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唱片公司
字數:3924 加入書籤
崔老三被他說破,有點不好意思:“但是價錢也便宜啊!再說多少是出過狀元的宅子,怎麽都能沾沾喜氣。”
“那是沾喜氣嗎?沾晦氣還差不多!”老於說。
李諭其實並不太在乎這些,雖然死過一家人,但終歸是殉國而死,大節不虧。
隻不過當時的人們可不這麽想,十分避諱,如果死一兩個倒也罷了,一家子十幾口都死了實在駭人,生怕有冤魂不散。
好在李諭作為堅定的無神論者,並不怕這些,鬼神對他而言都是虛妄之談。
“這房子我租了!不過價格必須再商量!”李諭說道。
“沒問題!”崔老三回得異常幹脆,“您開個價!”
李諭試著說:“20吊?”
“成交!”
李諭心裏咯噔一下:我去,說高了!
崔老三麻利地拿出租折:“房租20吊,成三破二,您再出三成費用,也就是6吊錢作為中費,多餘的茶錢、跑腿錢就不算了,房子我也會給您打理好。”
——立馬落錘,都不帶問三次!
“成二破三”,應該是租房子的拿百分之三,出租房子的拿百分之二作為中介費。但當時中介還會收取茶錢、房錢等費用,這些費用往往會超過一個月的房租,所以算下來6吊錢不算高。
崔老三刷刷刷就填好了租折,“忘了問,您租幾個月?”
李諭心中苦笑,你可真是生怕丟了買賣,“先租三個月吧。”
“得來!”崔老三很快填上,一式二份,遞了過去。
崔老三長舒一口氣,上家已經把房子壓在他手裏大半年了,總算找到下家。按照這位崇綺家唯一幸存的後人法亮的說法,能租出去就行,也會額外多給5吊錢作為中費。
崔老三已經好久沒租出去價格這麽高的房子了,真是三月不開張,開張吃三月!
一共66吊,折合銀子44兩,李諭全身上下就100兩冒頭,直接花掉近一半。
在100多年前的北京城租房也是個大支出!
“簽個字吧!”
崔老三滿臉堆著笑,竟然遞過來了當初李諭給他的那支中性筆。
“簽就簽!”
李諭拿起筆,寫下自己的名字,契約精神咱還是有的。
崔老三說:“您先付個定金,10兩銀子就成,今天我去打掃好房子,然後您明天隨時過去,我就候在宅子裏等您驗房。”
看來還不是立馬拎包入住。
付過銀子後,李諭準備去大英使館找濮蘭德。老於送李諭出了茶館:“小李兄弟慢走!”
李諭突然想起來問他一句:“對了,忘了向您打聽個事。您知道同慶班下榻在什麽地方嗎?”
老於想了想:“你問的是賈狗兒的同慶班?”
“正是。”
“去精忠廟看看吧,八成就在那。”老於說。
“多謝於大爺,您繼續喝茶,以後別忘了去當海軍司令。”
李諭轉身離開,還不忘調侃了他一下。
老於卻楞在原地:“海軍司令?什麽海軍司令?”
大英使館的辦公室裏,濮蘭德心情頗好,正一手拿雪茄,一手拿著天津、上海發來的電報洋洋自得,他這次的報道很成功。
“砰砰砰!”
李諭敲了敲辦公室門,濮蘭德在裏麵說道:“請進!”
李諭進門問了聲好,然後繼續說:“記者先生,我來找您研究錄製唱片的事。”
濮蘭德吸了一口雪茄,說道:“我早就安排好了。”他指了指旁邊的一個中年外國人,“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美國勝利唱片公司駐華經理卡洛斯。”
然後又指著李諭說:“卡洛斯先生,這位是科技界將要升起的新星李諭。”
“你好!”
“你好!”
李諭和卡洛斯握了握手,一起坐在了沙發上。
濮蘭德說:“卡洛斯先生正想打開大清國的唱片市場,當我說到想要錄製京戲時,他立刻答應了下來。”
留聲機四五年前才剛進入中國,目前隻在上海、天津等地的租界裏可以見到。
既然卡洛斯的公司也有這個需求,倒是可以省下一大筆錄製費用。
李諭於是說:“卡洛斯先生眼光很準啊,京城裏達官貴人們都愛聽京戲,肯定會有銷路。”
“是的,但我們並不了解中國人的喜好,更不懂京戲。”卡洛斯的中文說得比濮蘭德生硬許多。
李諭說:“這個好辦,我認識梨園大拿,到時會幫你引見。”
“如此甚好,還是中國人懂京戲。”卡洛斯道。
李諭擺擺手:“我不懂京戲,我隻是認識懂的人。”
濮蘭德笑著對卡洛斯說:“現在連大清國皇太後都喜歡聽戲,如果你能讓她喜歡上你們的唱片,恐怕整個公司都可以搬來京城。”
“那我豈不發達了!”卡洛斯哈哈大笑。
三方各取所取:李諭想幫著楊小樓的戲班脫困;卡洛斯想要賣自己的唱片;濮蘭德則想通過這個新鮮玩意博取慈禧的好感,彌補一下二者之間因為康梁一事鬧僵的關係。
所以事情一拍即可,卡洛斯當即表示要和李諭一起去戲班看看。
濮蘭德對卡洛斯千叮嚀萬囑咐:“務必辦好這件事,能不能打開銷路,就看慈禧太後的一句話了。”
卡洛斯拍著胸脯保證:“放心,我們公司的產品絕對沒有問題。”
濮蘭德又對李諭說:“還有件事,今晚我會組織一場沙龍,就在東交民巷我的住處。”
“沙龍?”李諭訝道。
濮蘭德點頭說:“是的,《申報》、《字林西報》都想聯係你進行采訪,此外《京津泰晤士報》的主編愛麗絲·史密斯女士也很想當麵見見你。這麽多人一起,我隻好組織一場沙龍了。”
好嘛,自己一下子成了新聞界爭搶的香餑餑,隻不過來得太快了吧!
《字林西報》是一份英文報紙,主要是給租界的外國人看,包括外交官員、傳教士、商人等,所以發行量雖然不太大,影響力卻不小。
《申報》名氣則大了許多,刊發時間很長,基本上橫跨整個近代,堪稱近代史的百科全書。新聞報道也公正客觀一些,當時清廷的官員們也會看這份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