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花開洛陽10
字數:2727 加入書籤
允冠百王劉秀傳!
2410
劉秀在臨時大殿召集群臣,共議處決蕭廣之事。
大殿位於洛陽南城,正是當初劉秀為劉玄修葺整理的宮殿,雖然簡樸,但在劉秀看來,已經足夠宏大氣派,容納近百人也不覺得擁擠。此時的大殿,文臣肅穆,武將激憤。
馬武第一個站出來道“陛下,禦史斬殺將軍,實在是犯上之罪,該當死罪。”
“法紀麵前,沒有上下之分。”馬武剛說完,馬上有人站出來駁斥,托身京師的文臣向來不缺膽氣。
“蕭將軍雖有違紀,也是為國立有功勞,怎能擅殺功臣。”
“擅殺將軍,該是死罪。”
吳漢見劉秀表情凝重,心中猶豫著要不要出列奏議。吳漢平時帶兵紀律雖嚴,但卻常常縱容士兵搶掠,所以對杜詩擅殺蕭廣心存忌恨,但吳漢知道劉秀一向不允許士兵欺壓百姓,自己身為大司馬,站出來為暴行辯護似乎不合時宜。吳漢正猶豫間,耿弇已出列。
耿弇奏道“陛下,現在天下未定,先殺帶兵之將,恐怕有擾軍心。何況未經上奏,私自處決,分明是不把陛下放眼裏。”
劉秀微微點頭,沒有應聲。
不斷有人站出來,都是彈劾杜詩的奏議。
劉秀始終一言不發,隻是耐心傾聽。
終於無人再奏。
劉秀掃視群臣,然後看向卓茂,問道“太傅認為如何呢?”
卓茂年近六十,容顏矍鑠,須發盡白,但他曆侍幾個帝王,忠心服國,名動天下。
卓茂不慌不忙走出班列。所有人都目不轉睛地看著他。
卓茂朗聲道“臣以為殺惡安民不過是禦史為官之本分,無關乎殺的是平民還是將軍。”
眾將不悅,竊竊私語。有人道“蕭廣固然有罪,但他戰功累累,難道對國家就沒有半分貢獻嗎?”
卓茂充耳不聞,問劉秀道“陛下,不知各位將軍跟隨陛下四處征戰為何?”
劉秀道“朕與各位將軍四處征戰,當然是為了統一天下,安定百姓。”
卓茂道“天下統一有賴將軍們的辛苦征戰,天下人無不盼望陛下早日平定四方,百姓們日夜為將軍們祈福勝利與平安。如今,天下之大,不過隻平定了中原一隅,就有人恃功放縱,開始肆掠百姓,為非作歹。如此為將,怎麽會是百姓所望呢,如此為將,又有何臉麵稱自己是平定四方的將軍!”卓茂轉頭看向眾位將領道“將軍們有機會到街頭巷尾去聽聽,看看老百姓為蕭廣之死是感到惋惜呢,還是為杜大人為民除害拍手稱快?將軍做到這個份上,還真不如死在戰場上,可悲,可恥啊。”
卓茂須發半白,說得慷慨坦然,眾將領們無不羞愧滿臉,無人應話。
卓茂又道“我卓茂不才,僅靠著年紀之故曆經七代,但有幸在將死之年遇到明主。皇上英明神武,百世一遇,這是我卓茂之幸,是天下黎民百姓之幸,難道不是諸位將軍之幸嗎?我們怎能陷皇上於無義無德呢?”
然後對著劉秀拜道“老臣鬥膽請陛下對伺禦史杜詩嘉獎,對蕭廣部眾中為非作歹之人嚴加懲戒。”
劉秀道“太傅請起,太傅憂國憂民之心令朕欽佩,一番肺腑之言真是醍醐灌頂,令朕豁然開朗。”
劉秀看向諸將,朗聲道“各位將軍,朕承蒙各位忠義勇猛,才得有今日局麵。天下九州,我們不過三分之一,征途漫漫,需要各位戮力同心,方能贏得四海一統。王莽敗亡,隻因未得民心,劉玄潰散,也因失去民望,此前車之鑒,曆曆在目,我們豈能重蹈覆轍,辜負了英雄之心。各位在戰場上是頂天立地的英雄,戰場的艱辛與榮譽屬於你們,但當你們回到地方,你們便同為天下子民,太子犯法當與庶民同罪,任何人,無有例外。望各位將軍謹記,願各位的功績能夠名垂青史。”
劉秀停住話,眾人無語,整個大殿莊嚴肅穆。
劉秀忽又大聲道“伺禦史杜詩。”
杜詩出列跪拜,“臣在。”
劉秀一邊請起杜詩,一邊向黃門侍郎示意,黃門侍郎忙將早已備好的一副棨戟奉上,棨戟是朝廷官員出巡時專用的儀仗前導。劉秀拿過棨戟遞給杜詩道“伺禦史,朕賜予你這副戟,刻有朕的名記,請你替朕巡視四方,為將軍們保有尊嚴,為百姓們保有公平。”
杜詩起身走向劉秀,接過棨戟,心中感動,跪拜道“臣杜詩感謝陛下,一定不負陛下所望,願陛下萬歲。”杜詩的聲音充滿了真摯的深情,觸動著殿中每一個人的心。
殿中人都伏地拜道“陛下萬歲。”
洛陽城很快便安定下來。
不久,杜詩被派往河東,遇到降將楊異叛亂。杜詩征調地方軍,殲滅楊異。杜詩任職多地,深為百姓稱道,後又出任南陽太守,展示出了卓越的治理能力。杜詩發明了水力鼓風機,改進了多種農具,取得顯赫政績,成為南陽曆史上最富盛名的父母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