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銅馬落花12

字數:2353   加入書籤

A+A-


    19-12
    劉秀率領大軍一直向北,途中偶遇小股變民,劉秀令銚期追擊收降,主力馬不停蹄,繼續向北。
    經過兩天,行進了數百裏,一直追到蒲陽(河北滿城縣),終於追上了銅馬與高湖、重連變民聯軍的主力。雙方展開大戰,劉秀再次大敗銅馬聯軍,聯軍再次投降。
    投降的兵馬從浦陽山一直排到了浦陽城,多達十餘萬眾,比劉秀所率的全部兵力還多。劉秀手下的將領們心中不安,怕銅馬聯軍有詐,有人建議殺掉降軍主力。投降的聯軍將士也感受到了正被劉秀手下諸將猜疑,但大敗之下,都不敢輕舉妄動,各自惶恐不安。
    劉秀召集手下諸將,對眾人道:“帶兵之人,不能有屠殺的念想。作為將領,是要在戰場上比勇武,在戰場外比智謀。勝負已決,就不應有斬盡殺絕之念。當年長平之戰,白起把四十萬降軍全部坑殺,雖然他一生戰功顯赫,但無法掩飾他的暴行,最終他自己也難免死於非命。項羽縱橫天下,卻坑殺十九萬降兵,最終自己也落得死無全屍!自古以來,殺降不祥!我們是為平定天下而戰,怎麽能再有這樣的暴行呢?真正的英雄應當是製服對手而不是消滅對手。”
    話雖有理,眾將依然心懷疑慮。
    劉秀令諸將各自回營,堅守好自己的隊伍,又令投降的銅馬聯軍整裝待命,準備受降。
    手下將領聽說劉秀要獨自前往銅馬大營,紛紛勸阻。劉秀笑道:“他們願意歸降我劉秀,我不去受降,難道還讓十萬人來找我嗎?”
    銚期道:“蕭王威德重於天下,他們雖然歸降,但人多心雜,難免有人尚有賊心。以您金貴之身,怎能如此涉險。”
    素不多言的吳漢也上前來勸道:“蕭王不可前去,如非要去,請讓我們代替您吧。”
    還有人欲勸說。
    劉秀一擺手,朗聲道:“各位多慮了,以我之心方知他們之意,你們英勇善戰就是我最好的防備。”劉秀心裏清楚,隻有親自前往銅馬軍,才能消除銅馬軍疑慮。況且這些兵馬隻是為了利益和生存,並無其他野心,與自己又素無恩怨,隻要自己軍備嚴整,他們斷不會非要魚死網破兩敗俱傷。
    眾將見劉秀心意已決,隻得忐忑回營。各自密令將士,嚴陣以待。
    上淮況和高湖、重連的首領整頓好隊伍,靜待收降。站在隊伍前,隻見聯軍人馬氣勢浩大,兵戈連天,但將士們臉上無不是驚疑沮喪之情,三人暗暗歎氣,也不知劉秀要怎樣對待自己,各自不安。悶悶無言間,忽聽有人大聲喊:“蕭王到!”
    遠遠就見劉秀一人獨騎,正輕快進入銅馬聯軍的陣營。三人一愣,原來以為劉秀會派其他將領或布下重兵再來,卻不想他單騎而來。三人相互對視,莫不震服,上淮況道:“真沒想到,蕭王如此……”高湖、重連首領也連連點頭,心中疑慮頓時煙消雲散。
    三人迎著劉秀奔去,離劉秀還有數十步遠,三人翻身下馬,跪到劉秀馬前道:“參見蕭王。”
    劉秀下馬扶起三人道:“從今後,各位將軍與我劉秀便是一家,大家不必多禮。”
    上淮況道:“謝蕭王不殺之恩。”又指著另兩人到:“這是我的義軍兄弟。”
    劉秀道:“你們今日棄暗投明,就是對我劉秀的信賴,我願與各位共進退同富貴。”
    上淮況感激道:“蕭王如此待我們,我們一定生死相報。我上淮況能夠跟隨蕭王,是我今生之幸。從今後如果不能對蕭王以死相報,我等就是豬狗不如。”
    兩人也緊跟著道:“蕭王便如我們再生父母,我們如有二心,天打雷劈。”
    四人重新上馬,在陣前緩轡徐行。行至隊列中間,劉秀停馬,上淮況三人忙停馬側到一旁。
    劉秀舉起手向將士們揮手致意,而後大聲道:“兄弟們,我劉秀也是百姓的孩子,從今往後,我劉秀願與兄弟們一起平定天下,為百姓謀得太平。”
    忽聽有人喊“蕭王萬歲”。
    緊跟著所有的人員都歡呼起來“蕭王萬歲”“蕭王萬歲”,有人舉著兵器揮舞,有人笑著,鬧著,蹦跳著,歡叫著,整個隊伍霎時一片歡騰。
    聲音排山倒海,應到蒲陽山上,回音連綿不斷。劉秀手下諸將們遠遠聽到氣勢如虹的歡呼聲,這才放下心來,暗自敬佩劉秀的勇氣和胸襟。
    劉秀降服了整個銅馬軍團,銅馬將士們親切地把他稱為銅馬帝。上淮況等變民首領因功被封為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