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吾道不孤

字數:5867   加入書籤

A+A-


    趙琢的老師現如今在大學裏任教,是個精神健碩的老頭。
    老師姓秦,於文史的研究上,不說是泰鬥級別的人物,至少也稱得上一聲名師了。
    為孔子列傳是他夢想,因為少了一些原文典籍的支持,所以工作一度難以堅持,就擱置了好幾年。
    如今這件事重提上日程,對秦老師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喜事!
    秦老師下飛機後,已經是傍晚時分,天色將暗。
    一路舟車勞頓,他第一時間想的不是休息,問趙琢的第一句話是:捐贈人在哪裏?我要見見。
    趙琢苦笑不得,十分無奈道:“老師,您勞累一天了,這麽遠的車程,還是先休息吧。”
    “就這麽點路,算得了什麽?哼,想當初我和其他同事赴莫高窟時,那才叫舟車勞頓呢!一路黃土風沙,連口幹淨的水都沒得喝,水土不服,天公也不作美。可結果呢?不還是硬生生撐下來了?”秦老師中氣十足,做起事情來,風風火火。
    對於老師在考古一事上的貢獻和事跡,趙琢是十分自豪。
    “可是……老師您不累,陸先生他也沒時間呀。”趙琢指指天色,“天都暗了,人家博物館都不開門了,現在去打擾,也不好吧?”
    “……好吧。”秦老師麵色遺憾,有些許失落。
    不過他不是那種講不通道理的老頭,聽學生這麽說之後,也知道他突然造訪,不算太有禮數,隻能硬生生按捺住內心的激動和渴望,隻等著明天天一亮就前往博物館,現場好好看看那些典籍。
    秦老師一夜沒有睡好,有種夙願即將得償的忐忑和激動,甚至有幾分不安。
    第二天,秦老師的精神不太好,但一聽趙琢要帶他去找捐贈人陸言,又瞬間打了雞血一樣,清醒了。
    秦老師拿出手機來,想要訂博物館的票。
    作為互聯網的弄潮兒,會使用智能機還玩得很溜的秦老師,一向對這些事情親力親為,力求和年輕人一樣,追趕潮流,貼近時代。
    不過這一次,他的網絡訂票技能沒有發揮出來就被趙琢阻止了。
    趙琢說:“我已經提前給老師買好票了。”
    為了邀功,趙琢繼續說道:“還是特意和館主,也就是捐贈人打的招呼,才拿到的兩張票呢,不然的話……今天還不一定能進去看。”
    如今,陸氏博物館的主題展覽,已經從絲綢之路換成了薪火相傳承,因為是剛剛換上的主題,所以票數銷量走俏,觀展劵一個不留神就沒得賣了。
    甚至館主陸言為了關照館內工作人員的勞動量,已經開始限製每天的待客人數。
    在限量出售的情況下,搶票的難度又上升一個台階,所以趙琢這話是有邀功的嫌疑,但也並非全是假話。
    秦老師一聽,則是一怔,隨後問:“怎麽……這裏的博物館票這麽好賣?”
    在他的記憶裏,博物館這種地方,隻有在學生放假,或者是節假日,才會出現人滿為患的情況。
    不過要說連票都買不著,這是不可能的。
    趙琢點點頭:“是的,他家的博物館是有一批粉絲,文案寫得很好,所以很圈粉。”
    秦老師聽了,點點頭,表示了然。
    隻是心裏,卻有自己的想法。
    一聽“圈粉”這詞,會自己衝浪的秦老師就明白了,這家博物館隻怕沒少營銷,所以會吸引一幫很奇怪的人來盲目消費,形成自己的產業閉環。
    現在這種情況,說是觀展人數爆滿,但實際上很可能是粉絲自己玩罷了,真正去看展的人未必有那麽多。
    何況,文案寫得好圈粉,這點在秦老師看來,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如果是故弄玄虛之輩,憑空捏造事實,製造噱頭,是有可能吸引一些目光,但這種行為可就是令人不齒的了。
    有些營銷號為了吸引流量,會憑空捏造史實,加以添油加醋的宣傳,錯誤的觀點和事實就這麽流傳出去。
    造謠一張嘴,避謠跑斷腿。
    網上一些洗腦包造成的嚴重後果,不知道要讓學者多麽努力的解釋,才能拔亂反正呢!
    這些話,秦老師也隻是心裏想想,不會表現出來。
    活了這麽大歲數,他知道有求於人就必須有求於人的態度,做人太狂,是要付出代價的。
    由趙琢開著車,一路來到了陸氏博物館門口,他們才發現,本來還算寬闊的停車場地已經找不到地方停車了。
    沉默了一會兒,趙琢隻能開車,去了附近的停車場,雖然要走一段路,還要收費,但沒辦法,誰讓其他人先來呢。
    秦老師此時重新審視了這家看上去其貌不揚的博物館,問趙琢:“來看展的人真這麽多?”
    得到趙琢十分肯定的回答。
    “奇也怪也……”秦老師暗自嘀咕,然後跟趙琢一路排隊進去了。
    館主為了保證瀏覽的質量,要求每次進入館內的人數都是上限的,所以每次進來的人數有限,但每個出去的人,臉上都掛著滿足的笑容。
    當秦老師開始排隊的時候,他就知道,這裏的生意多麽火爆!而隊伍多麽的長且阻!
    要是論一個比較恰當的比喻的話,那就是秦老師這輩子排過的最長的隊,除了和孫子在迪士尼樂園一起排的隊,也就是今天這隊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來這裏排隊的,並不是一群什麽都不懂的人,而是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在排隊觀看,這場麵,仿佛朝聖一樣。
    秦老師傻眼了。
    真……真這麽多人看?
    這裏的人,可真是太好學了吧!
    此時,秦老師心中更添了好奇,而少了奇怪的審視。
    一路排著隊,走進了展館,終於輪到他們了。
    兩人一走進去,首先迎麵而來的是兩個年輕溫和的女生,她們穿著統一的衣服,胸前佩戴引導員的工作牌。
    “您好,在展覽之前,請先閱讀這個主題的背景。”她們給每個遊客發了一份觀展指南。
    所謂觀展指南,並不是一些規則類的注意事項,而是一篇故事。
    故事的源頭,要從一個叫宋纖的老頭說起……
    秦老師本來隻是隨意的掃了一眼,但忽然頓住,再定睛一看,就放不開了。
    這是一份人物簡誌和故事背景介紹,講的是儒學離開中原地區之後,怎麽在河西走廊紮根發展的過程!
    這也是藍星曆史缺失的一小部分,然而秦老師在這裏看到了,還這麽完整,書寫的人仿佛親身經曆過的一樣。
    那段歲月裏,一代人,又一代人。
    他們有的從中原遷徙過去,有的是本地學子。
    有人背井離鄉,有人故土難離。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文化,他們家鄉不同,愛好也不一樣,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理想,共築一個幹淨的學堂!
    這是……這是秦老師最後想賦予孔子傳的東西,是師道,是傳承!
    所謂“孔子”,在秦老師看來,並不單純指孔子這個自然人,而是凝結了無數人理想和追求的符化象征,他的學說和思想,經由弟子的傳承和傳遞,最終變成一個符號流傳下來,而“孔子”就是這種精神符號的代表。
    這裏的宋纖、郭荷、郭瑀、劉昞,都是“孔子”,都是秦老師追尋的東西。
    今天,終於找到了。
    雖然還沒開始觀展,但是秦老師已經對這個展的質量有了估算。
    秦老師怔怔落下淚來,有種吾道不孤之感,路上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早就被他拋之腦後了。
    他這一哭,倒是嚇壞了兩個引導員。
    楊楚楚看著這個老爺爺,趕緊跑上前來問:“您好,請問有什麽需要幫助的?”
    秦老師看了看自己手裏的觀展指南,聞到:“這個篇文章,是誰寫的?”
    “是我們老板親自寫的。”
    “哦哦,是他……原來是他!”秦老師聲音忽然拔高了一些,回過神來。
    這就是館主陸言所寫的文章,是那篇鼓動了所有人來觀展的文章!
    難怪如此,難怪!
    秦老師為剛才的輕視懊悔不已,心中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之後,鄭重說道:“我想請你聯係一下你的老板,是這樣的,我寫了一本書,想要邀請他給我作序。當然這個要求很冒昧,但我實在很想見他一麵。”
    楊楚楚:“……”
    楊楚楚驚呆。
    這是什麽發展?
    老板有才她知道,看哭文案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可是為什麽這個老爺爺一看就邀請老板寫序啊!
    寫序誒,多正經的事情!
    不對,寫書誒,出書誒。
    楊楚楚不知道的是,秦老師身邊的趙琢比她還驚訝,嘴巴已經快合不攏了。
    因為趙琢清楚的知道,一般能給老師作序的人,都是業內早有名氣的人,可現在老師居然邀請了陸言!
    趙琢心裏忍不住酸溜溜的,他奮鬥一輩子,都未必能給老師作序。
    “我的老師,是京大曆史係的教授。”趙琢給驚呆的楊楚楚解釋,“在退休之前,想要圓自己最後的夢,做完最後一件事情。”
    一句輕飄飄的話,把楊楚楚打回現實。
    京大!!!
    她當然知道京大!!
    楊楚楚驚叫一聲,因為過於激動,差點又把三好員工的美好素質拋之腦後。
    此時的她滿腦子隻有一個想法:
    她家老板,出息可大發了!
    而此時,躺在家裏肝文物的陸言並不知道,他已經被老教授盯上了。