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 滅紀國 齊襄公大顯威風

字數:2409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回,話說齊國軍隊兵臨紀國城下,紀侯見破城滅國已成定局,就跑到祖廟哭了一氣,給列祖列宗的牌位都磕了頭,然後就溜之大吉,不知所蹤。
    紀侯跑了,這紀國最大的官就是紀侯的弟弟嬴季了,嬴季就問各位大夫們說“大家覺得誓死捍衛城池和保存祖宗祭祀,哪個更重要,更有意義呢?”
    聽聽這話,這是準備投降了,誓死捍衛,死戰到底,以目前的戰局來看,就隻有光榮犧牲一個結果;保存祖宗祭祀,那就是投降唄,以當時東周時期的慣例,戰爭都是貴族之間的戰爭,還沒有殺降的例子,開城投降,齊國是會給他們活命的,而且他們的祖廟,祖宗牌位也都可以保全。
    既然老大都這麽問了,那肯定選投降唄,誰的命不是命呀,於是那些大夫們就說“那當然是保存祖宗祭祀更重要呀,留得青山在嘛。”
    嬴季見大家已經都統一了,也鬆了一口氣,說“為了保全祖宗祭祀,我們隻有忍辱負重了。”
    於是,讓秘書寫了降書,說紀國願意向齊國稱臣,隻求能保住祖廟就行。齊襄公大氣地說“準了!”
    於是,嬴季就將紀國的人口土地冊子,還有國庫的財物賬本都獻給了齊襄公,並且向齊襄公磕頭行禮,一幅臣子的模樣。齊襄公高高興興地收了紀國的房本子,賬本子,戶口本子,作為對投降派嬴季的獎勵,把紀國祖廟旁邊的三十戶人口給了嬴季,作為紀國祖廟的供奉,並且任命嬴季為廟主,住在自己祖廟裏,守著自家祖宗。
    再說魯同的姑姑,跑了的那位紀侯的夫人伯姬,見自己娘家侄子沒來救紀國,自己夫君紀侯棄城而逃,小叔子嬴季帶著滿城文武投降齊國,又生氣又害怕,一口氣沒上來,香消玉殞了。
    齊襄公一見伯姬死了,還是用諸侯國夫人的禮儀安葬了伯姬,因為伯姬是魯國公主呀,不看僧麵看佛麵,的給魯國麵子不是。除了伯姬,還有一位叔姬,是伯姬的妹妹,當年作為陪嫁一起嫁到紀國來的,齊襄公就想著這紀國都滅國了,紀侯跑路了,伯姬死了,剩下叔姬一個人孤零零的也不是個事呀,要不就把叔姬送回魯國吧,也是魯同的姑姑嘛,三十來歲的年紀,說不定回到魯國還能再找個人改嫁呢。
    哪知道這位叔姬卻很剛烈,說“我既然嫁到紀國,就是紀國的媳婦,生是紀家人,死是紀家鬼,我就在紀國呆著,哪都不去。”
    看看人家還不領情,那齊襄公就隻有將叔姬安排在紀國祖廟附近住下。
    哎,相比較齊國兄妹亂倫,衛國新台納媳,這紀國的夫人忠貞剛烈,品格高潔,讓人敬佩。
    話說齊襄公滅了紀國,那叫一個得意,凱旋而歸,男人的戰績最想在自己心愛的女人麵前顯擺,所以齊襄公就迫不及待地先去見文薑。文薑呢,當然也很高興,在祝丘為自己的諸兒哥哥擺酒慶賀。
    齊襄公對文薑說“要不,你寫封信,把魯同也叫來吧。”
    魯莊公魯同,接到母親文薑的信,雖然心裏有一百個不願意,但是還是來了,因為,明麵上,齊魯兩國還是友好鄰邦,而且齊襄公是自己的舅舅,強大蠻橫的齊國得罪不起。
    兩國國君相見,齊襄公齊諸兒告訴魯莊公魯同說自己用國君夫人的禮儀安葬了伯姬,魯同表示感謝,文薑又讓魯同用外甥見舅舅的禮儀向齊襄公行禮,魯同雖然不願意,但礙於母親的麵子和齊國的威壓,還是勉強給齊襄公行了個禮,齊襄公大喜,設宴款待魯同。
    哎,遇到這樣的母親,這魯莊公魯同也是夠悲催的,齊襄公是自己的舅舅不假,可是自己現在是魯國的國君呀,出來和齊襄公相見,是代表的魯國,而不是代表個人,你齊國再比魯國強大,可在外交上,兩國是平等的呀。被母親硬逼著向齊襄公行晚輩的禮,你說心裏憋屈不。
    酒席宴上,文薑喝得高興,就對魯同說“兒呀,你舅舅才生了個女兒,娘想著給你做媳婦吧。”
    魯同一聽,臉都綠了,趕忙說“母親,舅舅家的女兒是我的親表妹,血緣關係太近,不利於優生優育,不能和我結婚的。”
    文薑一聽就不樂意了,“哼,諸侯國中,表兄表妹結親的那麽多,就你推三阻四的,是要疏遠我娘家的人吧。”
    齊襄公見這母子二人說的有點卯了,趕忙接話說“我家女兒剛出生,現在談婚論嫁太早了,以後再說,以後再說。”
    第二天,齊襄公約著魯莊公一起打獵,魯莊公魯同雖然年輕,弓馬騎射卻相當嫻熟,百發百中,就連齊襄公也交口稱讚。
    這時就聽見有個齊國的士兵,偷偷指著魯莊公小聲議論說“那個就是咱們國君的便宜兒子。”
    聽著齊國士兵的議論嘲笑,魯莊公魯同難掩內心的羞憤,暗暗記住那人的模樣,假裝射箭射偏,就把那人一箭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