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清除異己2

字數:2906   加入書籤

A+A-


    20-2
    銅馬歸降,令其他變民隊伍大為震驚,開始各自打算。青犢、上江、大彤、鐵脛、五幡變民隊伍開始相互聯合,形成有十萬之眾的青犢聯軍,在河內郡的射犬鎮集結,準備聯合對抗劉秀。
    劉秀得知變民集結的消息,心中大喜,這正是收降這些變民的好時機。
    劉秀率領大軍前往河內,途經鄴城,鄴城是謝躬的據點。劉秀派人約見謝躬,既希望一起聯手製敵,也想再次試探謝躬的真實心意,對於幽州之變,也不知謝躬會如何想。
    劉秀沒有進入鄴城,謝躬也沒有去劉秀的營帳,兩人就在鄴城外的漳河橋涼亭相見。
    兩人在涼亭裏說話,親兵們在涼亭外一邊閑話一邊警視路上過往行人。
    漸入深秋,草木開始枯黃,秋風吹過,已覺明顯的涼意。
    劉秀對謝躬道:“本想親去府上拜會,但變民來去不定,時間要緊,隻好在這裏匆忙一聚,商議一下如何應對變民。”
    謝躬道:“咱倆都是一心為公的人,哪裏有那麽多講究,現在蕭王收降了銅馬大軍,其他變民已不在話下。”
    劉秀道:“變民行動迅速,數量眾多,合在一起也不可小視。”
    “銅馬大軍在蕭王麵前尚且不堪一擊,這些烏合之眾根本就不值一提,皇上沒有看錯你,安定河北,非你莫屬。”謝躬既有佩服,也不乏嫉妒,當初與劉秀同是征討王朗,自己一籌莫展,而劉秀卻總是所向披靡,後來征伐變民,自己無所進展,劉秀卻總是突飛猛進,在兵力上,自己當初幾萬人,現在還是幾萬人,而劉秀從最初幾十人發展到幾萬人,又從幾萬人發展到了幾十萬人。謝躬對劉秀的變化簡直難以置信,但這一切就發生在自己眼前。謝躬已耳聞長安對自己的不滿,滿心失落卻無可奈何,新近又聽說幽州之變,這讓謝躬對劉秀更是心存忌憚。
    劉秀笑道:“謝公過獎了,這次獲勝全賴謝公能夠牽製住其他變民部隊,才使我能僥幸得手,這些勝利,正是你我合作的功勞。”。
    劉秀的話讓謝躬失落的心稍覺安慰,進入河北以來,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惱。謝躬突然問道:“聽說幽州牧和上穀漁陽的太守被蕭王處理了?重新任免了?”
    劉秀坦然一笑,該攤牌的終究要攤牌,但隻要謝躬不主動對抗,劉秀絕不會過早攤牌,“為了平定變民,我派人去征集幽州兵馬,可能去征兵的人態度不好,引起不滿,傳出流言了吧。”
    謝躬狐疑地看著劉秀,“你強行征兵,終究是不好,傳到朝中,恐怕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你深為皇上倚重,豈可辜負了他的信賴?”
    劉秀道:“你我都是踏踏實實為朝廷做實事的人,哪裏在乎那些虛名,如要為了虛名,隻怕你我永遠也剿滅不了變民。好歹你我現在有點成效,否則我們更難說清了。”
    謝躬苦笑道:“我哪有什麽成效,你現在部隊有數十萬眾了,我還是那麽點人馬,平定亂民就指望你了。”
    劉秀爽朗一笑,“謝公這話就見外了,你我同為朝廷平亂,哪裏分得了你我。我僥幸收降了銅馬軍,也不是我劉秀的人馬。等你我平定了河北,我們同回長安,再也不用帶兵打仗,我隻盼能過詩書耕讀的生活。”
    劉秀見謝躬隻是兀自苦笑,便又道:“我知道你現在苦於人馬太少,等這次平定青犢軍團,多補充些人馬給你,你就不用擔心兵力了。”
    謝躬見劉秀如此慷慨,心中十分感動,歎道:“能與蕭王共事,是我謝躬之幸。”謝躬在河北之行,最遺憾的就是功勞太小,雖然平定了小股變民,也控製了一些地盤,但與劉秀的功績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謝躬認為自己壯誌難酬正是苦於兵力太少,如果得有十萬大軍,自己也必將成為朝中重臣,何愁不能建立偉大功業?
    劉秀見謝躬心動,又道:“得遇謝公何嚐不是我劉秀之幸,我們都是渴望建立功業的人,隻要給我們機會,我們終究會流芳百世。”
    “蕭王的功業注定要流芳百世,你是英雄,我不過就一凡夫俗子。”
    劉秀充滿深意地看著謝躬道:“謝公言重了,能讓一同努力的人都流芳百世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劉秀願與謝公精誠合作,一起成為真英雄,不知謝公是否願意給我劉秀這樣的機會。”
    亭邊草木,青黃相交,陽光正好。兩人停頓間,還能聽到漳河水輕輕流淌的聲音。
    謝躬正色道:“我謝躬受皇上重托,此生此心就托於長安了,隻是唯恐自己能力有限,有負所望。我隻願蕭王之心,如此間草木,始終為漢室榮枯。”
    劉秀明白謝躬之心終究是向著長安,也就不願多說了,“希望這次你我能夠一起平定了青犢兵團,河北平定便指日可待了。我就可以安心掛甲歸田了。”
    謝躬探問道:“蕭王如何計劃?需要我協助做什麽?”
    劉秀道:“現在青犢兵團在射犬集結,大約有十萬之眾。我計劃率主力前往殲滅,以目前我們的實力和士氣,應該不在話下。這樣一來,駐紮山陽的尤來變民肯定會惶恐不安,他們一定會向北逃走,必過隆慮山。如果謝公在隆慮山埋下伏兵,以你的智謀和能力,必定能擒殺尤來。青犢尤來一除,河北就安定了。這樣,你我便可畢大功於一役,你以後也不必再為兵力發愁。”對於作戰計劃,劉秀沒有什麽可隱瞞的,謝躬的兵力無法和青犢兵團抗衡,和尤來還有得一戰,誰勝誰負就看各自的能力了。
    謝躬對變民兵團的判判與劉秀完全一致,雖然不甘心讓劉秀去平定龐大的青犢兵團,但自己確實有心無力,何況劉秀也未見得總是百戰百勝。自己如果拿下尤來兵團,而劉秀恰好被青犢擊敗,命運也許就會在自己的堅持和偶然的機運中迎來反轉。謝躬心中暗喜,當即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