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唱門 (二)
字數:3553 加入書籤
女藝人搬著板凳來到樊氏旁邊,“妹子,你的手真巧啊,看這些線紡得多勻!”
“一般化吧,”樊氏笑著說,“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紡花,都紡了幾十年了!”
“你年輕輕的就當上奶奶了,妹子真是個有福人啊!”
“嗨,有啥福啊?也就是個吃苦受累的命!”
“妹子你跟前幾個孩子啊?”
“四個小子,倆閨女。娶兩個媳婦了,也打發一個閨女了。底下就是事連事了!”
“那好啊,好事連連!”女藝人笑著說。
那兩個小孩嚷著要出去,家康就一手牽著一個領著他倆出去了。男藝人站了起來,“我也到外邊看看。”
“先生,你別遠去啊,飯一會兒就做好了。”樊氏說道。
“中啊,我就到院子外邊轉轉。”
說著,他就走了出去。
“你倆從哪兒來啊?”樊氏問女藝人。
“俺是歸德府的人,不過也好些年沒有回去過了。”女藝人答道。
“老家沒有人了?”
“沒有人了。我五、六歲的時候俺娘就死了,俺爹帶著我在外頭賣藝。後來他收了一個徒弟,就是俺現在這個當家的。我長到十來歲,俺爹領著俺倆來到周家口。起先住在破廟裏,後來買了兩間草房子,俺幾口就住在裏頭了。十來年前,俺爹死了,俺也沒有把他送回去。跟一家財主說了好些好話,又給那一家拿了幾塊錢,就把俺爹埋到東關一塊荒地了!”
“那也中,俗話說得好,哪裏的黃土不埋人啊!”
女藝人歎了一口氣,“人死了啥都不知道了,埋到哪兒都一樣!”
“我看你比我大幾歲,孩子的事都辦完了吧?”
女藝人擺擺手,“幾個孩子都沒有成人,那個小子都長到十二三了,說不行就不行了!我後來還大病了一場。”說著,她的眼圈紅了起來。
樊氏岔開了話題,“你當家的姓啥啊?”
“他姓辛,俺娘家姓甘。他也是個苦命人,十來歲就沒爹沒娘了!”說完,女藝人揉了揉眼睛,“俺兄弟他們下地去了?”
“他領著三個兒子下地幹活去了,種了二畝地的豌豆,收豌豆去了。那個二閨女上她姨家幫忙割油菜去了,昨兒去的,今兒下午也該回來了。”樊氏笑著說。
“我從小家裏就沒有地,也不會種地。在家種地多好啊,也不用風裏來雨裏去的!”女藝人羨慕地說。
“你們在外邊掙了一輩子錢了,也管買幾畝地啊!”
女藝人搖搖頭,“別說手裏頭沒錢,就是手裏有錢也不能買地。俺兩個都不會種地,就會唱幾句道情!”
樊氏問:“你們出來唱戲,晚上在哪兒住啊?”
“這幾天就在盤龍觀。”
大兒媳婦在灶屋裏喊:“姨,飯做好了。你們洗洗手吃飯吧。”
“中啊!”說著,樊氏站了起來。
樊氏來到大門口喊了一聲:“家康,飯做好了,趕緊回來吃飯吧。”
家康答應了一聲。很快,他和那個男藝人一人扯著一個小孩走進了院子。
樊氏笑著對那個男藝人說:“先生,咱到堂屋吃飯吧?”
“不用了,”男人笑道,“在外邊吃吧,外邊涼快!”
幾個人洗了洗手,兩個小媳婦給他們端出來四碗用紅薯麵做的蛤蟆蝌蚪,然後把兩個孩子拉進灶屋。
女藝人笑著對樊氏說:“俺當家的就喜歡吃蛤蟆蝌蚪,今兒個可對他的胃口了!”
“好吃就多吃點!”樊氏笑道,“山珍海味咱沒有,家裏的紅薯幹麵還有半缸哩!”
男藝人笑了笑,“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別說紅薯幹麵了,就是吃青菜,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說完,他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看到女藝人沒有動筷子,樊氏有些奇怪,“你咋不吃啊?”
“我等一會。”女藝人笑道。
等男藝人把碗裏的飯快吃完了,女藝人端著碗走過去把她碗裏的蛤蟆蝌蚪給男人扒了一半。
樊氏這才明白,“你是害怕你當家的不夠吃啊!我剛才就說了,家裏的紅薯幹麵還有半缸哩!”
“不是,不是,”女藝人笑著說,“我的飯量小,他的飯量大,我這一大碗吃不完啊!”
男藝人把碗裏的飯吃完,樊氏笑著問:“先生要是沒吃好,灶屋裏還有啊!”
男藝人擦了擦頭上的汗,“吃好了,多謝大妹子盛情款待,我好長時間沒有吃過恁好吃的飯了!”
“家康,還用這個碗,去給這個先生盛碗麵湯!”
家康拿過那隻碗就去了灶屋。
當男藝人正在喝麵湯的時候,楊四興父子幾個回來了。
看見家裏有兩個陌生人,楊四興笑著問:“家裏來親戚了?”
“不是,”樊氏答道,“晌午頭來了兩個唱門的,我就留他倆在咱家吃碗飯!”
那對藝人夫婦立刻站了起來,男藝人感激地說:“兄弟,你們一家都是實在人啊,以後你們家的日子一定越過越好!”
“多謝你的吉言!”楊四興高興地說道。
“你們吃飯吧,俺兩個趁晌午頭家裏有人,再去轉幾家。”男藝人說道。
“那好,你們去忙吧。”楊四興笑道。
樊氏對那個女人說:“啥時候再來俺村,過來歇歇腳喝口水啊!”
“中啊,大妹子,我啥時候也忘不了你們一家!”
藝人夫婦帶上他們的東西就朝大門口走去。
喜歡沙河人家請大家收藏:(.)沙河人家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