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大師,我悟了!

字數:5418   加入書籤

A+A-


    石擔跟舉重用的杠鈴樣式差不多。
    古代練武之人,在竹杠或木棍兩端安著石盤,當作鍛煉力量的器材。
    到了現代,一般也隻有練習傳統武術的人才會使用石擔。
    兩塊花崗岩石頭做的石盤,加起來足有100斤重,一般人拎起來都費勁,就算是那些力大如牛之人,也不可能說往天上拋著玩,更別說用腳一勾,拋起來十幾二十米高了。
    這不是力量大小的問題,這完全就是神話傳說。
    石擔攜帶著千鈞之力,從天空落下來,周燊用右手一撈,石擔帶著手臂往下墜的同時,用拖拽勁拽著石擔往身體右側落去。
    這裏麵他就用了卸力,就像之前在金陵接墜樓小孩子時是一樣的。
    倒不是說他手腕承受不住石擔落下來的力量,而是怕石擔中間的竹杠承受不住硬接產生得衝擊力了,直接斷成兩截。
    周燊接住落下的石擔後,手腕一鬆,石擔從手心墜落,然後沿著他微微抬起的右腿迎麵骨,滾到了地麵上,然後一直滾到牆根處。
    從拋石擔到天空,再到用手接住石擔,再到平穩落地,整個過程絲滑無比,就像是刷雜技一般。
    對此周燊卻絲毫沒有感覺到有什麽不對勁。
    他三兩口啃完手裏的梨,問道:“大師,你是在海島上修行嗎?練的是什麽功夫啊?”
    “呃……”後麵老和尚,艱難的吞咽了口吐沫,說道:“回施主,我在島上確實是潛心修行,練到是南少林一種很普通的站樁功,以及少林地躺拳。”
    周燊一聽,頓時沒有了興趣。
    站樁功他不需要,至於【地躺拳】,他之前在敬州振華武館時,和【大聖劈掛拳】的葛彭師傅聊過。
    這個拳法現在隻能用於套路表演,實戰沒法打。
    想想看,每次打架的時候都要躺在地上,室外還好一點,室內的話全是家具桌椅板凳,你往地上一躺,先不說能不能打到別人,萬一腦袋磕到桌角,自己先掛了。
    估計也隻有成龍比較適合學了,在家具城裏麵,連他都要退避三舍。
    周燊抬腿朝前麵走去,來到了院牆下麵,後麵是一座不高的小山坡,一顆野桃樹的樹枝都伸進了寺廟裏麵,還能看到上麵結的小毛桃。
    周燊小時候挺喜歡吃毛桃的,就是毛桃上的毛很討厭,不小心弄到身上很癢。
    小時候隔壁鄰居周大龍,把毛桃的毛擦在他內褲上,他到現在都記得那滋味。
    他走到院牆下,腳下一蹬,人已經蹦過了兩米七八高的圍牆,落到院牆外麵,摘了七八個毛桃,然後腳下再次一蹬,人又回到了寺廟裏麵。
    站在不遠處牆根下的老和尚,再次看得目瞪口呆,嘴裏呢喃著:“沉為順,蹬為逆。這個蹬勁,已經練到了大成之境啊……”
    院牆下麵有一口井,抓著一把毛桃的周燊,走過去壓了兩下,等清涼的井水流出來後,他把毛桃清洗了一下,問道:“大師,吃毛桃啊?”
    “我……我不吃!”老和尚此時大腦都有些暈暈乎乎,“這位施主,你武功這麽厲害,練的是什麽功法啊?”
    “很多,也很雜。形意拳、鐵內衫、躥縱術、南拳北腿,什麽都有……”說著周燊“哢嚓”咬了口毛桃,“哇,還是記憶中的味道,清甜可口。”
    周燊說完跟著問道:“大師,伱剛才說什麽沉為順,蹬為逆,這是什麽意思啊?”
    功法技能升級後,那些具體的使用方法會化成碎片一股腦塞進他的大腦裏麵。
    但是,並不會告訴他為什麽要這麽做,這麽做的原理何在?
    簡單點來說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他如果自己不主動去了解,永遠也不會知曉其深沉次原理,這就是為什麽他會遇到瓶頸的原因。
    而這也是他功夫已經到了登堂入室的境界,卻無法成為一個合格老師的原因,每次別人讓他傳授一點練武心得時,他隻能跟他們講講內炁術,因為這個他有經驗。
    “施主不知道嗎?”
    老和尚聽到周燊的話,有些詫異,你都練到如此境界了,其中的原理不是應該都知道的嗎?
    周燊笑道:“回大師,我練武一向不求甚解,隻管埋頭苦練,導致現在經常會遇到瓶頸。所以煩請大師跟我講講。”
    他還有一句話在心裏沒說,“我練武從五月份到現在,一共才兩個多月時間,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慢慢沉澱!”
    老和尚聞言,心裏感覺非常不可思議,同時也陷入了自我懷疑的狀態。
    “我想著門門通不如一門精,幾十年如一日的勤學苦練【少林小周天樁功】和【地躺拳】,並且潛心研究每段句式的含義,每個招式的變化,到頭來也隻是練了個稀疏平常。”
    “反觀這位施主,練了那麽多門功夫,而且還不求甚解,反而是精進勇猛,練到了登堂入室之地。”
    “會不會是我的方向一開始就錯了,想要把功夫練到登堂入室,就要多學幾門功夫,互相參照,然後不要想太多的埋頭苦練……”
    “大師……大師?”
    “啊?噢噢噢!”
    回過神的老和尚說道:“那個施主……我說一些我的觀點,要是哪裏說的不對,還請施主您原諒。”
    “沒事沒事,大師您盡管說,互相學習,互相印證嘛!”
    “嗯!我理解中的蹬勁即是借地力,想練蹬勁,要先體會鬆沉勁,有了鬆沉勁,和大地說上話,再去蹬地,這個過程要經曆。等熟練了,鬆沉與旋蹬,交換過程極快……”
    周燊靜靜的聽著,眼睛不由得越來越亮。
    大和尚說的這些道理,和他在實際應用中的感覺,不能說像,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但是以前他一直也沒有總結出個子醜寅卯來,別人向他請教,他也無法用語言準確的描述出來。
    為了不露怯,所以每次講解技能時他總是說:“我來給你們演示一遍,具體能領悟多少,就看你們自己了。”
    然後“啪”的一聲,把腳靶踢爆了,又“嘭”的一聲,把木人樁給打爆了。
    觀看演練不能說不好,隻是境界沒到的人,看演練的效果並不好,隻有配合其原理一起進行講解,那才完美呢!
    ……
    周燊發現,這位老和尚雖然隻練了一門少林地躺拳,但是他對其他很多功法都有很深的研究,比如少林羅漢拳、少林大力金剛掌、少林十二擒龍手,甚至像形意、太極、八卦這些,也都有所涉獵。
    可謂是一位資深的理論派武學家。
    說起來頭頭是道、滔滔不絕,猶如黃河泛濫而一發不可收拾。
    偏偏老和尚說的還都非常有道理,起碼周燊聽完之後,發現都能和他的功法相印證。
    真是絕了。
    周燊腦海裏突然想到了在海水裏麵練習大槍術的事情,“大師,我之前在海水裏麵練習大槍術以及拳腳,海水阻力很大,其力量的百分之六七十,都被水流給消解了,這個要如何破解啊?”
    海水隻是一個應用場景,其他諸如狂風暴雨天氣,都會造成影響。
    所以隻要能解決海底下力量被水流消解這個問題,其他極端天氣對於功法的影響自然也會迎刃而解。
    讓周燊沒想到的是,老和尚連頓都沒打一下,說:“海水阻止之所以大,是因為你在逆流而行,自然是事倍功半,你要學會順流而行,則自然事半功倍!”
    “而想要學會順流,你得先學會波浪勁和翻浪勁。”
    周燊點頭問道:“請大師講解。”
    翻浪勁他懂,之前跟楊星雨學習遊龍八卦掌的時候,他就學會了類似於“回首掏”的翻浪勁,這個勁非常陰險,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至於波浪勁,他倒是真不知道。
    老和尚滔滔不絕的說道:“古拳譜《易筋經·貫氣訣·點氣論》中有:似夢地著驚,似悟道忽省,似皮膚無意然火星,似寒侵骨髓打戰悚,想情景,疾快猛,原來是真氣泓濃。震雷迅發,離火焰烘,洪水波湧。欲學不悟個中竅,丟卻別尋哪得醒?”
    頓了一下老和尚跟道:“文中的‘洪水波湧’之說法,就蘊含著‘波浪勁、翻浪勁’的修煉和至用的方法。”
    “像海水波浪向海邊撞擊的方向,稱之為‘波浪勁’;海水撞擊海岸反向大海方向形成的回浪,稱之為‘翻浪勁’。”
    周燊一拍掌,驚喜道:“秒啊!”
    他一直覺得翻浪勁很陰險,現在聽老和尚用海水回流形成的“離岸流”來進行形象的說明,簡直太他麽形象了。
    離岸流有多麽陰險,在海邊長大的人都懂,它會把人迅速拖離海岸,讓你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而大和尚一番言語,頓時讓他茅塞頓開。
    “大師,我悟了!”
    就在這時,他感覺到無數的功法信息碎片湧入大腦裏麵。
    他連忙打開屬性麵板一看,好家夥,【躥縱術】、【五虎斷門槍】一起升級了,而其他形意拳、彈腿、擒拿手、七星拳、一指禪,熟練度也跟著漲了一大截。
    ps:晚上一章不知道能不能寫出來,所以提前請個假,主要是放鞭炮,我們這邊鄉鎮不禁煙花,放起來很凶,我昨天晚上就沒有睡好覺,劈裏啪啦的響了一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