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鄧禹西征2-3

字數:4540   加入書籤

A+A-


    允冠百王劉秀傳!
    282
    安定好河東,鄧禹率領大軍渡過汾河,向長安進發。鄧禹一路所向披靡,無可阻擋。更始中郎將左輔都尉公乘歙帶領十萬兵馬阻擊鄧禹,被鄧禹大敗。
    鄧禹的軍隊進入了北長安市。老百姓見鄧禹的軍隊紀律嚴明,愛護百姓,與攻破長安後燒殺搶掠的赤眉軍截然不同,人人都在傳揚鄧禹的軍隊,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人員來降。鄧禹每到一處,都會停下車馬,持節慰勞歸降的人,父老孩童,圍著鄧禹的車馬,心中滿是喜悅之情。一時間,鄧禹之名,震動關西,遠在河內的劉秀,也聽到了鄧禹的名聲,幾次下詔褒獎鄧禹。
    鄧禹的軍隊士氣高漲,將領們都主張乘著士氣民心旺盛之時,進擊長安。鄧禹不許,對眾人道“我們現在擁有的部眾看似龐大,但真正能夠作戰的並不多,前無足以作戰的軍士,後無足以支撐的糧秣,而赤眉軍剛剛攻破長安,糧秣充足,士氣旺盛,正是銳不可擋之時,我們豈能在這個時候進擊長安呢?我們應當等待時機,赤眉軍不過是一群強盜土匪聚集在一起,雖然有充足的糧食,但沒有長遠的計劃,他們一定不能堅守長安,內部一定會出現變化。而北邊的上郡、北地和安定三郡,地廣人稀,民間家畜繁多、糧食充足,我們應把這三郡作為根據地,休整部隊,訓練士卒。等到赤眉軍疲憊不堪時,我們再出擊,就可以很輕鬆達到我們的目的。”
    眾將領無奈,隻好與鄧禹一起率軍北上,所過郡縣紛紛開門迎降。
    劉秀下詔鄧禹,進擊長安。
    鄧禹堅信赤眉軍終究會退出長安,執意不出。適逢劉玄被謝祿殺害,劉秀令鄧禹將劉玄安葬於霸陵,並再次下詔進攻長安。
    鄧禹心意已決,把劉玄安葬後繼續率軍北上。
    劉恭從長安逃到鄧禹軍中,極力勸阻鄧禹。劉恭對鄧禹道“將軍率領百萬之師,得有士氣民心,現在長安城內的赤眉軍日夜搶劫,老百姓深受其害,正在盼望大王的兵馬。如果將軍進擊長安,老百姓一定會奮起相助,共擊強賊。”
    鄧禹不以為然。
    劉秀又給鄧禹寫親筆信“大司徒,你是像堯一樣英明的人,赤眉軍不過是桀紂之流。現在長安城的老百姓,深受強盜所害,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無所依靠,正日夜盼望你率軍拯救,你應該把握時機,大膽進擊,以震尉京師,安定百姓,不要負了眾人之心。”
    韓歆勸鄧禹道“皇上一再下詔,大司徒何苦執意不從。”
    “我哪是執意不從,不過是審時度勢,皇上也必會理解。”
    “皇上對大司徒信賴有加,才會反複下詔,皇上對大司徒攻取長安信心百倍,才會堅持要求進攻,大司徒何苦執意。”
    鄧禹歎道“我豈能不知皇上之心,皇上近日給我親筆信,稱我是堯一樣的人,說赤眉軍是桀紂之流,要我加緊討伐,我何嚐不想討伐。我堅持北上,哪裏是執意,我不過順應時勢,為皇上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韓歆大吃一驚,“皇上已經說到這個份了,你還這樣一意孤行,你不覺得超過了一個臣子應有的行為嗎?”鄧禹手下部將聽說劉秀的親筆信,也是瞠目結舌,對鄧禹的行為無法理解。
    鄧禹知韓歆素來直言,不以為意,坦然道“皇上與我相識於年少之時,一同求學於長安,我們彼此之心,天日可表。我所執意,不過是為了給朝廷贏得好局麵,哪裏是為了顧全忠臣的名節。”
    劉恭再次勸道“現在長安城正需要大王去解救,不正是大王需要順應的時勢?取得長安,不僅能贏得大好局麵,又能顧全忠臣名節,豈不兩全其美。”
    鄧禹與劉恭不熟,不願批駁,隻是微笑不語。
    馮愔、宗歆等人也極力勸說,鄧禹不為所動,堅持己見。
    鄧禹奪取了上郡之後,開始征集士兵,囤聚糧草,整訓部隊。而後鄧禹令馮愔、宗歆一起鎮守栒邑縣(今陝西旬邑),自己率軍鎮守大要縣(今甘肅寧縣),安心練兵,靜待長安之變。
    283
    這日,鄧禹正在訓練士卒,宗歆的親兵來報,馮愔擊殺了宗歆。
    鄧禹驚道“可是你親眼所見?”
    “我就在車騎將軍身邊,我們正在巡邏,忽然受到馮愔攻擊……”
    “為什麽?”鄧禹難以置信。
    “馮愔說車騎將軍占了他的地盤……”
    “他的地盤?”
    忽聽遠處兵馬之聲,親兵道“隻怕他已經帶兵過來了。”
    隻見東方天際已有塵土之氣,鄧禹忙列陣相迎。不一會,果然見馮愔領兵過來。
    鄧禹沒想到等來的不是長安之變,卻是內部兵變。鄧禹大怒,責問馮愔道“我平日待你不薄,你為何要圖謀反叛。”
    馮愔道“車騎將軍驕橫跋扈,我是為大司徒除掉狂徒。”
    “車騎將軍與你一同出生入死,何來驕橫跋扈,分明是你心胸狹隘,容不得人!”
    “既然大司徒如此想,我還有何話可說。”
    鄧禹冷笑道“你還想說什麽?你現在將兵而來,想做什麽?”
    “隻是來向大司徒報告一聲。”
    原來馮愔與宗歆在鄧禹手下,兩人職位相同,一同鎮守栒邑。初始彼此友善,但時間長了,相互在兵馬整訓和巡防領地上產生分歧,最後為了爭奪對栒邑的管轄權而產生衝突,最終發生火並,馮愔將宗歆擊殺。馮愔知道鄧禹絕不會原諒自己,便索性帶著兵馬來攻擊鄧禹。
    鄧禹喝道“你擅自殺我大將,十惡不赦,還報告什麽?”說完下令發起進攻。
    鄧禹向來善待士卒,士兵之間也是極為友善,現在突然間相互進攻,都不願死力相戰。
    馮愔且戰且退,撤回栒邑。
    事發突然,鄧禹不知如何是好。韓歆安慰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大司徒不必放在心上。”
    鄧禹歎道“可恨竟出現這樣的事,讓我如何向皇上交待。”
    “皇上素知大司徒之心,又豈會因這一件小事責怪於你。”
    “手下將領反叛,哪裏是小事?”
    韓歆道“相比於大司徒安定西北的功績,這不算什麽,皇上心懷天下,豈能不知?何況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馮愔所率兵馬,有不少曾經是皇上帳下親兵,必不願替他賣命,大司徒不必擔心。”
    鄧禹聽韓歆之言,心中稍定,想著“安定西北”,突然想到隗囂。
    鄧禹對韓歆道“恐怕要煩勞你出使一趟涼州,解決了後顧之憂才能真正安定西北。”
    “招降隗囂?”
    “要取長安,必須安定隴右。”
    “安定隴右是一步好棋,若再能取得長安,整個西北就定了,西北一定,整個天下就定了。”
    出了馮愔與宗歆之事,鄧禹十分後悔,與其在這裏造成內耗,還不如早日進攻長安,興許已經是另一種局麵了,但事已至此,隻能做好補救措施了。
    鄧禹道“馮愔現在自立,既怕我們反擊,也不敢招惹赤眉軍,他不能向南發展,一定會往北拓展。事不宜遲,我們必須穩住隗囂,恐怕翁君得早日出發。”
    “我明日就啟程,今日之事,大司徒還需趕緊報告皇上。”
    鄧禹歎了口氣,感覺愧對劉秀,不知如何是好。
    韓歆道“皇上知你之心,必不會責怪於你。”
    鄧禹隻得派人向劉秀報告。
    韓歆持節代表劉秀任隗囂為西州大將軍。
    自從歸附劉玄遭到一係列凶險以來,原本多疑的隗囂更加慎重,但猶疑之下,終究還是接受了韓歆的任命。對於韓歆的任命,隗囂表麵上接受,心中卻另有打算,現在割據勢力尚多,將來誰可統一天下還不好說,觀望是最好的選擇。
    隗囂的幕僚們勸道“大王既然接受了洛陽政府的任命,就應該及時派人到洛陽表明心意。”於是隗囂派使節前往洛陽晉見劉秀,正式接受劉秀的稱帝。
    過幾日,馮愔領兵向西北擴展,被隗囂在高平(寧夏固原縣)擊敗,奪取了全部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