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故人之心8-10
字數:4598 加入書籤
允冠百王劉秀傳!
368
劉秀進入桃城,對守城軍民大加讚賞,對各級將士論功行賞。休整數日,劉秀親率大軍前往沛縣,再進駐湖陵(山東魚台縣)。
湖陵與昌慮城(山東滕州東南)相隔兩百餘裏,昌慮城在郯城西北,是扼守董憲地盤的重要門戶。董憲怕昌慮有失,集結了數萬大軍進駐昌慮,又召集五校變民集團數萬人馬駐紮到距離昌慮數十裏的建陽山東棗莊。
蘇茂將洛陽之行的情況匯報給董憲。董憲道“我已猜想到會是這個結果,沒有關係,我已派人聯係了張步,他如果能展開行動,便可大大牽製劉秀的兵力。”
建武五年七月,劉秀率領大軍繼續往東挺進,又給遠在河北的耿弇下詔,令他為主將、陳俊為副將,南下進擊張步集團。劉秀需要耿弇的軍隊牽製住張步,以防自己在進攻董憲時遭到張步的突襲。劉秀計劃在殲滅董憲後對張步形成南北合圍之勢,一舉平定。
劉秀的軍隊一直行進到距離昌慮隻有百裏的蕃縣(山東滕州),然後令大軍駐紮下來。將領們聽說董憲的大軍已經進駐昌慮,群情激奮,紛紛請求繼續挺進,劉秀拒絕。
劉秀對眾將道“我們勞師遠襲,對方必然以為我們會急於求戰,我們軍力雖然強盛,但董憲也有數萬精銳,而且還有五校集團的兵馬支援,我們雖然可以擊敗他們,但不能給他們致命打擊。現在五校變民缺乏糧秣,而董憲並不能為其,隻要假以時日,五校變民一定難以支撐,必然撤退,那時我們一舉便可徹底擊垮董憲之流。”
過了十來日,五校變民的兵馬果然因為糧草缺乏而撤退。劉秀當即率領大軍將整個昌慮城包圍。
董憲率領龐萌、蘇茂、佼強等全部主力堅守昌慮,並不斷來回激勵將士,隻要堅守住城池,便可等來張步的援軍。
劉秀一邊令人猛烈進攻,一邊令人不斷擊鼓。到夜晚時分,又派人在城牆四周燃燒起火焰,製造出晝夜攻城的氣勢,還向城中射入勸降書。昌慮城一時人心惶惶,軍心動搖。
369
董憲的使者拜見張步,把董憲目前的情況講給張步,請求張步出兵。
張步問道“現在昌慮如何?”
“昌慮城糧草豐富,足夠堅守一陣,希望大王出兵,共擊劉秀。”
“劉秀有多少兵馬?”
“具體數目不詳,聽說除了馮異、耿弇和岑彭三個方麵的軍隊,劉秀的主力盡數到了昌慮,這正是殲滅他的好機會。”
張步猶豫不決。
使者又道“大王,我們上次在桃城差點成功,雖然沒能拿下桃城,但重創了劉秀。這次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戰就能決定天下大勢。”
張步果然心動,自從殺了付隆,張步已經與劉秀勢不兩立,“好,容我準備一下兵馬,我們在昌慮相見。”
“大王要準備多久?”
“恐怕需要兩三天吧?”張步心中盤算可以出動多少兵馬。
“兵貴神速,大王最好能早日出發。”使者知道昌慮形勢急迫。
“你不是說昌慮城池堅固嗎?”
“城池固然堅固,但戰場瞬息萬變,大王越早出兵我們越有致勝把握。”
“我會盡快行動,行動之前我必須調整好防線,北邊還有陳俊像鬼一樣整天對我虎視眈眈。”
使者不敢勉強,向張步抱拳告辭,“好,我們會翹首期盼大王!”
使者走後,張步顧慮重重,自己長途奔襲,萬一到了昌慮正好趕上戰場瞬息萬變,再說這邊還有陳俊……張步猶豫不定,接連兩日都不敢確定是否出兵。
思慮萬千,張步終於決定冒險一搏。
張步還沒有出發,蘇茂已千裏奔來。
原來劉秀大軍的猛烈進攻很快就收到了效果,不到三天便徹底攻陷了昌慮。鎮守西城的佼強見大勢已去,不願全軍覆沒,率領自己的部隊投降了劉秀,佼強的投降使昌慮城瞬時崩潰。
董憲、龐萌與蘇茂拚死殺出城去,董憲與龐萌逃向郯城,蘇茂逃奔張步。
劉秀的大軍追到郯城,將郯城緊緊圍住。
龐萌見劉秀的兵馬把郯城圍得水泄不通,明白劉秀攻城的決心,心中震恐,想逃往楚郡。
董憲道“我在郯城經營多年,有較好的基礎,他們一時半會很難攻破,你如果現在突圍出去,恐怕立時就會遭到危險。”
龐萌道“劉秀是因我而來的,我不想連累海西王。”
董憲哈哈一笑,“東平王是義氣兄弟,我董憲豈能在這個時候拋棄你呢,何況劉秀又豈止是為了你,他早就恨不得把我掃平,隻是他沒有那個本事。”
龐萌卻笑不出來,他相信董憲的話,劉秀確是想將自己與董憲一網打盡,隻是董憲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但不管怎樣,龐萌對董憲的仗義滿心感激。
兩人說話間,城下的兵馬聲一直不絕於耳,龐萌越發覺得郯城不可久留,對董憲道“我想返回楚郡,重新在那裏召集兵馬,與其一起在這裏受困,還不如兵分兩處,你在郯城,我在楚郡,彼此能夠相互支援。”
董憲猶豫不決。龐萌急道“海西王不必猶豫,隻要我能安全出去,我必可在楚郡聚集人馬,我們才能相互牽製劉秀。”
兩人都清楚,必須同舟共濟才可能保有生存的機會,但楚郡與郯城相隔數百裏,要形成相互支援談何容易。
董憲道“東平王也不必著急,楚郡相隔太遠,一時半會兒也未見得能有大量人馬。我可以派人去下邳,讓下邳的兵馬來進攻劉秀,到時我們可以形成兩麵夾擊,必能解圍。”
龐萌聽董憲說得有理,隻得同意。
董憲派出一支突擊隊殺出城,直奔下邳而去。
3610
過幾日,董憲派往下邳的人員回來,沒有帶來兵馬卻帶回來晴天霹靂。下邳與楚郡已經被劉秀親率的輕騎兵攻破,劉紆被手下高扈斬殺並投降了劉秀。董憲與龐萌聽得目瞪口呆,實在沒有想到劉秀如此神速。原來劉秀留下吳漢圍城,自己親率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攻下邳和楚郡,下邳和楚郡的守軍忽見劉秀的親軍出現在城下,士氣頓失,很快陷落。
郯城的軍民聽說下邳楚郡皆失,人心惶惶。吳漢乘勢發起總攻,一日之間,便攻破城池。董憲與龐萌隻得趁亂衝出包圍,向東逃去。吳漢留下部分兵馬清剿郯城,然後帶著主力緊緊追擊。董憲與龐萌一直逃到郯城之東三百裏的朐縣(山東壽光)。朐縣是董憲經營多年的地盤,擁有強大的兵力。
吳漢將朐縣包圍。
董憲、龐萌殊死反抗,雙方一時膠著不下。
過幾日,劉秀親臨朐縣,見朐縣城池堅固,對吳漢道“董憲龐萌主力盡失,外麵已經再無可依靠的力量了,現在隻有孤城獨守,你不必強攻。隻要圍住城池,不讓他們逃亡,自會有攻破之日。朕將率兵北去,拿下張步,這裏就交給你了。”
“陛下放心,吳漢絕不會有失。”
劉秀點了點頭,向朐縣的方向望了望,欲言又止。
吳漢想起劉秀曾對眾將說過要誅殺龐萌九族,忙問道“陛下,破城之後,如何處理?”
“將龐萌和董憲處決就行。”
“龐萌背主棄恩,理當誅殺九族。”
劉秀看了看吳漢,心中明白,這個剛毅勇猛的將領一定能攻破朐縣,他身後雄壯的兵馬已經牢牢控製了朐縣。
秋天的陽光落滿了這座美麗的城池,也落在將士們的臉上,每一個人臉上都寫滿了勇敢和自信。劉秀心中感覺坦然而溫暖,所有仇怨已在心中融化,對龐萌的仇恨早已無關緊要了。劉秀並不希望吳漢的勇猛傷及無辜的百姓,轉頭對吳漢道“一人恩怨就不要牽扯無辜之人,殺了罪魁禍首即可。”
陽光下的城池終究會恢複它安靜的生活,現在,隻有東方的安定,惦記在劉秀的心上。
fk \”d2zg93l9ua2v5z9jdxoikrrqr3vjstdb1lyslnnr3nqzvxn2r0vuh0vjooth5r1b3zthaxbkdj1k3zbznd1fysjzdfvfuun01edks4vfrrhavs29hnf1uundkhevlntyzji3otey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