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罵人,不用那麽講邏輯!

字數:5197   加入書籤

A+A-


    肖膺教授可太有名了!
    明明不是研究電影的,但是各種稱讚《敦刻爾克》,瘋狂貶低《戰狼》,教材事件,他第一時間站出來諷刺網友‘審醜過敏症’,還說了‘專家、學者都沒有發現問題,所以這就是沒有問題的。’
    意思就是‘我們覺得好看才叫好看,你們這幫屁民懂個卵子!’
    力挺清華美院…
    還在日苯首相掛了的公開力挺痛哭不已的女記者…
    這種人批評《金陵十三釵》很正常!
    看了下他的評論,喲嗬,引用了魯迅的原話‘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麵。用瞞和騙,造出其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滿足著,即一天一天的墮落著。但有覺得日見其光榮。在事實上,亡國一次,即添加幾個殉難的忠臣,後來每不想光複舊物,而隻去讚美那幾個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過之後,也每每不思懲凶,自衛,卻隻顧歌詠那幾個烈女,仿佛亡國遭劫的事,反而給中國人發揮“兩間正氣”的機會,增高價值。’
    出自魯迅的文集《墳》中的《論睜了眼看》…
    但這話套哪個國家的帽子都行,這位那一就是人類本身的劣根性!
    《古希臘羅馬浮世繪》,《奧林匹亞》、《茶花女》都尼瑪歌頌妓女啊。
    為什麽他們可以,我們就不行?
    另外,迅哥說這句話的背景是那個年代的國家領導者沒有骨氣,不知道捍衛國土人民,隻是一味地愚化民眾。
    《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也不是在講貞潔烈女和忠君之臣,而是講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光輝。
    找茬嘛,不用太在意邏輯的!
    關鍵得黑到點子上…
    至於浙大教授河清則立場不太一樣,他是專門批評《十三釵》是一部漢奸電影!
    ——又是一部美化美國人的電影。一個美國混混,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最後救了一車中國學生,駕著卡車勝利大逃亡…可謂中國人花錢,拍了一部歌頌美國的好萊塢電影。
    但這個故事的原型是魏特琳日記,魏特琳確實是美國的傳教士,隻不過她是女的——魏特琳在日記中記載,當時逃到安全區的南京平民中確實有一些女性是青樓女子,嚴歌苓也承認《避難》包括《十三釵》就是受到了《魏特琳日記》的啟發…
    至於朱大可的話…
    不用看就知道了,這人是典型的漢奸,早些年批評謝晉模式,各種吹噓澳大利亞自由、平等…
    他批評張藝某得電影,太正常了…
    當年搞完謝晉,也是他帶頭搞的張藝某,說他取悅老外,為了拿獎故意暴露中國人的陰暗麵…
    這些年的堅持下,張藝某成了‘十年代拍中國的落後到國外拿獎,搞商業大片放棄藝術,被招安為國家所用。’
    站不住腳啊,按照這種說法,拍陋習拿獎不是藝術,拍商業片又成了放棄藝術?
    那到底什麽才是藝術?
    這些無所謂,畢竟隻是評價電影…
    但這貨把中國上古神話甚至於部分文明都歸結於外國文明,例如說西王母是濕婆,祝融是蘇魯支等等…
    ——這個人寫過一本《華夏上古神係》,說什麽‘人類的上古神話均起源於非洲。這是一個具有原創性的學術發現。
    華夏文明和西方文明的關係,遠遠比人們現在所知道的更加密切。他做出不少的考證。如,他認為老子是印度留學歸來的楚國人,孔子的血緣裏有通古斯語族的印記;墨子則兼具了猶太先知和拉比的兩重特征,等等。’
    還說‘他寫作本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試圖擊碎“國粹”陋見,證明開放、吸納和再創造是中國文化精神的核心和生命力所在,也是中華文明卓立於世界文明的主因。’
    簡直是曆史發明家——將中國史溯源於其他文明!
    民科我能忍,反傳統我能忍,崇洋媚外我也能忍。
    14億人,沒有傻逼是不可能得!
    但把這三個湊一塊,最後還強行往主旋律上靠,真他娘的忍無可忍。
    “要反駁嗎?”
    沈旭東點頭:“當然…你馬上調動媒體資源挨個反駁…最好把事情鬧大…”
    “…鬧大?鬧多大?”
    “全網皆知!”
    “行,我懂了。”
    陳曦立刻明白過來,轉身準備去找宣傳部門,高芬芬接過報紙,大概瀏覽了一下,然後道:“張藝某被專家、教授批評很正常啊…”
    “那是因為他之前不是我們的人,我們的人就不能被欺負!”
    說著話,掏出手機,劈裏啪啦開始打字…
    “你要發微博嗎?”
    “對呀…”
    “那你寫,我先看看這些評論!”
    ……
    《駁朱大可、肖膺論《金陵十三釵》》
    “我老早就看很多所謂的專家、教授不爽了,不是你專業的事也能插嘴!”
    “先說一下,《金陵十三釵》是電影《避難》的升級版,《避難》是1988年峨眉電影廠拍攝的作品,取材自《魏特琳日記》,所以,這個故事是有原型的!”
    “其次,評價一部電影,不提電影本身,不說電影的構圖、美術、置景,甚至連劇情也不說!說什麽‘討好美國觀眾’,難道美國人就不是人了嗎?一部投資超過兩億的電影,追求票房收益,起碼收回成本,有什麽問題?中國觀眾需要討好,美國觀眾就不是觀眾了?你也太歧視美國人了吧!”
    “還說什麽‘愛國主義’,難道民族苦難的劇情就不能有情愛的展現?你到底看沒看電影?我真懷疑,你看了幾個宣傳稿,然後就杜撰了這篇文章!”
    “至於肖膺‘叫獸’的文章,我也看了,我先表態:我是魯迅的鐵杆粉絲,所以,魯迅先生的文章我也有研究,他這段話的背景是民國時代!你拿民國的背景比較現在社會,真牛!”
    “另外,這不就是人類本來的劣根性嗎?就跟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一樣,直接把人類的劣根性歸納到中國人身上…自我矮化!
    他還覺得自己特牛逼…實際上就是臭傻逼!”
    “張藝某導演為什麽不能拍《金陵十三釵》?任何有良知的中國導演都有想法拍攝一部關於侵華戰爭的電影,我也不例外,因為這是我們民族的恥辱,我不講仇恨,不講山川異域,不共戴天,但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我們這些後輩沒資格也沒有理由替前輩們忘卻仇恨!”
    “我講一個我很動容的小故事:我在南京上初中,班上幾乎都是南京本地學生,那一年拉防空警報,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時我們正在上地理課
    地理老師突然說:“同學們,認為自己是南京人的請起立。”
    沒站起來的人寥寥無幾
    老師又說:“父母也是南京人的,可以繼續站著。”
    至少一半的同學坐下了
    老師再次開口:“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也是南京人的同學請站著。”
    這次沒有學生站著了。
    老師說,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麽的。”
    “前段時間,有人穿著日本軍服在中山陵,你能想象一個猶太人穿呐崔軍裝在以色列嗎?”
    “另外,說什麽《金陵十三釵》衝奧的可以歇歇了,我們跟新線公司商量了一下,這部電影明年五月才會在美國上映,壓根不符合頒獎季的規定!”
    “先簡單說一下朱大可叫獸,聽聞此君上課最喜歡做的就是批評中國人,經常播放一些國內的禁片電影,都是抹黑國內官方的,甚至連考試也必須寫一片抹黑官方的文章,但凡有一點積極向上,都是不及格…這叫什麽?公知?我覺得可以叫漢奸或者慕洋犬!”
    “至於肖膺叫獸,那就更厲害了,非常典型的慕洋犬…清華美院的叫獸嘛,清華美院每年的作品大家可以看看…(圖片),清一色的眯眯眼,化妝宛如鄉村老屍,為什麽這樣?典型的迎合西方畸形審美!”
    “一開始我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外國人的審美和我們不一樣,無法理解中國人的美。
    但是在好萊塢呆久了,也見了很多頂級模特,人家都是清一色的大眼睛,雙眼皮,美得不得了,那為什麽中國人就是眯眯眼?這個叫醜化!”
    “我都明白的道理,肖膺的教授難道不懂嗎?他當然懂,但他絕對不會改的,因為他們的作品是拍給歐美人看的。他們當然要不顧一切地去迎合歐美人醜化中國的需要,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實現自己的國際化,才能順利融入歐美的時尚圈。”
    “這幫人自詡世界公民,其實骨子裏已經不是中國人了,我想警告這些人,在全球化的勢頭看似勢不可擋的時候,世界公民是過得最舒服的一群人。可一旦全球化退潮,圖窮匕見的各方都願意首先拿他們祭旗。希望這幫人好自為之!”
    “此文潦草,有空的話,我會修改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