐富,本身又喜愛收藏,一看就看出那是古代珍品,推辭了幾句,也就笑納了。
朱洪文為人精細,除了陳瑜以外,又拿出一些銀票和金銀珠寶,對其他人進行了賞賜。陳瑜等人都對他感官不錯,一來他貴為太子,卻沒什麽架子;二來他出手大方,很夠意思。所以他們當然不會對外泄露朱玉曦那些犯了忌諱的言論了。
“多謝太子殿下。”
“謝太子賞賜。”
在一陣感謝聲中,陳瑜想道:“這位太子殿下真不簡單,之前還因為生母去世而悲傷,轉眼間就能掩藏情緒,換了一副模樣來跟我們打交道,厲害厲害。”
朱洪文處事圓滑,為人頗有城府,善於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令人難以看出他的真正想法。
在送走陳瑜一行人以後,朱洪文遣走左右,偌大的客廳裏隻剩下他和朱玉曦。
“哥,我剛才說的話難道不對嗎?爹他負心薄幸,讓娘親傷心而去,我們、我們從此以後再也見不到她了。”朱玉曦哽咽道,她的聲音裏除了傷心,還有委屈和不滿。
“玉曦啊,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但這話不應該當著陳公公的麵說。”
“莫非你沒有想過,皇上為何要派他過來給我們宣旨?”
“他不過是派陳公公過來試探我們罷了。如果我們對娘親被皇上和姓鍾的賤人逼死一事表現出任何不滿,陳瑜在回宮以後向皇帝參上一本,他就有理由處置我們了,如同當年他廢掉娘親的後位一樣。”
“我知道,他大不了廢了我們的太子和公主之位,那又怎麽樣?我才不在乎呢!”
“你不在乎,我可太在乎了,正所謂師出有名,有的事情必須要講個名正言順,尤其是對我們明朝人來說。”
“要是你想為娘親報仇,就聽我的話,等到我們實行大計成功,就是娘親大仇得報之時。”
朱玉曦低頭思索了一陣,抬起頭來,神色和目光中滿是堅毅,她說:“好,我聽你的,不過我們一定要為娘報仇,無論付出何種代價。”這時的她,已如同出匣寶劍,鋒銳無雙,,頗有女王的風範。
朱洪文透過落地窗,看向遠方那如鮮血一般的殘陽,他的思緒飄飛。
“隻是為娘報仇?不,這還不夠,本太子要為我們古國人、弗斯人這些被聯盟人害慘了的群體報仇,要向他們討還一個公道才行。”
“聯盟人,你們終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我保證,這一天不會太過久遠。”
他的目光倒映著紅色的夕陽,看上去就像是布滿了濃烈的殺機和鮮血,令他表現得跟平時完全不同。也許,這才是朱洪文的真麵目,隻有少數人才會了解他的這一麵。
通過今天這件事,朱氏兄妹更加下定了貫徹計劃的決心,他們要更快地推動一些事情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