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風流總被雨打去,後世猶自望山高
字數:5147 加入書籤
高熲齋居讀佛經,卻讀出來一個兒子。
事情的起因是獨孤伽羅一次失敗的紅娘經曆。
高熲的夫人,恰巧在這個時候死掉了。
獨孤伽羅想做個紅娘,他覺得這可能是個和高熲改善關係的機會。
於是,她一反常態,勸楊堅讓高熲續弦,她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她對楊堅說:“高(熲)仆射老矣,而喪夫人,何能不為之娶!”
楊堅轉述了獨孤伽羅之意。
高熲非常清楚獨孤伽羅的個性,也知道她一貫的行事作風,那是一個在生活上容不得絲毫汙點地追求完美的女人。
隻要哪個朝臣,討了一房側室,或是偏房多生育了兒女,都要追究責任的女人,絕不可能真心想給自己續弦。
高熲熟諳人心,知道即使獨孤伽羅這一次是真心為自己作媒,自己也會付出不可承受的代價。
於是,高熲在楊堅麵前,流涕推辭說:“臣今已老,退朝之後,唯齋居讀佛經而已。雖陛下垂哀之深,至於納室,非臣所願。”
但他這佛經,讀著讀著,就讀出了事。
高熲以養尊處優之身,當嬌媚美色之前,他還有男人的正常需求。
於是,他的正妻剛死,而他的一個愛妾,竟然為他生下了一個男孩。
老朋友的家中添了男丁,楊堅替高熲感到由衷的高興,但獨孤伽羅卻悶悶不樂。
楊堅心中大感奇怪,便追問獨孤伽羅的原因,獨孤見時機成熟,才說出自己心中的顧慮。
獨孤伽羅故作深沉地說道:“陛下當複信高熲邪?始陛下欲為高熲娶,熲心存愛妾,麵欺陛下。今其詐已現,陛下安得信之。”
獨孤伽羅這句話直指人心,高熲欲辯無由。
絕對的信任,是高熲在楊堅一朝賴以生存的根本。
現在,他因為這個小事,和楊堅二十年建立的信任,一朝之間,轟然倒塌。
楊堅以詐得國,他一生之中,對於臣下猜忌尤深。
尤其是身居皇帝大位,成為萬民口眼之中的獨夫以後,他所能倚靠的隻有自己的判斷和權術,而“信任”是他用人的一個基本準則。
他的理念非常簡單,如果一件事情,不管大小,臣下欺騙過自己,那他也可能在大事之上,對自己不忠。
不忠就要防範。
絕對的忠心,才能得到楊堅的信任。
於是,他對高熲絕對的信任,由讀佛經事件開始,出現了裂縫,而裂縫一旦出現,就會越來越深。
況且,高熲有不被楊堅信任的理由。
因為,高熲所處的位置,事實上已經成為廢立太子,這件關乎國運大事的障礙。
高熲做了隋朝近二十年的,事實上的第一宰相。
他以天下為公的執政理念,在他周圍,吸引和聚集了足夠堅厚而龐大的力量,如果高熲不支持廢立太子,新太子或者是整個帝國,將麵臨不可預測的危機。
楊堅沒有別的選擇,如果他要樹立新太子,他就必須要清理掉這股力量,才可能讓自己和新的太子,睡個安穩的覺。
這股力量,首當其衝的核心,就是高熲。
但是,他心中還存有一點點對高熲的溫情,或者是他還存有一丁點對高熲的幻想。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楊堅和高熲之間的裂縫,終於大到必須正視,也必須立即妥善處理。
接下來發生了二件事情,讓楊堅需要立即對他,這個近二十年的忠心老夥伴下手。
一是在征伐高句麗之役中,高熲極少見地直接反對楊堅的決定,不同意發兵。
在勉強同意出征之後,行軍又非常遲緩,並且,此次征伐高句麗,竟然連高句麗國的人影都沒見到,就幾乎全軍覆沒,隋朝損失幾十萬精壯男兒。
秋後算帳,當然要找個替罪羊。
楊堅自己沒有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於是,高熲天然地成為背鍋俠。
獨孤伽羅抓住了這次機會。
她展示出她的冷酷,獨孤伽羅在旁邊神助攻,對楊堅說道:“(高)熲初不欲行,陛下強遣之,妾因知其無功矣。”
這說到了楊堅的痛處,他忠心的夥伴,在明麵上,開始和他有二心了。
否則,按照楊堅的想象,區區高句麗,不過蕞爾小邦,怎麽也無法比過武力強盛的突厥,也不可能和江南的陳國同日而語。
在無往不勝的隋朝天威之下,有如此慘重的失敗,這肯定是高熲有意為之。
楊堅無法釋懷。
同時,高熲的工作風格,也成為他被攻擊的方向。
高熲一生,懷至公之意,二十來年,多次統帥大軍出征,平陳之役,晉王也不過是聊備資格而已,真正的事實上的統帥,高熲一人而矣。
這次討伐高句麗,漢王楊諒,同樣也隻是名義上的統帥,高熲要想高效作戰,那統一指揮是必須的。
高熲久處高位,自然大有獨斷專行之疑。
於是,漢王楊諒也在獨孤伽羅的麵前哭訴“兒幸免高熲所殺。”
高熲的各種惡言惡行充斥於耳,於私於公,楊堅心中,一陣惘然。
接下來的一件事,則讓楊堅徹底決定放棄高熲。
在王世積於河西謀反,當然主要限於口頭謀反一案之中,高熲受到了牽扯。
因為他接受過王世積贈送的馬匹,這被認為是同黨。
但高熲在此案之中,幸免於追究,但另外幾個受過王世積贈送馬匹的官僚,比如元旻和元胄等人,就受到了楊堅的嚴厲懲罰,他們被免除了官職。
而這幾個人,在廢立太子事件中,也站在了太子和高熲一邊,那也是楊堅的對立麵。
可見,高熲雖沒有明麵上結黨,但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又如何可能沒有一個團隊。
很難說,楊堅在哪個時候,感覺到了高熲這個團隊帶給他的壓力,但可以肯定地說,這絕不會是一種愉快的體驗。
在推核王世積謀反案時,有一些宮禁之中的秘事,王世積承認是出自於高熲之口,這是赤裸裸的罪行。
楊堅大驚,看來高熲也並不是像他表麵上那麽牢靠。
他需要對高熲動手。
而楊堅真切地感受到,高熲的能量。
高熲雖然被牽涉進去,但他到底有罪無罪,卻在朝堂之上竟然遭到了異常激烈的討論。
朝廷重臣,比如賀若弼,和刑部,民部,兵部尚書,竟然一致認為,大多證明,高熲無罪。
這種書麵,讓楊堅無比吃驚和憤怒,也非常警惕。
他想不到高熲的勢力竟,然大到隱然可以和自己分庭抗禮的地步了。
於是,高熲更加不可被原諒和放過。
楊堅展現了帝王的雷霆手段,一如他剛登基時的雷厲風行。
他將那些在朝堂之上維護高熲的官員,一律投入獄中問罪,一時之間,風向突變,朝臣之中再無一人敢發一言。
高熲失勢,被打倒。
他不再在朝廷擔任實職,而以“公”的身份呆在自己的居所。
高熲從此淡出中央政權。
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但高熲雖然被打倒,卻並未被徹底清算,這可能和他心態,知止知足大有關係。
在高熲居家之時,他依然處於凶險的波濤之中,樹欲靜而風不止,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但高熲卻以一種非常平靜而淡然的心態,得之不喜,失之不悲,寵辱皆忘地度過了在楊堅一朝的歲月。
當然,他將在楊廣登基之後,迎來他最終的宿命。
高熲明於吏道,也精於治道。
他一生奉公,以天下為己任,是真正的宰相,當朝執政近二十年,朝野推服,物無異議。
甚至於在煬帝一朝和唐朝,依然流傳著他的傳說,其為政之道仍然為後人津津樂道。
高熲,高山仰止,實在是中國曆史上,頂級的宰相。
隨著高熲的倒台,太子楊勇最後,也是最厚的一道保障被清除。
楊廣終於得償所願,站在了帝國太子的位置之上。
但他很快就將麵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