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回 百裏奚舉薦蹇叔

字數:3173   加入書籤

A+A-




    書接上回,話說百裏奚幾經波折終於到了秦國,雖然這時的百裏奚已經是個七十歲的老頭,就是放在當今社會也是早就退休在家,遛鳥下象棋打太極,就連和大媽們跳廣場舞都嫌年紀大了,所以秦穆公嬴任好看見百裏奚的第一感覺也是,怎麽是個老頭呀。
    可是秦穆公嬴任好還是對百裏奚非常客氣,誰讓秦國落後呢,這不是太缺人才了嗎,老就老吧,好歹還能為秦國發光發熱。
    秦穆公迫不及待地問百裏奚“我們秦國地處偏僻,周圍都是戎人和狄人這些野蠻部落,都參與不了中原諸侯的那些盟會,老先生您可得教教我,讓我們不再被那些先進國家瞧不起呀。”
    百裏奚說“我一個亡國之臣,君上還這麽瞧得起我,向我詢問這些治國之策,實在讓我感動。
    秦穆公說“虞國國君不任用您,所以亡國了。這不是您的罪過。”
    百裏奚見秦穆公如此深明大義,就說“君上放心,從今往後,我百裏奚這把老骨頭就是您的了,我會將我平生所學奉獻給您,奉獻給秦國,為秦國的發展和強大貢獻最後的光和熱。
    君上您放心,咱們秦國地處大周朝的龍興之地岐山,平王東遷的時候,把舊都鎬京都給了咱們秦國,這地方,背靠延綿千裏的終南山,又有渭河黃河的滋養,這就是咱們秦國的根本和屏障,這是上天賜給秦國的寶地呀。
    咱們在這裏和戎人狄人爭強地盤,可以讓咱們秦國的男兒堅毅剛強,這就是強兵;咱們不去參加中原諸侯那些盟會,那都是些沒用的花架子,勞民傷財的,咱們悶頭發展自己的國力,這就是聚集國力;
    咱們開發耕地,使咱們秦國的人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這是用您的恩德撫恤百姓,對付戎狄之人,咱們出兵征服討伐,這是用咱們的國威力量征服敵人。
    咱們又有秦嶺和黃河的天險可以據守,不怕被其他國君侵略,反倒是可以趁機開拓發展。
    君上,咱們秦國是退可守,進可攻,一旦時機成熟,您也可以成就一番霸業!”
    聽了百裏奚這一番言論,秦穆公嬴任好也覺得熱血沸騰,感覺自己已經可以和當世霸主齊桓公一樣了,秦穆公拉著百裏奚的手說“我有了先生,就像是齊國有了管仲,從今以後,您就說咱們秦國的上卿,所有的國政,都有先生做主。”
    對於治國之道,百裏奚也是和秦穆公談了三天三夜,秦穆公越聽越覺得心花怒放,真是後悔,怎麽不早些認識百裏奚。
    這時,整個秦國也都知道,國君得到了一個大人才,名叫百裏奚,也都知道了這位大v人物竟然是國君用五張羊皮從楚國買回來的奴隸,所以大家都親切地叫他五羊皮大夫。
    可是這位五羊皮大夫百裏奚卻推辭了秦穆公要拜他做上卿的提議,百裏奚說“君上,要說經天緯地,治國安邦,臣才能可比不上我的好朋友蹇叔萬分之一,蹇叔大哥看問題,那才是一針見血。”
    “蹇叔,寡人倒從來沒聽說過這個人呢,他真的比先生還有才幹嘛?”
    “是呀,君上,蹇叔的才幹不光是君上您不知道,就是齊侯和宋侯也不知道,不然的話,他早就是齊國和宋國的上卿了。
    可是,臣卻對蹇叔的才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見百裏奚對蹇叔如此推崇,秦穆公也不禁來了興趣,問道“那蹇叔的事跡,先生說來聽聽。”
    “當年,臣在外遊曆,被困在齊國,曾經乞討為生,是蹇叔收留了我。
    後來我想應聘,做齊國國君齊無知的公務員,是蹇叔阻止了我,我才得以躲過了齊國發生政變的那場災難。
    再後來,我去了大周王室,給王子姬頹養牛,又蹇叔勸阻我,我離開了王子頹,才沒有跟姬頹一起被殺。
    最後一次,我事奉虞君時,蹇叔也勸阻過我。當時,我雖知道虞君不能重用我,但我當時實在是太貧窮了,心裏放不下功名利祿和爵位,就沒有聽從蹇叔的勸告,留在虞公身邊,結果就做了晉國的俘虜,差一點就丟了性命。
    我兩次聽了蹇叔的話,都得以逃脫險境;一次沒聽蹇叔的話,就遇上了這次因虞君亡國而遭擒的災難。
    您說,蹇叔是不是有大才能呀。”
    “照你這麽說,這蹇叔還真是一位賢才呢。他現在在哪裏呢,寡人這就派人去請。”
    “蹇叔在宋國的鳴鹿村隱居,君上,要快些派人去請蹇叔,怕去晚了,被別國請去了。”
    求賢若渴的秦穆公嬴任好,又派了自己的堂弟,那位能幹的公子縶,去宋國請蹇叔。
    為了不引起宋國人的注意,這回公子縶扮作商人模樣,趕著幾輛牛車,來到了宋國的鳴鹿村。
    這鳴鹿村,也是個很有名的地方,就是現在的河南省鹿邑縣,據說是老子的故鄉,看來當時蹇叔選擇這裏隱居確實是很有道理的。
    公子縶的商隊到了鳴鹿村,隻見這裏山清水秀,田畝青青,農人趕著耕牛在田間勞作,遠遠地還聽到一陣歌聲“山之高兮無攆(nian),途之濘兮無燭。相將隴上兮,泉甘而土沃。勤吾四體兮,分吾五穀。三時不害兮饔飧(yongsun)足,樂此天命兮無榮辱!”
    公子縶停住牛車,靜靜地聽了一會,也覺得心曠神怡,超然脫俗,慨歎道“古人就說過‘裏有君子,而鄙俗化’,這是說作風高潔的真君子,就會帶動整個社會風氣不再庸俗,看來,還真是這樣啊。
    如今到了騫叔居住的地方,就連這些種田的普通農夫都一幅世外高人的樣子。”
    公子縶聽了一會田野牧歌,下車向那耕田的農民打聽蹇叔的住處。
    耕田的農民見一個外地人打聽蹇叔,立馬警覺起來,問道“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打聽蹇叔,想幹什麽?”
    被田間農夫靈魂三問,公子縶也是嚇了一跳,“要不要這麽高的警惕性呀?”
    心裏這樣想著,但麵上還是客客氣氣,說“蹇叔的好朋友百裏奚,托我給蹇叔帶封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