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黃宗羲定律與士大夫背刺偽朝!
字數:3810 加入書籤
陳子壯聽後肅然囑咐自己弟弟道:“你告訴他,既然大家皆是士大夫,就不要做的太絕,現在留些情麵,也算是給自己留條退路。他們隻是想役使天下漢人為牛馬,而我們是想役使天下夷人為牛馬,彼此皆沒有視對方為牛馬的意思,分歧不過是肉食者內部的分歧,又何必真的要仁義也不講呢?”
陳子升點了點頭,他發現自己兄長與國舅爺接觸久後,受其影響也很深,說話也開始直接起來,半點也不講究一下含蓄,把南方另立朝廷的本因都直截了當地說了出來。
陳子升接著又認真地問道:“兄長覺得南方王文奎和趙士春他們能成事嗎,國舅爺會落得晁錯或賈似道一樣的下場嗎?畢竟他們是為維護理學地位,想必天下不少信奉理學的士大夫都是支持他們的。”
陳子壯冷笑起來:“他們算什麽理學之士!真正信理學的君子,就不該有背叛君王另立朝廷的心思。哪怕真的要另立朝廷,也不應該還要搞一個偽太子,搞一個陛下的偽詔。”
“這種造反都要偷偷摸摸的人,皆是惜生而重利輕義之輩,與地痞流氓無異,無非是因為見自己錯過了和國舅爺一起發財的機會,又不甘連原有的利也守不住,而想打著保衛祖宗製度的旗號巧取豪奪而已。”
“除非他們真願意把自己土地錢糧分給百姓,把自己女兒嫁給百姓,否則,他們就不可能成事。可他們如果願意那還反什麽?”
“當然,他們現在即便願意,也不行,因為朝廷可以拿出更多的土地錢糧來拉攏百姓。”
“弟明白了!”
陳子升點了點頭。
……
“袁公!王、趙二公如今這樣做,皆因如今大明為國不正,而不得不令另立他國,皆是為了恢複祖宗舊製!”
“袁公就真欲要眼睜睜地看見理學不再為官學,而田舍寒門之流,可以不代聖人言便可封妻蔭子嗎?!”
“若如此,我士族豈不將來真要與一些匠門醫戶同等地位?公真不打算將來恢複祖宗舊製,彷司馬文正公,盡廢新法?”
朱之育這裏則親自來到與他更加交好且屬於同科的袁可立這裏,親自勸袁可立暗中可以幫助他們這些另立朝廷的人成事,比如提供一些情報什麽的。
袁可立搖頭道:“我不是司馬文正公,做不出那樣的事來!秋升,你應該明白,史上任何一王朝,任何一次改製,都會加重一次百姓的負擔。如今大明的改製,加重的雖然不是漢人的負擔,卻是天下夷人的負擔,甚至在南洋采取的是直接滅國滅邦的方式,這些外夷邦國日子肯定沒以前好過。”
“所以你並不希望我們能恢複舊製?”
朱之育問道。
袁可立點首,問道:“你們若能成事,則必借著以恢複祖製的名義把自己失去的找補回來,可你們不僅僅要找補回自己失去的利,還要得給幫你們成事幹活的人好處,而你們要恪守祖製製度也就不能從外夷身上奪,你們隻能從漢人百姓身上加倍掠奪,而這種情況下,百姓隻會被改製前更慘,沒準讓社稷敗亡的更快,所以,你覺得我會眼睜睜地看著你們讓社稷更糟糕嗎?!”
袁可立表達的這種觀點在後世被稱作黃宗羲定律,即王朝沒經曆一次改製,百姓的負擔就增加一份,當然,前提是隻在大明這個框架內改革。
而張貴讓大明現在做的改革是跳出了大明這個框架,所以,情況不一樣。
不過,袁可立隻是說明麵上的原因,而沒有像陳子壯對他親弟弟那樣,說出更深層次的原因。
“袁禮卿!”
而朱之育也因此憤然起身,朝袁可立叱喝了一聲,哼哧著道:“你真下定決心要背叛天下儒林嗎?!”
袁可立回道:“君為輕,民為重,社稷次之,吾為民做事,彈劾背叛?”
朱之育隻得轉身離開了袁可立這裏。
而朱之育在離開袁可立這裏後,很快也知道了陳子升帶來的關於陳子壯的態度。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yeguoyuedu】
朱之育在因此得知陳子壯的態度後,不由得再次感到了失望。
朱之育是真沒想到這些朝中掌權的大臣會這麽死心塌地的支持國舅張貴,支持變法改製,連在兩邊下注的心思都沒有。
“既然連袁可立和陳子壯這些人都這麽死心塌地的站在天啟和國舅張貴這邊,自己又幹嘛要為了所謂理學所謂祖宗舊製賠上所有的身家性命呢?他們不是笨蛋,做出這樣的選擇,必是有其他原因的,不可能真的是因為社稷蒼生。”
朱之育也就在這之後如此想了起來。
於是,朱之育果斷來到了睢國公府,主動請求拜見張貴。
“你真欲要做我西廠在南方偽朝廷身邊的眼線?”
張貴也因此在見了朱之育,得知其來意後,主動詢問了起來。
跪在張貴麵前的朱之育道:“學生亦知‘忠君’二字,豈敢誆騙國舅爺!就算學生要因此落得個家破人亡,也無怨無悔!”
“好!”
張貴把桌子一拍,故作欣悅道:“有你這樣忠烈之士,是我大明社稷之幸。”
“快快請起!”
張貴還因此立即扶起了朱之育。
朱之育則在接下來將他知道的南方偽朝廷的情況仔仔細細地告知給了張貴。
張貴聽後道:“很好,隨本國公進宮見陛下去!你再把你知道的,告知於陛下。”
“是!”
朱之育聽後激動不已,他既然已經決定要兩邊下注,既要幫著南方偽朝廷為恢複祖宗舊製度努力,又要在南方偽朝廷給西廠當臥底,自然也就很願意在大明朝廷這邊見到天子,進而獲得被看重的機會。
當張貴帶著朱之育來見天啟時,天啟正在與大學士劉鴻訓和新升為兵部右侍郎的楊嗣昌談著叛逃大臣趙士春的事。
一得知張貴帶了個來自南方偽朝廷的重要人物來,天啟也就見了朱之育,且問道:“他們在另立假太子為新朝廷後,現在在做什麽事?”
朱之育便回道:“稟陛下,他們現在正籌備大比,且按照天啟二年以前的科舉進行大比,隻論時文。”
天啟接著就問道:“報考的人多嗎?”
朱之育回道:“多!但多是當地和附近的士子。不過,兩京一十三省中,倒有五個解元去了廣州,而放棄了進京舉業,說不會去參加不能替聖人言的大比。”
“科舉?”
“五個解元!”
這時,劉鴻訓突然喃喃念了起來,然後對天啟奏道:“陛下!偽朝所做的這些事是在跟朝廷爭奪人心,不可輕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