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回 內戰幾十年 晉武公統一晉國

字數:3049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回,話說晉成師的曲沃,不管是從規模上,還是從實力上,都已經超過了晉國的都城翼城。
    到了晉昭侯即位的第七年,也就是周平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38年,晉國有個叫潘父的大夫,殺了晉昭侯晉伯,想要擁立曲沃桓叔晉成師為晉國國君,可是晉國首都翼城的其他大夫和官員堅決抵製,所以晉成師就沒有能夠成功奪取晉國的統治,但是卻因為這件事和晉國大宗徹底鬧翻了,以致一時間晉國一分為二,成了曲沃和翼。
    翼城的大夫官員拒絕曲沃桓叔晉成師做晉國國君,殺了弑君的大夫潘父,擁立晉昭侯的兒子晉平即位,這就是晉孝侯。
    晉孝侯即位八年的時候,曲沃桓叔晉成師也死了,享年七十二歲,晉成師的兒子晉鱔繼承了曲沃,大家叫他曲沃莊伯。
    到晉孝侯在位十五年時,曲沃莊伯晉鱔,帶兵攻打翼城,這次雖然沒有攻下翼城,但是卻把晉孝侯晉平給殺了。晉國人在荀國等諸侯的援助下進行反擊,趕走了曲沃莊伯,於是翼城的大夫們又擁立晉孝侯的弟弟晉郤為國君,這就是晉鄂侯。
    這位晉鄂侯在位才兩年,曲沃莊伯晉鱔就聯合了鄭國和邢國又來攻打翼城,有趣的是,當時的大周王室天子周桓王姬林竟然派兵支持曲沃。
    遇到這樣糊塗的中央,估計晉鄂侯也很無語,沒辦法中央都支持曲沃了,晉鄂侯晉郤打不過,隻好逃亡去了隨地,最後又輾轉客死在鄂地,所以後世稱晉郤為晉鄂侯,這個鄂字並不是晉郤的諡號,他是沒有諡號的。
    晉鄂侯晉郤打不過曲沃,逃亡了,但是曲沃也並沒有奪取翼城,反而是不久之後,曲沃莊伯晉鱔又與周天子反目,周桓王又命令虢公林父帶兵幫著翼城討伐曲沃,並且冊封晉郤的兒子晉光為晉國國君,這就是晉哀侯。
    晉哀侯在位的第八年,竟然主動去挑釁曲沃,這時的曲沃莊伯晉鱔已經去世六年了,繼承曲沃的是他的兒子曲沃武公晉稱。
    這位曲沃武公晉稱可是個猛人,本來就在找機會想攻打翼城呢,沒想到這晉哀侯晉光還敢主動來挑釁,這下看你悲哀不悲哀,要不怎麽是晉哀侯呢,沒有任何懸念,晉哀侯就被曲沃武公晉稱殺了。
    不過這時大周朝中央政府又來調解了,曲沃武公就給了中央一個麵子,讓翼城的晉國政府又苟延殘喘了幾年。
    最終,曲沃武公晉稱還是帶著大將晉萬、梁弘等人,攻克了翼城,誅殺了翼城最後一任國君,晉侯緡(min)。以晉國小宗曲沃桓叔晉成師這一支,奪取了晉國大宗晉文侯晉仇這一支的統治,重新又統一了晉國。
    這一年是晉稱做曲沃武公第三十七年。
    曲沃武公晉稱做了晉國的新國君,史稱晉武公。
    這裏跟隨晉武公攻克翼城誅殺晉侯緡的晉萬,咱們要特意介紹一下。
    這個晉萬是曲沃桓叔晉成師的次子,曲沃莊伯晉鱔的弟弟,曲沃武公,也就是晉武公晉稱的叔叔。
    這個晉萬,作戰非常英勇,多次跟隨曲沃莊伯晉鱔和晉武公晉稱,和翼城的大宗交戰,戰功赫赫,晉武公晉稱做了晉國國君後,就將叔叔晉萬冊封到韓原,所以後來人們就叫他韓萬,他是韓姓的始祖,也是後來戰國時韓國的始祖。
    曆史學家們將東周時期劃分為春秋和戰國,就是以趙魏韓三家分晉,作為標誌性曆史事件的。這是後話,咱們慢慢會講到。
    晉武公晉稱,最終帶領著曲沃的小宗以武力,戰勝並消滅了翼城的大宗,重新統一了晉國。
    同時晉稱派人向大周朝中央政府送去很多金銀財物,當時的天王是周僖王姬胡齊,見有這麽多的財物,周僖王樂得做個順水人情,就正式冊封晉稱為晉國國君,這時晉武公晉稱才算是真正取得了正統,名正言順了。
    晉武公晉稱帶領著晉國不斷地發展壯大,實行富民強兵政策,發展晉國的經濟與軍事,在他統治期間,晉國不斷地擴大著疆域。
    晉稱又做了兩年多晉武公,就薨逝了,曆史上記載他在位三十九年,這其實是包含他做曲沃武公的三十七年的。
    晉武公晉稱也是戎馬一生,有一次他征伐北方遊牧部落戎狄,活捉了戎狄的首領詭諸,很是高興,這時,正好他的夫人生了個兒子,於是晉稱就給兒子取名晉詭諸。
    晉武公晉稱薨逝後,他的兒子晉詭諸繼承君位,這就是晉獻公。
    晉獻公也是晉國曆史上一位相當重要的人物。
    晉獻公晉詭諸即位,可是他年紀輕,資曆淺,因為他們這一支以武力取得了晉國統治,所以晉獻公晉詭諸有一大群武功赫赫的叔叔,和叔爺。
    大家想想,曲沃桓叔晉成師是晉獻公晉詭諸的太爺爺,曲沃莊伯晉鱔是晉詭諸的爺爺,這太爺爺和爺爺都有一大堆的兒子,尤其是太爺爺晉成師,每個兒子又有一大堆的兒子,這就構成了龐大的晉國公族,而這些公族這麽幾十年都跟著曲沃桓叔、曲沃莊伯、和晉武公東征西戰,都是戰功赫赫,賞賜封地什麽的,一大堆,而且輩分又都比晉獻公晉詭諸高,見了麵,晉獻公都要叫叔叔或叔爺。
    現在取得了晉國的正統,打仗的事少了,這一大群的公族,沒事幹了,整天聚眾喝酒打牌,鬧事,成了隱形的憂患,得想個什麽辦法把這些公族消滅了,把晉國的財富和權利都集中到自己的手中,晉獻公晉詭諸為此很是頭疼。
    這時,有個大夫名叫士蒍,就給晉獻公出主意,先分散這些公族,離間他們的關係,使原本團結的公族,成為一盤散沙,然後又挑撥公族之間的矛盾,使這些公族們不斷地相互爭鬥,有了相互爭鬥,作為晉國國君的晉獻公就可以扮演裁判的角色,堂而皇之地處絕一部分公族。
    就這樣,不斷地逐個找借口處罰,各個擊破,沒過幾年晉國龐大的公族竟被晉獻公晉詭諸殺了個八九不離十。
    晉獻公采用士蒍的建議,誘殺曲沃桓叔和曲沃莊伯的子孫,消滅了晉國的公族,大量啟用外姓士大夫,促使了晉國的發展,可是也埋下了同族相殘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