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偏心母親為小兒討要京城

字數:2021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回,話說英俊又英明的鄭武公病逝之後,長子鄭寤生接替了國君之位,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鄭莊公。
    繼位沒幾天,他那位偏心母親又來了。
    “寤生啊,如今你是承襲了你父親的爵位,享受著鄭國這數百裏的封地,又在大周朝中央政府任職,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要權利有權利,要財富有財富,可你看看你弟弟段有什麽呀,就那麽個共地,巴掌大的地方,那可是你的親弟弟呀,一母同胞,差別如此之大,你這做哥哥的,於心何忍呢?”
    鄭寤生雖說從小不受母親待見,可也是個孝順孩子,一聽母親這話,趕忙說:“母親息怒,段是我最寵愛的弟弟,我怎會不管他呢,隻是將他封到共地是父親的意思。”
    “哼,你倒是會推脫!別給我扯那些沒用的,如今你是國君,大權在握,一句話,你管不管你弟弟吧。”
    “管管管,當然管,母親覺得哪裏好,可以封給段呢?”
    “我看製邑就不錯。”
    “母親,這製邑是真的不行,不是我舍不得,是這製邑險峻異常,當年先王是有遺命的,這個地方不允許分封出去。除了製邑其他地方都可以。”
    “那就京城吧。”
    “啊,京城呀,這......”
    “哼,我看你現在是做了國君,翅膀硬了,我就給你弟弟討個封地,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這是容不下你弟弟吧,這是想把你弟弟趕出鄭國,去他國流亡吧,好,幹脆把我也一起趕出去算了。”
    一見母親發飆,鄭寤生趕忙賠罪說:“母親息怒,既然母親覺得京城好,我這就讓大夫擬旨,把京城封給段就是了。”
    說到這,咱們得解釋一下,這製邑和京城到底是什麽地方呀,為什麽武薑要讓鄭莊公把這地方給段呢。
    這鄭國的第一代封君不是鄭寤生的爺爺鄭友嘛,那時候他還叫姬友,其實當時的鄭國封地是在鎬京附近,叫鄭邑,在今天的陝西省境內。
    但是三川崩竭岐山地震後,鄭友就敏銳地覺察到應該要搬家了,往哪搬,向東發展嘛,東麵經濟要發達些。
    於是鄭友就向當時的天子周幽王打報告說想將鄭國遷到洛河平原去,幽王當時隻想著怎麽和褒姒逍遙快樂,鄭友是司徒,相當於國務總理,國家大事都放心交給鄭友,又是王叔,想搬個家還不是小事嘛,就這樣,鄭國就向東遷徙,在鄶國旁邊修築城池,這個城池還叫鄭邑,為了區分以前的鄭邑,這就叫新鄭,新鄭這個名字一直到現在還在用,對就是鄭州附近的新鄭,就連現在的鄭州都是因鄭國而得名的。
    鄭國就這樣遷到了現在河南境內,後來周平王把中央政府也遷到洛邑了,也從陝西到河南來了,看,鄭國的領導多英明。
    中央政府遷都洛邑後,當時的鄭國國君鄭掘突也接了父親的班在中央任職,為了上班方便,就在離洛邑近的滎陽修建了城池,就是現在的滎陽,因為這地方地勢高,取名京邑,當時人就把這叫京城,這個“京”字在古代的原意是建在高處的建築的意思,後來才逐漸演變成首都了。
    鄭武公時期又不斷擴地盤,先是把新鄭旁邊的鄶國吞並了,又把盤踞在洛水邊的東虢國給滅了,這地方就是製邑,這製邑是洛水邊的一個重要關隘,後世叫做汜水關,因為周穆王曾在這裏圈養過老虎,又叫做虎牢關,你想,這麽重要的地方鄭寤生能給弟弟嗎,當然不能了。
    雖然京邑也很重要,但是被母親用話堵到這兒了,咬咬牙,也就答應了。
    那共城又在哪呢,共城遠古時是共工氏部落的居住地,在太行山南麓,就是現在的河南省輝縣,大家可以在地圖上查一下,共城離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都比較遠,所以武薑不樂意,開始想要製邑,有險可居,被鄭寤生拒絕了,那就要京城,富裕,又離中央政府近,這都是為小兒子以後的進一步發展打算呢,這當娘的可真夠操心的,她咋不想鄭寤生也是她兒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