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民集資,開發數十億噸鐵礦!
字數:4697 加入書籤
原因就是,這塊大陸的文明趨勢就是中央集權,且趨於內斂。
所以,這塊大陸的人們都是盡量在自己內部刨食,而不願意再去擴張,尤其是在擴張收益越來越抵不上擴張帶來的風險後。
地主們更願意從自己佃農身上多壓榨一點,也沒有動力去壓榨別的土著,最多和土著聯合起來進一步壓榨自己的佃農,畢竟周邊土著創造財富的能力其實還比不上自己的農奴。
百姓們也是盡可能地土裏刨食,實在是活不下去了,寧肯去造大戶的反,也不會選擇去外麵奪食,因為即便兩者都是冒死而為,但奪大戶的收益遠遠大於奪土著的收益。
即便迫不得已的出去了,也最終還是覺得壓榨自己同胞都比壓榨土著收益大。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安裝最新版。】
可以說,這塊陸地上的人們,從上到下去都缺乏這種動力。
所以,要想實現通過對外擴張的方式來轉移內部危機,隻能是朝廷執政者利用自己的權力強行組織整個國家的軍隊官僚乃至百姓們這樣做。
就像當年隋煬帝要強行組織百姓們修大運河一樣,因為權力構架是皇帝權力最大,所以,哪怕很多人不願意,也還是修成了大運河,隻是在當時的曆史時期,代價可能也會比較大。
天啟和他的寵臣們也知道強行逼著整個大明的人做違拗自身意願的事,會產生很大的代價,很可能亡國亡的更快。
但問題是,大明已經國祚兩百五十年以上,到了快亡的時候,尤其是這些年的大災大難,明顯就是要亡了。
所以與其躺平,坐視其滅亡,還不如折騰一下,哪怕落得個暴君當政與奸臣滿朝的罵名於後世。
目前來說,天啟和他的寵臣們折騰的還可以。
首先,在張貴這個蝴蝶的翅膀扇動下,再加上天啟又是一位明智又不排斥科學技術甚至很喜歡的君主。
使得大明朝廷在國內,依托還沒徹底放棄自己社會責任感和忠誠感的部分士大夫與武臣的情況下,進行了鐵腕改革,屢次又用掀桌子和撕破臉的方式,解決了中央朝廷財政不足的問題。
然後,大明朝廷又利用將失去耕地的大量流民,作為兵源和勞動力來源,組建起了直屬朝廷的軍隊和直屬朝廷的工業基地。
從而,使得大明朝廷有實力將外麵的土地奪來分給自己的破產農民,也有實力逼迫外夷和國內的權貴官僚犧牲自己的利益。
話轉回來。
所以,現在關於鐵礦需求的解決,也還是需要朝廷去解決,不可能指望大明民間商賈有強大的實力而早在外麵武裝開礦。
事實上,大明這種中央集權社會也不可能真正意義上的大商賈。
因為大明真正有實力的商賈背後都是權貴官僚。
而大明最有實力的權貴官僚那就是皇帝。
在這個朕即天下的時代,大明要想對外武裝攫取資源,自然也得皇帝下旨讓他的朝廷來執行這事才能做到。
朝鮮李氏已經不是明初時的李氏,加上建奴最近已經開始有寇掠朝鮮而獲得資源補充的跡象,所以,朝鮮為了不得罪大明並希望大明替他擋住建奴的入侵,也就的確很主動的把鹹州歸還給了大明。
大明也就在這之後正式開始以朝廷的名義派遣軍隊和官員去鹹州茂山負責開礦事宜。
當然,開礦還需要大量民夫做礦工,以及建設運礦的道路,包括一些橋梁搭建。
所以,大明有司也開始征募大量開礦工匠和民夫,為開礦做準備。
大明從不缺乏這方麵的工匠人才。
要知道光一個遵化鐵冶廠就有三五千工人,何況,工業司自己也培訓了不少采礦工人。
故而,當皇帝真下定決心要去國外采礦時,組織起的力量還是很大規模的。
至少,在這個時代,可以吊打這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也正因為此,對於大明而言,真正缺乏的不是人才和人力資源。
歸根結底,大明朝廷依舊隻需要在意的還是財政上的問題。
本來向外擴張就是違拗全民意誌的一件事,如果不把工錢給足,結果可能就會和秦始皇修長城、隋煬帝修大運河一樣,加劇民怨。
所以,錢得給足。
給足了錢,就是開創盛世,萬眾一心搞建設。
給不足錢,就是勞民傷財,亡國不遠。
隻是錢一給足,就意味著財政壓力很大。
大明朝廷現有的國庫存銀沒準都經不起花。
天啟九年十月的這一天,朔風正緊。
張貴和製策司的另外幾個大臣皆在天啟要求下,一起坐在一個大銅爐周圍烤火,且也正談著接下來關於為開采茂山鐵礦而涉及到的財政開支一事。
戶部尚書畢自嚴先訴苦說:“這些年,一年比一年冷得早,才十月就已如三九隆冬,連南邊都有不少河道凍結,故而運糧開支比往年更大!”
“炭價也居高不下!”
“所以,基本上都是關外的人擠破頭的想入關,少有想出關的。要想讓采礦工匠民夫心甘情願地去茂山那等荒蕪淒寒地為朝廷采礦運礦,要給足的銀子不是小數目,怎麽也得比關內的工匠多一兩倍工錢才可,關鍵那些地方沒有人煙集市,朝廷不但要高價雇人過去,還得采買大量人畜所用物資過去。初步一算,花的銀子不是小數目,除非鐵礦足夠大,不然很容易耗損民力和國力。”
“茂山的鐵礦肯定夠大,大司農放心便是。”
張貴先回了一句。
“至於錢的事。”
張貴說著就又智珠在握地對銅爐邊塌上坐著的天啟笑著說:“陛下,臣認為,其實可以以發行茂山鐵礦股票的方式,向天下臣民籌集。不一定隻是讓國帑出銀子!”
張貴接著補充理由道:“這樣一來,也能避免民間的錢隻能存著或用來借貸給貧苦百姓乃至兼並田地。而使民間的錢能用到國家建設上來,也能讓他們依靠朝廷分得利潤,這樣,也許還能讓民間反對開礦的聲音更小。”
據張貴所知,大明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社會為主,所以可投資取利的渠道不多,大部分人在有錢後,也隻能把錢用來購買土地或者借貸出去,很少有投資商業的。
而在張貴看來,如果能夠把民間的錢吸引到對外攫取資源這項事業上來,或許就能打破以往的明國人在有錢後隻能購買土地或借貸進而剝削百姓的模式。
因為工業司已經在這樣運營,所以天啟對這種分股吸納資金來運營產業的方式並不陌生,也就點首道:“這是個辦法,朕倒也沒打算自己一人獨富,何況,我們變法改革的目標就是富國惠民,如今這樣做既能富國也能惠民,倒是好事。”
於是,天啟說後便讓戶部照著張貴的意思來辦。
發行股票對於大明而言不是難事,首先大明的印刷技術已經很先進,如成都的褚紙在宋時能很好的刊印出交子這種紙幣一樣,乃至後麵大明也有自己的寶鈔一樣,發行出難以偽造的高質量股票還是不難的。
難的是讓大明的臣民們相信朝廷這是要帶著他們一起發財。
對於茂山的鐵礦量能否值得大明大費民力國力的去開采,張貴是相信的。
因為別說他派去的人已經確認那裏蘊藏有豐富鐵礦,光是他在後世所知道的一些知識,就知道茂山鐵礦光是便宜開采的優質鐵礦就有十五億噸,遠量鐵礦更是達到五十億噸!滿足大明目前的鐵礦需求是綽綽有餘的。
隻是不是誰都相信張貴,畢竟是涉及到掏錢的事。
所以,在股票正式發行的第一天,除了張貴自己拿出家有的三百萬兩存銀買了股票外,來戶部購買茂山鐵礦股票的人幾乎沒有一人。
張貴因而問著垂頭喪氣的戶部尚書畢自嚴:“目前真就本國公一人買?”
畢自嚴點頭。
張貴想了想道:“那好吧,我再加兩百萬兩,把家底掏空算了,本來是打算低調一點,給大家留些好處的。”
畢自嚴吃了一驚。
“陛下駕到!”
但這時,天啟從外麵走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