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鄧禹西征8-10
字數:6295 加入書籤
允冠百王劉秀傳!
288
鄧禹整頓好兵馬,準備卷土重來,再進長安。
韓歆勸阻道“現在長安正值混戰,我們不妨觀望。”
“現在各方都在長安混戰,拿下長安就能窺探中原,聽說連公孫述都派人進入了三輔地區。”
“就他侯丹那一支人馬,也隻敢在漢中活動,能不能站住腳尚未可知,長安隨便一支軍隊就能把他趕回巴蜀,現在都是混戰,沒人顧得上他。公孫述是隻老狐狸,他現在不過是想趁混戰撈點好處。”
“現在隻怕赤眉還是最強的隊伍?”
鄧尋在一旁道“也未見得,赤眉人數最多,但組織混亂,像一隻無頭蒼蠅,到處亂竄,逄安那十幾萬大軍就被延岑打得大敗。”
耿道“延岑是一員猛將,聽說他前些日子把劉嘉趕出了漢中,隻怕將來會成為擾亂長安的禍害。”
韓歆道“要說勇猛,延岑哪裏比得上劉嘉,隻是劉嘉宅心仁厚,不屑用小人手段。”
“兩軍交戰,哪分什麽君子和小人。”
韓歆不悅,“作戰也有正邪之說,當然就有君子和小人之分。”
鄧禹對眾人的爭議毫無興致,一心隻想奪回長安,“如今各方混戰,我們乘機進入長安,然後憑城據守,觀望各方動態,大家意下如何?”
“長安現在就是一座空城,又無糧草,占他何用?再說我們獨占長安,會成為眾矢之的,隻怕反會引火燒身。”
“耿將軍說的對,現在我們應該就地觀望,等他們兩敗俱傷了,我們再進入也不晚。”
“就怕等不到兩敗俱傷,反而是某一方更加強大。”
“他們都是唯利是圖的家夥,絕不可能走到一起,即使現在走到一起,用不了多久也會撕破臉皮。”
“我們不可能等到他們自行潰散。”自從失去長安,鄧禹開始變得心情急躁,渴望獲取勝利,而手下將領們卻開始變得畏手畏腳,害怕作戰。
“我們還是應該和劉嘉聯手……”
“劉嘉也隻是有勇無謀。”
“再怎麽說,他也是心向洛陽,是皇上信賴的人。”
這正是鄧禹無法釋懷的地方,鄧禹知道劉嘉與劉秀感情深厚,卻不知道他為何對招降遲遲沒有回應。
眾人正議論,派往劉嘉處的使者恰好回來。
使者道“大司徒,劉嘉過幾日會來拜見您。”
鄧尋道“他早該來了,如果當初有他相助,哪至於今天各自受困。”
鄧尋的話正是鄧禹心中所怨,當初鄧禹入長安時若得有劉嘉相助,以兩軍合力,不說縱橫三輔,至少足可鎮守長安。
鄧禹問使者道“劉嘉現在如何?”
“現在正是兵強馬壯。”
“他不是被延岑趕出漢中嗎?”
“當時隻是遇到延岑偷襲,否則以劉嘉的勇猛,延岑哪裏是對手。延岑在漢中也沒呆幾天,就被李寶趕出去了,現在整個漢中重新歸於劉嘉。”
“李寶還有這能耐?”李寶曾是變民首領,投降劉玄後被封為柱功侯,歸附在劉嘉帳下。
“李寶現在哪?”
“現在在劉嘉手下。”
“聽說李寶這人輕狂自負,隻怕就是他給劉嘉說了壞話,才讓劉嘉遲遲沒有來降。”
“李寶算什麽東西?劉嘉和皇上的感情哪是他能影響的,”
“不要小瞧了李寶,劉嘉能拜他為相想必有他過人之處。”
“不是李寶有什麽過人之處,不過是劉嘉這人勇猛有餘,智謀不足,你看他能打敗延岑,能斬殺廖湛,卻不能為自己謀得一席之地。”
“廖湛被斬了?”鄧禹很意外,當初廖湛兵力強大,與劉嘉同在劉玄手下。
“就劉嘉大敗延岑那幾天的事,廖湛趁劉嘉不在,想占取漢中。當時廖湛帶了十八萬兵,在穀口(陝西禮泉)正好遇到劉嘉帶兵回來,沒幾個回合,劉嘉就把廖湛當場斬殺,十八萬兵被殺死大半。”
眾將領七嘴八舌。
“那現在漢中該安定了!”
“這回拿下長安不在話下了。”
鄧禹相信,如果得有劉嘉的兵馬,長安何足道,拿下赤眉,平定關中,安定西州,收取巴蜀,一切都會如願。
鄧禹心安,駐兵不動,隻待劉嘉前來。
289
過幾日,鄧禹終於等來了劉嘉,一同來的還有來歙、李寶一眾將領。
鄧禹率韓歆、鄧尋等人出帳迎接。
劉嘉向鄧禹拜道“劉嘉率領兄弟們拜見大司徒。”
鄧禹扶住劉嘉道“子琴和君叔都是皇上故人,皇上對你們一直念念不忘,早讓我問候你們。本來要登門拜訪的,隻是戰事不順,一直拖延至今,今日終於得以相見。”
劉嘉道“我們聽到文叔稱帝也是萬分欣喜,早該來拜望,隻因延岑反叛,延誤了不少時日。”
鄧禹笑道“皇上明了一切,隻要你們安全就好。延岑反賊,不過是眼光短淺的鼠輩,不必在意,遲早會讓他伏誅。”
劉嘉惋惜道“延岑本是一員猛將,可惜他不識時務。”
鄧禹道“這種人不過一介武夫,見識短淺,不值一提。當今天子手下賢良雲集,英雄歸心,像他這樣的人,根本不算什麽。”
鄧禹對劉秀手下的人才了如指掌,這番話原本是心裏話,在劉嘉和來歙聽來自是深信不疑,但在李寶和其他將領聽來,卻覺得鄧禹是有意貶低延岑,想壓低歸降將領的功勞。又見鄧禹隻是對劉嘉和來歙熱情,對自己並無看重,李寶心中不忿,淡淡笑道“延岑雖是一介武夫,卻也是有勇有謀,對赤眉盜賊也能屢戰屢勝。”
鄧禹聽出李寶是在譏諷自己對赤眉軍屢戰屢敗,心中不悅,但想自己今日是接受劉嘉來降,便強忍住了心中不快,坦然道“他們都不過是盜賊之徒,一時勝負,何足道哉。”
李寶冷笑一聲,“話可不能這麽說,大司徒當年與皇上在河北平定的變民,不也是一群盜賊嗎?”李寶身邊的將領們嘿嘿直笑。
鄧禹臉色一沉,手下諸將對李寶怒目而視。
劉嘉知道劉秀治軍嚴格,不願在軍中妄議國事,忙對鄧禹和眾將領道“李將軍是個直脾氣,不過是開開玩笑,請不要介意。”
李寶從變民起家,初始忠厚樸實,但曆經惡戰和屢次勝利,讓他變得日漸輕浮自負,尤其是大敗赤眉和延岑後,更是目中無人。不過在劉嘉麵前,他自認不如,甘拜下風。雖然劉嘉和來歙在來之前已反複講劉秀的才能威德,但李寶隻是表麵認同,內心根本不以為意。在李寶看來,劉嘉和來歙已是世間少有的英雄,又擁有強大的兵力,哪裏需要去歸降他人。
鄧禹見劉嘉態度誠懇,笑道“無妨無妨,領兵打仗之人,說話都很直率,大家忠心服國,哪有那麽多計較。”
李寶聽劉嘉既已說了自己是直脾氣,便索性把心中所想講出來。李寶問鄧禹道“我們歸降,當給與怎樣的封賞?”
鄧禹道“封賞之事,我不敢妄議,皇上英明公正,自會處理。”
李寶又道“鄧將軍年紀輕輕便做了大司徒,封萬戶侯。我們擊敗了延岑十萬變民,又殺敗赤眉強賊,皇上不會偏心吧?”
鄧禹笑道“現在天下未定的地方還很多,隻要李將軍忠勇有功,萬戶侯又算什麽?”
來歙素來不喜歡議論功名,更不喜歡李寶自恃有功,聽李寶當著眾將領妄議朝中功名,心知不妥,示意劉嘉製止李寶。
劉嘉明白來歙之意,對李寶道“天下功名之事,不是我們去評論的,當今皇上禮賢下士,將軍不必擔心功名。”
李寶不以為然,“現在天下稱王稱帝的不少,我們既然有心歸順,就當把醜話說在前麵,不要歸降以後落個後悔,以後的功名是以後的,現在就說現在的。鄧將軍尚且封萬戶侯,皇上如果真的英明,給我們的封賞也當為萬戶侯才是。”
韓歆是直性子,見他妄自與鄧禹攀比,早已按耐不住,大聲道“大司徒早年就同皇上謀劃天下,豈是一般軍功可比,將軍要降就降,不降也不必勉強。”
李寶等諸將自持有大功,又知鄧禹屢敗於赤眉軍,哪裏把鄧禹放在眼裏,更不用說鄧禹手下的韓歆。聽韓歆之言,李寶更覺不忿,“哼”了一聲道“降不降當然是由我們說了算,誰還敢強迫?”李寶自持兵力強大,神情傲慢。
鄧禹再也忍不住心中怒火,冷笑一聲“你若不降,請便,天下英雄並不缺你一個。”
李寶見鄧禹比自己年輕很多,還是赤眉的手下敗將,竟敢看低自己,嘲笑道“天下英雄自然不缺我一個,但卻缺你這樣的人。劉秀不識英雄,用人不過如此,我們降不降又有什麽關係。”
鄧禹忍無可忍,大喝一聲“大膽李寶,敢侮辱皇上……”
“你的皇上,跟我有什麽關係,我想議誰就議誰。”
“來人,拉下去!”
李寶罵道“什麽東西,打不過赤眉軍,還想在老子頭上撒野,老子又不是你的人,你的軍法也管不了我!”
鄧禹冷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臣。進入我軍營帳,就要受我軍法管製!”
“狗屁軍法,不過是一群強賊,還想立國立名,老子不認你們那一套。”李寶料定鄧禹不過想給自己來個下馬威。
鄧禹喝道“拉出去斬了!”
眾人大吃一驚,劉嘉雖然不滿意李寶輕率自負,但卻不想就此斷送了李寶的性命,忙向鄧禹求情。
鄧禹不為所動,對劉嘉等諸將歉然道“各位,在軍中妄議朝廷、藐視皇上、違反軍法都當處斬,今日不是有意給你們難堪,不過是為皇上立威。”
話音一落,李寶已被激憤的士兵拉了出去,鄧禹不顧劉嘉的求情和李寶的咒罵,堅持下令斬殺。劉嘉手下的將領又驚又怕,但見鄧禹營帳中的將士軍容嚴整,殺氣騰騰,竟無人敢發作。
來歙向來不喜歡李寶的驕橫,對李寶之死並無同情,但他知道劉嘉心地仁厚,與李寶又素有交情,鄧禹如此,歸降之事自然無可再說。
劉嘉鐵青著臉,轉身就走。自此不再提歸降之事。
2810
赤眉軍雖然經曆幾次大敗,依然有二十幾萬人馬,是整個西北地區最強大的力量。延岑被劉嘉大敗之後又聚集起變民,重新在三輔地區作亂,赤眉軍和延岑兩支力量交相縱橫,橫行三輔。
劉嘉兵力強大,據有漢中,既不想同赤眉和延岑死拚,也無力平定三輔。鄧禹無法戰勝赤眉軍,又不能招撫三輔地區百姓與其他力量,還常常麵臨糧草危機。原來歸附劉嘉與鄧禹的人員日漸離散,各郡縣重新出現為抵抗赤眉和延岑而聚集起來的各種武裝團體,這些武裝團體相互混戰奪利又各自獨立自保。
隻有老百姓無可奈何,聽天由命,整個三輔地區一片混亂。
鄧禹束手無策,隻得將情況如實報告給劉秀,等待劉秀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